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国股票市场总体
㈠ 2018年中国股市能到多少点
个人的观点是:这种预测没必要认真,非要说的话,那就是1万点不高,1千点不低!
我认为,以目前情况看,中国的股市很正常,它基本在正常反应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当然会有异动),只不过投资的人常常希望获取超额收益,因此对股市中的任何一点异动都反应过激,毕竟投资不是赌博游戏。
其实对于目前的经济现状,在宏观层面早有预示,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的新常态正是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一个指向,也就是既防止经济因过热而失控,又防止因硬着陆而形成的经济萎靡,我想,这也就为经济与股市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按照这个思路,中国股市想要短时间内复制去年的大涨概率几乎为零,至于什么时候改观那要看政策的导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情绪。但如果合理的度过了这段经济震荡期(就像G20设计的一样),将来的中国股市再次启航也是可以预期的。
建议投资时不要被市场的情绪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而要用冷静理智的态度去研究市场 。
㈡ 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未来的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
(2)2018我国股票市场总体扩展阅读:
2013年影响股市表现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将在2013年实现温和复苏,各项经济指标将逐步好转。与2012年每个季度经济增速均低于年初预期相比,2013年每个季度实际增速有望不断超出年初预期,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仍不会有起色,但内需的增长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铁、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增无减,投资仍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㈢ 简述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的经济意义
1)可以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3)可以为改革完善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4)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5)可以扩大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㈣ 截至2018年我国 深沪交易所的A股股票有多少
目前的话都是在这个3000多只股票的 这个是不难去理解这块的啊!
㈤ 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及全球资本市场目前的实际情况,围绕证券投资与投机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一)近期我国股票市场点评: 前日股市走势之所以连连阴跌(即便是已有了大幅下跌,还在二次补跌,接连创出近期新低,重心下移,向下寻底): 一是市场的技术面来看,前日短线已有了很大的升幅,处在短线的反弹高位,盘中已经累积了较多的获利盘,市场本身就会有回调的压力,这就形成了股市第一阶段的跌势; 二是市场的基本面来看,央行的频繁上调准备金率,本轮12次的上调准备金率,使其准备金率累积已有了21.50%的近年新高的高位,再加上国内经济的增速已有所放缓,迫使市场有所“失血”,形成“干旱”、“枯水”、“水落石出”的灾情; 三是从操作的层面来看,庄家机构并不看好后市的行情,上攻乏力,便反手做空,乘机就又采取了逢高减持的操作,资金有所逃离,每个交易日,市场中净流出的资金有十几亿甚或几十亿。这就造成了多日大幅阴跌、重心下移,向下拓展空间的走势。 而其中长期底部特征的研判和确定为: 一、由于股票是一种虚拟投资价值的证券票证,从已有的跌幅根本无法判断出来哪怕是中长期的底部,只有从筹码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来,这就是打开筹码分布图,在其下端一带,将会是中长期的底部区域。前期银行股在出现了中长期的底部之后,才有了反弹的走势。如果股票的总体上的走势实在是偏弱,这个中长期的底部还可能会在筹码分布图下方的一点点。 二、目前来看,上证指数的中长期底部为 2330 点一带。在这之前,只是会在每一个阶段性低点出现后进行反抽或者反弹,但是或长或短、或早或迟的时间后,最终还是会回落到这一个点位。中长期底部出现之后,并且,夯实了中长期的底部,跌无可跌之后,大盘才能够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开始实质性地反弹,在这之前,只会是在每一个阶段性的低点出现后进行的逢低反抽而已。 三、市场的政策面、资金面这些基本面因素,永远大于技术面因素,目前的技术性研判已失去意义,不必对其抱有幻想。 (如何打开筹码分布图:在打开股票软件的情况下,按下键盘右侧之数字键盘右侧的“+”键,直到筹码分布图的出现,然后就可以进行分析研判)。 (二)全球资本市场6月 1 6 日。资金继续回流美国,商品继续承压。 (发布时间:2011-06-17 ) 全球资本市场6月16日 。资金继续回流美国,商品继续承压。 美元(外汇 市场 ) :美元盘中触及76一线回落,继续在区间内盘整,短线关注74.8-75一线支撑。6月底前仍暂以盘整看待。昨日美元兑港币大幅升值,资金离开香港迹象明显,利空港股。(压力76.3中线74.5支撑73); 道指(股票 市场 ) :道指在11800-12000之间盘整,11800支撑仍然较强,后期反弹概率增加,反弹压力仍是12200附近。(压力12300,支撑11800); 黄金(贵金属 市场 ) : 黄金继续在1530受压,表现仍显偏空,回落风险仍在,仍需要谨慎。目标1470-1480之间。(支撑1470压力1540); 铜(基本金属 市场 ) :仍保持区间震荡,短期关注9000-9220的区间突破方向,时间上仍需要等待6月底附近。(目标支撑8500、压力9220); 原油(能源 市场 ) :仍显弱势,继续以99.8为压力弱势看待,目标88。(支撑88压力99.8); 美豆(农产品 市场 ) :1370下破,回落区间下线1340位置,后期继续看1340-1400区间盘整。(支撑1340,压力1400)。 国际市场方面 ,6月10日美股收低,道指下跌1.42%,纳指下跌1.53%,标普下跌1.4%,自此美股已经连跌六周,欧洲股市有一个多点以上的跌幅。周五美股继续大跌,道琼斯指数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跌破12000点,并抹平了今年以来的大部分涨幅,纳指已跌破去年年底收盘点位。对于A股继续构成来自外围的心理压力;纽约原油期货下跌2.64美元,报收于每桶99.29美元,跌幅为2.6%,上周油价下跌0.9%;纽约黄金期货下跌13.5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1529.20美元,跌幅为0.9%,上周油价下跌0.9%。上周五工业类大宗有色商品几乎全线下跌,继续对于对应的沪深有色板块构成短线的压力。印度供应商预测未来两个月铁矿石价格将降10-15%,此消息对相关的铁矿石品种构成了利空;越南将在南海军演,此消息对相关的军工品种形成一定的刺激性作用; (三)全球经济局势概述: 近期全球经济出现波折,从美国到中国的关键经济指标都发出降温信号,这令不少投资人对经济可能出现再次探底的担忧重新浮现,并导致股市连续调整。 受到多重冲击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但这更多是复苏途中的“阶段性疲软”(soft patch)。随着一些临时性因素的消退以及中国等经济体依然稳健的增长,世界经济复苏将得以持续,投资人无需过度反应。对于一些已经出现过热的亚洲经济体而言,这样的阶段性疲软未必是坏事。 全球复苏仍将继续 近期,全球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并且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放缓,因此,外界日益怀疑,这一轮历时两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即将出现动摇或是转入更糟糕局面。 但这样的担忧并不必要。经济复苏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颠簸和坑洼,但并不会跌落深沟。而近期对世界经济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中东局势动荡、上半年的“迷你”高油价冲击、欧债危机、日本的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以及美国的自然灾害,等等。 但尽管如此,依然可以维持对全球经济的增长目标预期,即2011年和2012年将分别增长4.2%和4.5%。而在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了5%。 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两大支柱来看,复苏的前景依然正面。这两大支柱一个是处在金融危机中心的发达经济体,一个是中国和印度等基本面更为强劲的新兴经济体。 不管是从发达世界还是新兴经济体来看全球经济,都没有理由预期经济会逐渐减速,更不用说负增长,经济的自然、自我加强的状态是扩张而非衰退。 就美欧而言,尽管美国和欧洲面临着增长的“结构性逆风”,但除非发生重大的外部冲击和国内政策错误,否则经济将继续扩张。事实上,除了因自然灾害而重陷衰退的日本以外,其他发达国家都正在复苏。并且,由于重建支出的影响和供应中断因素的消退,日本经济将出现强劲的V型反弹。近期美国也遭遇了自然灾害,并受到了日本供应链中断的连锁影响,但在未来几个季度,美国应该会从部分的重建需求和日本经济活动的正常化中受益。 同样的,新兴市场也不会出现持久的增长下滑,而更加强劲的基本面和很多国家的充足“政策弹药”,让新兴经济体更难陷入衰退。当然,这并不是说新兴经济体没有面临政策挑战和下行风险。短期而言,决策者面临着在不引发投资增速过度下降的情况下预防和处理经济过热和通胀的挑战。而近期新兴市场的经济放缓,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出这一挑战的存在。 和去年一样,今年全球经济面对各种冲击也表现出十足的韧性。野村预计,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并且将逐渐重拾一些失去的动能。 亚洲增长放缓并非坏事 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亚洲,近期有迹象表明,亚洲经济体正在步入“阶段性疲软”状态,不过这种疲软应该是暂时性的,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有利的,因为这会让经济有所“降温”。 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部分逆风已经开始消退,本地区的货币状况仍然普遍宽松,政府还有很多财政“弹药”,而且库存水平较低。野村预期,从今年第四季度甚至是更早的时间开始,亚洲经济将出现增长动能明显回升的迹象。 亚洲经济的增长放缓体现在多方面。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韩国、印度、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经济体4月份出口数据的三个月环比变化率均出现下滑,且很多经济体的出口月环比出现负增长。在公布PMI调查的六个亚洲经济体中,至少有三个经济体的PMI指数在4月份都出现下滑,不过仍高于50的数据说明经济活动继续处于扩张状态。此外,大部分经济体的商业信心指数都出现下跌,而消费者信心则有升有跌。 亚洲经济增长动能放缓,主要有三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宗商品价格的猛涨,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去年底的93美元一路涨至5月初的127美元,涨幅近40%。亚洲是能源的消费大户和进口地区,而且根据GDP来衡量的能源使用效率也偏低。因此,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会通过侵蚀企业利润率和实际工资,在一段时间后遏制经济增长。 第二个因素是日本地震导致的高附加值日产科技零部件短缺,这对亚洲复杂的跨国生产网络带来了破坏。以汽车行业为例,3月份和4月份亚洲的汽车生产数据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在公布了4月份数据的5个亚洲经济体中,中国、马来西亚等的汽车产量增速都急速放缓,中国从同比增长5.4%降至-1.8%;韩国的汽车生产同样萎靡不振,只有印度依然保持较增的增长。 最后一点,亚洲的商业信心似乎低迷不振,而且股市大幅下跌,这可能与美国经济降温、美联储即将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以及欧债危机有关。这些变化导致企业推迟商业扩张计划,并对消费带来负面的财富效应,特别是在那些股市市值超过GDP的经济体,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不过,阶段性疲软对亚洲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很多经济体已经濒临经济过热。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虽然金融市场经常会对经济放缓过度反应,但这一次需要具体分析,基于几方面的原因,投资人不应该太过担忧。 第一,6月份美联储结束QE2以及欧债危机不会对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第二,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部分逆风是暂时性的,而且已经开始减弱,比如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日本供给短缺; 第三,尽管今年已经加息,但亚洲大部分地区的货币状况仍然非常宽松,实际政策利率为负,贸易加权汇率被低估;第四,和世界其他地区不同,亚洲各国政府的财政状况都很健康,因此有大量财政“弹药”可供随时动用; 最后一点,亚洲的库存水平很低,日本供给短缺更是加剧了这样的局面。 在亚洲,中国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经济体。全球经济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该行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2%的预期中,有高达1.5个百分点来自中国的贡献。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从9.8%和9.5%,下调至9.4%和9.2%。尽管有所下调,但这样的增速仍非常高。中国经济是陷入阶段性疲软,而不是长期下滑或硬着陆。 现阶段,中国经济仍要面对金融抑制和电力短缺这两大额外的“逆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从去年10月份的16.5%上调至历史最高的21%,这相当于对银行的隐性征税。因此,新增银行贷款中贷款利率高于1年期基准利率的比例,从去年12月份的43%猛增至今年3月份的55.8%,而且有报道称部分无抵押民间贷款月息高达10%。 与此同时,由于煤价超过上网电价,很多火电企业亏本经营,因此在中国即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时,火电企业不愿意增加发电量。同时,严重旱灾也影响了水电站的发电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夏季的用电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 就通胀而言,中国的通胀是结构性的,今明两年的CPI通胀预计分别为4.9%和4.8%,预计今年还会再加息两次,且2012年还会继续加息。
㈥ 2018中国证券走势原因
美国加息,让全球资金紧张,加上中国的企业负债率太高,资金紧张,资金成本提高,让中国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大家都比较悲观,让中国证券市场一直下跌。但是我们要对中国有信心,相信能够否极泰来。希望采纳。
㈦ 辩题是:2018年在当前境内外市场环境下,中国股票市场不适合价值投资,请问大家从什么角度去辩论呢
中国市场按情绪面来讲适合投机而不适合价值投资,美股的形态是上涨形态,而中国的是周期性股市,所以,A股可以在熊市低价低位做价值投资,而不适合一直价值投资
㈧ 我国股票市场近期动向以及其原因(宏观)
股票市场近期动向和原因分析近期消息面上,有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此前,深圳特区扩关申请、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相继获批。多个区域政策密集出台,另区域板块有了炒作题材。还有上周六,央行宣布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将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出现实质性升值的概率有限,以目前国内经济现状来看,如果此时启动人民币升值,将对正在调控的楼市再度形成支撑,这或许又将引发国内继续紧缩的预期,此次央行的表态对市场构成中性偏好的消息,只能说给市场增加了一些做多的砝码。从本周一的技术分析,沪指尽管成功突破了5日、10日均线,但是在20日均线附近的观望情绪依旧浓重,在还末有效突破20日均线的情况下还难现继续上涨势头,须谨慎看待,特别关注上涨时的成交量能否放大配合,多看少动等待趋势的明朗。
A股市场中期上涨或下跌的拐点,往往与偏股型基金仓位的高点呈现反向相关。即基金股票平均持仓创历史新高、或逼近历史新高,A股结束中期上涨行情进入调整;当基金股票平均持仓大幅下降,特别是跌破70%时,A股将结束调整进入中期上涨。支持大盘进入筑底阶段的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基金仓位的变化。截至上周统计,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全部有所降低,目前在2500点区域基金仓位已经回落到75.4%,这可作为一个参考。
㈨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估价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是17.43万亿,已超我国居民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