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价阶段性增长模式
『壹』 两阶段增长模型(高级财务管理)特别是股利现值系数和股利现值的求法要个详细公式……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高增长期股权资本成本(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6.5%+5.5%*1.4=14.2%
稳定增长期股权资本成本=6.5%+5.5*1.1=12.55%
P0=Σ高增长期各期股利的现值+稳定期股利现值*折现到2012年时点的折现率
根据各年的每股收益和股利支付率算出
前6年股利D1=0.92=2.4*1.15 D2=1.06 D3=1.22 D4=1.40 D5=1.61 D6=3.07
各年股利分别折现求和P1=Σ高增长期各期股利的现值=0.92*(P/F,14.2%,1)+1.06*(P/F,14.2%,1)+0.82+0.82+0.83=4.09
永续增长模型得出2017年的现值然后再次折现到2012年 P2= 3.07/(12.55-6%)*(P/F,14.2%,5)=24.12
P0=P1+P2=28.22
复利现值系数=1/[(1+r)^n],r是收益率 n是年数
现值就是F*复利现值系数,F是终值
『贰』 股票的阶段性放量是什么意思
放量分相对放量和持续放量。
相对放量:今天与昨天比,本周与上周比;
持续放量:最近几天和前一段时间的某天的量做比较。
股市操作中经常发现有些个股走势出现异动,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实现巨量换手,主力的意图则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判断,有时属于主力出货,有时属于主力换庄,投资者可根据放量出现的位置、K线形态等方面来判别:
1、“放量滞涨”,不祥之兆。若成交连放出大量,股价却在原地踏步,通常为主力对倒作量吸引跟风盘,表明主力去意已决,后市不容乐观。
2、下跌途中放量连收小阳,需谨防主力构筑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后往往是新一轮跌势的开始。
3、高位放量下挫,这是股价转弱的一种可靠信号,投资者宜及时止损。
『叁』 股票中,什么是阶段性高位和长期性高位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
1、中线高位,短期的。
2、长线高位长期的,就像6000点就是长期性高位了。
3、要看市场环境而定。假如要辩论要从泡沫经济和,现行的金融风暴为题了。
『肆』 股息的三阶段增长模型中,假设第二阶段股息增长率会( )。为什么
b 每期股息增长率:
股息贴现模型之一:零增长模型
股息贴现模型之二:不变增长模型
股息贴现模型之三:三阶段增长模型
股息贴现模型之四:多元增长模型
『伍』 股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一个阶段性拐点
回答这个问题要提到两条非常简单但又非常着名的定律?熊市定律与牛市定律。这两条定律是由证券分析师的鼻祖道和琼斯提出的,表述起来非常简单:在熊市中,每一个波段的高点都低于前一个波段的高点;在牛市中,每一个波段的低点都高于前一个波段的低点。乍看起来,这好像是两句废话,可是如果仔细琢磨,我们发现,如果将这两条定律运用于一段时间的市场趋势分析,也会有同样的结论。首先这两条定律以低点来判断强市、以高点来判断弱市,这与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方式相反??大部分人都在强市当中去判断头部在哪里,在弱市当中去分析底部在哪里。但是正确的做法是:不在上涨趋势当中去分析哪个点位是最高点,也不在下跌趋势当中去分析哪个点位是最低点,而是去分析上涨或下跌趋势是否会结束,从思路上来讲应该是科学的。如果说的直接一点,该理论的运用价值就在于:对于一段比较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走势,要判断股指是否脱离弱市,要看反弹的高点是否超过了上一波反弹行情的高点;要判断股指是否已经结束强市,要看回调的低点是否已经击穿了上一次回调的低点。这与习惯的思维方式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股价在运行上涨趋势时,最重要的不是分析压力位置在哪里,而是要看支撑位置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持;而股价在运行下跌趋势时,最重要的不是分析支撑位置在哪里,而是要看压力位置是否一直有效。这对于中长线行情还是短线行情都是一样的,只是分析的波段不同。
『陆』 下图是股利两阶段增长模型的折现值,求给后半部分的推导过程。
Vn=[D0(1+g)^n(1+gn)/(r-gn)] n时点未来鼓励价值
Vn折现除以(1+r)^n
『柒』 如何判断股票趋势阶段性拐点
在南方寻不到你的伟大志向,你说你在南方牵肠挂肚的思念。原来,有些爱真的容不得
『捌』 股票的增长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三个的股价已经差不多到顶部了。除非有新资金大量买入,不然股价会阶段性调整。除正虹科技外其他两个股票盘子较大,股价不太容易被拉起来。
『玖』 什么是阶段性增长股票
如果你是要参加注册会计师执业考试,那只要把这个公式记住就行了。
它的推导涉及到“等比数列之和”和“极限”的问题。
单纯从公式的字面意思,不好解释。
还有你提的标准差除以(N-1)的问题,这又涉及到“统计”学科的问题。如果没有学过类似科目,建议不要深究,考试也不会考这些东西。
《财务管理》中依靠记忆的东西很多,再如:随机模式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教材中根本就没给出推导过程,只给了那么个公式;还有线性回归法求β值、期权估价等涉及的公式,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它是怎么来的。除非你有深厚的“高等数学”等学科的功底。
因此,记住就行了。目的只是通过考试,要做理论研究,那应该是以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