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股票市场
❶ 中国证券市场惊心动魄的2016
时光如梭,光阴荏苒。挥手弹指之间走入了2017年。最值得回味总结就是2016年的证券市场。这种梳理回味将会使得股市里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2016年首个交易日,作为熔断机制的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先后触发5%和7%的熔断阈值,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市场于13时33分起暂停当日交易。指数熔断的同时,两市再现“千股跌停”。
熔断机制的制度安排一点问题都没有,主要是细节有问题,比如熔断幅度设置问题等。笔者还是期待这个好制度修正后,成熟后,继续推出。毕竟是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当然,任何制度都是双刃剑,利用好了有益;利用不好有害。这给2017年的证券市场工作提供了思考与反思。
证监会主要领导变动是2016年一件大事。每一次证监会主要领导人事调整都引起市场较大变动。2016年2月份,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刘士余同志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免去肖钢同志的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刘士余同志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免去肖钢同志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客观地说,肖钢任证监会主席期间在制度建设,打击证券违法行为上做事不少。投资者还是挺怀念他的。
多家上市公司2016年4月12日公告称,“徐翔系”投资平台持有的股份被轮候冻结,包括华丽家族、大恒科技、宁波中百、文峰股份等公司。徐翔操纵市场案浮出水面。对徐翔案进行查处彰显了监管层打击操纵市场违法行为的决心。把一个阳光、公开、透明、干净的市场还给投资者,时不我待,关系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之大计。
2016年5月27日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被看作是中国多层次市场迈向求质之路。《分层管理办法》设置了3套并行标准,申请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的标准与已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的3套标准基本一致,但同时作了适当调整。2016年6月27日起,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并分别揭示创新层和基础层挂牌公司的证券转让行情、信息披露文件,新三板分层时代正式到来。不过,半年多过去,效果似乎不十分明显。说明这台管理办法还有待检验。
人社部、财政部6月21日发布《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职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与养老金一样都是市场期盼的活水增量资金,对于保证股市流动性预期稳定具有助力作用。
进入7月份后万科举牌事件隆重登场。万科2016年7月19日表示,已向中国证监会、中国基金业协会、深交所、深圳证监局提交《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此后事态演变宛如一场大戏,持续吸引市场眼球。暴露出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极不完善,给野蛮人强盗以空子可钻。整肃已经势在必行了。
全国首单地方国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2016年10月16日,建设银行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银行贷款转股权是企业降杠杆的重头戏,社会各界期望值很高。首单落地不仅是企业降杠杆的开始,而且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意义重大。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11月25日联合公告,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深港通”)。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2016年12月5日开始。此举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期盼已久的深港通正式开通。形成了沪深与港南北共举的开放格局,是中国资本市场,更是对外开放迈出一步。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2016年12月3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标志着一场整肃险资疯狂举牌的行动拉开了序幕。使得12月成为出台密集措施,整肃保险资金非规范投资的时期。2016年12月5日,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近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继5日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业务后,保监会派出两个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
2016年12月9日,保监会网站发布公告,近期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开展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时,资产配置计划不明确,资金运作不规范。根据《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保监会决定暂停恒大人寿委托股票投资业务,并责令其进行整改。保监会主席项俊波2016年12月13日在保监会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表示,保险资金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要成为中国制造的助推器。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
希望以整肃险资为突破口,还中国资本市场以朗朗晴空,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在2017年走得更稳更健康。
❷ 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事件影响
2013年8月16日上午的乌龙事件中共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按照8月16日的收盘价,上述交易的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此次乌龙事件后,将对光大证券8月业绩产生巨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光大证券7月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净利润0.45亿元。8月16日,中金所盘后持仓数据显示,光大期货席位大幅增空7023手,减多50手,涉及金额达48亿左右。
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最高冲至2198.85点。沪深300成分股中,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且全部集中在上海交易所市场。其中沪深300权重比例位居前二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均瞬间触及涨停。从立时冲击涨停的71只股票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交运设备、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高股息率板块,其中22只金融股触及涨停。需注意的是,沪市银行板块中,除建设银行未触及涨停外,其余均碰及涨停。事件发生后,南方基金、泰达宏利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纷纷表示对自己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估值进行下调,下调幅度超过10%。光大证券18日发布公告,详细披露“8·16”事件过程及原因,称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人民币,并可能因此事件面临监管部门的警示或处罚,公司将全面检讨交易系统管理。 2014年3月24日,光大证券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由此拉开“816事件”最动荡人事变动的一角。
光大证券聘任胡世明担任董秘,前董秘梅键(“8.16”事件后不再担任董秘职务)被调去担任总裁助理分管后勤办公室;徐丽峰担任投行总监;香港分公司陈宏兼任经纪业务总经理;成立个股期权业务部、战略发展部两个部门;此外,信息技术部、金融市场总部、多地营业部、投行构架均出现大调整,涉及数十个核心业务部门及分支结构负责人。
自“光大乌龙指”事件爆发后,原总裁徐浩明引咎辞职。光大证券党委书记薛峰任总裁,其在2009年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后在2010年挂职荆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值得一提的是,长江证券董事长杨泽柱曾在2000年任荆门市副市长。
❸ 零16年8月16日金字火腿的股票的价位是多少
您好
建议您不要买这支股票,因为我感觉他的机会不大,均线排列很差,下面是均线知识,您参考:
均线八大法则您参考:
1、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价格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价格位于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价格位于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均线,但短期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价格位于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价格位于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
6、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价格从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
7、价格位于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均线,且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不明白的可以继续问我,真诚回答,希望采纳!
❹ 2013年8月16日股市暴涨解密
自从有了股指期数,股票的上涨与经济挂钩就少了很多。
8.16暴涨黑幕很简单:股指期货是可以买空卖空的,而且用到杠杆(比如100万保证金可买卖700万,而且是T+0制度。光大证券在用50亿资金,用大单迅速拉涨10%十几个权重股;在拉涨之前,他在期指市场10亿保证金买涨,相当于期指市场70亿投入;拉涨后,迅速T+0出货,假如期指涨了10%,他就产生了7亿的利润;(而股票市场50亿拉涨,就算全部归零未涨,他也只亏5亿元,净赚2亿元)
这还只是光大单向操作的利润,同一日他还可以卖空。拉涨后,他用卖期指的12亿元做期指买跌,即期指瞬间涨10%(假设)时,他迅速下空单买跌,即12亿保证金可买跌84亿期指,因为期指是瞬间拉涨的,必然下跌,假如跌回拉涨前的原位,即跌了10%,那他84亿元的空单又产生了8.4亿的收益,而这个过程他只要在股票市场放量打压一下,既收回了股票市场的资金,又配合了做空。
这样一个来回,他就赚也10亿元净利润。
整个操作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涨幅是假设的,但基本上收益过程就是这样。
同时,假如他在股指期货市场投入的钱更多呢,不可想像利润多大啊!
出了这件事后,证券管理部门脸上无光,这是股期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一大漏洞,为什么事后很多人士提出股票市场也要T+0就是这个意思。
❺ 2013年8月16日上证综指11:04先行暴涨,光大证券11:05才跟着启动,怎么会是它导致大盘系统失常它是替罪羊
这个乌龙事件光大绝对要负责,估计证监委出面详查了,但估计不会罚它太重,但是光大本身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管动机恶意或者并不是恶意的,70亿的资金都不是小数目,就算点错的或者输入错了也不能说改就改。否则以后别家公司都学它了,弄亏了就说是误操作,这样投资者不又一次打击了吗。赚的钱不算,赔的钱不退,那么以后谁还炒股啊。反正股票里面尤其是我们这里的股票里面猫腻太多了,能不玩就不玩,广大股民伤不起!!
❻ 2016年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大事件有哪些
当前来看,影响股市的事件主要有熔断机制(当然包括实行和暂停)、减持新规(针对大股东和董监高等)、人民币贬值和后续打算推行的注册制,未来估计也会陆续推行一些政策刺激股市,但目前来看,主要的影响大事件就是刚刚提到的几件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望采纳,多谢!
❼ 2016年8月16日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是指什么
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
❽ 8月16日沪指盘中惊天逆转,权重股瞬间暴涨,多只股票涨停。盘中沪指一度飙涨愈5%逼近2200点
自从有了股指期数,股票的上涨与经济挂钩就少了很多。操纵股票获益更加成为可能。
8.16暴涨黑幕很简单:股指期货是可以买空卖空的,而且用到杠杆(比如100万保证金可买卖700万,而且是T+0制度。光大证券用50亿资金,在股票市场用大单迅速拉涨10%十几个权重股;在拉涨之前,他在期指市场10亿保证金买涨,相当于期指市场70亿投入买涨;拉涨后,迅速T+0出货,假如期指涨了10%,他就产生了7亿的利润;(而股票市场50亿拉涨,就算全部归零未涨,他也只亏5亿元,净赚2亿元)
这还只是光大单向操作的利润,同一日他在期指市场还可以卖空。拉涨后,他用卖期指的12亿元做期指买跌,即期指瞬间涨10%(假设)时,他迅速下空单买跌,即12亿保证金可买跌84亿期指,因为期指是瞬间拉涨的,必然下跌,假如跌回拉涨前的原位,即跌了10%,那他84亿元的空单又产生了8.4亿的收益,而这个过程他只要在股票市场放量打压一下,既收回了股票市场的资金,又配合了做空。
这样一个来回,他在期指市场就赚足15.4亿元净利润,减去股票市场5亿亏本,净赚10.4亿。
整个操作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涨幅是假设的,期指杠杆是多少,我也没操作过,是假设的(我查了一下网络,基本上是5-6倍)。但基本上收益过程就是这样。
同时,假如他在股指期货市场投入的钱更多呢,不可想像利润多大啊!
出了这件事后,证券管理部门脸上无光,这是股期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一大漏洞,为什么事后很多人士提出股票市场也要T+0就是这个意思。
❾ 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解决办法
积极研究完善相关风险的前端防控制度
此次事件中,市场对于交易所为何没有对券商自营席位交易数量、金额进行前端控制也颇有疑问。对此,上交所表示,从境外经验看,几乎所有交易所都不对证券交易进行前端控制。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实行一级证券账户体系,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掌握投资者的证券数据,故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在卖出证券上增加了前端控制机制。同时,根据现行证券法的规定,投资者的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因此证券买入的前端控制,由掌握投资者资金信息的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负责。此外,登记结算公司建立了最低结算备付金制度,要求证券公司缴存结算备付金,并在交易结束后的次日缴足结算资金,以完成交易的交收。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证券公司的自营交易是“超额买入”或“信用交易”。
虽然交易所市场监察系统具有相关交易预警指标,能及时发现异常交易,但毕竟是在交易达成后,只能进入事后处置环节,无法进行有效预防。为此,上交所将在监管机构统筹组织下,积极研究完善相关风险的前端防控制度和措施。
进一步研究论证熔断机制和“T+0”机制
此次事件发生后,证券交易的熔断机制和“T+0”制度再次成为市场呼吁的热点问题,对此,上交所发言人指出,证券交易的熔断机制,是指当股市大盘或个股波动超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时,触发交易中断或暂停的机制。事件发生时,部分欧美市场采用了这一机制。中国证券交易没有建立熔断机制,但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
在谈及此次事件中的跨市场监管真空和人为设置的不平等套利机制问题如何解决时,上交所表示,跨市场监管并不处于“真空”状态,此次事件中,上交所在11时10分便与中金所联系,启动了跨市场监管。通过此次事件,交易所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抓紧研究论证股票“T+0”交易制度。
对交易所的运营与监管也做了一些思考
对于市场比较关心的光大证券是否借ETF卖股票的问题,上交所发言人表示,通过对光大相关证券账户进行的重点监控,截至2013年8月23日收盘,相关账户未有减持行为。发言人进一步表示,通过该事件,上交所结合市场的意见和建议,对交易所的运营与监管也做了一些思考,加深了相关认识:第一,交易所的市场运营以法律、规则为导向。第二,交易所的市场秩序以市场各方归位尽责为基础。第三,交易所的市场监管以强化事后追责为保障。第四,交易所的市场发展以效率与安全的平衡为目标。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线监管,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规则,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市场安全有效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