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波动周期是多少
❶ “股票交易行情的周期” 怎么理解
我觉得应该理解为分析股票交易引起波动的规律分析 这个规律应该是周期性波动 你应该从不同人群的交易心理对波动的影响 各种行业对波动的影响 几个方面来阐述 我个人建议你就抓在中国人的入市心理这个角度分析 范围可以小一点
❷ 股市上的时间周期是什么意思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通俗地说,股票上涨下跌的一个循环,即熊市与牛市不断更替的现象。
❸ 股票价格周期
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时的价格。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仅是一种凭证。其有价格的原因是它能给其持有者带来股利收入,故买卖股票实际上是购买或出售一种领取股利收入的凭证。票面价值是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基础,股利水平是一定量的股份资本与实现的股利比率,利息率是货币资本的利息率水平。股票的买卖价格,即股票行市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股息的数额与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它直接受供求的影响,而供求又受股票市场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从而使股票的行市背离其票面价值。例如公司的经营状况、信誉、发展前景、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公司外部的经济周期变动、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与重大政策等是影响股价波动的潜在因素,而股票市场中发生的交易量、交易方式和交易者成份等等可以造成股价短期波动。另外,人为地操纵股票价格,也会引起股价的涨落。
❹ 中国股市历次价格波动周期
股票市场时紧随着金融变化的,一般是经济和股市长期的走势是相同的,两者可能出现相反走势的时间可以在3—5年,但最多不超过5年的背离”这是一句标准的教科书定义。
❺ 股市上的时间周期是什么意思
在量、价、时、空四大技术要素中,最难解决的应属时间,江恩理论与弗波纳奇数列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弗波纳奇数列又称为大自然的数字,是意大利数学家弗波纳奇在13世纪时所发现的,为波浪理论、黄金分割等技术分析的数字基础。其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简单的数字系列,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奥妙,具有许多神奇之处,如一个数字同其后一个数字的比值,大致接近于0.618的黄金分割率,因此又称为神奇数字。构成弗波纳奇神奇数字的基础非常简单,由1,2,3开始,产生无限数字系列,3为1与2之和,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全部依照上述简单的原则,两个连续出现的相邻数字相加,等于一个后面的数字。例如3加5等于8,5加8等于13,8加13等于21,……直至无限。因此神奇数字系列包括下列数字: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无限。其实《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早就道出了神奇数字的真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目前无法提出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股价波动周期与神奇数字存在绝对的关联,但现实市场中却确实存在相当多的例子,许多重要的头部与底部,其波动周期往往为8周、8月、13周、13月、21周、21月等,与神奇数字不谋而合。这与廿四节气易转势相类似,数学与天文学在预测中的神奇发挥,产生了玄学般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把握股价转势,要充分运用神奇数字时间之窗。
神奇数字时间之窗画法如下:首先确定起点,必须为一波行情的底点或高点,如反弹起点1339、1311,牛市终点2245等;其次从起点开始向后推算,其之后第3、5、8、13、21、34、55…天(可以为周或月甚至年为单位)往往容易形成时间之窗,股价会发生转势,结束上涨或下跌的时间周期;当一段行情结束,又产生新的底点或高点,可以以该转势点作为新的起点,重新绘制神奇数字时间之窗。
神奇数字时间之窗最大用处就是可以告诉我们股价可能会在何时转势,在上涨行情中当股价波动至神奇数字时间之窗时,有可能形成高点;在下跌行情中当股价波动至神奇数字时间之窗时,有可能形成低点。当然这里所谓的低或高点,有时不一定就形成底部或头部,可能仅产生反弹或回调的小型转折点。
案例:以2001年6月14日见顶2245为起点,画出神奇数字时间之窗,可看到其之后的第8、13、21周皆曾短暂止跌企稳,其之后的第33周(与34周偏差一周)产生了重要底点1339,其之后的第52周(与55周偏差3周,这与政策催生误差加大有关)形成了1339反弹以来的高点1748,运行至本周为85周,离89周弗波纳奇神奇数字时间之窗还差4周,因此三月下旬有望出现新的重大转势。在月K线图上,2245之后的第8月产生了1339低点,第13月产生了1748高点,第20月(比21月时间之窗提早1个月)产生了1311低点,2245以来的低点与反弹高点皆在神奇数字时间之窗中。其外,97年5月至98年5月为13月,98年5月至99年5月为13月,97年到99年的高低点周期皆在其中,而5.19的1047在8个月后再见1341相对低点,随后就一路攀升至2245。
神奇数字时间之窗并不一定都会发生转势,有时也会出现偏差,有时也会失效。但前面的时间之窗失灵后,可以顺延至下一个神奇数字时间之窗。
❻ 股票市场大盘一天平均的波动幅度是多大
在股票分析软件软件里有计算波幅的功能,你查看一下就知道了。平均数看你怎么选择周期了,周期不一样,平均波动的幅度也就不同。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实施10%的涨跌停板制度,故每天理论上的最大波幅为20%。
❼ 股票市场周期是什么意思。谢谢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通俗地说,股票上涨下跌的一个循环,即熊市与牛市不断更替的现象。
一个股市周期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牛市阶段──高位盘整市阶段──熊市阶段──低位牛皮市阶段。
股市周期性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长期基本大势的趋势更替,不是指短期内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化。股市每日有涨有跌,构成了股市周期性运动的基础,但不能代表股市周期。
2.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整体趋于一致的运动,而不是指个别股票、个别板块的逆势运动。
3.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基本大势的反转或逆转,而不是指股价指数短期的或局部的反弹或回调。
4.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在运动中性质的变化,即由牛市转为熊市或由熊市转为牛市,而不是指股价指数单纯的数量变化。牛市和熊市的性质是不同的,但牛市中也可能出现股价指数下跌的现象,而熊市中也可能存在股价指数上涨的局面,关键要看这种数量的变化能否积累到使基本大势发生质的转变。
❽ 中国股市有多少次牛市,时间间隔是多长
1.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4.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第四轮牛熊更替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200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
5.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记录4081点。
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造历史最高点6124.04点。
其后,由于股改承诺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资,CPI值不断升高,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国次贷危机等问题。大盘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点。当天最低点已破3000点。
中国股市正式从牛转熊。
1、现在中国股市是熊市。第十一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迄今(5166~4478)。
2、中国股市的牛熊历史: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时间,-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个月后,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个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个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点)(八个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个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个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两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个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个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两个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个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个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