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十小市值十高成长股票
Ⅰ 高送转股票怎么选择
高送转股票指送红股或者转增股票的比例很大。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 在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实施日,公司股价将做除权处理,也就是说,尽管“高送转”方案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但股价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也未发生变化。但投资者却热衷追捧高送转股票,更多地是出于对公司成长性的看好,或是对管理层释放后续利好的期待。<br />一方面,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且当年业绩增速也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良好的质地和成长性。<br />另一方面,高送转反映了管理层对公司持续高成长的信心,并希望通过股本扩张加速市值扩张的步伐。<br />另外,通过除权除息降低股价,可以迎合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也可以提升股票的流动性。<br />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高送转股票在除权后获得继续上涨动能,也即出现“填权效应”。<br />一般情况下在年报公布前的一至三个月内,高送转股票以75%的概率超越大盘,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br />二.高送转公司的特征<br />由于送股与否跟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观意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过去,高送转概念股往往成为“内幕信息”的重灾区。但实际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和财务数据,可以找到高送转公司共同的一些特征,并归纳出一些能够较好表征上市公司送转能力和送转意愿的指标。<br />1. 高积累<br />较丰厚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为高送转提供基础。能够向股东每10 股送转5 股以上的上市公司,首先要积累到足够的基础——高转增股本的上市公司须具有较高的资本公积,高送股的上市公司须具有较丰厚的未分配利润。从历史上看,三季报每股资本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越高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年报中实施高送转的概率也越大 。<br />2.高股价<br />实施高送转的意愿也更强。由于股价过高往往意味着单手的市值偏高,这会制约股票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不利于上市公司持续地进行市值扩张,因此很多股价较高的公司愿意通过高送转的方式摊低股价,进而增强股票的流动性。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年末每股股价在40 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会在当年年报中实施高送转 。<br />3.高业绩<br />高送转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较强。一方面,较高的EPS 和较快的业绩增速是上市公司能够持续高送转的保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高送转后为了尽快实现市值扩张,也愿意释放出较好的业绩以催化“填权效应”。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年报EPS 大于0.8 元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年报高送转的概率接近40%,而年报业绩增速在60%到80%之间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年报高送转的概率也远高于其他上市公司<br />4.低股本:<br />公司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实施高送转的概率较大。<br /><br /><br />
Ⅱ 高送转10送4转4股是什么意思
每10股股票送4股股票转增4股股票。
高送转是送红股或者转增股票的比例很大。通常10送或转5以上的才算高送转。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0股转增8股等,送转的比例通常不会超过10送转10。
通常具有较高的每股资本公积(大于2元)和每股未分配利润(大于1元)、股本较小(小于5亿股)、股价较高(10元以上)以及盈利稳定的公司高送转潜力较大,而高送转在10转10以上的个股更容易受到投资市场的关注。
高送/转反映了管理层对公司持续高成长的信心,并希望通过股本扩张加速市值扩张的步伐,有助于高送转股票在除权后获得继续上涨动能,出现填权效应。
(2)高送转十小市值十高成长股票扩展阅读:
实行高送转需满足的三个条件:
1、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持续增长,且每股送转股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
2、报告期内实施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导致净资产有较大变化的,每股送转股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较之于期初净资产的增长率。
3、最近两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且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于1元,上市公司认为确有必要披露高送转方案的,应当充分披露高送转的主要考虑及其合理性,且送转股后每股收益不低于0.5元(仅适用于依据年度财务报表进行高送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送转股票
Ⅲ 现在A股 10股送10股 是利好么
10送10的意思是每10股送10股。但是总市值不会变,不能因为公司出了一个送股公告就会增加吧,所以,在市值不变的情况下,股本翻番了,那么股价就会下降,成为原来的1/2。“高送转”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无实质影响,而且由于净利润不变,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都将摊薄每股收益,投资者并未获得真金白银。
“高送转”题材形成动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通过股本扩张为未来的再融资做准备,二、是迎合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或者配合一些资金的运作。三、是提升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因此,“高送转”个股集中于成长性相对较高的中小板企业,这类企业一方面容易发生“高送转”的现象,一方面也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
Ⅳ 股市中的:10送10的高送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0送10的意思是每10股送10股。但是总市值不会变,不能因为公司出了一个送股公告就会增加吧,所以,在市值不变的情况下,股本翻番了,那么股价就会下降,成为原来的1/2。
10送10的好处是:从行为经济学来说,投资者偏爱买低价股,由于很多股票炒的很高了,把股价打一半下去,让人感觉股价不是很高,可以继续炒。
所以高送转行情:送股后,可能有个填权行情。、
给分
Ⅳ 小市值,大题材,低市盈率,高成长的股票有哪些
从消息面看,证金公司负责人介绍,证金公司连夜回应称未卖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管理层呵护股指意图明显。在证金公司回应了减持传闻之后,A股近期利空可谓一一破除。在国家队资金仍维稳、管理层呵护市场下,大盘继续向上冲高是大概率事件。而在大盘强势冲关下,具有中报高送转主力积极运作类成长股,成为冲关新龙头可能性最大,从而成为投资者扭亏、调仓的最佳投资品种。
Ⅵ 如何选择高送转股票
高送转股票指送红股或者转增股票的比例很大。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 在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实施日,公司股价将做除权处理,也就是说,尽管“高送转”方案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但股价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也未发生变化。但投资者却热衷追捧高送转股票,更多地是出于对公司成长性的看好,或是对管理层释放后续利好的期待。
一方面,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且当年业绩增速也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良好的质地和成长性。
另一方面,高送转反映了管理层对公司持续高成长的信心,并希望通过股本扩张加速市值扩张的步伐。
另外,通过除权除息降低股价,可以迎合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也可以提升股票的流动性。
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高送转股票在除权后获得继续上涨动能,也即出现“填权效应”。
一般情况下在年报公布前的一至三个月内,高送转股票以75%的概率超越大盘,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二.高送转公司的特征
由于送股与否跟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观意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过去,高送转概念股往往成为“内幕信息”的重灾区。但实际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和财务数据,可以找到高送转公司共同的一些特征,并归纳出一些能够较好表征上市公司送转能力和送转意愿的指标。
1. 高积累
较丰厚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为高送转提供基础。能够向股东每10 股送转5 股以上的上市公司,首先要积累到足够的基础——高转增股本的上市公司须具有较高的资本公积,高送股的上市公司须具有较丰厚的未分配利润。从历史上看,三季报每股资本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越高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年报中实施高送转的概率也越大 。
2.高股价
实施高送转的意愿也更强。由于股价过高往往意味着单手的市值偏高,这会制约股票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不利于上市公司持续地进行市值扩张,因此很多股价较高的公司愿意通过高送转的方式摊低股价,进而增强股票的流动性。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年末每股股价在40 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会在当年年报中实施高送转 。
3.高业绩
高送转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较强。一方面,较高的EPS 和较快的业绩增速是上市公司能够持续高送转的保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高送转后为了尽快实现市值扩张,也愿意释放出较好的业绩以催化“填权效应”。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年报EPS 大于0.8 元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年报高送转的概率接近40%,而年报业绩增速在60%到80%之间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年报高送转的概率也远高于其他上市公司
4.低股本:
公司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实施高送转的概率较大。
--------------------------------------------------------------------------------------------------------
{附高送转预期选股}
FINANCE2(8)+ FINANCE2(7)>10 and FINANCE2(3)>1 and FINANCE2(10)>50;
Ⅶ 低估值高成长股票有哪些
如何投资低估值成长股?
可以预见的投资趋势是,随着外资不断进入A股市场,投资期限的长度也在逐渐拉大。
A股与港股市场差异较多,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便是上市公司公告良好业绩后的股价表现,A股常常跳水下跌,而港股总有大涨的惊艳表现。一个恐惧,一个贪婪,又是为何?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良好业绩可能在公告前业绩走漏风声,投资者更看重的应是超出预期的部分。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市场交易环境偏重于换手率很高的散户市场,所以频繁买卖追求交易价差是常见的投资思维。但是,港股市场拥有较多的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公司产品优势和长期的业绩增长预期,也就是公司市值在几年时间里整体的增长前景,不会总在几个月周期的定期报告披露时间里反复交易。
试想,实施高送转这种对公司完全没有“营养”的行为,却常常可以推升股价,更别提走漏消息的良好业绩了。许多投资者提前了解公司由于行业发展或者某个重大事项,实现了业绩大幅增长,然后在公司公告业绩之前已经买入股份潜伏其中,等到消息一公布,马上兑现20、30个点的涨幅落袋走人,造成了公告日当天股价的跳水现象。
追根溯源,这其实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研究了解程度的巨大差异。对少许浮盈化为泡影的恐惧,让投资者选择迅速落袋为安。更进一步地说,投资者并不是相信公司产品优势和业绩发展带来市值增长,而是相信短暂拥有的信息优势和各种交易策略带来所谓的收益。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这样的心态是常见的和常规的,我们可以将其划入“投机”的范畴。常有人放言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到中国来也得赔钱,就是基于A股市场种种不成熟的特征。
笔者认为,成长性能否维持是投资高估值成长股的主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低估值成长股所承担的风险就会小一些。在公司兑现良好业绩时抛售股份,并非明智之举。一旦公司保持行业优势,甚至利用自身竞争优势提高行业的集中化水准,那么我们将见证一个数十亿元市值的小公司逐渐成长为数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大公司,而这在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屡见不鲜。
举例阐述,中国制造业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行业。在一些制造子行业中,中国制造业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已经让其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近些年快速发展的苹果产业链行业,也有诸多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在不知不觉中,这些不断加强技术优势的企业,从小不点市值逼近千亿元市值,甚至上千亿元市值。
在持有公司股份时,应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行业和公司发展。如此一来,没有多少精力可以去感受恐惧或者贪婪。A股市场是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市场,连续几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几十的上市公司少说也有几十家,但大多数人并不能从中获取投资收益,因为他们的投资决策主要来自于股价的波动,而不是公司自身优劣势的变化。
一个可以预见的投资趋势是,随着外资资金不断进入A股市场,投资期限的长度也在逐渐拉大。3年甚至5年的投资周期将慢慢被投资者所接受,对公司研发、技术等各种核心优势的考量将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因素。很多上市公司对外资机构成为股东持欢迎态度,放低短期利益考核的比重,才有可能迎来公司长久的壮大和强盛。
Ⅷ 股票中的10送10和10转10那个对投资者来说那个划算
实际上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是股票数量增加了,而股价会有一个自然除权的现象,股价经除权后交易的绝对价格变低了,让市场容易有炒作的借口而已。
这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投资者的相关的教育内容:
全面理性看待高送转现象,规避题材股风险
2010-3-26
近期,一些推出了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个别具有炒作概念的公司,股票出现较大涨幅,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呢?
一、认清高送转的本质:公司基本面并不因此改变
高送转是指较高比例的送股和转股,表面上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实际上不会给投资者也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众所周知,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即利润转增股本,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虽然多了,但价格除权后,投资者的股票市值并不会发生改变。而转股是指上市公司将公积金(包括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其结果与送股类似,投资者手中股票虽多市值却不变。现实中,公司之所以能够高送转,往往是因为其高溢价发行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公积金,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实质就是把从广大投资者手中募来的资金,用于扩张股本而已,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会因此发生任何改变。因此,高送转往往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高成长需要将利润和公积金转增股本,高送转本身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回报。
因此,只有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同。能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公司才是真的好公司。
二、全面看待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不仅要看同比,更要看环比
近日某物联网概念公司预计其2010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幅(相对于2009年一季度的增幅)在700%以上,而其环比增幅(即2010年一季度相对于2009年四季度的增幅)却是负数,反差很大。说明投资者看待上市公司数据一定要全面,不仅要看同比数据,更要看环比数据。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业绩增幅基数往往较低,因此2010年一季度业绩的同比数据即与2009年一季度业绩的比较数据,往往较高。要准确地把握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关注其环比数据,即2010年一季度数据与2009年四季度数据之比,2009年四季度数据与2009年三季度数据之比,以此类推,全面分析数据,方不致被鲜亮的同比数据所迷惑,同时也才能冷静看待某些人片面强调上市公司个别有利指标、淡化其他不利指标,不对上市公司做全面分析的现象。
三、理性看待少数公司的高增长:个别并不代表全体
一方面,投资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好转,得益于200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稳步上行,但同时应该看到,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少数上市公司的超常增长,并不意味着同一板块或同一概念的其他公司同样如此增长。经过一段时间,同一批上市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往往会发生分化。以中小板为例,2009年中小板43家公司业绩翻番,净利润排名前10%的36家公司占中小板净利润总和的50.36%。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绩差公司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所处行业复苏缓慢,业绩没有明显好转,甚至继续出现亏损。2009年净利润排名后10%的公司合计亏损额9亿元。投资者若不关注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盲目跟风买入,将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此外,面对不同的概念,面对上市公司增长的业绩,投资时要特别注意关注市盈率。据统计,截至3月25日,深市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46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87倍,均高于深市平均的39倍市盈率。
四、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近年以来,深交所不断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监管,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及交易的合规性。一方面,继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强化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披露,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实行了利润分配方案预披露制度。另一方面,加强高送转公司信息披露事前事后的监管,并对高送转及短期题材公司的交易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并采取措施,涉嫌违规的将报中国证监会立案查处。同时,上市公司应完善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规范运作,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应知法守法、自我约束。
Ⅸ 请问10送10高送转股有什么好处
首先说一下 转股。増股、和送股的区别!
一、只有公司有利润了才能送股,而增股则是用公积金来增加总股本。
一般来说增股比送股好。
二、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股相似。
转增股本与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转增股本严格地说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
比如:10送2股是在公司获得盈利的情况下,对股东的一种分红回报.
10转增6.6股则是公司不管有没有盈利,它使用公积金转赠股本,对股东来说,并没有实质的进行分红回报!
还有,我个人觉得高送配只是迎合市场概念的一种炒作,实际上送股也好转增也罢都无太大意义。持有的股数多了,但价格也下来了,所谓背着抱着一般沉,股票总市值无明显变化。主要是看有没有人在除权前抢权及除权后填权,以此来炒作高送配概念,只有庄家动它,我们才有获利的机会。
还有一点在牛市中比如10送10,股价拦腰砍去一半(确实有时候为股价继续上升让出了空间),视觉上价格较低容易吸引新股民跟风。填权后虽然庄家获利丰厚真实的复权价格已到天上,但跟风的并不恐高。看看贵州茅台从03年的低点也就3、4元钱(复权后)炒到现在的200来块,可谓是牛庄吧,现在依然被基金、股评等人士奉为价值投资的真经!这就是高送转个股在牛市中受到市场追捧的原因之一。
至于你说的他有什么用?你怎么通过这个消息赚到钱?我个人觉得在现在的牛市当中高配送之后的股他就是涨的快,不服不行,看看之前的那些10送10的,10转的10的,在送完之后几乎又是迎来新一轮的飙涨,没有理由!但是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追高,逢低可以吸入,并且注意及时锁定利润!
Ⅹ 高送转类中小市值品种股票有哪些
10转15股以上,小盘股
西泵股份002536通达股份002560日上集团002593国恩股份002768天翔环境300362中泰股份300435迈克生物300463赛摩电气30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