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电子工业股票市值
Ⅰ 当代世界经济呈现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出现了日益增多的规模更大的垄断企业,跨部门多角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广泛发展。战后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与新兴工业部门的巨额投资相适应,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巨型的垄断企业不断出现。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199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第一名--通用汽车公司的年收入高达1613亿美元,前 10名年收入总额达9717亿美元,第500名--波尔公司的年收入也达到近29亿美元。垄断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资本积聚的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等形式进行的资本集中也扩张了垄断资本的实力。据统计,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和欧洲的并购总额分别达到5780亿美元和 3414.2亿美元,同比增长64%和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最大的购并案是美国在线公司对时代华纳公司的购并,购并金额高达1640亿美元。
第二,金融资本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进行国际生产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与工业资本的融合,使金融资本的实力大增。据统计,1956年美国各金融机构所控制的工业公司的股票市值为791亿美元,占全部上市股票总值的24.5%,1976年增加到3754亿美元,占全部上市股票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9.7%。金融机构除了大量控制工业企业的股权外,还与工业公司实行人事结合,双方互兼董事,相互渗透。伴随金融资本实力的增强,其政治统治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任政府要职,通过国家政权机构为金融资本谋取利益,大资本家洛克菲勒和肯尼迪都曾出任过美国副总统和总统。面对有限的国内市场,日益庞大的金融资本不得不向外扩张其多余的资本,进行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战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这种扩张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资本输出的数量剧增,输出的方向开始朝向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往往采用隐蔽的援助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金融资本的巨大增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量剧增。据统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45年的资本输出量为510亿美元,1975年增加到6000多亿美元,增长了10 倍,1996年仅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就达到近8000亿美元。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由战前的流向经济落后国家和殖民地附属国转为流向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资本流量已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80%~90%。资本输出流向的变化一方面与科技革命对各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战后一段时期内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不无关系。其次,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发展相适应,以国家为主体的资本输出大量增加。美国国家资本输出总额在1946年至1977年的30年间增长了约8.5倍。最后,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时,通常采用所谓的"对外援助"方式,表面上是无偿的,实际上总要附加对输出国有益的种种条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时,一定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和奴役性条件的原则。
第四,以欧盟为典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范围的经济协调成为必然选择。各种国际经济组织(IMF、IBRD、WTO等)、国际经济协议、地区性经济集团的建立都是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方式,其中,尤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然而,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层次的调节,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有助于垄断资本主义各国间矛盾的缓和,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第五,新殖民主义代替旧殖民主义,采用经济渗透的方法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原有的旧殖民统治不得不变换形式,采取更加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新殖民主义的招数很多,主要是打着 "援助"的旗号进行资本输出,并以此控制受援国的经济和政治。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利用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
望采纳
Ⅱ 什么是现货黄金
国际现货黄金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就已识别了黄金。千百年来,拥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黄金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被人们赋予怎样的功能?黄金课堂带你一起去寻找不同历史时期黄金的功能演变。
在19世纪之前,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而黄金价值高,产量稀少,运送成本高,铸造困难的特性,使得黄金的价格十分稳定,这决定了其具备充当货币功能的属性。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开始转化为世界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直至世界大战爆发,物价飞涨打破了金本位制的施行环境,“金本位制”崩溃。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美元开始贬值,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
1973年,黄金迎来了它非货币功能的时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当然,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的黄金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起来,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开始活跃在投资领域
国际现货黄金又叫伦敦金,因最早起源于伦敦而得名。伦敦金通常被称为欧式黄金交易。以伦敦黄金交易市场和苏黎世黄金市场为代表。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记录只在个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账户”上体现,而不必进行实物金的提取,这样就省去了黄金的运输、保管、检验、鉴定等步骤,其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额要小于实金买卖的差价。
回顾现货黄金40年
黄金30年的牛熊历程(资料)
1967年11月18日,英镑在战后第二次贬值;1968年3月17日,“黄金总汇”解体;1969年8月8日,法郎贬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关闭黄金窗口,停止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美元前来兑换黄金。美元挣脱黄金的牢狱,自由浮动于外汇市场。
1972年这一年,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间波动。
1978年,原油飙涨达一桶30美元,金价涨到244美元。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
1980年元月的头两个交易日,金价达到634美元,美国财长米勒宣布财政部不再出售黄金,之后不到30分钟金价大涨30美元达715美元,元月21日创850美元新高。美国总统卡特不得不出来打压金市,表示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天收盘时金价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
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12年。 金价从1968年的35美元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间,每年有30%的获利率。1980年黄金投资额达1兆六千亿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黄金的投资额仅是美国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1981年,金价每盎司的盘势峰顶是599美元。到了1985年,盘势降到 300美元左右。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后,黄金价格触及486美元的峰顶后便一路下滑。
1988 年至1999年的有关黄金市场的评论:
1988年2月8日:上周五每盎司金价以439美元收市,令黄金好友捏一把冷汗,因为金价支持点正好在此水平,技术分析告诉我们,此水平一旦跌破,金价就如入无支持之境,要跌至什么价位才能企稳,技术派已不敢肯定,艾略特理论的指示是180美元。
1988年8月20日:既然投资者忧虑经济衰退迟早来临,那么黄金是不应忽略的投资工具。在30年代股市大崩溃时,最有代表性的金矿股 Homestake的股价从1929年的7美元上升至1932年的46美元(期间道指跌幅达90%)。
1989年2月1日:金价从1980年1月20日的历史高位850美元计,到 1988年年底,美元金价已跌去52%。在这十年内,美国的通胀率升幅共达 90%,以低通胀率见称的日本也在20%的水平,而黄金的这段走势说明它没有抗拒通胀的能力,黄金应从“保值商品”上除名(有意思的是,若以日元计,这十年的金价跌幅最历害,达75%。)。
在80年代,黄金无息成本的弱势凸现。因为在70年代,债券及银行利息都低于通胀率,也就是“负利率”,这时黄金无息可以忽略不计,到了80年代,债券和其他固定利息的投资工具所提供的收益高于通胀率,令黄金的魅力骤然失色。
1989年2月13日:名画和古董与金银一样是无息产品,为什么前者在80年代的价格大涨?原因是物以稀为贵。名画和古董往往是独一无二的,而金银能不断生产。
1989年11月15日:金价从9月中旬的350美元回升至11月14日的391.5美元收市,两个月升幅达11%,令“金甲虫”兴奋不已,但往上已难有作为。
1989年12月9日:金价在11月27日见427美元之后,市上传出苏联大量抛售黄金的消息,令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中,作为世界第二大黄金出产国的“苏联卖金”传闻,对下降的金价发挥了巨大作用。
金价确实与通胀率无关。1981年,美国通胀率上升8.9%,当年金价却大跌32%;1986年通胀率跌至1.1%,但当年金价上升19%。
1990年5月24日:市场出现18.7吨(每吨为二万七千盎司)黄金的沽盘,是美国清盘官将最近申请破产的储贷银行及财务公司所持黄金集中推出套现,金价大跌,推低至360美元。
1990年7月12日:1989年新产黄金加上旧金翻碎金整合(铸成金条)等来源,黄金总供应量为二千七百二十三吨。在需求方面,首饰用去一百三十八吨、电子业用了一百三十八吨,金币消耗量一百二十三吨,其他(主要为实金持有者)购进了六百五十一吨。
首饰金的需求占了黄金总供应量的67%,而且1989年的首饰用黄金较 1988年的约一千五百吨增长了23%。尽管如此,金价仍是不振。1988年,各国央行买卖黄金出现净购额285吨,1989年则为净卖额二百五十五吨。
由于冷战式微,黄金作为政治保险效用也消失了,无利息还得付仓租的黄金恐非精明的投资人所选。
1990年9月5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价从370美元反弹至417美元,又往下打回383美元。由于美国财赤日趋严重,美元汇价摇摇欲坠和全球信贷危机呼之欲出,金价长期看有向500美元的“颈线”靠拢的趋势,一旦升至 500美元,最低升幅可令金价见700 美元,中间数为850美元,最高可见1000美元。
1991年1月12日:现在是“现金为王”,这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现金是垃圾”,简直天壤之别,黄金已成为“一沉百踩”的商品。但金价仍有可能凌厉反弹。
1991年6月13日:金银一齐上升,却有不同的理由。盎司白银价在3 月曾跌至4美元以下,不及其最高价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大家以为白银供过于求。但5月中旬,美国一家机构认为白银恰恰是求过于供,1991年白银产量为四亿八千一百万盎司,需求则达五亿九千万盎司。于是白银大幅上扬,最高见4.64美元。走势派指出,白银好淡的分水岭在4.22美元,已进入上升轨道。
至于黄金,则是穷极思变。大部份机构投资者组合已没有黄金,美国大规模互惠基金Kemper上月解散属下的黄金基金。买卖黄金矿股票的华盛顿Spokane证券交易所宣布暂时停业,等等。人们终于开始反向操作,令金价反弹。
还有一个“恐惧指数”也有意思。美国的一位投资顾问根据美联储存金时价与美元(M3)供应量的关系,制成一项恐惧指数。五月底盎司金价360.75 美元,美联储存金二亿六千一百九十万盎司,M3发行量为四十亿七千六百万,等于每百美元含金值226美元,这便是恐惧指数2.26,它已接近尼克松在1971年宣布取消金本位创下的恐惧指数2点的纪录。美元含金量2.26%,意味着其余97.7%美元都是无中生有靠美国政府信用支持,而美国政府负债累累,这97.74美元全是借贷而来。于是,人们抛美元买黄金。恐惧指数的最高点是10点,正在1980年黄金历史天价时。
1994年10月8日:英国著名的裁缝街的西装,数百年来的价格都是五、六盎司黄金的水准,是黄金购买力历久不变的明证。盎司金价若突破396美元,下一个目标是406美元,此关一破,黄金牛市便告诞生,可看1200美元。
1996年2月5日:上周五盎司金价一度升达418.5美元,打破了1993年高价409美元,技术专家认为,此关一破,金价有机会破445美元。
各国央行不但卖金,而且租金。卖金方面,最高的是1992年卖了六百吨,1995估计为三千吨。金商看淡未来金价,因此设法向储存大量黄金的中央银行租金,租期三年至五年不等,然后在市场沽出。对金矿主而言,这不过是把三五年后的产金以当前价格卖出,等于把未来利润先行兑现,而央行则“盘活”了资产。据英伦银行12月上旬公布的数据,仅伦敦金商就向央行租借一千五百吨。
若不算央行和售金,其它早已供不应求。1995年和1994年其金产量差不多,同为二千七百八十七吨,而消耗量在四万吨水平,黄金赤字在一千一百吨至一千二百吨之间。
1997年7月8日:西方各中央银行有秩序地消减黄金储备。资料显示,荷兰央行直接沽金,比利时铸造金币变相售金,瑞士央行计划分期出售约值五十亿美元黄金,建立“大屠杀黄金”,以示该国二次大战期间大做纳粹生意的悔意。上周四,澳洲公布今年上半年陆续卖出约值十七亿美元的黄金,虽然售金量不大,却占该国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二,说明不再把黄金视为主要货币和储备。澳洲居南非、美国之后,是世界第三大产金国。
结果,盎司黄金美元价在370至400美元之间徘徊约两年之久,上周四突然在纽约市场急挫,周五伦敦跌至324.75美元,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998年3月24日:每盎司金价在1月9日跌至278.7美元的最低价,昨在294美元水平徘徊。黄金盛极而衰,现在其市价已低于平均生产成本每盎司315美元,世界有一半金矿亏本,相继停工势所难免,这令过去二年出现新出土黄金供不应求,所提炼的黄金供应比需求少约一千吨,只是由于央行抛金及民间藏金在金价前景看淡之下纷纷沽出,以致金价下挫之势未能扭转。
加拿大巴烈克金矿计划大规模铸造“创世纪金币”,计划用一千吨至二千五百吨黄金造此币。如果计划落实,将是耗金量最大的金币铸造,因为以往南非克鲁格兰金币一共耗金一千四百吨,1986年日本裕仁金币用金量一百八十二吨,1991年明仁金币用金六十吨。对黄金市场而言,这是一大利好。去年各国央行售金量是八百二十五吨,“创世纪金币”将可完全消化。
1999年7月6日:英伦银行周二以每盎司261.2美元售出二十五吨黄金,筹集得二亿九百八十万美元,这是英伦银行近二十年的首次拍卖,也是该行五次拍卖的第一次。自英国公布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出售其七百十五吨黄金储备的四百十五吨以来,金价已跌逾一成。消息宣布后金价随即跌破 260美元水平,达256.4美元,创下20年新低。
黄金不会人间蒸发、磨损的“永恒价值”,为市场留下祸根。因为数千年来存世的黄金估计达十二万五千吨,其中约三分之一在各国央行的金库里,其余为私人藏金和首饰物。
一边是央行大肆抛售(瑞士央行也计划估售一千三百吨左右黄金),另一方面金矿主开采数量有增无减。原因有二:第一是黄金单位生产成本下降, 1998年跌20%,每盎司平均美元生产成本只有206美元;第二是矿务公司已发展出“产铜为主产金为副”的生产模式,估计副产的黄金1995年占黄金总产量的9%,2005年将增至17%。黄金随黄铜而来,意味矿场愈来愈不会把黄金产量与价格挂构。
有人已预估下世纪初金价见150美元,目前金价真的不知伊于胡底了。作为贷币商品甚至纯粹商品,黄金已失去“长期持有”的价值,这是投资者不得不承认和留意的。
市场的供求与市场价格相互作用。
从实际需求看,黄金是供不应求的,每年大约有一千吨的缺口。但各国央行的储备买卖却是追涨杀跌,让黄金市场变得求不应供。“黄金跌得愈低,官金出售的可能性愈大”的规律。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扬,从1982年的375美元涨到1987年股市崩盘后的500美元左右,就少有中央银行出售黄金。之后,黄金再次转势,到1992年时降到350美元左右,这段期间各央行总共兑清了五百吨黄金。从1992年到1999年,黄金跌到300美元以下,各国央行总共出售了三千吨左右黄金,一年约四百吨。各国央行最后发现敌人就是它们自己。只要中央银行持有的官金过剩,每次官金出售就会成为头条新闻,金价就会下跌,出售所得相应减少。
下跌的金价可能刺激了它的实际需求。1990年,用于首饰和电子工业的黄金比1980年高出50%以上,比1994年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单单用于首饰生产的黄金就比1850年高出一百倍,由于人口在此期间只成长了五倍,因此,平均每人的金饰消费增加了二十倍。
1999年8月26日,每盎司金价跌至251.9美元,创下二十年来低位,在底部横盘两年后,于2001年再次发力上攻,到2003年年底为414美元,涨幅达60%。
国际现货黄金的特点:
1、资金利用率高:通过保证金模式下单,100倍的资金杠杆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交易门槛。一手只需保证金1000美圆。
2、金价波动大,获利机率大:根据国际市场行情,按照国际惯例报价.因受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金价经常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可以利用这差价进行黄金交易。
3、交易时间长: 20小时交易时段,涵盖了交易量最大的欧洲盘时段和美洲盘时段,增加获利机会。交易时间宽松,交易方式便利,不与工作时间、地点相冲突,尤其适合上班一族。
4、交易规则灵活: T+0交易规则,允许当日平仓,并允许投资者进行多次交易,提供多次投资机遇。
5、利润高: 黄金涨,可以做多(买入单):黄金跌,可以做空(卖出单),双向赢利!
6、风险可控性强:比炒股容易控制,而且有限价、止损保障。
7、保值性强:黄金从古自今都是最佳保值、增值的产品之一,升值潜力大,现在国际通用货币膨胀加剧,将推进黄金增值。
8、交易方便,操作简单:主要采用网上交易系统下单委托,也可以电话委托下单,交易软件简单易学,公司另外提供行情分析系统,短信报价平台。
9、无庄家控盘:当市场交易额大时,机构已经无法控盘,因此无法坐庄。
现货黄金与期货的区别 :
期货交易是一种集中交易标准化远期合约的交易形式。即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通过买卖期货合约并根据合约规定的条款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的交易行为。期货交易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而是通过买卖期货合约、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与现货相比期货的特点是:
1、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制定的、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合约;
2、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合约;
3、实物交割率低;
4、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保证金为3%-15%;
5、期货交易所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交割服务和履约担保,实行严格的结算交割制度,违约的风险很小。
Ⅲ 家族演化的经济与非经济因素。 经济史
84岁的索罗斯在达沃斯宣布退休,退出投资管理领域。这位传奇大师老了终于说出皇帝的新装-特别对投机于股票市场的人来说,记住他的这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投资家)附:疯狂的郁金香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投机狂热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投机对象不是股票、房地产,也不是荷兰油画,而是一种花卉--郁金香。当第一车郁金香从君士坦丁堡运抵安特卫普时,这种阔叶的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传播知识和观赏艺术”的价值。欣赏和栽培郁金香不久成为时尚,并演变成投机风潮。稀有品种的花价没完没了的攀升,球茎越奇异越值钱。贵族、市民、农民、商人、海员、女佣,甚至扫烟囱的老师傅和老裁缝们都沉醉在郁金香的投机热潮中。所有的人都认为:人们对郁金香的狂热会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投机者都会跑到荷兰,以荷兰人开出的任何价格求购郁金香。那些起初认为价格不会上涨的人,看到亲戚朋友个个满载而归,无不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很少有荷兰人能抵制住这种诱惑。人们不惜拿家具、珠宝、地皮等东西来换取这小小的郁金香球茎,只因为后者更值钱。这场闹剧一直持续到1637年初,价格最终上升到令人不可思议的水平,开始大幅回落:1637年1月以20倍速度增长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2月以超过20倍的速度全面滑坡。政府出面救市也毫无作用,花价从悬崖上向下俯冲,最后其标价还不抵一个普通的洋葱。99%的人在劫难逃,整个荷兰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春去春来,郁金香依旧绚丽的绽放。密西西比骗局1716年,正当法国经济混乱、债台高筑、财政濒临崩溃之际,从苏格兰来了一个“财神”和“金融奇才”--约翰.劳先生。法国皇室十分欣赏他以纸币辅助金属货币的计划,同意给他一些资本建立“劳氏公司”银行。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用以支付国债,并根据特权可以随意购买和兑换,发行后价值也保持不变。这便使“劳氏纸币”被认为比经常因政府干预而贬值的金银更能保值。由于纸币要有硬通货支持,1717年劳先生又获取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垄断开发特权。他声称那里“遍地黄金”,以此出售密西西比公司不断增发的股票。但是,出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并没有用来开采“遍地的黄金”,而是被皇室用来还债。公众被密西西比公司丰厚的利润前景所诱惑,申购新股的人要昼夜排队,甚至等上几星期。公司股票的价格扶摇直上,有时几个小时就能涨20%。收购国债的钞票流入股市,股价暴涨又刺激了新股的发行。雪团越滚越大,整个法兰西沉浸在致富的狂热中,经济似乎也真的繁荣起来。1720年初,孔蒂亲王没能以满意的价格买到新股,一怒之下把装满三辆马车的纸币拉到劳氏银行兑换硬币。的人开始觉得黄金可能比纸币更好,加入到兑换的行列。由于银行缺乏足够的硬币,劳氏纸币在挤兑风潮中被宣布不可兑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在恐慌抛售中一落千丈。无数人因此倾家荡产,一贫如洗。南海上的泡沫1711年,英国牛津的哈利伯爵创建了南海公司。作为承接英国政府债务的回报,公司除了获得政府6%的“安全利率”之外,还赢得南海贸易垄断权和南美金银矿藏开采权。但这个宏伟计划似乎有意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当时仍称雄海上的西班牙声称对这些地区拥有垄断权。在人们渴望发财的狂热气氛下,南海公司垄断贸易徒有虚名这一事实没有人关心。公司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128英镑,上涨到3月的330英镑,6月的890英镑,7月的1000英镑。从来没有这样多的人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变得这样的富有!受“南海效应”启发,许许多多的公司也纷纷推出各自据称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新发明”,如永动机、新式肥皂、从黄瓜中抽取阳光以及“一个具有巨大优势但一时还没人能说清楚的项目”所有的股票都有人买,所有的股票都身价百倍。最终,南海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感到公司的股票价格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差距如此离谱,于是决定把持有的公司股票全部抛空。消息一泄漏,股价立刻下跌。不久,整个市场就因股价的一泻千里而处于极度恐慌中。政府官员为重树投资信心而付出的努力也不见成效。公众对市场的信心已经完全崩溃,无法挽回。无数公司的股票变成废纸一堆。“南海泡沫”危机中的大输家包括大名鼎鼎的天才科学家牛顿。事后他悲叹道:“我能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计算人群的疯狂行为。”美国的教训正因为自由和繁荣导致的贪婪与恐惧,美国人亲手导演了两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壮观的投机热潮和最惨重的崩盘。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美国经济充满了信心。正是这一乐观态度,促成了全国上下的房地产和股市投机热潮。这场投机热潮的最大中心地之一是佛罗里达。那儿气候宜人,人口增长速度快,导致住房供不应求,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投资投机者都纷至沓来,希望得到好回报。银行宽松的贷款条件更是火上浇油,房价能在几周内翻一番。人们确信不动产市场绝对没有下跌的可能。虽然时间过了几百年,这一论调却几乎与荷兰人在为郁金香发狂时候的论调一样。跟所有的投机狂热相同,这场投机热潮最后也无可避免地走到了尽头。到1926年,市场供过于求,不动产价格开始不断下跌,投机者们只得割肉出局,进而引发了整个市场的崩溃。1928年,投机战场从佛罗里达转移到了曼哈顿。这次是华尔街唱了主角。股市投机几乎成为一项全民爱好,成千上万的人无心正业,股票交易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大资金、股票经纪人、咨询公司和上市公司联手操纵股价引诱公众上当的情况比比皆是。正当人们富贵梦正酣时,“晴天一声霹雳”,1929年10月28日,纽约股市爆发著名的“黑色星期二”,股指创下当日下跌12.82%的历史记录,拉开了特大经济危机的序幕。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们说:“股价没有反映出它们的真实价格,还应该再涨上去。”股市用下跌来回应。胡佛总统站出来说:“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的,繁荣的。”,股市依然用下跌来回应。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从每股364.9美元跌到62.7美元,跌幅达82.8%。危机中,几千家银行倒闭,几万家企业关门,价值上亿的股票和几百万人的梦想随之灰飞烟灭。电子狂热20世纪60年代初,科技发展,电子时代来临,华尔街也迎来电子狂潮。当时所有上市的股票名称几乎都与“电子”沾边,根本不管公司的业务是否与电子工业有关系。人们也毫不关心公司究竟是生产何种产品,只要它们听起来和“电子”有关就会引来争购和狂炒。美国音乐协会,其经营的业务是上门向顾客推销留声机和唱片,为了上市,将公司名称改为“电子旋律”,该公司的股票发行价为每股2美元,一周后就上涨到14美元。一个有40年历史,生产鞋带的小公司,把“鞋带公司”改名为“电子硅片动能催化公司”,公司产品还是鞋带,股价却天翻地覆,直冲云霄。当公众沉醉于快速致富的梦想里而不能抵制任何诱惑时,就连“妈妈甜点”之类的糕点公司也不甘寂寞的投入到改名大军中,希望改名后会一夜暴富。“电子热”在1962年落下帏幕。争购狂潮变成抛售狂潮,股价一落千丈,许多巨富沦为乞丐。君子兰传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80年代,郁金香球茎的故事在中国重演。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各种产品丰富人们的生活,其中包括家庭花卉,君子兰就是最吸引人的一种。这种植物原产地是非洲,引入中国后,成为身份显赫,富贵家庭高贵和品味的象征。80年代,北方城市长春将君子兰作为市花,全市一半以上家庭开始种植君子兰。由于君子兰生长期需要好几年,因此供给无法跟上,市场需求便徒然上升,价格开始上涨。这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全国其他城市。许多个体投机者开始筹集资金,将市场上的君子兰一抢而空。很快,君子兰的价格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高度。开始,君子兰一般售价是每株100元,然后价格翻了2000倍,为每株200000元。这场投机热免不了会有同样的下场。君子兰还是君子兰,只是价格下跌了99%以上,令无数投机者血本无归。日本“气泡”破裂20世纪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投机狂潮属于日本。二战后的几十年,日本人艰苦创业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国民的富有。80年代中期,不少日本人发现,炒股票和房地产来钱很快,“气泡”迅速弥漫。从1955年到1990年,日本不动产价格上涨了75倍多,股价上涨了100倍。人们的投机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根本不相信日本有限的土地价格会下跌,不相信股价会下跌。炒股成为日本大众生活的必需。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的股票市值就超过了全美国所有券商市值的总和。日本高尔夫场地的总价值达5000亿美元,是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公司价值总和的2倍。根据地产价格,日本只需要卖掉东京市,所获取的资金就足够买下全美地产;只要卖掉皇宫便可以筹到足够的资金购买整个加利福尼亚。终于,政府认识到“泡沫经济”的危害,紧急刹车,调整利率,紧缩信贷,希望能把房地产价格涨势遏制住,让股市软着陆。但是局势已经不能控制了。日本的股市不是选择软着陆,而是彻底崩盘。1989年年底日经指数差不多40000点的水平,到1992年8月,指数就跌到14300点附近,并从此一蹶不振--截止2002年11月29日,日经指数收盘为9215点。同时,房地产价格下跌了70%。互联网热潮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却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90年代后期,全球迎来互联网热潮。在“高科技,新技术”的口号下,每个人都相信“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亚马逊书店和雅虎等互联网企业,其股价在一年内翻了10倍,没有人计算市盈率,也没有人关心企业是否会盈利。和60年代的电子狂热一样,只要企业改名,加上.com立刻就会吸引风险投资家的大笔资金和公众对股票的疯狂抢购。美国一家名为“音像网络”的小公司,业务是在网上传播各种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自90年代中期成立就持续亏损,在互联网热潮中把名字改成“广播.com”,股价马上身价百倍,从每股18美元上涨到每股74美元,然后进一步炒到每股300美元。大洋彼岸的中国股市也紧跟世界潮流,上百家公司纷纷宣布触网,改名,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忙着挂羊头卖狗肉,上演一幕幕荒诞悲喜剧。也许是为了再一次验证金融市场也有万有引力定律,代表全球高科技的美国纳斯达克股指由2000年3月的5048点跌至今年10月的1000多点,共30个月跌幅达78.4%。无数投资、投机者的希望与热情,贪婪与梦想最终化为苦涩的回忆与泡影。为何人们总是健忘?为什么人们不会吸取以往惨痛的教训?在郁金香和互联网之间,是风动?是幡动?还是人类贪婪和恐惧的心在动?经济史学家说,人类的“金融记忆”是短暂的。可以肯定,人类的”泡沫史“还会继续不断地写下去。因此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Ⅳ 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占有采取的是等价交换的形式是什么意思
二战结束后爆发了,并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相对应的一些具体的性能特点出现的持续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现象。
首先,技术革命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垄断企业,公司的粗放型发展的混合联合跨行业多元化。与核能,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的形成,和巨大的战争结束后,投资于新兴工业部门相适应,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此外,新兴巨头垄断。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世界500强企业在首位 - 通用汽车公司的年收入达161.3十亿,前10年总收入为971.7十亿,第500 - 波尔公司全年收入几乎$ 2.9十亿。垄断扩大经营规模,在一方面是资本积累的结果,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等形式,集中垄断资本,另一方面资本扩张的力量。据统计,总收购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和欧洲达578十亿,并分别为341.42十亿,同比增长64%和45%,二战在线公司后,美国最大的收购时代华纳公司的收购,兼并和收购高达$ 164十亿金额。
其次,金融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国家权力的控制,另一个是国际生产经营跨国公司和国际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使金融资本的实力显著增加实现产业资本的融合。据统计,1956年美国达79.1十亿的金融机构行业的股票市值的控制,占所有上市股票的总价值的24.5%,在1976年增至375.4十亿,占的比例上市股票的总价值增加至39.7%。除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的控股权在工业企业,也是人员和工业公司联合实施,双方的董事,相互渗透。随着金融资本实力,其政治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二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家开始政坛,作为政府职位,力求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对金融资本的利益,大资本家洛克菲勒和肯尼迪曾担任副总裁和总裁。面对有限的国内市场,日益庞大的金融资本有其过剩资本,跨国生产,跨国经营的向外扩张,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和战后国际分工也提供了这种扩张的客观条件。
第三,越来越多的资金出口,对发达国家的输出开始的方向,资本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趋向于使用援助隐蔽的形式。二战结束后,随着金融资本,垄断资本主义的输出激增的国家的首都的巨大增长。据统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45年的资本额出口额为51十亿在1975年到6000多十亿美元,增长了10倍,1996年才在美国累计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将近800十亿。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资本流动的出口发生了变化,由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流动和殖民地附属战前流入发达国家。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占80%90%,占全球直接投资。改变资金流向,一方面出口和国内产业结构的技术革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有不无关系贸易保护主义。其次,在二战之后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适应该国首都为主体的输出大幅增加。从1946年30年来美国的国家资本金总额的出口1977年增长了约8.5倍。最后,当所有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到发展中国家,通常被称为“外援”的做法,表面上是免费的,其实,总是要附加各种条件有利于出口商。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中,我们必须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拒绝不平等和奴役条件的所有原则。
四,欧盟作为一个典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联盟垄断的垄断利益,规范的国际经济关系。二战结束后,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各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协调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各国际经济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议,区域经济集团正在调整的方式建立国际经济关系中,其中,特别是在欧盟为代表。但是,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水平调控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虽然时间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周期,以帮助缓解冲突,但它并没有解决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第五,新殖民主义,以取代旧的殖民主义,利用经济渗透在发展中国家继续控制和掠夺的方法。二战结束后,由于改变的政治局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旧的殖民统治不得不改变方式,采取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更微妙的方式。新殖民主义花样繁多,主要是根据“援助”资金出口,从而经济和政治控制的收件人的幌子。此外,使用劳动力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利用买低卖的不等价交换,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垄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
Ⅳ 黄金历史最高价
Ⅵ 俄罗斯近几十年工业的发展的方向是原因是
未来俄罗斯工业的发展趋势将是逐步的去工业化
前苏联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自成一体的工业体系,可以自主进行生产、研发、配套,生产各类工业品(虽然有的东西外观不行,但总体很齐全)
但前苏联解体后,随着诸多配套厂商因解体而归属其他国家,原有的配套体系被割裂,而毛子又没钱重建,导致重工业快速萎缩
此外,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是一个吞金兽,需要大量投入(尤其是基础材料、基础加工技术)和大批熟练工人,一旦出现10年停滞,这个工业基础就受到动摇了
毛子现在就是这样,寡头们将注意力放在资源类投资上面,没人管见效慢、投入大的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看看毛子现在向中国采购铁道锻件、普金给拉达车做广告却遇到发动不起来的现象就知道了
至于轻工业和电子工业,很遗憾,这块中低端产业链基本在TG手里,除非你的人均GDP是TG的1/4左右(如孟加拉),才有可能发挥成本优势从TG手里抢一口饭吃,毛子就别指望了
所以说,毛子未来工业走势是逐步的去工业化,工业逐步萎缩
Ⅶ 美国最大的盐地在哪
盐湖城 (Salt Lake City,S.L.C.)
面积:84904平方英里,其中陆地面积为82168平方英里,水域面积2736平方英里
人口:2,233,169
座右铭:Instry工业
州别称:The Beehive State
州鸟:The California gull 鸥
州花:Sego Lily 美莲草
州府:盐湖城Salt Lake City,1896年1月4日加入美联邦, 拥有29郡(县) Counties 组成
地理位置:位于美国中部,和亚利桑那州(Arizona、科罗拉多州Colorado、爱达荷州Idaho、内华达州Nevada、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Wyoming 接壤
节日:49 天游行、犹他州莎士比亚节庆、 Sundance 电影节、美国西部节庆、 Butch Cassidy 节庆、 HOF 冬季嘉年华会、 Outlaw 小径节庆、 Helper 的电灯游行及 Richfield 的圣诞灯游行。
<U>[font color=#0000cc][/font]</U>
简介
[编辑本段]
西部山区的重要城市,犹他州首府。位于大盐湖东南,临约旦河,海拔1295米。市区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18174(2000年)。大市区93.6万(1980),居民半数以上信奉摩门教。大市区包括盐湖等县,人口占全州的2/3。早期 为向西部拓荒者和采矿者的物资供应中心。1847年为摩门教徒所建,美国摩门教的主要中心,壮丽的摩门教总寺院为城市象征。1870年随铁路的到达而兴起。1896年成为州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兴旺,城市也得到较快的发展。重要的交通枢纽。美国西部山区的矿业中心,金属冶炼和加工工业发达。城区东、西两侧的山区是国内重要的铜、铅、钻等金属矿产地。城西南的宾厄姆是世界著名铜矿区之一,矿石在城西的马格纳和加菲尔德冶炼加工。在城郊灌溉农业的基础上,建立了规模较大的食品工业,以制糖、罐头、食品、乳品、肉类加工等为主。电子工业发展很快,已成为主要工业部门;其他有矿山机械、炼油、宇航等。地当横贯大陆运输线的要冲,有多条铁路、公路伸向周围地区,又是重要的航空站,与全国各地联系称便。长期来为西部山区主要商业中心。市内有数条小溪穿越,外侧有一些隆起的阶地。以坦普尔广场为中心,有一系列宗教建筑,如摩门教堂(建于1853-1893年)、圣殿、现代圣徒博物馆以及新落成的全市最高建筑——28层的摩门教堂办公大楼等,显示了这个美国摩门教中心的城市特色。市中心外侧为商业区和州议会大厦、盐宫、展览中心、银行大楼等建筑物。西面是州贸易市场,每年的州商品交易会在此举行;近处有许多工厂。东面是犹他大学(建于1850年)和住宅区。市内还有威斯敏斯特学院以及二百周年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
盐湖城是犹他州 (Utah) 首府和最大城市,是早期殖民者勤劳与远见的见证。这些人还创办了末世圣徒教会。如今,摩门教徒占人口不足一半,但在建设这座城市过程中,仍充当主要角色。
对于末世圣徒、滑雪人士、远足人士、骑爬山单车人士和任何喜欢享受户外活动奔放乐趣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极棒的地方。这座广袤无垠、令人心旷神怡、忘却烦嚣的都市坐落于内陆海和顶部覆雪、高达 3千3 百米的山峰之间。
1847 年,末世圣徒教会信徒逃避迫害向西艰苦跋涉,他们的领袖杨百翰 (Brigham Young) 将包裹放在大盐湖岸边,希望他的团体能最终在此和平地生活。他调查这片看似贫瘠的荒地后,说了这句至今仍非常闻名的话,「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这座城市建成后,居住几乎全都是摩门教徒,直到 1869 年,横穿大路的铁路才带进大批外来者。约旦罐头宗教建筑威斯敏斯特学院殖民者
地理
[编辑本段]
盐湖城属于典型的高原气候地区,紫外线辐射力强。 盐湖城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将产生直接影响。
盐湖城位于尤他州北部,是尤他州州府所在地。地处北纬41度、西经111度,属美国西部内陆高原,冬季干燥寒冷;该地区的大盐湖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盐分最高的咸水湖。为此盐湖城在气候、时差、饮食习惯、高原反应、冰质、雪质、观众等诸方面存在很大的适应问题。盐湖城同北京的时差为15个小时(向后推)。
盐湖市是以本州岛最享有声誉和特殊的景点而命名:大咸湖;它位在海平面 4,202 英尺 (1,280 公里 ) 上。此湖的咸度与死海的咸度相当,它的面积宽广,并且可看到平常只能于海岸地区欣赏到的海鸟生物。大咸湖最终于世界著名的 Bonneville Salt Flats 消失,它是本州岛另一神秘的地形。
宗教
[编辑本段]
盐湖城摩门教会的总部所在地。1847年7月24日耶稣基督教的叛逆者摩门教(Mormon)148名教徒在布里格姆.杨的率领下逃至大盐湖旁的山谷安营扎寨,自此建立了盐湖城。现在盐湖城是美国西部的文化、教育和技术中心。全市人口17.5万,50%为门摩教徒。教堂广场位于市中心,是摩教会的圣殿,也是尤他州最知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广场内的教堂历史和艺术博物馆举世闻名。摩门教会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传播甚广,在美国有很大声望。该教传播不吸烟、不喝酒、家庭和睦。因此,饭店不供应酒,市内严禁吸烟。
奥运城市
[编辑本段]
2002.2.8-24日,第十九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盐湖城召开,共有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399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盛会(其中女运动员886名,男运动员1513名),夺取金牌的选手来自多达18个代表团,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本届冬奥会的设项增加到7个大项15个分项78个小项,新增加的两个项目是有舵雪橇和女子雪车两个大项目。其中有舵雪橇项目曾于1928年瑞士圣莫里茨奥运会上进行过比赛,分为男、女各一项比赛。而女子雪车则是首次进入奥运会,此次列入的是双人项目。
参与报道本届赛会的新闻记者共有8730名,其中文字记者2661名,广播记者6069名。共招募到22000名志愿服务者。
本次奥运会的火炬传递从2001年12月4日开始,历时两个余月。在2月8日的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本届冬奥会开幕。随后,奥运圣火由曾于1980年夺得冬奥会冰球金牌的美国国家队全体成员点燃。有舵雪橇运动员吉姆·谢亚和高山滑雪裁判员阿兰·彻齐则分别代表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了宣誓。
中国此次共派出了72名运动员参赛。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队的杨扬击败了保加利亚的叶夫根尼亚·拉达诺娃和队友王春露,夺取了冠军,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此后,她又与队友一起获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银牌,并在女子1000米比赛中再夺金牌。而申雪/赵宏博也在欧美选手传统垄断的领域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中奋力拼下了一枚铜牌。
Ⅷ 高达SEED D的穆·拉·佛拉达第二次挡阳电子炮怎么没事
装备好啊,第一次是强袭高达,ps装甲抗光束不强,还给神意打成重伤,当然挡不了
第二次是拂晓高达,有八咫镜装甲,可以反射和免疫光束,不受伤情况,所以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