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股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Ⅰ 中国股票市场为什么说是一个投机市场可以从宏观市场制度和微观市场制度的角度分析求答案啊!!!
上市公司所以不派现,绝大多数是因为它无钱可派,但有的公司有利润也不派现或者只送红股,为什么说采用送红股的方法有问题呢?派现给股民,股民可以自己决定是继续买股票还是用于生活消费?而送红股就是强制股民必须买上市公司自己的股票,而股民自己要变现就必须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股票,即上市公司不给股民(上市公司的股东)钱,而由其他股民给钱,对上市公司来说,它是一分钱的支出也没有。如果有一个上市公司,业绩不错,就是总不派现,怎么办呢?比如像苏宁电器,它会说,你把钱投在我这,我的收益率比你存银行高,如果它一直收益率高于银行,它的净资产也在增加,理论上是不错的,问题是它是否真能永远如此,中国股市新公司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10年以上的老上市公司似乎还没有发现这类公司,倒是经常看见公司一段时间业绩不错,过几年就变脸,好时利润被上市公司扣下了,滚存进未分配利润中去了,坏时就拿过去的盈利来补亏损,股民还是什么也得不到,中国股市过去有一个上市公司“郑百文”就像今天的苏宁电器一样,也是做家电连锁的,开始时也是迅速发展,业绩优良,但因发展连锁店太快,资金断裂,而倒闭退市。安知苏宁电器以后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呢?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舆论说70%以上的上市公司业绩是增长的,甚至是20%—50%的增长,个别公司是几倍,几十倍的增长,但遗憾的是我们股民得到的盈利还是靠出更高价的股民给的钱,直到有一天上市公司的业绩是下降的时候。它的股价又回到了起点。
笔者所以罗里罗嗦说这么一大篇,只是在说明,
第一, 上市公司对二级市场的派现总额还不如二级市场给国家上缴的印花税,给券商的手续费多。
第二, 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的资金所得到的上市公司给的分红派现还不如同样的资金存入银行一年所得的利息。
而我们前面说了,我们来股市,是为了赚比在银行存款利息更多的钱,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本文开头所提及的,投资者赚的钱从哪来,赚谁的钱?
我们都知道物质不灭定律宇宙中的基本定律,试想,股民又要交印花税,手续费,又要有人能赚到远超过银行存款利息的钱,钱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那么显然只有一种可能,你赚的钱就是别的股民给的,这就解释了股市中的一句谚语“七赔,两平,一赚”,赚钱的人得到的这些钱只能是别的股民赔的,
有一次,看财经节目,一位“专家”大谈股市如何如何好,说如果你在股市中投一万元,一年赚20%,若干年后就是上亿元,也许这对个别股民来说是可能的,但对整个股市来说却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好比18世纪有些人想造的无能源的永动机一样是永远不可实现的,如果所有股民都赚上亿元钱,请问,钱从哪来,谁给的钱?如果你赚了钱,给你钱的股民难道不是在亏钱吗?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股市中投机盛行,亏损的股票也能卖十几元钱,市盈率20以上的股票占了80-90%,几百上千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因为我们赚的钱不是来自上市公司的派现,而是股价的波动。只要股价有能波动的原因——题材也好,业绩增长也好,重组也好,政策也好,至于这些因素到底能使上市公司给我们多少回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因素使其他人愿意在更高位接盘。中国股市投机还有一个特点,无论业绩多差,不会跌到一元以下(这也与中国股市没有真正的退市机制有关),为何小盘股股价高,受追捧,除了所谓高成长外,易被主力控盘,公积金高,可以转增股本也是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如果1000万的股本股价是70元的话,当它扩张16000万股时(当然,前提是假设它有这么多公积金转增),股价就除权到4.38元了,而按中国股市,一亿六的盘子,4.38的股价,绝对是低价小盘股了,股民到股市中来,都是为了赚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利润,所以即使表面看起来大盘股市盈率低,分红高,但其大部分时间,股价也高于银行利息所对应的价格,也是投机价,既然都是投机价,而它盘子大,拉高股价所费资金大,拉升幅度小,那还不如做小盘股,又有题材,又可送股,还好控盘,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股民说,“即使大盘股业绩再好,股性不活跃,我也不买,小盘股再投机,只要它涨,我也要买”,这就是大盘股股性呆滞,没人买的主要原因之一。
Ⅱ 在股票市场怎样进行投机,怎样看待价值投机与投机
作为散户,可以把个股的基本面研究清楚,知道小主人(个股价值)的位置和趋势,参照大盘(大狗)的位置和走势,仔细观察小狗(个股价格)的变动趋势和波动节奏,离小主人走得很近甚至落在后面,就是低吸的时候;比小主人走得太前(远)了,就是高抛的时候。
围绕个股价值高抛低吸,这就是我所指的价值投机的真实涵义。
对比趋势投资者,等上升趋势明确了就追入买进,而下跌趋势明确后果断抛出。如果有人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趋势,似乎是最好的赚钱方法。对于趋势的判断和确认,同样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中长线的趋势投资(机),也是一种成功的投资方法。我十分敬重真正的中长线趋势高手。但我看到更多的,是追涨杀跌的赌徒式的操作和失败。
Ⅲ 论述一下如何看待股票市场中的投资于投机
我的吗啊,这个有也是我们今年试卷上的题目呀,我是投资111班级的,哈哈在股票市场上既有投资,也有投机。股票投机是指在股票市场上,短期买进或卖出一种或多种股票,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它是以获取较大收益为目的,以承担较大风险为代价的。因此,对待风险态度不同是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区别之一。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他们购买股票一般希望获取稳定收益,本金又相对安全,而投机者恰恰相反。第二,从投资的时间长短来看,投资者着眼于长远利益,买入股票往往长期持有,按期收取稳定的股息和资本增值,而投机者热衷于在短期的股价变动中获取价差收益,因此买卖极其活跃。第三,从分析方法看,投资者注重股票内在价值的分析和评价,常用基本分析法,而投机者关心市场价格的变动,多用技术分析法。
股票市场,我是投机者,或者说,我是赚取差价的交易者。我不认为这里的“投机”有任何的贬义,相反,这意味着我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市场中的定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当然,也意味着我知道在这个市场中属于我的“奶酪”或者说“蛋糕”在哪里。关于股票市场的投资和投机概念,不仅市场中人,就是学术界都一直没有廓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我认为,这里的投资应该有广义 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投资包括狭义的投资和投机。狭义的投资应该是这么一种行为,即买股票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每年所进行的利润分配——分红派息,这部分收益在一定时期里是可以预期的,当然投资期也相对较长;而投机则是一种旨在赚取二级市场股票差价——资本利得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风险。 我不会满足于上市公司那几乎等同于银行存款利息的分红派息的,我也不可能通过购买国有股来提高自己的收益率,我要赚的就是这种资本利得,我就是个投机者。时下大家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都在探索盈利模式,其实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下,低买高卖是赚取二级市场股票差价——资本利得的不二法门。而投机趋势和波段运作则是投机的有效保证。其实,投机的理念根植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作为投资者,大多考虑的问题是以什么价格购买什么股票,而投机者则时刻在考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买卖什么股票的问题。 根据收益-风险的比例来确定自己的持股和持币的比例,根据资金量的大小在保证流通性、变现性的前提下来构建自己的股票组合。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客观的心态,开放的思维,而且还要求我们要有灵活的原则。在这里,投机不只是一门科学,而更是一门艺术(或许只有这时,你才真正了解了交易的内涵)。除了投机的理念根植于投资的理念之外,投机者要有投机者的思维范式,也就是:怎样看待市场,怎样看待股票价格的波动,怎样才能有效地赚取二级市场的股票差价——资本利得。投机者的思维方式中所要坚持的根本有二,即:(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2)股票价格的波动和股票市场是“混沌”的而非“线性”的。投机者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交易者,但不是过度的交易者。投机者只做积极的交易以抓住市场所提供的机会(这包括当市场没有盈利的机会,甚至风险大于收益之时,要果断清仓离场),而过度的交易是投机者所不为的。如果把股市比作大海,对股票的投机则是一项冲浪运动。
Ⅳ 我国股票市场上典型的投机行为
现在就是典型的投机行为了
现在的下跌
就是对股民最好的教育了
Ⅳ 跪求 证券投资论述题 你怎样看待股市中的投资与投机
给你列个简单的提纲吧,看来都是作业或论文之类的了,呵呵。首先,投资和投机者两个词是很有区别的,但一般来说,投资被普遍认为是价值投资,而投机就是带有贬义的投机取巧,是偏门,被很多人鄙视这样子的,例如做短线获取差价。然而,我听陈浩,指南针软件的创始人,他解释过投机是类似于波段操作这样的高抛低吸获取最大利润的这样一种行为,也就是还是好的,没有贬义。好了,解释完各自的含义,你就可以论述了,我个人的观点是,在中国这个不成熟不完善的股票市场,投机是必然的,而投资却是赚不了很多钱的,或者说大部分信奉价值投资的中小投资者都是亏损的,哎,如果我有这个作业或论文就好了,可惜我没有啊,不然我肯定会写得很深刻的,啊啊!!
Ⅵ 很傻的问题:投资和投机在股票中有什么不同
证券投资和证券投机有什么区别
在证券市场上既有投资,也有投机。证券投机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短期买进或卖出一种或多种证券,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它是以获取较大收益为目的,以承担较大风险为代价的。因此,对待风险态度不同是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区别之一。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他们购买证券一般希望获取稳定收益,本金又相对安全,而投机者恰恰相反。第二,从投资的时间长短来看,投资者着眼于长远利益,买入证券往往长期持有,按期收取稳定的股息和资本增值,而投机者热衷于在短期的股价变动中获取价差收益,因此买卖极其活跃。第三,从分析方法看,投资者注重证券内在价值的分析和评价,常用基本分析法,而投机者关心市场价格的变动,多用技术分析法。
在股票市场,我是投机者,或者说,我是赚取差价的交易者。我不认为这里的“投机”有任何的贬义,相反,这意味着我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市场中的定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当然,也意味着我知道在这个市场中属于我的“奶酪”或者说“蛋糕”在哪里。关于股票市场的投资和投机概念,不仅市场中人,就是学术界都一直没有廓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我认为,这里的投资应该有广义 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投资包括狭义的投资和投机。狭义的投资应该是这么一种行为,即买股票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每年所进行的利润分配——分红派息,这部分收益在一定时期里是可以预期的,当然投资期也相对较长;而投机则是一种旨在赚取二级市场股票差价——资本利得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风险。 我不会满足于上市公司那几乎等同于银行存款利息的分红派息的,我也不可能通过购买国有股来提高自己的收益率,我要赚的就是这种资本利得,我就是个投机者。时下大家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都在探索盈利模式,其实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下,低买高卖是赚取二级市场股票差价——资本利得的不二法门。而投机趋势和波段运作则是投机的有效保证。其实,投机的理念根植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作为投资者,大多考虑的问题是以什么价格购买什么股票,而投机者则时刻在考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买卖什么股票的问题。 根据收益-风险的比例来确定自己的持股和持币的比例,根据资金量的大小在保证流通性、变现性的前提下来构建自己的股票组合。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客观的心态,开放的思维,而且还要求我们要有灵活的原则。在这里,投机不只是一门科学,而更是一门艺术(或许只有这时,你才真正了解了交易的内涵)。除了投机的理念根植于投资的理念之外,投机者要有投机者的思维范式,也就是:怎样看待市场,怎样看待股票价格的波动,怎样才能有效地赚取二级市场的股票差价——资本利得。投机者的思维方式中所要坚持的根本有二,即:(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2)股票价格的波动和股票市场是“混沌”的而非“线性”的。投机者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交易者,但不是过度的交易者。投机者只做积极的交易以抓住市场所提供的机会(这包括当市场没有盈利的机会,甚至风险大于收益之时,要果断清仓离场),而过度的交易是投机者所不为的。如果把股市比作大海,对股票的投机则是一项冲浪运动。
Ⅶ 怎么解释市场的投机行为它在市场上的作用是什么
投机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可分为三类:长线投机者、短线交易者、逐小利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投机专门选择哪些价格被低估,但极具成长性的股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浓厚。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投资和投机符合生物学的共生原理。也符合物理学:在相同的压力下,单位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也就是说,投机者的适度参与使市场走出无法成交的阴影,避免“死水”一潭,从而发挥市场机制。
Ⅷ 如何辩证地说,股票市场中投资行为比投机行为更优(辩论赛)
投资与投机最简单的区别就是投资是长期持有投机是不停的交易。
Ⅸ 股票市场应该怎么看待
建议暂时先观望,等上升趋势形成了后再介入也不迟! 请紧密关注主力资金的动向,他们才是决定行情最终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主力资金如果继续维持出货态势,3000点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只有度过了现在的危机,大盘才有谈奥运能涨到多少的机会。 导致主力之前大量出货真正的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和巨额恶意增发,主力资金很难接得下来,为了防止替解禁资金站岗只有选择在他们出来前出局,这两个实质性的问题不解决,主力的心头之患就没有落下,反弹就应该以反弹的心态对待。之前媒体和股评散发出来的消息是机构已经在大规模建仓呼吁散户抄底,但是最新的大智慧资金变化提示信息显示,连续的反弹以来,机构的持仓比例不仅没有增加,仍然在继续降低仓位,而抄底的散户数量却在继续增加,也就是说现在的行情是主力通过稳定大盘股的方式,造成种市场要反转的假象,吸引散户去接主力抛售的筹码。请引起散户的谨慎对待。 而市场出现了两条信息给场外资金带来了股市反弹的一线希望的信息, 一是传言证监会向券商发密令维护市场稳定 密令摘要: 1、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该消息不具备短期可行性,健全的机制不是一次大跌就能形成的,时间周期太长远,远水解不了近火) 2、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的专业服务(作为风险教育市场已经使投资者感受到了,这不会带来投资信心的恢复,提供专业服务这条非常空洞,纯粹敷衍,例行公事性的语言) 3、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信息技术系统安全(这本来就是券商该为投资者提供的最基本的条件) 4、加强办公、营业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防止各类突发时间的发生(无非是防止被深套的投资者在信心崩溃后用非理性的方式发泄出来,个人不认为这会使股市大涨,八秆子打不到,纯粹是防范投资者) 5、妥善处理信访投诉事项,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也只是给投资者失望情绪一个发泄的途径,同样是避免投资在无法发泄不满的情况下,有过激行为发生) 这所谓的密令虽然一直在提维护市场稳定,不过没有一条真正能对现在股市有刺激作用的利好消息,就是纯粹的应付投资者不满情绪的一系列措施而已,基本可以忽略其对股市的正面影响。 二、国资委:建议“大小非”不减持, 1、加强国有股动态监管(不管是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的发生还是加强对国有股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动态监视,跟本不改变国家对大小非政策的总思路,只要不违规就可以正常套现,不具备任何意思,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2、揭制盲目炒作重组题材(不争对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大小非问题) 3、国资委建议“大小非”不减持(由于是建议不具备强制性措施,也不会影响大小非在弱市状态下的套现意愿,等于没说) 由于以上的所谓利好消息暂时引起了政府可能干预市场的期望,暂时稳定了人心,但是由于全是些无关痛痒的消息,不会对大小非减持产生实质的阻止作用,主力仍然没有达到目的地,所以后市如果政府干预市场的措施落空有再次引起恐慌性抛盘的可能,请注意防止再次出现大跌的风险。 对于是否救市这确实是很矛盾的问题,如果政府救市,由于印花税是猛药,会让机构有机会再次拉高出货,股市在机构出完后可能死得更快,到时候里面真的就全套的是散户了。现在政府也处于矛盾中,现在要做得是要自救不要等政府的救助。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这几周的行情已经到了股市转折点了,可能决定今年的最终行情结局。大盘之前冲击3653的20日均线再次失败以大跌收场,大盘可能会因为获利盘的抛压再次下探,短线反弹后仍然要关注20日均线能否带“巨量”突破站稳,站不稳注意控制仓位,只有站稳了并震荡走高才有打开上升空间的机会。下周由于有新股继续发行会对股市造成抽血作用,在连续量能萎缩的情况下,场外资金谨慎观望时,新股发行可能会成为下周大盘运行的一个负面因素。之前市场出现关于国家将调低印花税和将公布股指期货等众多利好传言,现在结果出来的,全是假的,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是机构制造的传言了.5周之前空间日记就提示过很多指标继续处于危险境地(某些指标从2005年7月过后都没有被考验过,而现在已经被严重击穿了要防止行情可能会逆转),如果无法用连续量能逐渐放大上攻来修复指标,08年就可能出现股市的寒流。那天3600点轻松被击穿,本人也很希望大盘如我以前的乐观估计那样,但是短线大盘确实面临很危险的情况,是06、07年都没遇到过的。如果后市股市再次变弱继续破位下行击穿3400点,建议就要控制仓位了,虽然很多人凭经验认为当前期的强势股出现大幅度补跌后市场的底部就会诞生,但是主力大量抛售蓝筹股导致的这波大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的打压是为了换股,而现在机构在巨额再融资、通货膨胀继续高位运行、巨额大小非解禁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压制下运营压力日益加大,现在的主力疯狂杀跌已经不仅仅是打压换股这么简单了,而逼政府调整印花税和规范恶性巨额增发、大小非等负面问题已经成为现在杀跌的主要目的了,这种尴尬的情况往往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大盘的底部已经不仅仅是靠所谓的分析专家凭以往对大盘的经验分析出来的了,其实大盘的底部出现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就够了,一、主力机构要的政策兑现,二、主力资金大规模进场,把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来判断底部是否形成应该就会使自己抄底失败的几率降到最低,防止自己抄到半山腰上。 之前的交易日大盘出现了多杀多的情况,主要以基金做空为主,而这是由于基金赎回造成的,抵消了新基金建仓的利好,基金的恐慌抛售和散户的恐慌抛售性质不一样,对大盘的杀伤力很大。现在机构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大盘目标位分化,这会使基金的行动变得矛盾,更会使大盘变得不稳定。请记住大盘的底部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抄出来,主力没有统一的步调大力做多前观望才是明智的。钱拿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不要管底部在哪里,这两个条件没有兑现,就不是底,一些不管痛痒的利好只是缓解股指下跌而已。鉴于现在的点位的巨大风险,建议投资者的仓位控制在1/3以下,以应付大盘现在的不确定性. 由于量能也并是是很理想,而印花税的调整暂时没有兑现仅仅是传言,要防止是主力再次故意制造出来,为拉高减仓造势,既然条件还没有出现,请以超跌反弹谨慎对待.现在在大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控制仓位是回避风险又防止踏空的唯一方法! 股市的法则不会变,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而炒股的实质就是主力,主力大量出货的品种和板块只要主力不再次大规模介入后期走势都不会太理想,请紧跟主力资金的步伐,才能将自己资金和时间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前期主力大量出货的金融、地产、石化等大盘股虽然超跌,但是主力资金没有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反弹力度仍然谨慎对待。只有主力大规模的介入这类板块才能算真正的热点切换,一两天的涨跌不说明什么。 3500点现在已经不是资金争夺的一个点位了,弄不好将成为牛熊的转折点.之后如果再次失守3500了,而且仍然大资金没有持续的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无法站稳3500那建议暂时将钱拿在手里吧,规避风险,大盘可能再次探底如果3300~3400这个强支撑位置不击穿还可以看好后市,如果失守,看低下个支撑位3000点,.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Ⅹ 如何理解股票市场比喻
这有个恰当的比喻,你可以看一下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甲说好无聊。乙说好无聊。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 乙赞成。于是,故事开始了......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那谁亏了钱呢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