赛门铁克股票市值
㈠ 赛门铁克的热点事件
2012年7月26日消息,安全软件开发巨头赛门铁克公司(Symantec)宣布,该公司已解雇其CEO恩里克-塞勒姆(Enrique Salem),任命该公司董事长史蒂夫-班奈特(Steve Bennett)为新任CEO。
即将上任的班奈特表示:“在过去三年中公司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不过公司没有把握好机会。公司董事会认为更换CEO符合赛门铁克的最大利益,因而采取了这一举动。”
赛门铁克在公布最新一个财季业绩的同时公布了上述人事变动消息。相关数据显示,在截至2012年6月29日的过去三个月中 ,赛门铁克实现营收1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实现净收益1.72亿美元,同比下降9%。在过去一个财季中,赛门铁克两个最大的业务部门即消费者与存储、服务器管理部门销售额均有所下滑。该公司预期在未来一个财季中营收将增长3%(同比)。事实上,该公司过去一个财季的业绩超过了分析师们的预期,这也推动了该公司股价上涨。 事件 派遣员工被忽悠 女老板来京讨薪
从2014年1月1日起连续一个礼拜,河南郑州软语公司总经理马女士都堵在赛门铁克公司北京总部门口。
年仅30岁的她甚至不惜拉下脸雇了两个路人,打出“还我工钱”的条幅,用“农民工讨债”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对方的重视。
担心赛门铁克的负责人看不到,她还特意拍照发给相关总经理,而得到的回复是“我在开会”,之后便无下文。无路可走之际,马女士致电本报求助。
2014年1月7日,记者在赛门铁克公司门外见到了一脸萎靡的马女士。据马女士介绍,她是河南郑州软语公司的总经理,2013年6月参与赛门铁克公司的一项外包业务,他们公司派遣了三人,入驻赛门铁克CNPC中石油项目组。
“当时谈好每人月薪15000元,至今已经为其服务6个月,共计248601元。但直到现在,赛门铁克一分钱都没有给过,连合同都没签。”马女士想不通,“这么大的公司怎么还能欠人钱?”
马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赛门铁克属于外资公司,受一些政策原因影响,双方商量后,同意找一家分销商公司代付外包费用。
最后双方确定,由神州数码公司代为签订服务合同,付款方式为三个月一付。
然而不管赛门铁克还是神州数码,在项目开始后,对于合同和工资均未再提起过。
回应 赛门铁克称与己方无关
随后记者联系了赛门铁克公司媒体部,其在回复邮件中称:“在此事件中,赛门铁克遵守了其合法的渠道销售流程。赛门铁克一向非常重视与本地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关系,对于这一事件也十分关注。目前赛门铁克正在积极协调,促成各方达成共识。”
对于马女士所说的先与赛门铁克销售谈好合作、后找第三方付款一事,赛门铁克媒体部相关负责人王华并未正面回答,仅表示这是神州数码公司和软语公司之间的纠纷,与他们没有关系。同时王华也承认,神州数码是赛门铁克的合作伙伴。
当记者表示,从软语公司提供的神州数码公司回复邮件可以证明,截至2013年12月10日,神州数码并没有收到赛门铁克付给他们本项目款时,王华则表示不太清楚。那么,赛门铁克是否为降低成本,宁愿走劳务合作的方式,而拒绝与相关人员签署劳动合同呢?对此,王华予以否认,并表示以后公司会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进展 已收部分欠款 剩余部分3月底付清
截至2014年3月2日,马女士称神州数码公司已主动找到她,商量签署合同事宜。马女士已收到部分欠款,而剩下欠款据双方协议,会在3月底付清。 赛门铁克1990年代推动了杀毒软件技术的发展,并成为这一行业的先驱企业,该公司的诺顿杀毒软件曾经在PC中十分普及。然而,赛门铁克近年来的发展却逐步与安全行业脱节。摩根大通和塔吉特最近遭遇的数据泄露,凸显出当前的技术难以阻止专业黑客入侵系统 。
2014年10月10日,赛门铁克周四宣布,该公司计划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将以安全业务为重心,另一家则将以信息管理为主要业务。
赛门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布朗在该公司周四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赛门铁克的安全和信息管理业务都面临着独一无二的市场机会和挑战。现在的形势已经变得很明显,那就是如果想要在安全和信息管理业务领域中都取得成功,那么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战略、集中化的投资以及‘到市场中去’的创新活动。”
在截至2014年3月份的上一财年,赛门铁克旗下安全业务(包括诺顿反病毒业务)的营收为42亿美元;同一财年中,赛门铁克旗下信息管理业务(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业务)的营收为25亿美元。完成分拆以后,布朗将继续担任赛门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任首席财务官托马斯-西佛特(Thomas Seifert)也将继续留任。此外,约翰-加农(John Gannon)将出任分拆后的信息管理业务的总经理,唐恩-拉斯(Don Rath)则将担任这项业务的首席财务官。 2014年11月24日,赛门铁克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发现了一款名为“Regin”的先进隐形恶意软件,并称该恶意软件从2008年起,就被黑客用于监视政府、公司和个人。
赛门铁克称,Regin间谍工具使用了多项隐形技术,可躲避常规反病毒软件检测。从Regin的复杂设计来看,开发这一恶意软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间接表明该恶意软件是一个“国家”所开发的产品。但赛门铁克并未指明哪个国家开发了这一恶意软件。赛门铁克同时表示,Regin的设计,使它非常适用于对目标进行长期监视活动。
赛门铁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Regin的开发者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从而确保该恶意软件非常隐蔽、不被引起注意。由于其特有的隐蔽自然特性,意味着它在数年来潜在可能持续实施间谍活动。”
Regin恶意软件高度可定制化特点,允许黑客发起一系列的远程木马攻击,包括窃取用户密码和数据,截获用户鼠标点击功能,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上捕捉截图,以及监控网络流量、从Exchange数据库里分析电子邮件等等。 北京时间2015年4月12日早间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赛门铁克正考虑出售Veritas数据存储及恢复业务。该公司此前曾考虑分拆这一业务,成立两家单独的上市公司。
消息人士表示,赛门铁克近几周正在联系私募股权公司和潜在的行业内收购方。这一业务的出售价格可能将超过80亿美元。赛门铁克于2005年以约135亿美元股票的价格收购了Veritas。
㈡ Adobe 和 Symantec 这两家软件公司哪家的规模大一些
symantec大,营业额估计差不多,规模上adobe员工不多,产品的性质决定不需要养那么多员工,不像symantec的产品线那么复杂,需要很多售前和售后人员做技术支持。
㈢ 赛门铁克的发展历史
(1982——1985)
Symantec赛门铁克公司1982年由34岁的Dr. Gary Hendrix(一位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创立。他聚集了斯坦福大学自然语言方面处理的很多研究者们成立了Symantec。而这些人具有创造性的编程能力。公司一开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后来Hendrix获得了风险投资,尽管如此1983年仍然没有做出任何产品。1984年Symantec被另一个比之较小的软件公司C&E软件公司收购。两个公司合并后保留了Symantec的品牌,并且C&E公司的领导者Eubanks被任命为新公司的CEO。而Eubanks是一个同样具有传奇人生的人物。他原本是一个核潜艇的指挥官,在加利福尼亚的海军研究生院里面修得了计算机工程。C&E公司专注于数据资料处理,而Symantec更具有高科技性和高创新性,两者又在不同领域达到互补。随后又从John Doerr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支持,而John Doerr最终也成为公司的董事之一。Symantec第一个产品就是为IBM开发的一个个人数据处理软件,凭借这个软件的成功,其获得了第一桶金。 (1985——90年代初)
1985~1989.随着产品创新开发与并购不断成长,Eubanks敏感的觉察到光靠产品来慢慢做,是不够的,尽管公司的产品一再在市场上取得很好的成绩。Symantec开始合并小的公司并保留了被兼并公司的雇员,而这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Symantec真正的购并战役于1987年打响。于当年一月、七月和九月分别购并了已经都各有建树的Breakthrough、Living Videotext和Think Technologies of Bedford。凭借着一系列的购并,1987年到1988年,尽管由于一系列购并的成本的原因,公司净利润为负,但Symantec的销售额还是成功实现了翻番。不幸的是,在一系列的部门整合中,两位高管----CFO Michael Perez和主管市场发展的副主席Spencer Leyton两位高管在88年选择了离开。Eubanks不得以重组公司,减少高管人数,并赋予中层管理者更多的职权。因为管理的和公司财务的问题使得Symantec原本88年上市的计划流产。在1988年末,Symantec终于止住了连续六年的亏损,第一次出现盈利,公司也于1989年6月23号,成功上市。1991年,股票涨到了IPO时的五倍。收益为原来64倍。股票市场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支持了Symantec后来的并购。与此同时,Q&A软件继续一路高唱凯歌,在其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的公司财务报表上,它为Symantec提供了5000万美元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于1991年成为领域的领头羊。
Symantec于1990年8月完成了它创立以来的最大并购,收购了位于加利福尼亚的业界相当成功的Peter Norton Computing Inc.诺顿Norton是当时基于dos系统的电脑综合软件提供商的领导者。其产品Norton Utilities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如备份和解压缩文件,病毒检测恢复遗失数据。此次并购给与Symantec在4.1亿美元的综合软件市场的34%的市场份额。收购帮助Symantec从Macintosh 平台(较早的装在mac苹果机上的平台)成功转向了个人电脑综合软件市场。 而被收购的Norton公司的创始人彼得诺顿Peter Norton被授以Symantec三分之一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权,同时成为Symantec公司的高管之一。合并后的Norton仍然为 Symantec公司独立的部门,并更名为彼得诺顿集团。而大部分的原有职工得以保留。合并帮助Symantec扩大了市场份额,开拓了新的市场,并将原来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抢了回来。而这次合并也被称为软件产业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而屡次被引用。
1991年Symantec又有了几次收购。6月,其收购了Leonard Development Group(同样为macintosh开发软件的公司)8月,购并Zortech Inc(提供扩平台C++程序编写),还并购了 Dynamic Microprocessor Associated Inc.,最牛的PC远程控制软件 PC anywhere 的开发者。
尽管90年代经济大萧条,而加州更加严重,都没有挡住Symantec发展的脚步。公司收入从90年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91年的1.16亿美元。而雇员一年间增加了28%。Symantec在欧洲同样获得了发展。91年五月,Symantec开始在苏联大卖它的Norton Utilities和一些列软件。为打击俄国相当严重的软件盗版问题,公司开始提供注册并为注册者提供售后服务。1992年在英国收购一机构,建立Symantec 英国。截至1994年前,Symantec已经在全球150个合作者建立销售网络并开发了多达120个不同语言的产品版本。Symantec试图成为多平台软件提供商的领导者。1992年购并Whitewater Group,和MultiScope Inc. 为了扩大其在商业软件上的进展。Symantec完成了最大的一次并购。收购价值4700万美元的Contact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除了一系列的软件的发展。Symantec一直在utility programs上保持着领先地位。1993年以及以后陆续收购了几个安全软件公司。后来的战略便是扩大客户端和服务器上为局域网提供的软件。因为传统的dos下的软件已经受到了微软windows的冲击而开始下滑。于是转而开发微软不擅长的网络软件。随后收购了几个这方面的公司。1994年开始提供局域网的整体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有一个中心管理者管理所有网内电脑的综合软件。 (2000至今)
进入新千年,Symantec继续保持了其走并购之路的趋势,事实上,从2000年2月到2006年2月,其收购了不下25家公司。而其也在收购之路上屡试不爽,成功率颇高。收购也继续为Symantec的发展铺平道路。 2012年1月-收购云数据存储厂商LiveOffice
2010 年 5 月 --收购 VeriSign
2008 年 11 月--收购MessageLabs2008 年 6 月 --收购SwapDrive
2008 年 4 月 --收购AppStream2007 年 12 月 --收购Vontu
2007 年 4 月 --收购 Altiris
2006 年 2 月 -- 收购 Relicore
2006 年 2 月 -- 收购 IMlogic
2006 年 1 月 -- 收购 Bindview
2005 年 10 月 -- 收购 Sygate
2005 年 10 月 -- 收购 WholeSecurity, Inc.
2005 年 7 月 -- 与维尔软件合并
2005 年 5 月 -- 收购 XtreamLok
2005 年 4 月 -- 收购 DataCenter Technologies,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购 Platform Logic
2004 年 10 月 -- 收购 @stake Acquisition, LIRIC
2004 年 9 月 -- 收购 KVault Software Limited
2004 年 7 月 -- 收购 TurnTide Acquisition, Invio Software, Inc.
2004 年 6 月 -- 收购 Brightmail
2004 年 2 月 -- 收购 ON Technology 公司
2004 年 1 月 -- 收购 Ejasent,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购 PowerQuest Corporation
2003 年 10 月 -- 收购 Safeweb, Inc.
2002 年 8 月 -- 收购 Riptech, Inc.、Recourse Technologies 和 SecurityFocus
2002 年 7 月 -- 收购 Mountain Wave
2001 年 10 月 -- 收购 Lindner & Pelc
2001 年 7 月 -- 收购 Foster-Melliar
2000 年 12 月 -- 收购 AXENT Technologies
2000 年 11 月 -- 收购 Seagate 的 Network Storage Management Group
2000 年 2 月 -- 收购 L-3 Network Security
㈣ 红极一时的FireEye,市值掉入历史低点,还有机会翻身吗
火眼,APT威胁下快速成长
FireEye的兴起开始于2012年,这时段正好迎上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持续性威胁)猖獗。
APT是一种以特殊利益(通常为商业和政治利益)为目的,针对类似政府、企业、军队等组织发动具有潜伏性、针对性的攻击。APT是对组织网络的破坏,组织网络上任何一个节点的薄弱都会引起系统性的破坏。
APT近年来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并逐渐向移动端蔓延。FireEye凭借独有的MVX(Multi-Vector Virtual Execution)虚拟沙盒技术,在APT防御领域几乎是独步武林。这几年发展起来的虚拟沙盒产品,基本上都受到了FireEye的影响。
从创立至今,FireEye共换个三任CEO,Ashar Aziz、David DeWalt和Kevin Mandia。
Ashar Aziz,是 FireEye创始人,2004-2012年担任CEO,他曾担任Sun Micro的DE(Distinguished Engineer),曾创办TerraSpring公司,后被Sun收购。2012年以后,Ashar卸去CEO职位,担任CTO和首席战略官。
David DeWalt ,任期在2012-201。进入FireEye之前,David曾担任MacAfee公司的CEO,并主导了Intel对macfee77亿美元的收购。他是一个收购专家在职业生涯中收购多达50多次,并被刊物CRN评为高科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25位高管之一。
Kevin Mandia 从2016.2上台,他以前是FireEye收购的公司Mandiant的CEO,2012年加入FireEye后一直担任副总裁。2004年成立Mandiant之前,他曾在五角大楼第七通讯部担任安全员,并在多家企业企业从事信息安全和安全取证工作。
FireEye在三任CEO的带领下由技术性向服务性转变,并在第二人CEO的收购技能加持下完善了自身的安全平台。
技术小强兼收并蓄,通过并购建立从威胁防护到情报管理综合性平台
FireEye自身定位为一家全面的网络安全方案提供商,而不同于之前基于特征码传统安全方案。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通常后知后觉,在病毒的潜伏期无法判断其存在。而APT攻击常常利用未被发觉的0Day漏洞,潜伏下来,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攻击。
MVX技术是FireEye的核心,这一种无需特征码的技术。FireEye会在虚拟机上复制客户的网络环境,并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运行原系统文件的行为,例如邮件中的附件。FireEye虚拟机的系统兼容性非常好,包括了Linux、Mac和Android系统。沙箱技术虽然在APT防护领域已经广泛使用,但MVX仍然是最优秀的技术之一。
FireEye的第一个产品Web MPS于2008年发布,直到2012年FireEye的主要的收入都是依靠硬件及配套的软件产品。2012年,FireEye开始转型,产品线向服务端扩展。
2013年到2016年,FireEye进行了四次收购,其中10亿美元收购Mandiant,6000万美金收购nPulse,2亿美元收购iSight,最后一次3000万美元收购Invotas。
这四家公司主要从事网络安全咨询与舆情控制、威胁情报和安全整合业务,收购实现了FireEye在安全服务领域较大的跨越,构建了以侦测、处理、情报、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安全管理平台。
在成熟的威胁防护平台上,逐渐向云安全和专家服务模式转变
至今,FireEye业务线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威胁防御、分析响应、安全服务:
威胁与防御,以网络安全NX、邮件安全EX、移动安全MX、端点安全HX、文件安全FX等安全设备为基础,构建在中央管理系统CMS下APT检测与防御网络。
分析与响应,由恶意行为分析MA、威胁分析平台TAP、安全协调SO和安全取证Forensics等系统组成,结合威胁防御平台建立的威胁分析、取证平台。其中,FireEye的取证系统取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认证,可用于司法认定。
安全服务,包括了火眼即服务FAAS、威胁情报等服务。其中,火眼即服务FAAS会有相应的专家会跟踪系统的异常事件,对发生的异常快速反应,并能够快速记录下攻击的证据,作为系统遭受依据。
FireEye响应的收费分为三种,产品出售,Saas类云订阅服务和维护支持以及由安全专家管理的订制类服务。
产品出售包括了威胁防御平台、中央管理系统、威胁分析平台、恶意软件分析平台和安全取证产品。这些产品通常由硬件设备及配套的软件构成,该类收入可以在当期内确认。
云订阅服务提供类似Saas的动态威胁智能DTI、高级威胁智能ATI等服务及其配套的维护,这些服务按照入口流量收费,通常签订1~3年的合约,并在合同期内摊销。这类服务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较小。
安全管理专家类的定制服务,即FireEye as a service。是借助FireEye的网络平台、终端安全平台和取证平台,通过响应的安全专家对其进行7x24小时的分析、管理,以达到快速精准响应的目的,这类服务需要配置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服务。除此之外,FireEye还提供了安全咨询服务。
市场份额逐年缩减,同业竞争压力加大
从2011年至今2015年,FireEye客户数量从450家客户,增长到了4400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83%,其中2015年客户净增数量为1300家,增长率为42%,增速在逐渐减缓。不过,FireEye的客户中并不存在销售额超过年收入10%的超级大客户,2015年其福布斯2000强的客户数就有680家。
FireEye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国内。在国际市场方面,FireEye的国际市场开拓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一直在70%-80%,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安全产品的拓展在地缘问题上阻力还是比较大。
数据来源:FireEye年报
此外,FireEye还来自竞争和自身业务模式压力。
第一,像思科、Intel、IBM、赛门铁克、趋势科技等设备或者软件提供商,在其安全体系中都提供了产具有APT防御功能的综合性安全解决方案。若客户对APT的防护需求不是很高,遇到这种比较贵的解决方案,客户通常优先选择启用安全防护系统中带有APT防护功能。
第二,对FireEye压力最大的厂商为Palo Alto Network,其生产的WildFire第二代防火墙,在APT防御产品排名中仅次于FireEye。Wildfire多采用捆绑销售的形式,利用Palo的原有客户源,WildFire的铺货面积已超过8000家,远大于FireEye现有的4400家客户。
第三,FireEye竞争力的下降还受制于本身的原因,如FireEye现阶段只提供了对攻击状态的隔离而无法对系统补救;由于FireEye系统比较复杂,需要派驻专人进行调试;同时FireEye开始遇到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恶意代码采取绕过沙箱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安全公司(如趋势科技)开发了新的沙箱技术,加剧了APT领域竞争。
虽然FireEye在APT防护领域较早建立了技术优势,但受限于市场容量、海外开拓的阻力、同行的强力竞争及产品更新的需求,FireEye的竞争优势已大幅下降。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工作,FireEye结合自身威胁防护平台的建立的情报收集网络,已经建立了全面的威胁情报、分析及快速响应平台,虽然这个优势现在还没发力,后期将是FireEye的重点。
收入增速降低,营销费用仍较高,亏损幅度继续增大
单位:$,mm 数据来源:FireEye年报
FireEye自2011年销售额开始稳定增长,但增长趋势逐渐减缓。
2015年,FireEye在业务上增长只有46%,增长率滑落到20114年的四分之一。这种销售收入的下降与其产品特性及竞争的加剧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2016年FireEye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也得到验证。FireEye 已将2016年预期从7.8-8.1亿美元收益调低至7.16-7.28亿美元,预期增长率将低于20%。
数据来源:FireEye年报
从利润表中可以看出,FireEye的毛利率从2011年的78%下降到2015年的63%。FireEye利润率的下降主要与服务收入占比逐渐升高,同时服务毛利率逐渐降低有关。结合收入构成看,从2011年其订阅服务的占比从26%增加到65%,但服务毛利率逐年降低直至2015年的61%。
单位:$,mm 数据来源:年报
结合产品成本构成分析,FireEye的成本占比最大的当属营销费用,2013年FireEye的营销费用占比一度高达104%,当年的营销费用已超过总收入。
2015年经过管理层调整,FireEye的营销费用占比从90%降至76%,已初见成效。但从长远看,按照现有的销售增速,FireEye由亏损转为盈利还遥遥无期。2015年底,FireEye的负债总额已达13.97亿美元,其中7.06亿为可转换债券,其再融资能力也受到限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13年FireEye的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上涨了一倍,达到了41%和32%,虽然与占比高达104%的营销费用相比不怎么起眼,但与同为网络公司的CyberArk和Palo Alto的研发费用占比仅为13%左右相比,FireEye的研发费用占比竟然高出了一倍。
虽然FireEye产品市场市场增长有限,快速的服务业务增长成为FireEye翻身的关键。
这里面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服务平台依托于FireEye的防御平台及威胁情报和分析系统,FireEye在威胁情报分析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二、其中,FAAS的服务属性,可以不依赖安装设备的数量,具有市场爆发的潜力,而云服务平台人工成本较低,利润提高较快,三、服务的毛利率一度高达90%,通过适度的管控手段,服务的利润具有超过产品利润的潜力。
市值持续下跌,业务转型成为新的机会
FireEye从2013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其股价在2014年Q1一度接近100美元,市值达131亿美元峰值。但随后处于下跌的趋势。虽然在2014年,FireEye的收入增速高达163%,但高额的管理费用和持续亏损将股价一起带进了沟里。
单位:$,mm 数据来源:年报
对比FireEye上市来的市值变化,其市销率由2013得34.52下降到2016年的3.69。与美股上网络安全行业同类型的行业相比,其P/S值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数据来源:相关公司年报
爱分析认为,FireEye市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有:
1. FireEye的主营业务为APT防护业务,缺乏其他安全系统的查杀和修复功能,客户还需另行购置其他安全方案;
2. 传统厂商的APT解决方案常与其他安全方案捆绑销售,对APT要求不高的公司无需为其单独付费;
3. FireEye业务模式中APT业务占比过重而市场竞争激烈,而其作为网络安全服务商的转型从市场效果上看还不明显;
4. 运营费用较高,其营销成本和研发成本是同行公司的两倍,造成了企业的持续亏损。
根据The Radicati Group的报道,APT防护市场2015年仅有19亿美元,至2020年的也只有73亿美元,但整个安全市场将在2020年1700亿美元的规模。如果FireEye新上任的CEO Kevin Mandia能够在管理费用上有效控制,抑制亏损加剧,并借助其在APT防护领域积累的威胁情报体系持续发力,FireEye必将重新走上发展正轨。
爱分析是一家专注于创新企业研究和评价的互联网投研平台。爱分析以企业价值为研究内核,以独特的产品形态,对创新领域和标杆企业长期跟踪调研,服务于企业决策者、从业者及投资者用户群体。关注爱分析公众号ifenxicom,及时获取重要信息。
㈤ 希捷什么时候收购迈拓的花了多少钱收购的
2006年5月23日,希捷(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STX) 宣布完成了对迈拓公司的收购,合并后的公司保留“希捷”(Seagate)名称,并继续以STX代号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而迈拓的普通股已停止在纽约证交所交易。预计整合工作完成后,迈拓将裁员50%
㈥ 大家为什么都不看好360股票
公司2020三季度营业成本30.7亿,同比下降7.6%,低于营业收入16.3%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3.6%。期间费用率为38.3%,较上年升高7.4%,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截至本报告期末,三六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399,335,000元,较上年末增长5.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6,147,000元,同比减少39.83%。公告显示,营业外收入减少31.09%,本期减少主要为政府补助减少所致。营业外支出增长247.77%,本期增加主要为抗击疫情公益捐赠支出增加所致。
我们反观2019年的三六零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1.76亿元,同比增长105.74%;实现营收95.22亿元,同比增0.77%。可以说是两相对比明显,不过这个下滑也是从2019年就开始的,2019年以来,三六零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及服务收入就已进入下行通道,2019年全年实现收入97.25亿元,同比下滑8.76%。2020年上半年更是大幅同比下跌29.76%至32.99亿元,三季度依然未能扭转下跌颓势。
360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在于免费杀毒。在那个互联网时代的早期,大多数人都有印象,当时各家各户的电脑纷纷接入互联网,但是由于大家都没有什么防护意识,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的互联网病毒泛滥,类似于熊猫烧香、灰鸽子这样的病毒都成为横扫全球的病毒,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杀毒软件出现,但无论是俄罗斯的卡巴斯基还是美国的赛门铁克实际上都是非常昂贵的杀毒软件,当时国产还是瑞星、江民和金山毒霸的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为了自己的安全也都只能苦逼地去装杀毒软件,360就看准了这个时机,祭出了当年那个前互联网时代还不常见的免费大旗,虽然360的免费杀软不一定有其他的那么好,但是胜在免费,一时间席卷全国,截至2008年12月底,360旗下客户端软件360安全卫士累计安装量已接近2亿,要知道那个时候QQ的活跃用户也没多少,可以说的确在2009年前后,360 用免费给自己构建起了一个足够和腾讯叫板的能力。
㈦ 百度是谁创立的
网络是李彦宏创立的。
1991年,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Infoseek公司资深工程师。
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网络。并持有“超链分析”技术专利。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第十一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八届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并获聘“国家特聘专家”。
2018年1月19日,李彦宏成为了《时代》当期亚洲版的封面人物。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彦宏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7)赛门铁克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创业理念:
1、向前看两年;
2、少许诺,多兑现;
3、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
4、分散客户;
5、不要过早地追求盈利;
6、专注自己的领域;
7、保持激情。
㈧ 消息称赛门铁克洽谈收购瑞星
瑞星很久不用了,我现在一直使用的是360杀毒。
㈨ 全球第一大独立软件供应商是谁
在以下的证据中,第一条证明了微软在高科技领域中是最大的企业,第二条证明微软是独立软件供应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微软是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
1.
http://it.sohu.com/20060203/n244055359.shtml
"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微软公司依靠它在软件市场的雄厚实力,以2797亿美元的市值成为最有价值的高科技公司。英特尔公司的市值为1283亿美元,IBM公司的市值为1277亿美元。"
2.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12/.shtm
继微软、SAP等全球著名独立软件供应商相继落户蓉城之后,昨日,全球第四大独立软件供应商——赛门铁克落户高新区,将“中国西部战略”的首个“脚颖留在了成都。
㈩ 有没有全球知名安全软件厂商市值、利润的排行
好像有一个利润和市场份额的排名,前几名的有emc、赛门铁克、ibm、趋势、麦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