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维吉尼亚股票市值
❶ 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14岁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 员。命运似乎很眷顾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岁时,王宝强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这部电影让他一夜之间从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
王宝强凭《盲井》获得了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二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在“傻根”、“阿炳”、“许三多”之后,王宝强的成名经历让很多向往演艺圈的年轻人羡慕不已。但王宝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呢?我8岁就开始准备当演员了。”
为了成名,14岁那年,王宝强决定北漂:“我发现少林寺是个习武修行的地方,能成名的可能性很小。”于是,他揣着500元去了北京,下了火车便问北影 厂怎么走。“到了那里一看,好多人啊!”那时,他个子小,只能在边上看剧组拍戏。为吸引剧组注意,他常常不蹲在马路边,而是选择坐在树上。MSN理财综合
王宝强在北京住在农村的大院,每月120元的屋子住10多个人。做一天群众演员15-20元,不过给7元他也肯做:“几乎存不下钱,有时候为了见导演,我会步行10公里。”
但是,王宝强始终没有放弃成名的念头,他一直坚信自己能成为明星。终于,他能够正式露脸了,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大腕》。他演了一个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
从跑龙套到男一号,王宝强花费了将近10年的时间。在北京闯荡初期,为了填饱肚子,他靠着腿脚功夫混进了剧组,干些特技替身、群众演员的零活。
❷ 巴菲特详细创业历程
说一下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虽然巴菲特的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资产过亿,但是在大学毕业后, 巴菲特的父亲拒绝了他想接管父亲的公司的想法。父亲宁可慷慨地把大笔大笔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也不肯给巴菲特留一分钱。没办法,为了积累创业资金,巴菲特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为世界首富的创业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一、巴菲特6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据巴菲特的母亲回忆,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二、巴菲特10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个名为"马童选集"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系统。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10岁的巴菲特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的图表。10岁那年,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巴菲特11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过对巴菲特来说,他一种好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所以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奥马哈,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离家出走不一样的是,他的离家出走是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
四、巴菲特15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5岁时候的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五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占地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7年,17岁的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他的父母负担起了他上大学的费用,尽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这些。
六、巴菲特19岁时候的经历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 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七、26岁的巴菲特就已经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成为亿万富翁后的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生活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带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经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 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2007年3月1日晚间,“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财政年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飓风“爽约”,公司主营的保险业务获利颇丰,伯克希尔公司去年利润增长了29.2%,盈利达110.2亿美元(高于2005年同期的85.3亿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为5338美元)。
❸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投资家
世界著名投资家罗杰斯、索罗斯
世界著名成功投资家巴菲特“如果不能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瓮,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上跳下去。”??沃伦•巴菲特
全球有60多亿人口。在茫茫人海中,最富有的不是沃伦•巴菲特,就是比尔•盖茨。巴菲特
精明过人,风趣至极。也正是因为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专心致志,思维清晰以及反应敏捷,才使得他在人类投资的名人录上占有崇高的位置。
一、出生于股票崩溃时期(独家证券内参,365天资讯情报站……)
1930年8月30日,天气闷热,巴菲特出生于奥马哈市。其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的中期。
小巴菲特的第一个玩具,也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就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他对拥有金钱的感觉非常着迷。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是他儿时喜欢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小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孩子,他总是弯曲着膝盖走路,这样就不会跌出去太远,但是长大后,他却能够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这确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布赖恩特夫人说。
二、6岁: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
他母亲回忆说,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10岁时,巴菲特最喜欢卖的软饮料是百事可乐。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这个早熟的少年非常聪明并且勤奋刻苦,他可以就美国城市人口问题滔滔不绝地谈上半天。他在小学读书时,就曾因学习成绩优异跳了一级。“他是个好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英语也很好,我记得他还曾纠正过我的错误,那是个有关词的缩写式的问题,而他是正确的。”他二年级的老师玛丽•麦得逊这样回忆说。
三、10岁:帮父亲绘制股市涨跌表
尽管年轻的巴菲特是个数学天才,但是,他对金融的痴迷程度仍让他虔诚、节俭的父亲感到非常吃惊,他希望他的儿子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是,他却发现他的儿子对万能的金钱力量非常着迷,像是被其咒语所镇住了似的。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个名为“马童选集”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系统。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
巴菲特八岁的时候,他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的图表。“我对和数字和金钱相关的任何事情都非常感兴趣。”后来巴菲特把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和大多数偏离对公司做出基本分析的东西都叫做“小鸡走路的痕迹。”
巴菲特10岁的时候,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四、11岁:投资股票赚了5美元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
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
1942年,他的父亲被共和党人选为美国国会会员,巴菲特在奥马哈的生活受到了影响。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尽管他的两个姐姐都为此而兴奋不已,巴菲特却有一种好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奥马哈,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13岁时,巴菲特从他华盛顿的家里离家出走了。“他是和一个名叫罗杰•贝尔的朋友一起跑掉的。我想他们后来被警察收容了,”他的姐姐多丽丝回忆说。
巴菲特的离家出走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并且理所当然的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在那儿他被警察送回了家。巴菲特曾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很显然,他没有收购那家公司的打算。
五、15岁:投资买下一家农场出租
在华盛顿,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很糟。但是,他主要的追求还是要成为一个勤勉刻苦的报童。巴菲特一度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取报纸、送报纸对他来讲真是太重要了。任何人都不敢碰他放钱的抽屉,一个硬币都不能动他的。”他的母亲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
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
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五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巴菲特说,“当时我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一元的银币那样欣喜若狂。”
随着越来越多的理发师对这种弹球机需求量的增大,威尔逊游戏公司已经扩展到有7台弹球机,每周的赢利额高达50美元。同时,他每个月投递报纸的收入还有大约175美元。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占地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土地租用人。
六、17岁:大学期间组织报童送报
1947年,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
他的父母负担起了他上大学的费用,尽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这些。他父亲费了很大劲才说服巴菲特继续读大学,而不是继续他的商业经营工作。于是,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顿商学院读书。在这里,巴菲特学会了打桥牌。他大学三年级时转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并于1950年获取了他的理学士学位。在他撰写毕业论文时,他依旧打桥牌,所学课程得A。
在内布拉斯加大学,他担任《林肯》杂志发行部的营业部主任,负责60个报童在6个农村地区的投递工作。同时,他还利用暑假和圣诞节在彭尼连锁店卖男式衬衫,一个小时的薪水是75美分,他自己开玩笑说:“我成了最低工资法案的权威人士。”但是,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收获是,他掌握了企业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大约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收集了220打高尔夫球并把它们以1200美元的价格卖出。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
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七、26岁: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
成为亿万富翁后的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生活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带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我来看看”,他一边说,一边打开钱包,大约数了8张100美元的钞票。
巴菲特总是量入为出,坚持以最低的成本运作。他现在拥有350多亿美元资产(相当于石油富国科威特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但他的负债为零。多年来,他仅有的一次负债是1971年用于购买一栋三室两卫的房子,而负债的原因仅仅是贷款利率低。
巴菲特身高5英尺,中等身材。他很容易被看成是职员、会计师、银行家,或是美国沃尔玛连锁百货公司一个普通员工??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皱皱巴巴的衣服,高声说笑中夹带着中西部的口音。他一生精力充沛,坚定果断,热情风趣。专栏作家约瑟夫•诺柯亚说:“巴菲特的才能是别人无法超越的。通常,他所要做的,就是快速扫一眼资产负债表,以便了解他是否有兴趣收购一家公司??因为他在数字中能发现我们其他人发现不了的含意。”
❹ 为什么企业家宁愿把钱都捐了,也不愿意给工人涨工资
沃伦·巴菲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位投资界的精英。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可是没人知道,就是这个世界首富,其实也是从白手起家干起来的。他的励志创业故事激励了很多年轻人。
虽然巴菲特的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资产过亿,但是在大学毕业后, 巴菲特的父亲拒绝了他想接管父亲的公司的想法。父亲宁可慷慨地把大笔大笔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也不肯给巴菲特留一分钱。没办法,为了积累创业资金,巴菲特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为世界首富的创业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让我带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一
巴菲特6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据巴菲特的母亲回忆,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二
巴菲特10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个名为"马童选集"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系统。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10岁的巴菲特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的图表。10岁那年,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
巴菲特11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过对巴菲特来说,他一种好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所以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奥马哈,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离家出走不一样的是,他的离家出走是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
四
巴菲特15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5岁时候的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五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占地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土地租用人。
五
巴菲特17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7年,17岁的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他的父母负担起了他上大学的费用,尽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这些。
六
巴菲特19岁时候的经历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 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七
26岁的巴菲特就已经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成为亿万富翁后的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生活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带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巴菲特励志创业故事启示】沃伦·巴菲特创造了财富神话!很多人认为:因为没有资金,所以不能创业。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问题(没有创业资金),却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看到困难,却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只知道哀叹,却不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永 远也富不起来。在巴菲特面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巴菲特没有时间怨恨,没有时间等待,只有急不可待的行动。这才是白手起家的世界首富的本色!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其实富人应该是这样的人:眼睛发现了问题,心中就开始琢磨解决问题 的办法,立即开始尝试一种又一种方法,不将问题彻底解决,誓不罢休。他们不悲叹,不等待,他们的时间都用在思考和行动上。任何难题都不 能阻止他们追梦的脚步。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他手中的创业资金,不是父亲给的,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