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置地股票市值
1. 谁能把香港证券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说一下。。。
香港的证券交易历史悠久,早于19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已出现,但到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会(The Stockbrok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证券交易市场。1914年2月21日,该会易名为香港股份总会(Hong Kong Stock Exchange)。1921年10月1日,香港股票经纪协会(Hong Kong Sharebrokers' Association)注册成立,结束香港股份总会垄断的局面,会员大多是被香港股份总会排挤的经纪,华人更占大多数,属香港第二间交易所。此外,更有香港股票及经纪社(1924年),加以香港汇兑经纪会所(年分不详),但此两间交易所均于三十年代初倒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股票经纪会和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947年3月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称“香港会”。 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国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属英资企业。1960年代末,香港经济起飞,华资公司对上市集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促成更多以华资拥有及管理的交易所开业,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俗称“远东会”)、金银证券交易所(The Kam Ngan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称“金银会”)及九龙证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称“九龙会”)先后成立。 一个城市拥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为罕见,而且也带来行政与监管上的困难。在香港政府的压力下,四家交易所合并势在必行。早于1974年7月四家交易所同意组成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联会(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简称“联会”),就未来发展及合并交换意见。期间在1977年曾发生“香港会”及“远东会”私下的“小合并”事件,最终因“香港会”内部分岐而拉倒,但是在该年8月24日,经过多月筹备,"越所买卖"正式在“香港会”及“金银会”开始,成交踊跃,约有38万元。 1980年7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简称“联交所”)注册成立,为正式合并踏出第一步。1981年10月30日,香港联合交易所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选出21人委员会,其中,胡汉辉获选为为主席(583票),湛兆霖(523票)、李福兆(511票)、王启铭(505票)及马清忠,获选为副主席。1985年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Futures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简称“期交所”)正式开业。经过12年筹备,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在收市后一同停业,结束四会并立的时代,当日恒生指数为1,625.94,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500亿元。4月2日,四会正式合并,上午10时正“联交所”主席李福兆邀请财政司彭励治(J. Bremridge)、经济司易成礼(J.F. Yaxley)及金融司林定国(D.A.C. Nendick)等进行简单的买卖仪式,宣布联合交易所开始运作,并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香港中环交易广场,采用最先进的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首项交易是彭励治买入太古洋行,原因一是彭氏曾任太古主席,二是行内称太古为大吉祥,是好兆头的象征,该日成交股数为3,300万股,成交达2.26亿。9月22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Bourses de Valeurs)的正式成员,得到国际的肯定。同年10月6日再由港督尤德主持“醒狮点睛”仪式,在锣鼓声中宣布香港股市进入一个新年代。 停市四天 由于当时香港股市的市盈率比日本东京和美国纽约都低,所以恒生指数由1984年底1200.38点起步,升至1987年10月1日3949.73点的高位,上升6.09,最高更曾一度升上3968点。两年多升幅达175%,次日,成交亦创历史新高达54.07亿元。10月16日,美国杜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幅下跌91.55点,约为当时的5%,遂使国际指数大幅下跌,香港亦不能独善其身,当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100多点,跌市最凌厉在中午的一段时间,那时市场全无利淡消息入市,大家不知道大市因何下跌。午后市道出现反弹,这反弹令不 少投资者对后市继续抱有信心,才会被接踵而来的狂泻杀个措手不及。当日全日指数只下跌45.44,而期指仍高水达107.1(现货月份),远期月份的溢价更高逾200点;报章引述证券业人士的看法,极大部分都继续看好后市,认为市底稳好,下周便可反弹回升。只有极小部分认为只受到美国加息的影响,调整之势或会持缤,但似乎没有人敢对后市看淡。 10月19日,市场受到美国纽约股市大跌的拖累,当日香港股市开市,强大的抛售浪潮便告出现,所有蓝筹股纷纷低开好几个价位,接着沽盘排山倒海般出现,二、三线股份跌幅更见凌厉,许多股份牌下更只有 卖家,没有买家。市场只有卖非但不跌,竟还逆市上升,十时十五分(开市后十五分钟)恒生指数已跌去120点,接着市场喘定下来,沽盘稍收敛,普遍股价企定于低位,十一时正恒生指数弹升了二点多,接下来另一轮沽售狂潮又再涌现,十二点钟恒生指数再跌去约140点,报3524.64。由于跌市实在过分,而且市场全无看淡的理由,于是十二点过后,一些经纪行开市执平货,使恒生指数轻微反弹23点,以3547.90收市。 下午二时三十分股市重开,卖盘排山倒海般涌至,连“跌市奇葩”置地也告不支而下跌,整个下午短短一个钟头,恒生指数再跌185点,许多股票甚至是蓝筹股均只有卖家,买家牌下空无一人,股民欲沽无从、欲哭无泪,市场投资情绪就在这一日内从绝对乐观转为极度悲观。 当日香港股市十大上升幅度最大的股票只有一只,就是“百利达熊债券(1992年期)”,全日升幅为8.33%,十大跌幅之首的股票就是“港澳发展1996年认股证”,跌幅高达32%。由3783.20点急跌420.81点至3362.39点,跌幅之大及跌势之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联交所翌日早上8:30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停市4天,希望投资者有时间冷静情绪,避免恐慌性抛售,同时让经纪可以处理积压的交易。 10月26日股市重开,股民随即展开抛售,恒指急挫1120.70点,单日整体市值蒸发三成多。政府及市场人士以减息(两次各减1厘)、放宽合拼收购及贷款给香港期货保证公司(Hong Kong Futures Guarantee Corporation Limited)等救市行动,并未能收即时之效,10月底恒指报收2240.13点,较上月底下跌43.2%。 国企股及红筹股出现 中资企业取得上市地位,最早可于1984年,该年1月,华润及中银集团组织新琼企业,注资康力投资,以解其困境,共注资4.73亿港元,取得该公司67%股权。 1986年6月,中信集团向嘉华银行(即现在的中信嘉华银行)注资3.5亿港元,取得92.5%股权。 接近同期,招商局和兆亚国际组成新思想向友联银行(即现在的工商银行(亚洲))注资4亿,得61%股权。 1987年2月,粤海集团购入壳股友联世界,同期越秀集团又购入华盛国际,借壳上市。 直至此时仍较被动,至1989年,红筹只得6只,市值仅60亿,只占市值总额的0.2%。 1990年,中信集团取得泰富发展控制权,并注入以国泰航空、港龙航空等资产,成为现在的中信泰富。 在1992年7月,招商局把附属公司海虹在港上市, 集资8,200万元,成为第一只在港直接上市的红筹。 1993年7月15日首家H股公司青岛啤酒在港上市,以每股2.8元上市,第一天上市即升至3.6元,较招股价高约28.57%,其后更升至15.8元,升幅以倍计 。 与期交所合并 经历过多次牛市、股灾,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证券市场渐趋成熟。1999年,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公布,为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及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建议把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拥有,当时联交所共有570家会员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机构完成合并,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27日以介绍形式以每股3.88元,在联交所上市,当天开市为七点二元,最高为九点二元,收市为八点一五元,较招股价高百分之一百一十一。
2. 港股里买不到外国奢侈品牌么
港股里买不到外国奢侈品牌么?港股IPO|疫情之下奢侈品也卖不动了!香港奢侈品零售商妙思集团三闯港交所能否“渡劫”? 来源:资本邦
7月31日,资本邦获悉,妙思集团控股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东兴证券(香港)为独家保荐人。
妙思集团成立于2010年,主要以”妙思”品牌于香港经营零售店,销售奢华及高端品牌时装相关产品。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于两个香港黄金购物地段,即尖沙咀及铜锣湾经营两个零售特卖场销售联网。公司每个现有销售联网由一间主零售店及多间附属零售店组成。
据悉,主零售店为妙思集团的主要收入贡献来源,通常规模较大、商店陈列较好,以及售卖中高价位、当季及流行产品,而相应附属零售店主要在以下方面与主零售店相辅相成,包括但不限于(i)市场推广;(ii)消化存货;及/或(iii)担当策略性遏制竞争对手入场。公司提供各式各样的奢华及高端品牌时装相关产品,主要可分为(i)服装;(ii)鞋履;(iii)手袋;及(iv)配饰。
于往绩记录期间,妙思集团向超过80间海外供应商采购产品,该等供应商主要来自意大利、瑞士、美国、日本及法国,当中主要包括品牌拥有人及品牌拥有人之授权分销商。公司亦销售240多个品牌的产品,包括国际奢华时装公司及欧洲最顶级时装品牌,售价介乎数百港元至数十万港元不等。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个人消费者,包括香港普罗大众及海外旅客等零售客户,以及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的批量采购客户。
于2017年财政年度、2018年财政年度及2019年财政年度,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6430万港元、7480万港元及1.32亿港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9%、5.6%及10.5%。公司最大的客户为公司带来的收益占公司总收益少于3.5%。
于2017年财政年度、2018年财政年度及2019年财政年度,妙思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6.53亿港元、7.48亿港元及7.14亿港元,占采购总额的57.5%、67.2%及58.8%。
招股书显示,2018-2020财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3亿港元、13.3亿港元及12.58亿港元。可以看出近三年公司的收入出现停滞甚至下滑。
从两个销售联网经营零售店的销售情况来看,公司的情况并不乐观。2019财年,有2家门店的同店销售额出现下滑。到了2020财年,公司旗下7家门店的同店销售额均出现下滑。2020财年整体门店总销售额为12.07亿港元,同比下降8.7%。公司将原因归结于社会事件、2019年6月旅客数量减少以及疫情的影响。此外,2020财年,大部分附属店的经营溢利率均录得跌幅。
3. 在香港上市的大盘蓝筹股有哪些
中国移动中石油中国平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腾讯国企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铝业神华青岛啤酒鞍钢股份中国国航上海电气中国电信紫金矿业中国中铁;红筹中国联通中海油深圳国际华润创业比亚迪中国粮油华润电力联想集团华润置地远洋地产
4. 通过港股通可以买卖联交所哪些股票
通过港股通可以买卖联交所的股票如下:
00001长江实业。是一间地产发展及策略性投资公司。长江集团是一家香港的跨国企业,集团在香港的成员包括三家同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长实、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及电能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及TOM集团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一四年四月三十日,长江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总市值为一万零五百四十亿港元。长江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五十二个国家,雇员人数约二十八万名。
00002中电控股。于190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当时名为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是香港两家电力供应商之一(另一家为香港电灯)。中电在香港经营发电、输电及供电的纵向式综合电力业务,透过现代化的电网为九龙、新界、离岛(南丫岛除外)及深圳湾口岸港方口岸区逾220万客户供应电力。近年亦在澳洲、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投资发展及营运能源项目。
00003香港中华煤气。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亦是本港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企业管理和营运均达到世界级水平。过去150多年来,煤气公司与时并进
00004九龙仓。原本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的名称,也是香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系的“两翼”。1978年,“船王”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上世纪90年代初,包玉刚辞世,由其二女婿吴光正接管家族业务。九龙仓集团是香港十大地产商之一,总资产上千亿,公司业务包括房地产、传媒、酒店、港口、百货公司等
00005汇丰控股。为汇丰集团的控股公司,总部设于英国伦敦,成立于1991年,但旗下附属公司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汇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2010年12月31日,市值达1800亿美元。汇丰的业务根基深厚,国际网络遍及全球六个地域,在欧洲、香港、亚太其他地区、中东、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87个国家和地区共设有约7500个办事处。汇丰的产品及服务乃透过两大客户群(个人理财和工商业务),以及两大环球业务(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和环球私人银行)推广。
5. 全球前十名房地产公司有哪些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产商DLF集团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净资产300亿美元。凭借DLF集团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筹资23亿美元。辛哈的财富伴随印度股市繁荣而剧增,所拥有的资产达到300亿美元。DLF集团于20世纪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总理帮助下,以开发新德里近效的卫星城古尔冈起家,目前已经建成了超过2,500万平方英尺的住宅、办公楼和零售商铺,还有超过4,50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正在施工。
根据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产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别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来自印度的KP Singh。十大富豪合计净资产1351亿美元,平均净资产135亿美元,最高达300亿美元,最低70亿美元,100亿美元上下各5名,资产都同比上升。
从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余都来自亚洲,这得益于亚洲经济近年的快速发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来自香港,两名来自印度,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各一名。十大富豪平均年龄61岁,除来自中国大陆的26岁的杨惠妍外,年龄都在55岁以上,其中六名年龄在70岁以上,而杨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资产,所以房地产十大富豪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财富。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鸿基地产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净资产199亿美元。新鸿基地产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胜于1972年创立并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三兄弟子承父业,公司主要股权由三人母亲邝肖卿名下的信托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纷争,导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权力核心。
新鸿基地产除在高档住宅开发领域在香港处于领导者外,还是香港最大的甲级写字楼和高档商场的拥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写字楼—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级酒店—四季酒店都属其名下物业。新鸿基地产目前正在建设的环球贸易广场,高490米、共118层,2010年落成后将是全球第三高楼。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号称亚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净资产190亿美元。现任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国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净资产140亿美元。英国最成功的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的董事长。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则是查尔斯王子的密友。
格罗夫纳集团的总部位于伦敦梅费尔区(Mayfair)中心的格罗夫纳街。公爵是100多家组织和慈善机构的总裁或赞助人。该富豪曾被媒体暴光六周内召妓4次,与前纽约州州长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纳德·布伦
美国房地产首富唐纳德·布伦,净资产130亿美元。今年75岁的布伦为人低调,学艺术出身的他投资眼光敏锐。布伦在1958年以1万美元开始其房地产生涯,如今已经拥有多幢写字楼、购物中心、公寓楼群和超豪华酒店。不仅在地产领域,布伦在政治领域的投资眼光也一样独到,这一点在他对阿诺·施瓦辛格的慷慨赞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唐纳德·布伦是美国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钱德拉
拉米什·钱德拉,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老板,净资产96亿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两个儿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设一个350英亩的位于新德里郊区带有高尔夫球场的豪宅社区。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净资产77亿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为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主席。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8名,全球富豪第124名:Akira Mori
子承父业的日本首富Akira Mori,净资产75亿美元。1993年在其父去世后,与其兄Minoru Mori继承家族事业。后与其兄因事业发展分歧,分道扬镳。名下物业包括酒店,公寓,办公楼和度假村等。其兄Minoru Mori是台北101大厦和正在建设的上海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的开发商老板。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9名,全球富豪第125名:杨惠妍
代父持有家族资产的中国首富杨惠妍,净资产75亿美元。其父杨国强是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集团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2005年杨国强将其名下全部权益转让给其女儿杨惠妍。2007年4月碧桂园集团于香港上市,家族财富暴增,成为中国首富。杨国强与香港富豪李兆基私交甚好,李兆基借款30亿助其收购香港最大电视台TVB。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黄廷芳
新加坡首富黄廷芳,净资产70亿美元。新加坡远东集团及香港信和集团主席。黄廷芳早年赴新加坡,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军地产业,他在新加坡商业中心乌节路拥有多块地皮,被誉为乌节地王。黄廷芳积极在香港发展,分别透过两家上市公司及一家私人公司投资香港地产。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一: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证券简称:万科A、证券代码:000002,证券曾用简称:深万科A、G万科A。公司总股本1099521.02万股(2008年2季度),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万科中心,现任董事长为王石,总经理为郁亮。万科集团在地产中国网举办的红榜评选活动中,连续三次上榜。
少林方丈——王石
淡薄名利:禅让权位,他创立并领导着万科,但他本人并非公司的所有者。
悲天悯人:关注大气候,关注环保,他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理念。
世外"高人":他成功登顶7大洲最高峰之中的三座,并有信心要完成其他四座的攀登。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二:恒大地产集团
恒大集团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农业、乳业、畜牧业及体育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总资产4600亿,员工8万人。2013年销售额1004亿;2014年前八个月销售900亿,纳税119亿;2015年有望跻身世界500强。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三: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是中国保利集团房地产业务的运作平台,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 。总部位于广州。2006年7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重启IPO市场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产企业。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四: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5月21日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万达以26亿美元并购AMC。北京时间2012年9月5日凌晨,万达集团宣布完成对AMC娱乐控股公司价值26亿美元的收购,成为全球最大影院运营商。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五: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外发展”或“本公司”)於一九七九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最大建筑联合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一九九二年八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首开中资企业以香港本地业务资产直接上市之先河。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六: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绿地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2014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268位。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全国主要省区市,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楼近一半来自绿地。2013年实现经营收入超过3283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约占总营收60%左右),较上年增长33%,预计2015年经营收入突破5000亿。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七: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龙湖地产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960),创建于1993年,成长于重庆,发展于全国,是一家追求卓越、专注品质和细节的专业地产公司。龙湖在地产中国网举办的红榜评选活动中,两次上榜。 2011年被评为最具风险控制能力的多业态领军企业”; 2010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的标杆企业。集团总部设在北京,现有员工12012多人,业务领域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物业服务三大板块。累计已开发项目超过100个,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待开发土地储备约3949余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481亿元人民币,公司于2009年11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八: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HK 1109)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旗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从2010年3月8日起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把华润置地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成为香港43只蓝筹股之一。截至2009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960亿港元,净资产超过390亿港元,土地储备面积超过2210万平方米,是中国地产行业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地产企业之一。截止到2013年10月,华润置地已进入中国内地39个城市,正在发展项目超过70个。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九: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世茂集团是一家国际性、综合性的投资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房地产、旅游、酒店、百货、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目前拥有沪港两家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业绩卓着。 本着“缔造生活品位,成就城市梦想”的开发理念,世茂集团积极投身于中国大中型城市的运营改造。集团以每年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开发速度,在北京、上海、江苏、福建、黑龙江等地建造了具有21世纪水准,集现代新型示范住宅区、超五星级酒店、行政办公、旅游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新城,业绩骄人,成果斐然。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十: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编号:2777)成立于1994年,总部在广州,注册资金8.06亿人民币,集房地产设计、开发、工程监理、销售、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业务为一体,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一级开发资质、甲级设计资质、甲级工程监理资质、一级物业管理资质及一级房地产中介资质,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6. 全球著名的置业公司有哪些...
置业就是房地产企业。 有个名单:全球十大房产企业和他们的创始人。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产商DLF集团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净资产300亿美元。凭借DLF集团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筹资23亿美元。辛哈的财富伴随印度股市繁荣而剧增,所拥有的资产达到300亿美元。DLF集团于20世纪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总理帮助下,以开发新德里近效的卫星城古尔冈起家,目前已经建成了超过2,500万平方英尺的住宅、办公楼和零售商铺,还有超过4,50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正在施工。 根据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产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别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来自印度的KP Singh。十大富豪合计净资产1351亿美元,平均净资产135亿美元,最高达300亿美元,最低70亿美元,100亿美元上下各5名,资产都同比上升。 从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余都来自亚洲,这得益于亚洲经济近年的快速发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来自香港,两名来自印度,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各一名。十大富豪平均年龄61岁,除来自中国大陆的26岁的杨惠妍外,年龄都在55岁以上,其中六名年龄在70岁以上,而杨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资产,所以房地产十大富豪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财富。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鸿基地产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净资产199亿美元。新鸿基地产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胜于1972年创立并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三兄弟子承父业,公司主要股权由三人母亲邝肖卿名下的信托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纷争,导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权力核心。 新鸿基地产除在高档住宅开发领域在香港处于领导者外,还是香港最大的甲级写字楼和高档商场的拥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写字楼—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级酒店—四季酒店都属其名下物业。新鸿基地产目前正在建设的环球贸易广场,高490米、共118层,2010年落成后将是全球第三高楼。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号称亚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净资产190亿美元。现任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国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净资产140亿美元。英国最成功的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的董事长。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则是查尔斯王子的密友。 格罗夫纳集团的总部位于伦敦梅费尔区(Mayfair)中心的格罗夫纳街。公爵是100多家组织和慈善机构的总裁或赞助人。该富豪曾被媒体暴光六周内召妓4次,与前纽约州州长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纳德·布伦 美国房地产首富唐纳德·布伦,净资产130亿美元。今年75岁的布伦为人低调,学艺术出身的他投资眼光敏锐。布伦在1958年以1万美元开始其房地产生涯,如今已经拥有多幢写字楼、购物中心、公寓楼群和超豪华酒店。不仅在地产领域,布伦在政治领域的投资眼光也一样独到,这一点在他对阿诺·施瓦辛格的慷慨赞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唐纳德·布伦是美国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钱德拉 拉米什·钱德拉,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老板,净资产96亿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两个儿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设一个350英亩的位于新德里郊区带有高尔夫球场的豪宅社区。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净资产77亿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为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主席。
7. 恒生指数的成份股
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乃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4)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成份股必需是以主版及于香港作第一上市地点。如是国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点亦可。·该H股公司股本以全国企股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该H股公司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非流通股本。
·新上市的H股公司没有非上市股本。
·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总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过去一年内的平均值);
·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额在首90%之列(成交额指按将过去两年内的成交总额分成八个季度各自作出评估);或须在联交所上市满两年或符合相关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的指引。 恒指服务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30日宣布将成份股数目由33只加至38只(当中包括33只非H股及5只H股),并于2007年2月9日宣布将成份股逐渐增加至50只,当中H股与非H股数目将不会被固定于持定水平。 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指引于检讨指数时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最少上市时间第五或以上 3个月 第六至十五 6个月 第十六至二十 12个月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 18个月 第二十五以下 24个月 经甄选符合资格后,再按以下三项准则接受最终评选:
·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不同行业在恒生指数内所占的比重能否反映股市分布;
·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任何一只指数成份股如连续停牌一个月,该成份股将会从指数中剔除。在非常特殊情况下,例如该成份股被认为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复牌,才有可能获保留在指数内。 恒指成份股(含代码)(截至2015年4月9日) 指数及成份股 - 香港指数成份股恒生指数 . 代号名称00001.HK长和00002.HK中电控股00003.HK香港中华煤气00004.HK九龙仓集团00005.HK汇丰控股00006.HK电能实业00011.HK恒生银行00012.HK恒基地产00013.HK和记黄埔00016.HK新鸿基地产00017.HK新世界发展00019.HK太古股份公司Α00023.HK东亚银行00027.HK银河娱乐00066.HK港铁公司00083.HK信和置业00101.HK恒隆地产00135.HK昆仑能源00144.HK招商局国际00151.HK中国旺旺00267.HK中信股份00291.HK华润创业00293.HK国泰航空00322.HK康师傅控股00386.HK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8.HK香港交易所00494.HK利丰00688.HK中国海外发展00700.HK腾讯控股00762.HK中国联通00823.HK领汇房产基金00836.HK华润电力00857.HK中国石油股份00883.HK中国海洋石油00939.HK建设银行00941.HK中国移动00992.HK联想集团01044.HK恒安国际01088.HK中国神华01109.HK华润置地01299.HK友邦保险01398.HK工商银行01880.HK百丽国际01928.HK金沙中国有限公司02318.HK中国平安02319.HK蒙牛乳业02388.HK中银香港02628.HK中国人寿03328.HK交通银行03988.HK中国银行
8. 为什么孙宏斌融创市值蒸发66亿港元
事件再次让人瞠目结舌!据悉,孙宏斌“乐视不差钱”话音刚落,融创市值蒸发66亿港元。
据悉,近日融创计划发行的100亿元公司债已被上交所终止发行。而在此之前,融创多次发债融资。去年9月底,融创曾发过一个购房尾款资产支持转向计划,涉及金额24.2亿元,承销商为长城证券;去年7月,发行40亿元公司债;更早前的2015年12月,曾发行过50亿元公司债,子公司天津融创置地曾发过50亿元公司债。
9. 香港股票市场价格指数是什么
恒生指数简介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43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
编辑本段
成分股的意义
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其总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市场资本额总和的90%左右。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中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四个分类指数,把33种成份股分别纳入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四个分类指数中。
编辑本段
成分股的选取原则
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乃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4)公司的财政状况。
编辑本段
恒生指数历史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仅供恒生
恒生指数
银行内部参阅,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开始点数是150点。
1985年1月2日,恒生指数增加4只分类指数,把33只成份股以行业分为4个分类: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恒生综合指数于2001年10月3日设立,提供更具广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标,综合指数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头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设立的恒生100指数。
恒生指数的历史最高点是19161.38点,于2006年11月7日创下,当日的升幅主要受到汇丰银行突然宣布减息,升势主要由中国移动、汇丰银行及地产股上升带动。然而在收市前半小时,市场传出中国移动会进行配股筹集资金,中国移动随即下跌3元,使恒生指数在15分钟内急跌超过250点,一度倒跌超过80点,然后大市再度倒升超过30点,最终恒指收市升2.76点,香港交易所总成交急增至超过517亿。上一次所创的新高是18397.57点,于2000年3月28日创下,当时主要受到泡沫化的科网股热潮所带动。
历史最高收市点数则是18952.86点,于2006年11月9日创下,升幅主要由汇丰控股、中国移动上升带动。
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点,原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2006年11月7日由于恒生指数于收市前牛气冲天,导致仅余一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加上发行
恒生指数
商增发需时,故11月8日是自牛熊证推出以来,没有恒生指数熊证挂牌交易。
编辑本段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
恒生指数 Hang Seng Index;Hang Seng。名。用单数。缩写为:HSI。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公司编制的指数。入选样板股为香港股票市场33家上市公司,是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为香港股票市场最有影响的指数。
国企指数,又称H股指数,全称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国企指数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
编辑本段
恒生指数现况
自 2003年年中开始,恒生指数逐渐由2003年4月25日低位 8,331 点反弹,进入长达四年半的牛市。于2003年6月17日
重上 10,000点后,更先后于2006年12月28日及2007年10月18日分别突破 20,000点及 30,000点,并于 2007年10月30日创下历史新高 31,958.41点。
但受“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港股直通车)落实遥遥无期、内地股市由高位大幅调整及美国次按风暴恶化等利淡因素拖累,恒生指数由高位反复下跌,于2008年1月22日跌穿被视为牛熊分界线的 250天移动平均线,跌至 2008年3月14日的低位 21,041.25点,及后虽曾一度反弹至 26,000点水平,但随着美国次贷风暴新一波危机爆发,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政困难等消息拖累,恒生指数每况愈下,更于 2008年10月27日报出最低位10,676.29点,为04年5月以来的新低。
编辑本段
恒生指数的计算公式
今日恒生指数的计算公式:
恒生指数
Current Index:现时指数Yesterday's Closing Index:上日收市指数P(t):现时股价P(t-1):上日收市股价IS:已发行股票数量FAF:流通系数CF:比重上限系数恒生指数计算公式说明是:
现时指数 = (现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指数指数易交易全球大盘恒生指数,T+0快速交易,涨跌双向盈利.
(例如比重上限系数为40%,即指在指数编算上,只计算该成份股40%之流通量股权。)
基准日是1964年7月31日,基准日指数是100点。
四个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与恒生指数相同。
2006年6月30日恒指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更改恒生指数加入H股后的计算方法及对现有成份股的数目及影响。(详情于#外部连结|外部连结)
编辑本段
恒生指数成份股
选股范畴
恒生指数成份股必需是以主版及于香港作第一上市地点。如是国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点亦可。
恒生指数
•该H股公司股本以全国企股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该H股公司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非流通股本。
•新上市的H股公司没有非上市股本。
•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总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过去一年内的平均值);
•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额在首90%之列(成交额指按将过去两年内的成交总额分成八个季度各自作出评估);或须在联交所上市满两年或符合相关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的指引。
编辑本段
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指引
于检讨指数时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 最少上市时间
第五或以上 3个月
第六至十五 6个月
第十六至二十 12个月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 18个月
第二十五以下 24个月
经甄选符合资格后,再按以下三项准则接受最终评选:
•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不同行业在恒生指数内所占的比重能否反映股市分布;
•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任何一只指数成份股如连续停牌一个月,该成份股将会从指数中剔除。在非常特殊情况下,
恒生指数
例如该成份股被认为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复牌,才有可能获保留在指数内。
公司 行业 股票代码(按公司股票代码顺序排序) 比重(%)
长江实业 地产 0001 2.60
中电控股 电力 0002 1.89
中华煤气 燃气 0003 1.32
九龙仓 地产 0004 1.08
汇丰控股 银行 0005 15.00
香港电灯 电力 0006 1.18
恒生银行 银行 0011 1.66
恒基地产 地产 0012 1.09
和记黄埔 多领域 0013 2.32
新鸿基地产 地产 0016 3.17
新世界发展 地产 0017 0.68
太古股份公司A 多领域 0019 1.34
东亚银行 银行 0023 0.94
港铁公司 铁路 0066 0.72
信和置业 地产 0083 0.65
恒隆地产 地产 0101 1.09
招商局国际 海港服务 0144 0.61
中信泰富 多领域 0267 0.44
华润创业 经销商 0291 0.65
国泰航空 航空 0293 0.31
思捷环球 服装零售 0330 1.32
中国石油化工 石化 0386 2.06
香港交易所 金融服务 0388 2.74
利丰 经销商 0494 1.85
中国海外发展 地产 0688 1.19
腾讯控股 网络软件服务 0700 2.98
恒生指数
中国联通 电信 0762 0.83
华润电力 电力 0836 0.57
中国石油 石油 0857 3.80
中国海洋石油 石油 0883 4.35
建设银行 银行 0939 6.77
中国移动 电信 0941 9.09
中国神华 煤炭 1088 2.26
华润置地 地产 1109 0.61
中远太平洋 海港服务 1199 0.27
工商银行 银行 1398 6.22
富士康国际 电子制造服务 2038 0.37
中国平安 保险 2318 1.75
中银香港 银行 2388 1.24
中国铝业 铝 2600 0.64
中国人寿 保险 2628 5.11
交通银行 银行 3328 0.92
中国银行 银行 3988 4.32
恒生指数开盘时间
恒生指数是港交所股票指数,随港交所开盘而开盘,港交所每天交易的开盘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它也是固定的。
10. 恒生指数成分股有哪些
恒生指数成分股(部分)如下
1、00001.HK 长和
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实)为长江集团的旗舰。长江集团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国企业,集团在香港的成员包括三家同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长实(股份代号:0001)、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13)及电能实业有限公司(前称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
2、00002.HK 中电控股
中电集团(简称中电)于190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当时名为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是香港两家电力供应商之一(另一家为香港电灯)。
中电在香港经营发电、输电及供电的纵向式综合电力业务,透过现代化的电网为九龙、新界、离岛(南丫岛除外)及深圳湾口岸港方口岸区逾220万客户供应电力。近年亦在澳洲、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投资发展及营运能源项目。
3、00003.HK 香港中华煤气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煤气公司),于1862年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亦是香港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企业管理和营运均达到世界级水平。过去150多年来,煤气公司与时并进,与香港一起成长,由初期供应煤气用于燃点街灯,发展到今天在大中华能源行业领先。
4、00004.HK 九龙仓集团
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1886年-,港交所:0004)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香港十大地产商之一。1886年由保罗·遮打成立,原本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的名称,当时的名字是香港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以经营港口转口业务为主,并拥有九龙仓码头等货运码头。
5、00005.HK 汇丰控股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为汇丰集团的控股公司,总部设于英国伦敦,成立于1991年,但旗下附属公司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汇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2010年12月31日,市值达1800亿美元。
汇丰的业务根基深厚,国际网络遍及全球六个地域,在欧洲、香港、亚太其他地区、中东、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87个国家和地区共设有约7500个办事处。
6、00011.HK 恒生银行
恒生银行有限公司(Hang Seng Bank Limited,港交所:0011,OTCBB:HSNGY)于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创立,是一间以香港及中国大陆业务为重点的银行,是汇丰集团成员之一。
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其总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市场资本额总和的90%左右。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中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四个分类指数,把33种成份股分别纳入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四个分类指数中。
(10)香港置地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选股范畴,恒生指数成份股必需是以主板及于香港作第一上市地点。如是国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点亦可。
1、该H股公司股本以全国企股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2、该H股公司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非流通股本。
3、新上市的H股公司没有非上市股本。
4、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总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过去一年内的平均值);
5、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额在首90%之列(成交额指按将过去两年内的成交总额分成八个季度各自作出评估);或须在联交所上市满两年或符合相关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