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上的钱到哪儿去了
㈠ 股票市场的钱都去了哪里
股市的暴跌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受益者。但是对于一个零和游戏的股票市场而言,股市一旦暴跌那就意味着市值的整体减少,减少市值的部分就相当于消失不见了,损失惨重就是这些持股人了。
㈡ 中国股市的钱最终流向了哪里
股市不产生财富只会分配财富
一个金融市场中比如股票市场,有买的就有卖的,钱怎么会无中生有或者有中变无呢? 那么多人投资股票市场中的钱,怎么就没有了? 你需要能清楚市场永远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交易的部分,另外一部分是没有交易的存货。交易的部分形成市场价格,而价格乘以参加交易部分数量和没有参与交易部分的数量之和就是市场价值了,当交易价格上升时,不参加交易部分当然是升水了,是账面价值,当交易价格下跌时,不参加交易部分就是贴水了,钱就是这样蒸发的。参加交易部分是实际的货币在市场上参加重新分配,而不参加交易的部分是价值膨胀或蒸发对应部分。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地主有10亩地,他把其中2亩地拿到市场上交易,假设一亩地一万成交了,这样就形成了市场价格,一亩地一万,而他没有参加成交的8亩地,也因此单价(rate)评估计价为8万,因此他的资产是1万*(参加交易部分+没有参加交易部分)=1*(2+8)=10万,第一部分的2万是交易部分,第二部分的8万是非交易部分。当有人愿意出价5万的时候,交易部分的土地价值到了10万了,这是实体货币部分,是货币在所有参加交易者手中按照交易重新分配,但是没有参加交易的土地价格上升到40万了,其价格膨胀了40-8=32万,但是如果土地交易价格跌到0.5万,没有参加交易的部分就是4万了。10万的土地变成5万了,交易部分由2万变成1万的过程中,是货币换手转移的重新分配,一定是有人挣钱,有人赔钱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但是不参加交易的部分,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但是价值从8万变成4万了,这是蒸发了。而交易部分与没有交易的部分之间存在一个杠杆比率,对于一个虚拟的资产其标价的浮动就可以导致价格膨胀或蒸发。
对于一个特定的市场,它总是存在交易部分和非交易部分,交易永远都不是100%的,对于实体交易部分,货币是流动的,我们说的流动性主要就是指的这部分货币。
以下还有个小故事,很诙谐,但也很值得思考,他告诉了你什么是股市!
张三、李四两个人做游戏,一人拿出100元钱和5张废纸,然后张三花100元买了李四一张废纸,李四也一样画100元买了张三一张废纸,于是张三就说,你看我们都有钱了,一张废纸价值100元,那我们就都有500元钱了。OK,这500元就是所谓的市值,但实际上两个人有的还是那200元钱和10张废纸。张三李四一合计,也行,于是如果张三这个时候用钱,于是又把废纸卖给李四,但李四只愿花50元买,张三也同意了,OK,张三就说完了,我现在只有350元的财富了(150元现金+4张所谓价值50元的废纸),而李四呢,也只有350元财富了(50元现金+6张所谓价值50元的废纸)。于是张三就说“天哪,刚才还有1000元的市值财富,现在只剩下500元了,蒸发了500元财富”。但实际上我们都能看明白,什么时候有过这500元财富呢?其实两个人一直是200元的现金和10张废纸。这个时候张三不想再玩了,于是决定把所有废纸都卖给李四,但李四不愿意出50元的价格了,最后决定张三把4张废纸都买给李四,一共40元,于是张三经过游戏,有了190元钱,就是说张三用5张废纸换了90元钱。而李四呢,就有了10元现金和所谓市值100元的10张废纸,李四呢,也许会觉得自己赚了10元钱,但实际上,他是亏了90元钱。当然这个时候市值就成了100元,于是就惊呼,啊市值少了900元,这部分钱那去了呢?被蒸发了????
相信明眼人都理解是怎么回事情了,当然股市的游戏就更复杂,首先就是废纸的名字改成股票了,尽管你从来没有从股票上等到过分红或者是微乎其微的分红,尽管这些改了名字的废纸和废纸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依然觉得他们买卖股票比买卖废纸名正言顺的多,这个游戏也就改名叫炒股了。其次就是参与的人不止张三李四了,还有赵五钱六王二麻子一类等等,还有就是废纸也不是随便做的,而是有人专门提供,提供废纸的就叫做上市公司了。另外税务局一看,这你们都赚钱了怎么能不交税呢,反正你们交易一次抽一次头?于是游戏里又多了个收税的,抽头就改名叫印花税。因为人多了,交易起来不方便,就只好通过中介,那么这个中介的名字就叫做证券交易所,当然中介又雇了些人帮助处理买卖的事情,这些人就是证券公司,可是中介又不想开钱给这些人,于是这些人就只好找游戏者要钱,这个钱就叫做手续费。
㈢ 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因为股市本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牛熊转换也是交替的,在牛市存在泡沫,在熊市会被低估,并不存在投资者的钱亏给了谁,只不过随着这种周期转变市值产生了变化而已。
股票是以钱来量化的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所谓估值就是基于预期的证券价格,其实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时,持股人只是浮亏。这种上涨或者下跌就是由于预期的变化,也就是估值变化。
(3)股票市场上的钱到哪儿去了扩展阅读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散户甲认栽退出这个市场,卖出了自己手中的筹码,形成实际的亏损,而乙接手了,后面随着股价上涨,乙赚钱了,就意味着甲亏损的正好被乙赚了。
而事实上,这里的乙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实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负和博弈才正确,因为只要投资者交易,就会有券商的佣金收入、印花税等成本,虽然每一笔不多,但是时间长了累计起来还是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亏损的人总比赚钱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㈣ 买卖股票的钱到哪里去了
1交易成本:印花税收。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额征收的一种税,目前采用的是征收1‰的单边印花税。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突然宣布将两市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引发市场著名的530大跌,不到10个交易日内沪指由29日收盘的4334点跌至3404点。2008年4月24日,财政部又出手“救市”,将印花税下调至千分之一,当日沪指暴涨9.29%(即著名的424行情)。同年9月19日,财政部又将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当日两市A股全线涨停报收(即918大救市)。
券商收益。也就是佣金,每家券商针对不同投资者给的佣金费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 此外,还有支付给证券登记清算机构的过户费,支付给基金的管理费等。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
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就能向大众筹资。我们先忽略投机的行为,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分析。公司必须给持股人定期分红,即把公司的利润分一部分给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红的收入可能会远超过认购股票的支出。
3、“投资高手”、游资、热钱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赚钱,也有一方输钱。我们继续以本文开头的例子接下去解释这个问题。实际上,该例子提到的总市值减少的这400元并未“蒸发”,而是被别人赚走了。
㈤ 股票卖出去的钱去哪了亏的钱去哪了
股票的价格总体来说是根据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波动,而经营状况又是大多数人不可预知的,
要在股票里赚钱,就要在公司发展初期投资,购入该公司股票。而在公司经营遇到困难时
出售股票,(把股票卖给不知道公司经营遇到困难的人)就像,你去把自己用了很多年
的手机,发现电池不好用了,可能很快就要报废,这时你在手机还可以开机的时候高价
5000元把手机卖给不知情的人,别人刚买回去可能就报废了,造成损失。
而买股票就类似于买二手手机,一定要小心。
谢谢采纳。。
举例。
1。上市公司发行100股股票,每股1元。A和B各花50元,各买50股,100元到了上市公司账户。此时公司市值100股*1元=100元。
2,一年后上市公司发展良好,C和D也想各买50股当股东,A和B分别以每股2元卖给C和D。此时A和B除了1块的本外,额外“赚”了1块,,此时公司市值100股*2元=200元
3.又过了一年,上市公司经营发生亏损,没人想当股东,C和D的股票2元出售没人要,只能以低价1毛钱出售给E和F,此时C和D每股亏损1.9元,此时公司市值100股*0.1元=10元。
,
㈥ 股市里跌的钱都去了哪里是谁拿走了这些钱
股票里亏的钱都到哪里去了?首先冒出来的观点就是被人抢走了,被那些股市里的高手或者庄家给抢走了。你看,有人从股市里赚到钱买车买房,一位股市名人捐出千万级以上的财富去吃顿美国饭,还有一位社会名人说“股市里赢家赢的钱就是输家输的钱”。比如,你有20万元投入股市,80万元的时候把股票全卖了。
张三在股价低点1元的时候买了100股, 李四看到行情好,在10元的时候买入了张三卖出的100股,张三每股赚了9元, 李四看到股市跌跌不休,在5元的时候割肉,把这100股卖给了王五, 李四每股亏损的4元钱,就被张三赚走了。 所以高价买入低价卖出的人,价差都是让卖出的人赚走了。
大部分散户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忽略一级市场,上市公司只有股票,没有资金,上市融资把股票换做了钱,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是大赚一笔的。而后面亏损的散户的钱都亏给了前面套现赚到钱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块钱买的股票涨到十块钱卖给另一个人,后面跌到五块钱,这钱去哪里了?都是前面套现的人拿去了。
㈦ 请问股票里的钱去了哪里了
公司发行股票时,钱到了公司手里,然后股票在股票市场的交易,钱是在买卖双方之间运动,买者将钱给了卖者,并没有给公司。
股价变动不仅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能预示经济周期的变化。实证研究显示,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波动。往往在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时,股价已经开始回升,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周期的一致判断所引起的。
通常称股市是虚拟经济,称与之相对的现实经济为实物经济,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彼此都能对对方有所反映。
(7)股票市场上的钱到哪儿去了扩展阅读
市场的稳定与否跟场外非官方的消息的多寡以及制约机制是否健全有密切关系。从宏观的角度讲,凡是出自官方的正道消息,都是可以用作判断当前以及未来一个阶段内市场方向的依据。
而且,无论中外的股市,总是走着螺旋式攀升轨迹向前发展,以波浪形态来讲,尽管浪型由诸多起伏组成,但将周期拉长到可以考察其全貌时便不难看出:一浪更比一浪高,与之对应的是所谓“谷底”也将随之抬高,投资者可以看看沪市自开市以来K线图便看一目了然。
或者看看周边的香港股市、日本股市、台湾股市等等。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投资者投资股市即便尚不精熟于各种投资获利的技巧,但至少先对股市以及影响股价的诸多因素有个基本了解,然后慢慢学会综合所有已知的知识进行自己的投资决策。
㈧ 股民用钱买了股票,那些钱去哪里了
花在了以下方面
1交易成本:印花税收。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额征收的一种税,目前采用的是征收1‰的单边印花税。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突然宣布将两市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引发市场著名的530大跌,不到10个交易日内沪指由29日收盘的4334点跌至3404点。2008年4月24日,财政部又出手“救市”,将印花税下调至千分之一,当日沪指暴涨9.29%(即著名的424行情)。同年9月19日,财政部又将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当日两市A股全线涨停报收(即918大救市)。
券商收益。也就是佣金,每家券商针对不同投资者给的佣金费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 此外,还有支付给证券登记清算机构的过户费,支付给基金的管理费等。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
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就能向大众筹资。我们先忽略投机的行为,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分析。公司必须给持股人定期分红,即把公司的利润分一部分给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红的收入可能会远超过认购股票的支出。
3、“投资高手”、游资、热钱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赚钱,也有一方输钱。我们继续以本文开头的例子接下去解释这个问题。实际上,该例子提到的总市值减少的这400元并未“蒸发”,而是被别人赚走了。
㈨ 我们平常买股票买的钱、交的钱是交到哪里去了钱是给谁手里了
卖主手里。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买卖。股票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内交易;另一种是不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外交易。
买卖股票成交后,买主付出现金取得股票,卖主交出股票取得现金。交割手续有的是成交后进行,有的则在一定时间内,如几天至几十天完成,通过清算公司办理。
(9)股票市场上的钱到哪儿去了扩展阅读:
印花税由购买、粘贴印花税票的纳税人按照规定的应纳税比例和限额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它是根据买卖双方签订的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向卖方征收的。税率是1。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现行的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也就是说,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对卖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的转让人)征收,对买方(受让人)不征收。税率仍为千分之一。
㈩ 股票市场里股票涨价了,请问钱从那里来,股票跌了那钱又去哪里了
你想像一下,股票有亏钱有赚钱的吧!不可能全部赚吧!而且股市里亏钱的永远比赚钱的多,而且还有庄家和主力机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