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日本广场协议当时的股票市场关系

日本广场协议当时的股票市场关系

发布时间: 2021-06-03 05:12:22

⑴ 广岛协议和广场协议是什么关系

广岛协议和广场协议都是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签订的协议。这两个协议直接或间接引起了日本经济的停滞。

广岛协议: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政府由于国防安全上依赖美国保护不敢公然违背美国,1985年9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广岛协议”,主要内容是增加了汇率的灵活性。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40:1升至120:1。

随后,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也在银行的推波助澜下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日本经济呈现出了虚假的繁荣,股市直冲四万点。这时华尔街觉得时机已到,便倾巢而出,大肆卖空日本股市,经济自此一蹶不振。

广场协议: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1)日本广场协议当时的股票市场关系扩展阅读:

纵观日本经济近三十年来的发展,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一个转折点。有分析指出,广场协议后,受日元升值影响,日本出口竞争力备受打击,经济一蹶不振了十几年。甚至在经济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为整垮日本而布下的一个惊天大阴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十年”(The Lost Decade)。从高速增长到长期停滞,日本的发展经历为那些雄心勃勃致力于经济起飞的新兴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作为最重要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这一局面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极为相似。

⑵ 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股市是大跌还是大涨啊

首先。。我认为中国的情况和日本广场会议有所不同。
在广场会议上,日本是同意日币升值!可以说这个是个很蠢的行为,因为他告诉世界一个很简单的信息“买我日币,你一定赚钱”,所以很多国际货币炒家都买了大量的日币(谁和钱有仇?),这个日币,有了更多的日币,所以推动了当时的日币的资本市场(货币多了,导致通货膨胀是必然)。
中国的情况显然不同,中国政府至少不会对外说“我们人民币同意升值”之类的话,所以,升值力度不可能像日币当年一样,而且也不会有如此众多的国际货币炒家买人民币,货币通胀的程度不会和日币一样。
再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人民币被国际炒家看上了,他们存了很多的人民币,他们也不敢投资啊,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人民币就会贬值了,而当年日本是承认日币会一定升值的,所以,国际炒家才有胆子在那么长的时间内,把日币用来炒作日币金融市场!在中国,他们应该不敢长时间持有人民币吧。

⑶ 广场协议后日本什么股票涨的最好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 房地产价格也大幅升值 达到峰值后 泡沫破裂 此后日本陷入了10的衰退期 美国迎来了10的黄金期

⑷ 请高手解答,为什么日本当时会同意《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使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缩水,日本当时怎么会同意

广场协议是五国共同签署的,日本属于迫于美国和欧共体的共同压力而被迫同意的。因为当时日本经济已有很大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体之一,而它当时的货币价值还很低,这就使欧洲与美国与其进行贸易时非常吃亏(货币价值低利于出口)。之前日本并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因其是战败国经济刚刚起步,而80年代它的经济已经好转并飞速发展,其他国家也就不允许它在采用在贸易上的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它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也由发展中国家提高为发达国家,自然也就不能再享受这种好处了。实际上这和现在的中国情况很相似,美欧不是屡屡要求人民币升值吗?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

⑸ 日本当年为何要签署《广场协议》呢他们不知道后果吗

当年日本签署这个协议,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利益,以为这个协议会将高速飞行的日本经济带上更高的境界。却不曾料到,日本的经济反而下滑。

第二,这份协议也确实是会给日本带来很好的条件,而后来日本经济的下滑与日本政府以及商家民众的关系更大。可以从一些数据中看到,日本在签订这份条约后,经济确实是再一次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弊端不断涌现,虚拟和房地产的投资越来愈多、出口优势又没有得到进一步扩大,反而缩小了。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不再明显。所有的这些,都将日本的经济推向下滑。

因此,日本签署这份协议,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可惜的是,他们“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⑹ 《广场协议》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影响有多大

使得日本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危机。日本经济在此之前经历了很大的繁荣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繁荣都是虚假的繁荣有着很大的泡沫这个协议的签署使得房地产业一蹶不振出现了经济危机。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日元的快速升值,和房地产的泡沫化解。


随着美元的升值制造出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房地产的泡沫越来越大在数据上看日本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但是当房地产的泡沫破了以后大量的资产被抛售民众手中的资产缩水,此后日本的经济开始停滞不前。

⑺ 后日本“广场协议”时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泡沫经济破裂后, 日本经济也开始陷入衰退。 1991 年, 日本经济增长 3.4%, 增速比上年下降 1.8%。1992 年和 1993 年,经济增长持续减速,分别只有 1%和 0.2%。 早在 80 年代中期, 日本政府已制定相关战略, 推动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由 “外 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其中,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被看作是推动这种 转变的重要手段。当衰退真正来临时,日本政府便根据既有的思维惯性,采取典 型的“凯恩斯主义”疗法,相继实施了多个刺激经济增长的景气对策,如 1992 年投入财政资金 10.7 万亿元,1993 年投入 19.2 万亿日元,1994 年投入 15.3 万 亿日元, 1995 年投入 18.8 万亿日元。 日本中央银行也连续采取降息措施, 1995 到年,再贴现率甚至被压低到 0.5%的超低水平。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鼓励 企业到海外投资。在高强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经济自 1994 年起开始缓慢增长。到 1996 年,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了 3.4%,出现了明显的复 苏迹象。 由于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日本政府改变了优先刺激经济的方针,转而 强调提高财政的稳健性。1997 年 4 月,大藏省把消费税率由 3%提高到 5%、大 幅提高医疗费和社会保险费,同时取消了每年约 2 万亿日元的所得税减免、大幅 削减公共投资。 与此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了。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货币相继大幅贬值,经济秩序陷于混乱。为了取得国际机 构的资金援助、稳定金融市场,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东 南亚是日本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东南亚经济出现衰退,不可避免 地会对日本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受紧缩政策影响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日本经济再次掉头向下,日本的经济衰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7 年,经济增 长只有 1.9%,增速较上年下降 1.5%。东证股价指数则报收于 1175.03 点,较上 年下跌了 20.1%,到 1998 年 10 月 15 日,东证股价指数甚至创下了 980.11 点的 新低,仅相当于 1989 年峰值的 34%,较 1996 年底则下跌了 33.4%。自 1997 年 6 月到 12 月,日元汇率也由 114 日元兑 1 美元贬值为 129.9 日元兑 1 美元,到 1998 年 6 月更进一步贬值为 139.95 日元兑 1 美元。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夕 相比,日元分别贬值了 13.9%和 22.8%。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1997 年和 1998 年分别较 1996 年下降了 4.06%和 7.47%,其中六大都市房地产价格分别下降了 7.5%和 12.3%,其商用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 14%和 22.6%。 经济形势的恶化,使日本经济结构僵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金融机构受 不良资产拖累严重的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激发日本经济的活力,使日本经济走 出长期停滞的泥潭,就成为下一阶段日本政府经济改革的目标。金融体系处在市 场机制运作的核心,受股票和房地产泡沫打击也最重,因此,处理不良债权、重 塑银企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成为日本经济改革的重点。 早在 1996 年,桥本首相就提出了激进的、以建立健全稳定、富有竞争性和 创造力的金融体制为目标的、 旨在恢复日本作为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地位的金融改 革设想。但由于政局多 变,该项改革随桥本龙太郎在 1998 年下台而告夭折。 2001 年 4 月,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小泉在竞选时就提出:“没有改 革,就没有日本经济复苏”,从而为他赢得了超高人气。上台后,小泉提出要进 行“没有禁区的改革”。2001 年 6 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今后的经济财政 运作以及经济社会的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将未来的日本经济社会改革归纳为 三大支柱和七项计划[8]。遵照上述改革方略,小泉内阁在 2002 年推出了一系列 改革举措: --为了提高金融体系运行效率,日本政府提出了到 2004 年彻底解决主要银 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的奋斗目标; --为了加快产业重组步伐,日本建立了产业复兴机构。对那些有可能救活的 企业,“产业复兴机构”将以适当的价格从银行手中购买不良债权,或者提供其 他方式的金融援助,以促进企业恢复生机;对于那些不进行重组就不能救活的企 业,该机构则利用多方面的信息和渠道,促其进行跨企业乃至跨行业的重组; --为了鼓励研发和创业活动,日本修改了相关法律,降低了开业最低资本金 标准;对利用独创性技术或发明创办新企业的中小企业,设立无担保融资制度给 予融资上的便利;促进“产、学、官”联合研究成果的开发和转化; --改革税制,从多个环节加强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如对研究开发和 IT 投资实施减税; 降低遗产税最高税率; 改革金融证券税,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等。 小泉的改革加快了日本国内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的过剩投资也逐步得到消化;再加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华出口大幅 增加;日本经济在多重力量拉动下逐步摆脱困境,再次走向复苏。2003 年,日 本经济摆脱了延续五年的停滞局面, 实现增长 1.78%。 2004 年又延续了这种势头, 增长 2.8%。东证股价指数在 2003 年 3 月 11 日探底 770.62 点之后,开展强劲反 弹,在 10 月 20 日曾摸高 1105.59 点,较 3 月 11 日上涨 43.5%。2003 年,东证 股价指数报收于 1043.69 点,较 3 月 11 日上涨 35.4%。2004 年和 2005 年,东京 股市分别报收于 1149.63 点和 1649.76 点,比 2003 年底高出 10.2%和 58.1%!日 元兑美元汇率,也改变了 2000 年以来持续贬值的局面。自 2002 年 2 月到 2003 年 2 月,日元汇率共升值 12%。 2005 年 5 月 15 日,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向内阁会议递交年度《经济 财政白皮书》,称:泡沫经济破灭后一直阻碍日本经济恢复的雇佣过剩、设备过 剩、债务过大等问题已经基本消除。这标志着日本已经基本清除了泡沫经济 的负面遗产。

⑻ 1985年日本签署的广场协议是怎么一回事情

1985年9月22日,新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尔和西德、日本、法国、英国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了秘密会议,五国财政部长决定同意美元贬值,共同签定了所谓《广场协议》,协议指出:建议进一步加强彼此的合作,使非美元货币合理增值。

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了日元的大幅上升,在《广场协议》正式签定的第二天,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立即下跌了4.3%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美国一直在不断使美元贬值,到10月底,美元共贬值了12%,变为1美元兑换205日元,到1986年9月,为1美元兑153日元。

在尝到甜头之后,部分获利回吐的国际资本卷土重来,日本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业则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大量吸收廉价外来资金。从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价提高了两倍。但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获利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产泡沫爆裂,这在1990年9月就显现出征兆:日经股票市场平均亏损44%,相关股票平均下跌55%。到1993年,房地产经济开始全面崩溃,日本21家主要银行宣告产生110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1/3与房地产有关。最终日本房价下跌了50%。

此后,日本即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日本经济和房地产陷入了长达14年的萧条和低迷。

⑼ 日本的“广场协议”是怎么回事

  • 释义: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⑽ 为什么说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商业惯例具有不透明性

为什么说日本的股票市场的商业惯性具有不透明性?这有可能说,股票市场和商业关系和他当时的政治要素素有一定关系。

热点内容
股票交易所是垄断 发布:2025-05-21 06:25:35 浏览:669
圣邦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5-21 06:23:27 浏览:112
基金说的承受风险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21 05:43:28 浏览:143
私募股权基金怎么做 发布:2025-05-21 05:41:27 浏览:165
巴菲特持仓股金融股占比多少 发布:2025-05-21 05:36:23 浏览:350
股权投资基金如何为富人避税 发布:2025-05-21 05:28:07 浏览:44
TCL股票是量子科技股吗 发布:2025-05-21 05:10:23 浏览:812
理财质押什么时候可以到期 发布:2025-05-21 05:00:49 浏览:238
末日基金怎么撤销 发布:2025-05-21 04:30:00 浏览:889
如何导入股权激励员工 发布:2025-05-21 04:24:54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