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泡沫问题研究
A. 股票的泡沫到底怎么解释
就是股票的价格高于市值,而且高的很多! 但是股票在中国作为一种投机,而不是投资的赚钱方式。正是泡沫的存在才让股票有了它特殊的魅力!
B. 除了市盈率外,怎样从其他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分析股市泡沫
目前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吗
1.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
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个股市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资价值,还有如下指标。
(1) 红利支撑股价水平。有人举香港上市的汇丰控股和长江实业的例子,认为没有泡沫的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分红、净资产支撑的。然而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股市中只是特例,特大型公司的股票,成长性较差,炒作困难,分红或每股净资产确定了它的大致价格下限。
(2) 平均股价。2001年6月14日沪深市场(剔除了PT股)1089只A股平均价格16.91元,至2002年1月10日,沪深市场1121只A股平均价格为11.51元,有研究人员撰文认为,股票平均价格可以评估市场的投资价值或风险水平。平均股价在15元以上,风险很大,平均股价在10元以下,风险较小。这种经验规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平均股价指标的缺陷仍然存在,价格高低不能作为股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送股、转增股、配股、股票拆细时平均股价发生跳跃,但股票的内在价值没有相应变化;平均股价没有考虑实质经济,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时,合理的平均股价水平自然不应相同。
(3) 平均市销率。西方有些学者(肯尼斯.L.费希尔,1984)就提出市销率(PSR,price sales ratio)的概念,即每股市场价格除以每股销售收入。由于销售收入的波动性要比净利润的波动性小得多,所以市销率比较稳定。而且,一股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计算平均市销率时,几乎不需要剔除上市公司,可以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保证了计算的客观性。费希尔对美国股市一百多年数据的检验表明,根据市销率判断个股和大盘,投资效果比市盈率好。在费希尔看来,用市盈率定价是很不科学的,“市盈率10倍太高,1000倍却太低”。([ 美]肯尼斯.L.费希尔,2000)
(4) 平均市净率(托宾q).与费希尔不同,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史密瑟斯等(Andrew Smithers etc.,2001)偏爱平均市净率指标,也叫托宾q指标(q ratio)。史密瑟斯认为,q值就像弹簧,将股市拉向它的内在价值位置。他还认为,q值和平均市盈率指标大多数时候朝着相同的方向运动,但平均市盈率偶尔会给出灾难性的价值数据。有一个事例显示了托宾q的威力,2000年初史密瑟斯等出版的《华尔街价值投资》一书根据托宾q建议人们要抛空股票。
(5) 市场成本。市场成本(AMC®,Average Market Cost), 也叫平均持筹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持有某只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成本在数值上恰好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
用市场成本指标来衡量股市的投资价值,几乎具有以上几个指标的所有优点而没有它们的不足。市场成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衡量个股的投资价值,如果市价远高于市场成本,这种股票跳水只是迟早的事,反之,这种股票则值得关注。
市场成本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市场或不同的市场,都具有解释力。NASDAQ指数涨得太高,就必然会跌回它的平均成本位置(这是资金堆积的地方),但到了平均成本线上就会获得较强的支撑,并不因为它的市盈率水平是100多倍(参见附表)而还含有多少泡沫。目前上证指数的市场成本为1509.258点,根据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如果跌破这一点,并不是股市没有投资价值,而主要是投资者没有信心。
2. 几个悖论
(1) 经济高成长与上市公司质量差。前一段时间,证券市场上一片打假之声。很多投资者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好的不能相信,业绩差的也有操纵盈利的嫌疑。我就不理解,中国的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计师事务所、交易所、证监会、新闻媒体等等层层监督,难道做假会比非上市公司厉害,难道中国上市公司的成长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的证券市场是转轨经济中的证券市场,不能拿理想的完美的目标来裁剪。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的信心,难道证券市场的发展就不需要投资者的信心?
(2) 中国证券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与证券市场问题成堆。客观地讲,证券市场是中国市场体系比较公开、比较透明的市场,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场之一。但给人的印象却是中国证券问题成堆,必须来一次伤筋动骨的调整,甚至推倒重来。这将把中国证券市场引向何方?
(3) 按现金流量贴现计算未必有投资价值,但外资收购意愿强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并不完全是按购买力平价确定的,而按现行的汇率计算,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有很强的购买力。这导致在国内投资者看来很贵的股权,在境外投资者未必这么看。2001年11月23日新华社深圳又传出消息,美国艾默生公司花7.5亿美元收购华为技术公司下属的深圳市安圣电气公司全部股权。安圣电气尚且如此,大唐电信、中兴通讯(2002年1月9日总市值分别为9.57亿美元、12.44亿美元)难道市场价格很高,对外资没有吸引力吗?不要以为中国的企业不值钱,有些东西并不反映在会计报表里。当然,A股价格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现象,但不是平均市盈率畸高。
(4) 11年指数涨了15倍,但投资者整体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并不高。指数有时会误导决策。乍看来,沪市11年涨了15倍,上证指数年增长率达27.9%,非常之快了,股市里肯定积累了大量的泡沫。但细心的人应该发现,在1994年8月以前,市场容量很小,股指大起大落,而这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却将上证指数市场成本抬高到757.519点。实际上,1994年8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平均持筹成本1509.155点)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为9.74%,考虑到交易费用(含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中国的交易费用率较高,投资者的换手率也较高,所以总的交易费用数额可观),中国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
从长期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其股价指数总是在不断上涨,原因在于经济在增长、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总额在增长、市场成本曲线也在逐步抬高。长期来看指数总是上升的,不能看指数涨了多高就据此判断股票市场是否不正常。
(5) 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场上股价及其表现截然不同。有人喜欢将中石化在香港、纽约和上海市场的不同价格来说明中国市场里存在大量泡沫。这种比较是非常片面的。众所周知,由于市场割裂,国内投资者到香港市场上购买股票受到限制,两个市场上股票的供需关系完全不一样,由此导致价格出现很大差别是很自然的。如果两个市场是自由流动的,价格自然会相互接轨。另一方面,即使两个市场自由流动了,也不能认为A股股价就一定要以香港股价为标准与之接轨。价格将根据新的市场供需关系重新决定。
C. 什么叫股市的泡沫
讲一个故事给你听,你就明白了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注)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D. 请问什么是股市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呢
股市泡沫,一般来说,指的是上市公司股价与它的价值的偏离程度。我们知道,股市是典型的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的定价形式和实体经济是不同的。虚拟经济价格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对其后市的预期。对后市,如果信心较强,则价格高于价值,从而产生泡沫。反之,则价格低于价值,泡沫也消失。
人们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优势是专业的深度、信息的超前性,以及资金的规模。因此,他们永远是市场的主角,任何一轮行情的大涨与大跌,与机构投资者都脱离不了干系。当行情经过大涨之后,市场都会谈到行情泡沫的问题,让我们从机构对行情认识的过程与投资的过程,来见识一下行情的泡沫是怎样形成的。
机构的最大优势是专业化,机构投资于任何一只股票都会经过深度研究,者进行过实地调研,然后据此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 行预测,并结合公司在行业中地位、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国内外同类公司股价表现等因素进行估值,再以估值价和现有股价比较来得到投资评级。然而,在行情运行过程中,很多时候机构对股票进行估值的依据和标准会随着行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行情的泡沫就是在这种变化中产生的,最常见的变化有三种:
一是,时间单位的移形换位。在行情处于起涨初期,机构估值的依据一般以当年的预估业绩来作为估值依据的;当行情涨升到中段时期,机构估值又一般以明年的预估业绩来作为估值依据的;当行情涨升到高位后,为了维护市场中高涨的投资热情,机构估值又一般以后年的预估业绩来作为估值依据的。
二是,估值市盈率随行情水涨船高。许多专业分析师在选取估值市盈率时,往往会参考境外市场的标准,以及同类股票的标准。然而,无论是境外市场,还是同类股票的市盈率会随着行情的上涨而逐步提高的。如果,失去了主观依据,单凭客观依据来进行估值,就一定会出现随行情变化而被动估值的现象。
三是,以未来带有不可预测性风险的公司投资项目来作为估值的依据。当许多上市公司还处在项目投资立项的时候,甚至只有投资意向的时候,许多分析师就会立即对该项目展开理论上的剖析,来预期该项目未来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并冠以某某题材者行情的概念来提升估值的空间。这里的问题是:许多公司的投资项目是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影响的,有时候会半途而废,甚至死于胎腹;上市公司随意更改投资意向的案例比比皆是;即使项目投入了,其有到达产期期间的行业景气度和经营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用对未知项目的预期来作为估值的依据是非常不严谨的,当行情出现以投资项目的题材来作为估值依据的时候,意味着行情的泡沫也因此而产生了。
四是,以某些境外资产定价模型来机械化地进行估值。大家知道,境外的资产定价模型所对应的资产,是具有高度市场属性、较高流通性等特点的。而国内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下属资产具有行政控制、地方利益、产业保护、民生等属性,即使未来全流通后,这些属性在相当长时间内也难以根除。因此,当某个股价只有5、6元价格的股票,因分析师套用某些境外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估值,得出估值价30元,行情因此而大幅度上涨的时候,也就预示着行情的泡沫就此形成了。
E. 股市泡沫的利弊分析
股市泡沫对于机构和散户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于一个博弈市场而言,泡沫容易表现出非理性的东西,有利于投机。泡沫掩盖了许多真真假假的信息,给投机者以遐想,鸡犬升天。炒股票就是为的赚钱,所以说股市泡沫是没有弊的。当市场需要规范的时候,或者大家都买几只业绩比较好的股票,那市场必定成了一潭死水。泡沫好!
F. 如何应对股市泡沫问题
股市不存在泡沫。股票的价值原则上与本身价值有关,其实关系不大,在国内的股票市场,股票的价格决定于庄家的态度。
其中有一个道理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上持有的股票总是不涨,因为股票在你手上,而不是在庄家手上。没持有的股票狂涨,大家都没有,股票自然在庄家手上,庄家手上的股票不涨他拿着干什么!
G. 股票泡沫破裂的原因
当股票市场指数超出常规地偏高时,也就是股票价格已经被人们预期得偏离其实际价值太多了(可以从市净率和市盈率看出),这造成了股票价格虚高。正常情况下,股票价格不应该过分地偏离其实际价值,当人们都过分热观,或股票供给大于需求时,股价很容易出现泡沫,也就是股价偏离其实际价值已经超出了市场能承受的范围。泡沫破裂的原因有:1、管理层、有足够影响力的媒体发布的一些观点及评论。2、投资者发觉公司赚钱少甚而亏本,持有人就会放弃此股,此时就是泡沫爆破时刻,又再做成互相践踏,不计蚀多少而沽出。……
H. 股市泡沫是什么意思对股民产生什么影响
从个股来说,当价格高于价值很多的时候,就有了泡沫,价值一般用现金流贴现来计算,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市盈率法来测算
对于整个股市,有两种看法
1当大部分个股都高于其真实价值很多时,就可以说市场有泡沫
2 当市场指数己完全脱完宏观经济实际增长时就有了泡沫,也就是出现较严重的背离
分析时不可以绝对应用,至于大多少才算有泡沫,没有绝对的指标来衡量,要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http://..com/question/1152527.html?fr=qrl3
I. 什么叫股市泡沫
简单的讲 就是 股价 纯粹的是资金在推动 那就叫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