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关闭

股票市场关闭

发布时间: 2021-08-07 14:29:13

『壹』 关于关闭中国股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历史,这样记录了这场闹剧的始末:1999年5月19日,上证指数由1057点大涨至1109点,由此开始长达两年的“人造牛市”,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达到牛市峰值2245点,2005年5月27日,上证指数跌穿“519”起点至1051点,至此,这个“人造牛市”以投资者的背弃和管理层的绝望而告终结。
由终点到起点,虽然极富戏剧性,但远远不是“519”闹剧的全部。在这一场近乎“完美”的市场崩溃背后,一场时代的正剧已然安全地谢幕。这个正剧,才是中国股市六年来眼花缭乱的演出背后,最值得观赏的部分。最近的一则新闻提示了这个正剧的本质。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从1998年到2002年被关闭之前的四年多时间中,南方证券的多名高管通过各种渠道向境外转移资金达7.8亿美元之巨。这些巨额资金悉数落入私人之手,已经无法追回。1998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牛气最盛的时候,而绝非巧合的是,南方证券也是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中最为卖力也最为耀眼的主力之一。南方证券在“519”牛市中的所做所为,透露了“519”行情一个难以与外人道及的秘密:所谓“519”牛市,不过是一场财富转移游戏的代名词。它既不是出自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预期,也不是源于市场力量所制造出的那种投机性波动,而是完全扣合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时代主题:财富再分配。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直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市场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勃兴而鼎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草根市场阶级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可供开拓的市场空间开始变得日益狭小,市场利润也开始急剧摊薄。值此之际,通过体制提供的寻租空间开拓“政治利润”,就成为一种极具诱惑力的选择。这种“政治利润”不仅意味着对增量财富的一种再分配,也同样意味着对前20年改革所创造的存量财富进行一次总体的再分配。而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为实现这种“政治利润”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具有高度的垄断性质因而可以控制财富分配的流向,也同样是因为证券市场作为要素市场具有的特殊便利性,在这个市场中,巨额的财富转移在转瞬之间就可以完成。这样,90年代后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实际上就变成了当时如火如荼的财富再分配运动的一个道具。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519”行情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中国股市的一个公认的显著特征是畸高的换手率,但在我看来,这反映的并不是中国人有多么强的投机心理,而是反映了这样一种更加隐秘的事实:转型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更多地已经沦为一个洗钱场所。交投越是频密,洗钱就越是方便,就越是安全。基本上可以肯定,“519”牛市肇始于中国转轨体制中长期积累起的一种财富再分配冲动。我愿意指出,起始于90年代后期的这场财富再分配运动并没有止步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熊市,它其实也是推动中国今天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动力。

理解中国证券市场90年代后期发展的另外一条线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改革一个重要的合法性来源。没有经济增长,中国的改革几乎一天也难以维系。改革越是深入,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依赖就越是加重。但在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市场化进程所激发的自主经济增长动力开始逐渐削弱,而1997年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经济增长于不坠,就必须倾全力调动要素资源以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由于中国的国有银行体系还未从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过热所造成的坏账深渊中恢复元气,为这种强制性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的重担,就毫无选择地落在了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肩上。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清楚地记得,就在1997年,金融监管当局还在拼命打压证券市场,并将这个成绩抬高到“预防了金融危机”的高度加以炫耀,但短短两年之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个中原因正在于,有人开始意识到,强制性的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中国证券市场提供慷慨的金融支持。于是,一场不加掩饰的阳谋被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受到恭维和引诱的投资者像羊群一般鱼贯而入。然而,一旦证券市场承担了政策性的目标,证券市场的严重扭曲和资源错配就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也只是或迟或早的事情。不管这个目标是为国有企业解困,还是为社保基金筹资,抑或是更加名正言顺的经济增长。事实上,这种低级错误,中国的国有银行系统早就不止一次地犯过。不幸的是,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又一次愚蠢地重蹈覆辙。从中国金融体系不断重复同一错误所显示的“固执”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体制力量在起作用。虽然近一年多来,政府在重建中国股市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罕见的决心和勇气,但在“国九条”之中,人们依然能够看到资本市场承担政策性功能的影子。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承担的是为国企解困、为拉动内需服务等政策性功能的话,那么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承担起为央企服务、为国有银行解套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国九条”之中委婉传达出的一种值得警惕的信号。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一直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没有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但如果你真正洞悉了中国证券市场,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中国证券市场更贴切地反映转轨中国的基本面了。通过权力垄断进行财富再分配,通过金融支持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是90年代末期之后中国经济领域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或者说最具有压倒性的时代任务,而9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证券市场所服从、所服务的,正是这样一个基本面。我们当下目睹的这个证券市场,就是被90年代末期以来强制性的金融支持以及野蛮的财富再分配掏空之后的一个空壳。当大量的财富已经顺利出局的时候,留给中国股市的惟一结局就只能是熊市。显然,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常说的那种狭隘的GDP基本面。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股市可以成为我们观测中国转轨动向的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先指标。透过这个指标,我们的确观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中国证券市场一直有“政策市”的绰号。这表达的是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又爱又怕的心理。1996年12月16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让投资者怕之极,1999年6月15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又让投资者爱之极,这种历史经验构成了中国政策市的心理基础,也以漫画的形式凸现了政府政策在证券市场中一言九鼎的作用。不过,观察近年来的中国证券市场,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政策效力递减的曲线,及至“国九条”出台后的一年多的中国证券市场实践中,政府政策更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反向指标。政府越是出台利好,投资者就越是害怕,生怕后面藏着某种更深的“阴谋”。这固然说明了中国投资者在逐渐成熟,但在另一面,它可能也昭示了一种更加严重的危机: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信用正在急速流失。

政府信用的流失,是中国证券市场多年熊市产生的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副产品。它与熊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其破坏力,目前已经开始在中国股市中发酵。

统计表明,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降到14.6倍,如果考虑到30%左右的对价,市盈率将进一步降至11.5倍,这远远低于标普500的19倍,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为18倍,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高达48倍,它甚至也远远低于被公认为市盈率水平极低的恒生指数的15倍。但就是在这种市盈率水平下,沪深股市仍然狂泻不止。对这个现象,许多人表示迷惑不解。但如果我们从政府信用的角度看问题,困惑可能就会迎刃而解。在一个政策反复、流弊丛生的市场中,股票价格会出现“负”的信用溢价,换句话说,与信用较好的证券市场相比,具有同样投资价值的股票在价格上会出现向下的修正,会低于那些信用较好的市场。道理非常简单,人们不相信你的市盈率是真是假,必须提高保险系数。中国证券市场几乎完全失去控制的下跌状况表明,政府信用的流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得多。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日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治理将更加艰难。信用不存,市场经济就如无根之草,遑论资本市场这种完全靠信用维系的市场体系。

在转轨国家,由于市场本身无法产生信用,只能依靠政府向市场注入信用,以推动市场化的迅速扩展。中国证券市场前十几年的发展就是靠政府不断注入信用而被推动的。政府注入信用以推动市场扩展,可以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也很容易造成信用的严重透支和滥用。如果将政府信用看做一种公共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在中国证券市场显然已经看到了一场典型的公共品的灾难。在中国资本市场,这种灾难正在迅速转换为政府治理的灾难,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最为凶险的敌人之一。其实,今天这种灾难我们多年之前就已经提前预告:“一轮煽人的牛市之后,毁灭的将不仅仅是虚拟的市值,而是实实在在的公共财富……资产的损失还可以计算,但政府信用的丧失却很难挽回。正是在这里,政府为此轮牛市付出了最为昂贵的代价。”我一直将现在的行情叫做 “还债行情”,现在的熊市只是在还以前的债务。“519”在历史上留下的黑洞有多大,熊市就会有多深。在其中,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处境将会异常艰难。从股市作为中国转轨的先行指标的角度看,这种治理灾难又何尝不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的一种灰暗的预示?股市,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先败露的一个秘密。

信用,作为现代市场体系须臾也不能离开的基础设施,是证券市场得以存续及发展的根本,如果监管部门继续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治理上采取机会主义式的相机决策,那么,我就要坦率地说,中国股市的熊市可能还远远没有到头。所幸的是,在股权分置的试点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监管部门正在表现出某种战略家的品格。这种迹象可能是中国监管部门决意在资本市场上重建信用的一个起点。重建中国股市,必须首先重建信用,而重建信用,必须首先从监管者本身做起。不如此,我们就无法切断中国资本市场的漫漫“熊”途。

重建信用尤其是重建政府信用,只是重建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它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要想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资本市场,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加以配合。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绝大多数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者都喜欢带着显微镜去寻找中国证券市场内部的制度缺陷,但实际上,扭曲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干扰因素来自外部。中国证券市场不是可以独立于外部环境而单独生存的系统,而是被外部环境所决定的。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明白,没有一个健康的法治环境,我们是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证券市场的。即便强行建立起来,也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轰然倒塌。我们不知道熊市何时可以终止,但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还没有任何一个法治匮乏的国家建立过有效的资本市场。在此之前,我们还可能看到股市的上涨,甚至看到牛市,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

吴敬琏:中国股市应当关闭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做了一场关于大历史环境下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报告,其把国内当前焦点的股权分置的方案问题放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来看待,最后指出,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
他说,纽约的股市是靠其严厉的监管,伦敦是靠的信托和良心的传统。这些因素都是长期的发展,积累而完成的,是不可移植的。.当前的中国股市,两者皆缺,在一个官商勾结,管理松懈,良心丢失的市场上,你怎么可能指望股市的健康成长。中国当前的经济表面上繁荣昌盛,社会天下太平,但其表面下隐藏了最动荡不安的基因。改革走到今天带给我们社会的也许是严重的动荡与不安。其最后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有严格的法律来约束无序的社会,***,***只是法制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来源IP:

『贰』 主动退出A股市场的股票,还能重新进入股市吗

招商南油的前身长航油运,曾经因重新上市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作为首家因财务指标退市的上市公司,长航油运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方面是长航油运申请重新上市,适用于旧版的上市规则,即满足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正值,而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等条件,即可申请重新上市;另一方面则是在于长航油运属于央企上市公司,更进一步加大了重新上市的概率,对投资者来说,只是承受了较长的时间成本。

退市股接连实现重新上市的目标,实际上意味着A股市场已经实现了上市、退市以及重新上市渠道的畅通,这也是提升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以及增强市场活力的表现。或许,针对当前存在退市压力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存退市风险的央企或国企上市公司,可以借助主动退市等形式阶段性退出股票市场,而后经历一系列破产重整或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再轻装上阵、华丽转身,或许也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

从长航油运到二重重装,退市股重新上市也成为了一夜暴富的投资机会。不过,纵观这些年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情况,真正可以实现重新上市的企业还是寥寥无几,有不少企业已经长达十多年留守在三板市场之中,企业的流动性长期处于枯竭的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对长航油运以及二重重装的股东来说,确实也是比较幸运的,但它们均有一个特殊的背书,加上本身所处颇具战略地位的行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重新上市的概率。

博弈退市股的重新上市,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退市股。其中,对牵涉重大违法、欺诈发行等行为的退市股,投资者更加不能够抱有幻想。不过,换一种角度思考,在目前传统周期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跌跌不休、经营状况持续惨淡的状态下,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申请主动退市,未必会是一件坏事,待历史包袱逐渐卸下,企业再度轻装上阵,或许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少的惊喜,这也是多方共赢的结果。

『叁』 怎么能退出股市

1、退出股市,首先要注销炒股账户,然后自觉不要去关注股市方面的消息或者新闻,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退出股市了。
2、在办理股票账户的销户的时候必须带上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是无法办理股票账户的销户的手续的。办理股票账户的销户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的手续:
(1)到之前开立股票账户的营业部(必须是开股票账户的券商营业部,即在哪里开的股票账户就必须在哪里注销股票账户,无法到其他券商办理,也无法在开股票账户的券商的其他营业部办理)提出注销股票账户的申请。
(2)按照券商营业部的要求在券商营业部给单子找该营业部的相关负责人签字。
(3)在券商营业部各个岗位的相关负责人签完字之后,到柜台凭身份证和股东账户卡办理股票账户的销户手续。
(4)在办理股票账户的销户手续之后的第二天或者这之后办理证券资金账户的销户手续。

『肆』 股票如何退出市场

把股票卖掉,钱转到银行卡里就可以了,如果你以后都不做了再销个户就行了

『伍』 股市每天上午下午什么时候开市关市

我国股票市场早上九点十五至九点二十五是集合竞价时间,九点二十五至九点三十是集合竞价结果显示时间,九点三十开盘开始连续竞价。
上午持续到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开始,至三点结束,三点过后一两分钟的成交亦算进当天成交内。

停牌股票当天不交易,节假日休息。
交易方法:网上,电话,营业厅。
1)9:15----9:20这五分钟开放式集合竞价可以委托买进和卖出的单子,你看到的匹配成交量可能是虚假的,因这5分钟是可以撤单,很多主力在9:19:30左右撤单,当你买进时,你不撤单,他可撤出,然后他卖给你,因此你一定要把撤单键放在手上。
2)9:20---9:25这五分钟开放式集合竞价可以输委托买进和卖出的单子,但不能撤单,有的投资者认为他己撤单就完事了,事实上这五分钟撤单无效,白白输入的。这五分钟你看到的委托是真实的,因此要抢涨停板的,一定要看准这五分钟,但你不知道这五分钟哪些股票要涨停板,股票软件输入81和83可以看到。
3)9:25---9:30这五分钟不叫集合竞价时间,电脑这五分钟可接收买和卖委托,也可接收撤单,这五分钟电脑不处理,如果你进的委托价格估计能成交,那么你的撤单是排在后面来不及的,对于高手而言,这五分钟换股票一定要利用,比如你集合竞价卖出股票后,资金在9:25就可利用,你可在9:26买进另一只股票。还有你要得到新股开盘价,你高价格得开盘价,你高出开盘价的部份在9:25返回,你又可利用这返回的资金。
4)9:25产生的开盘价都是按成交量最大化原则定出的,深圳股票在收盘14:57---15:00是收盘集合竞价时间,这3分钟不能撤单,只能输买进和卖出单子,因此深圳收盘价也是集合竞价得来的,而你看到的上海最后一笔只有价格,股数为0,这是因为上海收盘价格是按最后一笔倒推1分钟的加权平均价算出的,不是集合竞价得来的,在防止操纵收盘价方面不如深交所。

『陆』 2020年9月份怎么股市天天跌难道股市要关闭吗

不会关闭的。截至到2020年8月。全国际股市经常亏。2020年2月25号后大盘一直狂跌,基金也会亏损得很版惨。一般情况下,基金都是跟权着大盘走的,大盘跌,基金就跟着跌。

而且2020年A股想要来大牛市不现实,只有阶段性牛市,真正的牛市会推迟到2021年了,所以想要A股来牛市,还需要继续等待。

定投可以随时暂停、终止或恢复扣款,解约也不会征收罚息,可以在市场风险中从容进退,这就保证了您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及时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调整,在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下,灵活的投资方式可能会使您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6)股票市场关闭扩展阅读:

随着投资者的谨慎观望情绪盛行,上海和深圳股市周五开盘下跌。上海股市开盘小幅走低,基本持平。开盘后市场虽有一定的上涨,但尚未能获得数量和能源的配合,资本进入市场的意愿不足,早盘股指基本上呈窄幅波动的方向。

然而,午盘开盘后,在审慎减资的压力下,市场出现了一波持续的下跌浪潮,这进一步挫伤了场外交易资金的热情。尾盘市场跌势放缓,上证指数最低。尾盘达到3276点后,小幅回稳。

截至收盘,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报3278.00点,下跌34.50点,跌幅为1.04%,成交量为2499亿美元。深成指收报13128.46点,跌267.72点或2.00%,成交量为4,378亿。周五,上海和深圳股市基本持平,然后冲高并遇到阻力然后回落。交易量仍偏于萎缩,空头力量占上风。

『柒』 全国股市的散户全部都退出市场,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果中国的散户股民都退出了证券市场,对股市是件好事,会有几个方面的结果。

市场波动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资本市场,二级市场是一个散户化很严重的市场。近20年的证券历史上来看,散户数量是越来越多,截止到2019年,中国的散户股民人数已经达到1.7亿,就在全球的资本市场来看,散户化都很严重。

散户有一个最典型特点就是追涨杀跌,散户在股市中有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没有太多的专业技术能力,喜欢道听途说,随着情绪来操作股票,这种投资情绪和方式极其容易导致追涨杀跌,所以中国的股民也是八亏一平一赚的局面,特别是在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时候,更加容易造成杀跌的情况,所以中国的股市有时候波动特别大。

所以垃圾上市公司和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肯定会逐渐淘汰和退出的,这样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就会大为改善,就会形成股市的慢牛的结构,市场缺少了恶意炒作,缺少了散户的情绪化买卖,那好整个市场随着优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股价逐步推动股指逐渐走高,那么未来长牛,慢牛的结构可期。

『捌』 关闭股票市场有利于经济发展对还是错

你竟在这瞎J B扯蛋,可能吗?

『玖』 股票市场大盘每天闭市后还会有交易吗

不能哦【回答】

闭市就是关闭交易了【回答】

大盘2.57分停盘到3点有时收盘价一样怎么回事?【提问】

你说的是意思?【回答】

大盘2.57分已停止交易显示收盘价到3点钟就变有时差2一3分钱什么原因?【提问】

这个是收市之后的波动,也就是临界关市时产生的【回答】

『拾』 中国股市会被迫关闭!

中国股市不会被迫关闭。
中国股市发展正常,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序。
简介: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

热点内容
支付宝股票交易系统 发布:2025-05-22 09:22:29 浏览:436
新三板股票算什么市值 发布:2025-05-22 09:01:11 浏览:665
期货还有什么可玩品种 发布:2025-05-22 08:49:45 浏览:129
股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差别是什么 发布:2025-05-22 08:45:45 浏览:260
金融机构如何解决数据稀缺困局 发布:2025-05-22 08:34:43 浏览:24
一万能炒什么期货 发布:2025-05-22 08:34:41 浏览:649
股权转让合同律师怎么选北京律师 发布:2025-05-22 08:29:11 浏览:4
如何筛选可以投资港股的基金 发布:2025-05-22 08:18:58 浏览:256
期末基金余额市值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22 08:15:48 浏览:445
汽油基金定投哪个好 发布:2025-05-22 08:09:54 浏览: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