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低估的股票怎么样
『壹』 一个公司的市值是如何被低估的,为什么
指股票的市值。
首先、股票是一个商品,一个公司的股票也是一个商品。它的价格就在于人是怎样错衡量,认为它不值,价格走低。认为它升值空间巨大,价格自然被人越炒越高。类似于房地产、古董等的商品。
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简称 Market Cap)是一种度量公司资产规模的方式,数量上等于该公司当前的股票价格乘以该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数量。市值通常可以用来作为收购某公司的成本评估,市值的增长通常作为一个衡量该公司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市值也会受到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例如收购和回购。
『贰』 怎样算出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被低估或者被高估了
市值=当前公司所发行的所有股票*其当前股票对应的价格累加起来后的总和就为该公司的市值!
指的是当前价,并非发行价! 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叁』 一般说股票被低估是根据他的市值和什么比较的 望达人指点一二
股票的价值在于投资者投出的钱平均每年有多少盈利,或者说多久收回成本的问题。
因此主要看目前的股价和未来若干年每股收益如何,关键在于未来若干年每股收益如何确定,有的以上一年的每股收益来定,有的结合近几年的增长情况来定,严格来讲都是不科学的。公司的发展一般不是平滑进行的,一个公司在新建项目或厂房,其目前收益可能为0甚至为负,但一旦投产可能一下增长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如何能较为准确的预期未来收益情况,是问题的关键。所以要对公司基本面或将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有充分的了解。
『肆』 如何发觉被低估的股票
投资体验共享
四类企业可进入视野
A.一个小企业由于掌握关键技术一跃成为行业龙头,连续几年甚至几十年高速增长。
B.通过资产重组由夕阳产业进入朝阳产业,由弱势企业转为优势企业。
C.突发事件导致短期内股市大幅下跌,由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短期内没改变,无疑是对价值的整体“低估”。
D.长期熊市后,股票价值普遍被低估,其中以流通市值较大者为甚。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投资重点应放在B类、D类上市公司上。B类上市公司价值变化是跳跃式的,由于这类股票过去往往是垃圾股,股价的升幅会更大,许多人往往习惯与公司过去股价相比较,大涨后,短期内供大于求更加明显,股价调整更深,由于公司已脱胎换骨,公司的价值无疑被低估。D类在长期熊市中,投资者心灰意冷成交清淡,股票供大于求,上市公司价值常常被低估,特别是大型蓝筹股被低估的可能性更大。
低估型股票的具体操作
选定价值低估的股票后,关键是选买入的时机。尽管选择的股票价格可能已在安全区,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判断失误及大盘波动的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应在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波动的底部买入。对价值投资型的操作而言,大盘的波动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决定购买一只股票是基于对其价值的判断,与股票技术形态关系不大,但介入的时候,要借助技术分析有效地滤除大盘波动带来的风险。价值投资其实只是在选股的方式上以价值为着眼点,操作上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分析工具。
价格只是表象
索罗斯说过,市场总是错的。价格只是表象,价值才是本质。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行业状况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甚至一些零散的信息,如企业作广告的多少,敏锐的投资者都可以以此对股票的投资价值做出评估,但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够对其经营状况做出精确的判断,在国外,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职责就是为投资者提供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精确的分析报告,这应是一份包括企业利润构成的定量的报告。如果每次操作都做到出师有名,谨慎操作将风险控制到较低水平,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伍』 什么股票的股票算是被低估的股票
业绩,基本面都很优秀,但是股价比较低,尤其是跌破净资产的蓝筹,比如宝钢
净资产是5.6元
『陆』 严重低估的股票
严重低估的股票,就是业绩非常好,而且是绩优股,但是股价被错杀,例如民生银行、云南铜业、南方航空、广州控股、中集集团、深发展A 等等。
上海世博会的概念股是概念炒作,来里的快去得也快,不适合做中长线投资的。
『柒』 市值高,可股价却低,这样的股是低估吗
不一定,如果股本非常大,股价低,但市值也会很高,估值要和同行业个股做对比!
『捌』 总市值低的股票可以买吗
总市值低的股票并不一定就能买,总是差的公司股票总市值才低。比如说退市之前的乐视和现在正在退市整理的暴风科技。
『玖』 什么才是低估值的股票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