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政府干预股票市场

政府干预股票市场

发布时间: 2021-06-22 21:56:43

1. 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政府是怎样干预的

政府会直接控制可掌控的资金出入市场从而影响价格。
对上涨过快的股票,证监会会主动干预,很霸气地不允许大资金挂单封涨停,甚至不让大资金在某个价位之上买入,从而控制股价
总之,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

2. 政府干预对股市的影响,以及干预的手段

从理论上讲,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自由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信息对称,市场出清。在此基础上,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可以让经济自动实现均衡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经济主体获取信息的成本,信息不可能完全对称,市场也无法彻底出清,因此,单纯的自由市场机制不可能让经济自动实现均衡发展。经常出现的商品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就是具体表现。由于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的缺陷已经从理论上证明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等,这些都使得市场调节“万能论”的观点及政策主张受到强烈冲击,有关宏观经济调控的各种理论和政策应运而生。目前,各国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宏观经济调控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股市来看,政府干预也是有意义的。例如,作为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最发达国家之一,美国对于股市危机也不是坐视不管的。早在1929年美国股灾发生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后的第三天,就“关闭”了当时还在营业的所有银行,禁止黄金出口,中止了一切外汇交易。三天之后,罗斯福又签署了《银行紧急状态法案》,使银行的休假时间被无限期地延长。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干预股市的措施,例如,总统布什亲临华尔街视察讲话以恢复投资者信心,暂停股市交易,支持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回购本公司股票,连续降息等,以保证股市的正常运行。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也都有政府干预股市的成功范例。
那么,政府该如何干预股市呢?显然,政府干预股市,不应该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对股市供求强行进行行政管制,也不应该完全依照自由市场的逻辑让其放任自流。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在股市低迷时,我国政府曾经多次借助“有形之手”的作用,以政策托市;也曾试图强化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由调控市场。但是,实践证明,两者的效果都不够理想。这些说明,过度的行政干预和完全的自由放任,都不能成为推动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举措。政府要做的应该是,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监管,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交易主体等实施全方位的监管,为市场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从而实现风险逐步缓释、避免风险高度积累、充分发挥股市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在股市出现崩溃时,政府会采取非常手段来控制局面。
在我国,如果股市出现问题,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理。但是,在一个高效、健康的股票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回报及波动性,在宏观上和长期内主要应受实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其对政策的反应也是适度的。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干预,主要体现在致力于为股票市场提供良好的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如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至于和大白菜性质相同的作为商品的股票价格之高低,不断经历风风雨雨的股民自会有判断,股民也必然要承担股票价格涨跌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买者自负”。此外,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作为调控经济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工具,其调控的目的不是股价,而是通货膨胀。因为如果投资者预期通货膨胀加速的话,评级较高的债券的投资地位就会下降,投资者会大量地购买股票,并将其作为一种保值的方法,从而刺激股价的上涨。因此,以央行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应公开明确宣布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至于资产价格(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其与物价指数密切相关。所以,当货币政策工具目标锁定通货膨胀的同时,其实也瞄准了资产价格。央行此举,不仅能调控股市,还能同时免去因股市波动而所受责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 手段很多,最简单是就是加收印花税,其次是加息,征收资本利得税等,还有各种压制行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等等

3. 政府用哪些手段让股市涨跌

1、降准降息
2、国家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维持股价
3、暂停IPO
4、限制股指期货做空
以上是国家常用的干预方式,但是只能维持一时,大趋势是没人能操纵的

4. 什么是政府操纵股票市场,简单介绍

所谓“政府操纵股票市场”,就是指管理层对于股市的波动间接或直接底进行了干预,导致股市的波动。不过我觉得不能叫“政府操纵股票市场”应该叫“政府干预股票市场”

近年来最为著名政府干预股票市场当属2007年5月30日调整印花税那次。那时候股市连续大涨,持续的上涨带来了很大的泡沫,5月30日之前政策方面多次出利空,但是都没有把行情打下去,但是5月29日晚上,政府宣布将印花税上调,结果,印花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后股市6个交易日内最大跌幅达到20%!个股更是被腰斩!许多人,都是因为5.30以后再也没有反过来神,一直亏到现在都没有解套。

历史上的话,还有94年,那时候是大熊市,跌的惨绝人寰,所以政府出利好政策力挺股市,当时是出了12个利好,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12道金牌”。出来以后股市暴涨!

其实,所谓政府干预股票市场大都是在行情非常低迷或非常狂热的时候出现,目的无非两个:救市;防止大涨带来更大的风险。

都是我自己写的,回答完毕!

5. 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发式

印花税单方面征收,还实惠于人民!!

6.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

我们都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强则国家强,金融出现风险和危机,则会对一国经济产生致命打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雨飘摇之际,为了防止股市暴跌诱发金融市场产生一系列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强力干预市场的救市之举。面对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日益加剧的中国股市,对症下药地救市,让市场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显然已是政府救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刻不容缓之举。 近来很少对股市发表意见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语出惊人。他认为,现在股市出现问题,政府救市是应该的。中国股市的“政策市”顽疾并未根除,一些人因此发财,而普通股民却利益受损。 一向有“吴市场”之称的吴敬琏,突然“背叛”自己的立场,转而旗帜鲜明地高调支持政府救市,这起码表明,在他看来,当前股市出现的问题不是小问题,这些问题仅靠市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而且这些问题若不采取救市方式予以解决,后果将非常严重。无独有偶。就在吴敬琏发表“救市论”的前一天,一向代表着股市市场派最高理想的美国,也突然发布紧急命令,采取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等主要大型金融公司某些类型的沽空行为进行限制的极端救市举措。 在救市和不救市上,无论是“吴市场”,还是“美市场”,都以自己的态度或行动给出了明确答案。其实,环顾全球资本市场,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市场,政府救市早已蔚然成风。代表成熟市场的美国自不必说,即便是新兴市场,当巴基斯坦股市出现18年来最长跌势,以至引发股民围攻交易所的骚乱后,政府不仅颁布法令,规定股市跌停板最高限幅从5%改为1%,涨停板则从5%改为10%,而且还让各大经纪商紧急联手救市。越南政府在股市出现暴跌后,不仅让《人民报》发表社论,更让央行平准基金分批逐步进入救市,直到市场进入稳定发展轨道。 为什么这些政府可以不顾违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和原则的风险而直接干预市场?他们难道不明白这样的方式将会伤害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资本市场吗? 政府救市在非常时期为什么是应该和必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由是,当政府必须在维护市场经济原则和保护本国金融安全二者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所有政府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众所周知,受次贷危机蔓延,以及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涨的影响,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险象环生,传染性极强的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在这场可能危及各国金融安全的全球性金融动荡面前,各国都将捍卫本国的金融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异常强势的态度直接干预市场。我们都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强则国家强,金融出现风险和危机,则会对一国经济产生致命打击。问题是,目前全球性的通胀早已让各国经济在通胀压力威胁下变得脆弱不堪,如果这时本国金融市场再出现动荡,引发信用危机和信心危机,则一国经济将难以应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雨飘摇之际,为了防止股市暴跌诱发金融市场产生一系列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强力干预市场的救市之举。 必须充分认识到的是,处于全球金融动荡背景和错综复杂利益格局下的中国股市,正在经历着股市建立18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因此,此轮暴跌决不同于以往,因而也就不能简单与此前18年中股市的大起大落简单类比,更不能认为这是常态涨跌而对当前股市的不正常下跌采取反对救市、熟视无睹、听任自由落体的态度,这种态度事实上是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极不负责。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就房利美和房地美一揽子救援计划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救助“两房”,对稳定美国金融市场非常重要。若不拯救“两房”,不仅美国金融市场稳定将大受影响,美国的经济也将深受其害。保尔森对金融市场的洞察与吴敬琏先生张扬“救市论”的远见异曲同工,因为处于非常时期的中国股市,若不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危害同样不可小视。 超越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跌幅的本轮中国股市暴跌,诱因复杂,波及面广,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比如股价下跌正在通过负财富效应日益侵蚀着实际消费的增长,同时企业融资和再融资无法进行对企业投资计划和社会就业的破坏、基金和券商的业绩亏损、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因投资受损而出现危机等等,都在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和中国经济的稳定。面对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日益加剧的中国股市,对症下药地救市,让市场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显然已是政府救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刻不容缓之举。目前,我国有关方面已采取诸如主流媒体发表救市文章等隐性救市方式,尽力扭转市场预期和信心。这些举措虽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力度显然无法比肩美国。毫无疑问,有关方面对当前股市的判断将直接影响救市措施的力度。

7. 国家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干预股市分别有哪些

说起来很多,如调整印花税,改变利率,出台相关控制措施等,甚至可以暂停交易,如俄罗斯就因股市暴跌,停止了股市的市场交易.可以说干预手段层出不穷,就怕你想不到.

仅供参考

8. 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调控股票市场

国家出台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增加的政策.
一、调控的目的是要减少或化解金融风险

资金和土地是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每当房地产业发展到一个高峰的时候,国家就会出台政策加强管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紧缩银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资金是房地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金融与房地产必然会产生紧密的联系。

实际上,房产开发商在开发时用到的自有资金平均不到30%,他要大量借助银行的、信托的资金,其中银行资金起到支撑作用。房地产业的风险,说到底是金融的风险。所以当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就必须加强监管,进行调控。从2004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一些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行业进行调控,2005年又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国八条”和“七部委意见”,这是因为在中国房地产的区域市场出现了很大的泡沫,特别是在上海、温州、杭州等一些地区,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泡沫,后果不堪设想。最近许多部门也在一直推出各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以利于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两大经济学理论支持调控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目前来说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提高信贷条件,就是要使房地产市场更加规范化。如果一任某些地方的泡沫继续下去,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就有可能崩盘,将会导致国民经济颠覆性的衰退,人们购买的楼房就有可能成为一种负资产。

国家为什么要调控?我认为有两大经济学理论支持它。

第一,住宅不但是商品,而且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为住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虽然是商品,但是对于其公共产品的属性来讲,政府是有权力进行调控的。

第二,市场失灵理论。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中国目前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但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从纯市场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讲,市场是可能失灵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为了扭转不良的局面,政府必须进行调控。当年的香港,索罗斯要袭击港元、袭击联席汇率制度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就动用资金成功狙击了索罗斯。在特别法制化、市场化的香港,都会动用行政力量来干预金融市场。所以,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健康的时候,调控就成为必然。

9. 中国政府怎么干预股票市场

从理论上讲,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自由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信息对称,市场出清。在此基础上,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可以让经济自动实现均衡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经济主体获取信息的成本,信息不可能完全对称,市场也无法彻底出清,因此,单纯的自由市场机制不可能让经济自动实现均衡发展。经常出现的商品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就是具体表现。由于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的缺陷已经从理论上证明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等,这些都使得市场调节“万能论”的观点及政策主张受到强烈冲击,有关宏观经济调控的各种理论和政策应运而生。目前,各国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宏观经济调控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股市来看,政府干预也是有意义的。例如,作为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最发达国家之一,美国对于股市危机也不是坐视不管的。早在1929年美国股灾发生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后的第三天,就“关闭”了当时还在营业的所有银行,禁止黄金出口,中止了一切外汇交易。三天之后,罗斯福又签署了《银行紧急状态法案》,使银行的休假时间被无限期地延长。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干预股市的措施,例如,总统布什亲临华尔街视察讲话以恢复投资者信心,暂停股市交易,支持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回购本公司股票,连续降息等,以保证股市的正常运行。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也都有政府干预股市的成功范例。

那么,政府该如何干预股市呢?显然,政府干预股市,不应该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对股市供求强行进行行政管制,也不应该完全依照自由市场的逻辑让其放任自流。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在股市低迷时,我国政府曾经多次借助“有形之手”的作用,以政策托市;也曾试图强化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由调控市场。但是,实践证明,两者的效果都不够理想。这些说明,过度的行政干预和完全的自由放任,都不能成为推动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举措。政府要做的应该是,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监管,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交易主体等实施全方位的监管,为市场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从而实现风险逐步缓释、避免风险高度积累、充分发挥股市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在股市出现崩溃时,政府会采取非常手段来控制局面。

在我国,如果股市出现问题,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理。但是,在一个高效、健康的股票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回报及波动性,在宏观上和长期内主要应受实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其对政策的反应也是适度的。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干预,主要体现在致力于为股票市场提供良好的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如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至于和大白菜性质相同的作为商品的股票价格之高低,不断经历风风雨雨的股民自会有判断,股民也必然要承担股票价格涨跌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买者自负”。此外,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作为调控经济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工具,其调控的目的不是股价,而是通货膨胀。因为如果投资者预期通货膨胀加速的话,评级较高的债券的投资地位就会下降,投资者会大量地购买股票,并将其作为一种保值的方法,从而刺激股价的上涨。因此,以央行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应公开明确宣布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至于资产价格(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其与物价指数密切相关。所以,当货币政策工具目标锁定通货膨胀的同时,其实也瞄准了资产价格。

10. :关于政府与股市的问题。

1, 有能力干涉,但都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谈不上操纵.当消息,政策平静,股市还会按照自身规律运行.
2,政府会在,股市疯涨和爆跌时,即时出台政策,防止过热或非理性杀跌.
3,调空股市的方法很多种,根据各国的环境和经验出台自己的方法,例如管理层讲话,调整交易费用,调控货币政策(加息,控制信贷等),发放新股扩充股市,停发新股.基金的审批,平准基金.....
4,股市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可能不理不睬,大资金在股市翻云覆雨,造成大面积亏损,实体经济会受影响.

热点内容
合作投资股票协议 发布:2025-05-07 09:35:50 浏览:23
现在保本理财的利率是多少 发布:2025-05-07 09:31:45 浏览:57
养鸡基金一般多少钱 发布:2025-05-07 09:28:05 浏览:315
炒股可交易金额如何取出 发布:2025-05-07 09:14:38 浏览:602
碧桂园股票历史最高价格 发布:2025-05-07 09:05:42 浏览:619
中国货币将如何走向 发布:2025-05-07 08:56:13 浏览:417
a股股指期货如何买股 发布:2025-05-07 08:46:37 浏览:908
华信证券股票交易软件 发布:2025-05-07 08:35:26 浏览:286
包钢总市值是多少 发布:2025-05-07 08:30:11 浏览:75
闻太科技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5-07 08:29:23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