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卖的时候股价不能低于
① 限制性股票的规定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原则上应在限制性股票所有权归属于被激励对象时确认其限制性股票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时,应以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境外为证券登记托管机构)进行股票登记日期的股票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和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的平均价格乘以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减去被激励对象本批次解禁股份数所对应的为获取限制性股票实际支付资金数额,其差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
对于限制性股票,征税时需要关注以下环节:
1.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是指公司根据其经过股东大会的《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在达到计划要求的授予条件时,实际授予公司员工限制性股票的日期。
2.禁售期(锁定期)。禁售期是指公司员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后不得通过二级市场或其他方式进行转让的期限。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
3.解锁期。在禁售期结束后,进入解锁期。在解锁期内,如果公司业绩满足计划规定的条件,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可以按计划分期解锁。解锁后,员工的股票就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出售。
对于限制性股票的征税方法,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对于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公司员工就取得了公司授予的股票,只不过这些股票是有限制的,员工不能以任何形式转让并取得所得。因此,在授予日,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和国税函〔2006〕902号文件所说的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是不一样的,它不是有确定价值的财产。因此,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不能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于限制性股票,只有在解锁期内,员工符合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公司对员工符合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实际解锁时,员工才实际取得了有确定价值的财产。因此,实际解锁日为限制性股票所得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应在实际解锁日按限制性股票所对应的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员工授权日所在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并按财税〔2005〕35号文件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公司当初是按有偿方式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的,可以扣除员工购入限制性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
3.应纳税额的计算。限制性股票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和股票期权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基本是一致的。需要关注的是限制性股票计算中的"规定月份数","规定月份数",是指员工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长于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限制性股票"规定月份数"的计算,应按如下方式确定起止日期:起始日期应为限制性股票计划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的日期,截止日期应为员工对应的限制性股票实际解禁日。考虑到我国当前目前的《上市公司股票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限制性股票从授予日到禁售期结束不得少于1年。因此,在计算限制性股票所得时,"规定月份数"一般就是12个月。
② 股权激励不得低于发行价的多少比例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时,应当确定授予价格或授予价格的确定方法。授予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一)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二)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50%。
③ 股权激励价格低于股价是为什么
看完定价规则,你就懂为什么了~
一般根据公司的上一轮估值打折或实际净资产打折来作为员工股权激励价格
也有根据公司净利润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等方法,具体如下:
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标的价格的确定: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因为涉及公众股东的利益,所以要遵守以下相关法律的强制规定
1.1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股权激励模式的行权价格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应当确定行权价格或者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
1.1.1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1.1.2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均价之一。
1.2 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模式的授予价格: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应当确定行权价格或者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
1.2.1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
1.2.2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均价之一的50%。
2.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标的价格的确定
2.1 以注册资本金为标准的行权价格
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与净资产相等或相差不大时,每份股权激励标的的行权价格可以直接设定为1元/股。
2.2 以评估净资产价格为标准的行权价格
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与净资产相等或相差较大时,每份股权激励标的的行权价格应该设定为经过评估的每股净资产值
2.3 注册成资本金或净资产折扣价
2.4 以市场评估为基础,确定行权价格
3.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标的价格的确定:
重点在于计算股价。
主要有净资产计价法;综合考虑收入、利润定价法;根据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定价法
根据市盈率定价时可以参考我国公司上市时的股票定价公式:P=R*V[S1+S2(12-T/12)]
希望链股团队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④ 限制性股票的出售条件
国外的方案依拟实施激励公司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背景,设定可售出股票市价条件、年限条件、业绩条件等,很少有独特的条款。而我国明确规定了限制性股票应当设置禁售期限(规定很具体的禁售年限,但应该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要求设定其他的复合出售条件)。
⑤ 激励股限制性股票第一年业绩完成后卖了40%,后来辞职了。公司还有权利回购我卖掉的40%吗
不行。
但公司有权根据股票行权限制性条件,对员工的减持行为进行约束。
⑥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不得低于市价
这个市价是指期权计划实施前后的市价,而不是你行权时的市价。因为你被授权时的价格是定的,而公司的股价是不定的,如果公司股价稳定上涨,个人还是会受益的。
⑦ 同意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25元/股,授予日为2014年10月24日。当天股价19元谁来补差价
不需要补差价,员工获得的是股权激励,股票已经发行按普通原始股价格为平价,高出部分缴纳费用,税金,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5291万股本的增加可以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
如:盈余公积转增;
定向增发;
利润送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⑧ 受限股票单位(RSU )
受限制的4年之内离职就一股都拿不走,证券法是没有规定的,明显错误。这个问题不属于证券法管理的范畴。
受限股票单位(RSU )的本质是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卖出,或者说不能上市流通。通常为4年。
获得受限股票单位(RSU )的职工面积可以很大,比如达到50%以上。同时对工作年限没有限制。但是,实际上,获得受限股票单位(RSU )的多少往往与工作年限有关。期权与此相比,受益职工面积可以更大,如全员持股期权,而且通常有一个较长的工作时段,否则没法兑现。
受限股票单位(RSU )目前正在成为取代期权的一种流行的职工激励方式,因为股票的价值通常总是大于零的,而期权则不一定,可能等于零,所以受限股票单位(RSU )对职工有更明确的激励内容和实惠。
目前采用受限股票单位(RSU )的企业有INTEL等。国内也开始流行了。
有什么问题留言给我,正好我对这个比较熟悉,你不必客气。
⑨ 限制性股票为什么规定禁售期
1、防止造假上市的一种措施。目前境内市场常规IPO,准备一年,排队一年多,市后三年,总计约五年时间。企业很难做到持续性造假,因为成本过高。
2、防止公司高管或者机构在刚开盘时就套现,严重影响股价。
禁售期(锁定期):禁售期是指公司员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后不得通过二级市场或其他方式进行转让的期限。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
(9)限制性股票卖的时候股价不能低于扩展阅读
对于限制性股票的征税方法,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对于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公司员工就取得了公司授予的股票,只不过这些股票是有限制的,员工不能以任何形式转让并取得所得。
因此,在授予日,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和国税函〔2006〕902号文件所说的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是不一样的,它不是有确定价值的财产。因此,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不能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于限制性股票,只有在解锁期内,员工符合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公司对员工符合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实际解锁时,员工才实际取得了有确定价值的财产。因此,实际解锁日为限制性股票所得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应在实际解锁日按限制性股票所对应的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员工授权日所在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并按财税〔2005〕35号文件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公司当初是按有偿方式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的,可以扣除员工购入限制性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
3、应纳税额的计算。限制性股票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和股票期权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基本是一致的。
需要关注的是限制性股票计算中的"规定月份数","规定月份数",是指员工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长于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限制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