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表现

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表现

发布时间: 2021-07-26 01:51:55

㈠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对基金有什么影响 我国基金经理存在羊群行为,他们各自持有的股票十分雷同,一点也没起

对基金来说是荣辱与共的。如果大势涨大家受益,大势跌大家亏损。所以大盘涨时,基金声誉较高,容易发行新基金,而大盘下跌时,声誉很差,要踱回的压力很大。

㈡ 股市的羊群行为是指什么

股市的羊群行为和股市里的“骨牌效应”都是指跟风操作,跟妆买进、跟庄卖出,“踩踏式出逃”,是没有个人主见、心理有问题的股民行为,中国股市跟涨不跟跌都是这些人推波助澜形成的!悲哀!

㈢ 谁能帮我想一个经济学中企业“羊群行为”的例子

就这样说吧,比如说房地产!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投资房地产呢?而已投资房地产的都基本上赚钱! 房地产以前称为 "不动产", 简而言之它较不容易被偷盗, 也不容易资金流动, 但现代抵押的流程比以前简便得多, 不动产已算是 "可动产",

㈣ 求大神,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原因与农户小额贷款可获得性的分析那个祖逖更好些,要写论文的,急求!!!!

。。。。。就这个题目还论!!!!!有羊群行为的股市利润更大!!!!农户小额贷款指的什么哦个人吗?还是什么哦!!!!实在不可理解,这种水平还出题!!!!还不如论羊里还有喜洋洋农户还怕灰太狼,喜洋洋毕竟少数灰太狼才是不可预估的。嘿嘿!!!

㈤ 羊群行为对我国IPO热发行的表现及影响

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在股票市场中他指的是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
【巴菲特致股东信2012年版本里边有段话我觉得挺好,看完之后或许会对你理解羊群效应有些许作用:“一个最初合理的投资观念,再加上广泛宣传而人人皆知的价格上涨现象,结合在一起,就能造就非同寻常的过度市场泡沫。在这些市场泡沫中,很多最初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后来也不得不在市场给出的价格上涨“证据”面前低下了头,买方群体迅速大幅扩张,在一段时间内,本身大量增加的买入资金就足以维持泡沫继续膨胀。但泡沫膨胀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不可避免地破裂。到那个时候,就会再次验证那句老话:“最早先去做的是聪明人,最后跟着做的是大傻瓜。” 】

IPO热我觉得你可以从:1、各级政府推出奖励政策鼓励上市;2、PE、VC的发展;3、新老划断后的IPO企业数量,IPO企业发行市盈率变化等方面展开。
影响而言我更好企业IPO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当然还有消极的影响。

㈥ 羊群行为的检验方法

分散度指标
设资产组合S总共有n只股票,ri是股票i的收益率,r是n只股票的平均收益率。S的收益率的分散度定义为:这个指标通过对于个股收益率和资产组合收益率的一致程度定量化来刻画羊群行为的关键特征。当羊群行为存在时,分散度应该变小。资产收益率分散度和股票波动率的测量方法有相似之处,但是并不相同。在波动率中,使用的是个股的预期收益率,而在分散度中,使用的是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两者存在区别。
用分散度来测度羊群行为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需要的数据容易获得,而且计算方法简单,这是其他羊群行为测度所不具有的。但是它也存在一个缺陷,即它是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一个很保守的测度,低估了羊群行为的程度。只有当大多数投资者对于所有股票都表现出强烈的羊群行为时,大多数股票的收益率才可能表现出趋同性。William(1995)认为在回归系数为正时,理性资产定价模型成立,不存在羊群行为。但是他在作出这个结论时,没有充分考虑分散度测度的对于羊群行为测度的保守性。本文认为,正的回归系数并不能直接拒绝羊群行为的存在,分散度绝对值意义不大,有意义的是分散度的相对大小。因此,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充分考虑该测度偏差的存在,并将重点放在相对值的比较上。
比较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将本文结果和William(1995)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羊群行为和美国羊群行为的差异;另一方面将市场收益率极低和极高时的羊群行为进行比较,得出投资者在两者极端情况下的行为模型差异。
市场压力下的羊群行为检验:
在市场存在压力(价格波动剧烈)时,理性资产定价模型和羊群行为模型的区别最为明显。理性资产定价模型认为,由于不同的个股收益率对于市场收益率的敏感程度不同,市场压力将导致分散化程度增加。而羊群行为模型认为在市场压力的情况下,分散化程度减少。将在市场收益率分布曲线两端的极端收益率分离出来,检验极端收益率下的分散度和不包括极端收益率的分散度是否存在差异。使用下面的回归方程来检验:
Dt=a+β1CLt+β2CHt+εt
其中CLt和CHt为表示市场是否为极端波动的哑元变量。εt系数,表示的是样本中除了两个哑元元素包括的区域的平均分散化系数。由于市场的极端波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对日收益率的分散度回归时,使用两个标准(1%和5%)来定义极端的市场变化。1%(5%)的标准将CLt,CHt限制在收益率分布函数的1%和5%的最低和最高的区域。对于月收益率的回归,考虑到数据的局限性,采取了10%的极端收益率标准。
CLt和CHt定义如下:
用rmt表示市场在时间t时的收益率,用rm(pl)和rm(ph)表示市场收益率分布的p分位数。
在使用1%标准时,pl=0.01,ph=0.99;在使用5%的标准时,pl=0.05,ph=0.95;在使用10%标准时,PI=0.10,Ph=0.90。
如果rmt≤rm(pl),CLt=1;否则,CLt=0。
如果rmt>rm(ph),CHt=1;否则,CHt=0。
如果β1;<0和β2<0,则结论支持羊群行为假设;
如果β2>β1,表明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低于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如果β2<β1,表明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低于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

㈦ 羊群效应的表现

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持某种意见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压力是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人们喜欢凑热闹、人云亦云。群众的目光还投向资讯媒体,希望从中得到判断的依据。但是,媒体人也是普通群众,不是你的眼睛,你不会辨别垃圾信息就会失去方向。所以,收集信息并敏锐地加以判断,是让人们减少盲从行为,更多地运用自己理性的最好方法。
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可以创建区域品牌,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获得利大于弊的较佳效果。寻找好领头羊是利用羊群效应的关键。
对于个人来说,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免被吃掉或被淘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创意,不走寻常路才是你脱颖而出的捷径。不管是加入一个组织或者是自主创业,保持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的消费中,羊群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喜欢与同性朋友一起结伴购物,因为同性朋友之间的眼光更接近,购物也更加有乐趣。不过,在选择购物的伙伴时,最好挑一些与自己的消费能力同层次的朋友,反之,与消费能力高于自己或低于自己的伙伴一起购物,都会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情不自禁地做出不符合自己消费习惯的非理性行为。
在消费的过程中,伙伴的示范作用也会对你的消费产生不小的刺激。年轻人的收入虽然差不多,但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比如作为单身的可以过上无忧消费的“月光族”生活,而已经建立家庭的却要应对房贷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因此尽管名义收入相当,两种人可以供支配的收入却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消费能力的不同。对于普通人来说,爱攀比、好面子、趋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出发也很难简单地克服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费的产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羊群效应”绝缘,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当的伙伴和朋友共同购物,而避免与消费能力高于或是低于自己的人一起搭伴而行,以消除非理性购物对自己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个典型案例是牌照需求的“羊群效应” 。在各大城市限制汽车消费的大背景下,不少消费者看到周围的朋友蠢蠢欲动,自己也按捺不住了,导致一家多人参加摇号、未做好购车准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 。 在竞争激烈的“兴旺”的行业,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看到一个公司做什么生意赚钱了,所有的企业都蜂拥而至,上马这个行当,直到行业供应大大增长,生产能力饱和,供求关系失调。大家都热衷于摹仿领头羊的一举一动,有时难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对于我们这些职场里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现“羊群效应”。做IT赚钱,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咨询赚钱,大家都一窝蜂拥上去;在外企干活,成为一个嘴里常蹦出英语单词的小白领,看上去挺风光,于是大家都去学英语;做公务员很稳定,收入也不错,大学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 我们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们应该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谓的“热门”工作,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热门”的职业不一定属于我们,如果个性与工作不合,努力反而会导致更快的失败。我们还要留心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潜藏危机,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不可能是“避风港”,风险永远是存在的,必须大胆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这点儿危机意识之后,自然就要预备好对策,当危机真正到来时该怎么办?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终没有奶酪可吃,而有危机意识、到处寻找新的奶酪的小老鼠,却在旧的奶酪吃光之前,就寻找到了新的生机。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 在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致,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这样跳水时量能放大也属正常。只是在这时容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 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慢涨快跌,而杀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们需牢记,一般情况下急速杀跌不是出局的时候。
行为与理性的对立统一
股市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凯恩斯早就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参加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可见,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就个体而言,这一行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比较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S ·贝克尔认为:“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之所以不能解释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地用非理性行为、粗心大意、愚蠢行为、价值的特别改变等臆断说明他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以掩盖他们知识上的缺乏,而这些臆断恰恰暴露了他们所掩饰的失败。”贝克尔的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但却可以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要臆断地分析,个体股市参与者的“羊群行为”多少是有几份理性的。如社会心理学可控实验证实:当观察现实很模糊时,大众就成为信息源,或者说大众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应如何行动的信息。在股市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体无法从有限的股价信息中做出合理的决定,从众就是其理性行为,虽然这种理性含有不得已的意味。所以我认为,股市的羊群行为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开端的,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整体的非理性。当股市炒作过度时,就出现了“非理性繁荣”。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只有几只羊,应该说它们会吃的很饱。但是某天吸引来了一大群羊,这时候草原就要被啃食成荒漠了。同时羊群越来越吃不饱了,有一些倒下了,有一些迁徙了,但是如果是只聪明的羊,那它就不应该跟着大部队,应该留在这里,这样等草长出来了就会变成肥羊了,当然剩下的草必须能够让它撑到草长出来。所以有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是怎样的时候,其实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炒股要克服羊群效应
反向行为是绝大多数成功投资策略的核心所在 ,然而,人性总是渴望追随大众而获得正面强化,即人多带来的安全感 。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效应,表现为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时,投资者通过观察大多数人的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或是过度依赖于舆论而模仿他人决策 。影响从众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意见本身而是认同此意见人数的多寡。这样,个人理性行为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表现。在基金投资市场中,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具有信息优势,但机构投资者之间也同样表现出投资的羊群效应。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在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收集并分析信息,而个人投资者跟随,即“收集分析-跟随”是均衡解;在机构投资者之间,跟随-跟随亦是博弈的均衡解 。
与大众背道而驰往往有被践踏的危险。然而,投资就像打仗,胜利总是青睐那些不墨守成规、能在舆论倒向一方时置身事外的人。这意味着,胜利者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采取相应的与众不同的行动 。
假如你在绝望时抛售股票,你一定卖得很低。——投资大师彼得·林奇
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其实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不过,由于大多数投资人存在“羊群效应”的心理,当大家都不看好时,即使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无人问津;而等到市场热度增高,投资人才争先恐后地进场抢购,一旦市场稍有调整,大家又会一窝蜂地杀出,这似乎是大多数投资人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
如何尽量避免跟风操作呢,我们的建议是:投资人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度等因素,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同时控制自己情绪来面对各种起落,加强个人“戒急用忍”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达成投资目标。基金投资虽然不应像股票一样短线进出,但适度转换或调整投资组合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风险基金是无法避免的,如市场周期性风险,即使是明星基金也必须承担随着市场景气与产业周期起伏的风险。设定获利点可以提醒您投资目标已经达到,避免陷入人性贪婪的弱点,最终反而错失赎回时机,使获利缩水。设定止损点则可以锁定您的投资风险,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更大损失。当基金回报率达到损益条件,您就应该判断是否获利了结或认赔赎回。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的参考依据很多,一般而言,投资人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度、获利期望值、所处年龄阶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所在的市场特征加以考虑,同时定期检查投资回报情况,这样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投资组合的获利及止损区间。这里特别强调每季度的定期检查,基金投资适合懒人,但仍须每季度检查基金表现、排名变化、投资标的增减,为最终的赎回或转换提供决策依据,以免错失最佳卖点或过早出局。 需要指出的是,当基金回报达到自己设定的获利点或止损点时,并不一定要立刻获利了结或认赔卖出,此时应评估市场长线走势是否仍看好、基金操作方向是否正确,以及自己设定的获利点或止损点是否符合当时市场情况,再决定如何调整投资组合。如果是因为市场短期调整而触及止损点,此时不宜贸然赎回,以免市场马上反弹,您却因为耐性不足而卖在低点。如果基金业绩在同类型基金中表现突出,同时所在市场长线也看好,只是因为短期波动达到止损点,此时如果能容忍继续持有的风险,或许您应该重新设定警示条件,甚至可趁机加码,达到逢低摊平的目的。反之,当市场由多头转为空头已成定局,或者市场市盈率过高、市场风险增大时,无论是否达到获利点,都应尽快寻求最佳赎回时机。 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异象,它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经理人之间名声与报酬的竞争是羊群行为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理论、博弈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这一异象的原因与影响。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Banerjee (1992) 认为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Shiller (1995) 则定义羊群行为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在一个群体决策中,多数人意见相似时,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我们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我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
B.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厌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C.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
D.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羊群行为逐步增强,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
一般特征
生活在中国,而再参与炒股,你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
作为国人来说,当股价处于低位区时总是受制于各种低位均线的阻碍而股价进行一种有效地小幅跌或小幅涨。
作为中国最大的联通来说,就受制于低位均线的影响而出现这种走势。这可能是中国大部分个股在低位区时都会经历这种振荡洗筹而参与者都要经历炼狱般的锤炼。
只有经得起这种锤炼之人最终才会成为真正地赢家。
但显然这是羊群效应的具体体现之一。
事实上,联通31日的最大跌幅达2.5%(2.42元至2.36元),是因为香港联通红筹(7元)大跌2.1%有关。看样子羊群效应不光是在中国本土体现,同样也体相关市场之中。但这种走势表明联通本身走势缺乏独立的个性,仅仅是因为盘大而与联通红筹走势相关,但其它A股与H股相比,其溢价就大多了,如广船国际等。
前期的ST股同样经历了这种低位区均线压制,但在大盘破位之际都表现地异常地神勇,它们那种封涨停现象与大盘大跌形成鲜明地对比。
但这种神勇背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是因为它们的补涨所致,并非有什么神来之笔。
因为具有更理性投资群体的深B四支仙股却少了这么一份勇猛,相反表现得更加理智。
31日主板大部分ST股都在涨停的情况下,但深B四支仙股却并非涨停,而是冲高回落之走势。
当然前一次大盘在22日同样是ST群体涨停的情况下大盘大跌50多点,但随后ST大都在次后交易中补跌1-2个跌停。
因此由于ST阶段涨幅比较大,可能也存在一种补跌的可能。
这种羊群效应在31日交易盘面中同样表现地非常地明显,就是大盘从13:35至14:35仅一个小时,大盘从1659.5跌至1629.07点,短短一个小时大盘跌去30点,幅度达1.84%,这与银行存款利息相当,或许就正是表明了股市财富的虚拟性。
因此无论你持有的股票好与坏,你一定要小心这种羊群效应可能对你所造成的不必要地损失.

㈧ 羊群行为的一般特征

人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
B.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厌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C.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
D.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羊群行为逐步增强,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

热点内容
理财销售如何让客户转介绍 发布:2025-08-14 20:28:34 浏览:360
有限公司之间股权转让如何交税 发布:2025-08-14 20:27:17 浏览:427
给员工股权期权期权价格如何定 发布:2025-08-14 20:26:09 浏览:746
中国股市在外盘持有多少仓位 发布:2025-08-14 20:10:08 浏览:644
工行稳健养老这个基金如何 发布:2025-08-14 20:09:57 浏览:343
泰康人寿理财产品最少买多少钱 发布:2025-08-14 20:06:49 浏览:938
黄金银行理财产品哪个好 发布:2025-08-14 19:59:19 浏览:367
定期基金什么时候到账 发布:2025-08-14 19:52:19 浏览:875
当前股市什么最赚钱 发布:2025-08-14 19:32:32 浏览:628
st会对股票有啥影响 发布:2025-08-14 19:31:04 浏览: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