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有哪些效应举例
❶ 马太效应的例子有哪些
在有机化学的加成反应中往往存在着马太效应。如果原基团上已含有所要加成的基团,则所要加成的基团加在这个已含有所要加成基团的概率更大。
俗称“扎堆定理”。比如HCl加成到CH2=CHCl上,产品有两种,即CH3-CHCl2、CH2Cl-CH2Cl,1,1-二氯乙烷较多(由于H加在2-C上与Cl共轭而比加在1-C上稳定)。像马氏定则等一些理论。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1)股票市场有哪些效应举例扩展阅读:
马太效应”的出现实质是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震荡;它造成了局部的繁荣,却扼杀了作为整体的教育的生命。
由于马太效应及股价的超常涨跌是股票市场内在运作规则的结果,因而它也就成为股票市场的必然的、常规性的运作形式。股票市场必然有投机、必然超常动荡,因而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可以博取差价的场所。
❷ 股票市场与马太效应,什么是股票市场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就是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反映到股市里那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市场认可的股票飞速上涨,而其他股票表现平平。投资者应踏准股市和个股的趋势。
❸ 股票市场相关性包含哪些内容
从总体相关性来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存在跷跷板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在不同时期表现不一致。我们发现,在不同期间,股票价格波动和债券价格波动时而同向变化,时而反向变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间,股票价格波动与债券价格波动基本呈现出同向的变化趋势;但是从2005年开始,两者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反向变化。在前一个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在后一个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是-0.63。因此,股市和债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时间里表现出强烈的协同效应;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这将近5年时间里,表现出较强烈的跷跷板效应。对这种差别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前一段时期中,股市波动性相对不剧烈.计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间,上证指数的波动标准差是20.9,只有全样本波动性的三分之一。这种股票市场的较低波动性不足以引起投资者的股票和债券的资产组合发生大规模的变化。而这种协同效应主要由影响股市和债市的共同因素所致,比如利率的变化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这两者的变化通常会带来股市和债市的协同波动。因为股票和债券一样都是资产,资产的价格通常同其收益率呈正比,与其贴现率成反比。经济增长使得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都上升,市场利率的提高使得股票和债券的贴现率同时上升。为了更加详细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股市的大起大落的阶段作为参考期。显示了在股市大涨大跌时期,债券市场价格的涨跌状况。我们发现,除了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这段股市下跌时期中,债券市场出现同方向的下跌趋势外,其它5个股市大波动时期,债券市场都表现出与股市变化相反的变动趋势。在同向变化的这个时期,股价的涨跌幅最小。这组数据支持了股市与债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表3的数据中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股市涨跌幅越大,债市相反方向的涨跌幅也越大;并且,股市下跌时债市涨幅更加明显。前一个特征表现出投资者在资产组合选择中对于风险的敏感性较高。后一个特征主要是由于股市通常上涨较慢,而下跌较快。因此,在股市上涨时期,债市资金总是通过缓慢的方式撤离;而一旦股市出现大跌,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会快速从股市撤出资金,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入债市带来的债券需求的突然增长,通常会较快的拉高债券价格。
❹ 为什么说股市有财富效应,财富效应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财富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实际上正是由于资产的价格波动引起的。本意上,财富效应是为了说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导致资产持有人财富的浮动和边际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的。意在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一规律。
个人认为,中国股市是目前世界上最不理性的股票市场,追涨、跟风买等现象尤为特出,一涨就满天红!这也很好解释,股民赚钱了,就想消费,大部分不是消费在物质市场,而是仍然回流到股市继续购买股票(这里也可以把股票看成商品吧),而这恰恰是反映了:资产增加--消费这一财富效应。其实本人不赞成股市财富效应这样的说法,一是因为定义有点混淆,二是没有实际意义。可能这样说的人有点讽刺的含义在里面吧!
❺ 我国股票市场上出现的羊群效应实例
6月份宣传称牛市来了,大量资金涌入市场,涨到5100点的时候暴跌。恐慌空抛以后跌到2200
❻ 盘点股市中的各种效应,你知道多少
目前是最后一跌,跌幅会非常巨大,建议散户离场。12月市场会是底部,2020年大盘会上3万点。
❼ 什么是股票的28效应
28效应:
股市常说的二八效应其实就是指有两成股票在涨或是跌,而同时又有八成股票在跌或者涨。
简介:
二八现象是这两年来的不正常的股市现象,机构为了做市,猛拉大盘指标股,结果是20%的指标股涨,大盘指数涨了,80%的股票不涨还下跌。
如果二八现象要继续走下去,就意味着牛市已经结束,熊市已经来临,而且,这样的"二八"现象也是暂时的,最终那些强势的少数股票也会象当初德隆的股票一样被市场抛弃。
❽ 什么叫作股票市场周五效应
周五的市场表现不仅在空间位置决定周K线的收盘情况,更是不少市场主力展示实力和作盘意图,甚至实施骗线操作的黄金时间。分析价值明显高于其他四个交易日,值得投资者多加关注。 对周五走势的分析研判仍旧延用概率统计和心理分析相结合,此两种方法在周五效应的分析研判中有着显著的作用。 笔者在短线投机和中线跟庄过程中,通过对周五效应的观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研判时应力求把握市场主力的短期动向,才能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投资者有逢周五减磅、离场观望的操作习惯,尤其是在市场处于关键位置或弱市市况时表现尤为明显。 主要是因部分投资者为避免周六、周日两天消息面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而展开减仓操作引起的,多数个股在这种群体操作取向趋同效应的作用下会走出相对疲弱的走势。在利用周五效应进行短线分析时, 第一要关注大盘的走向和个股联动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注意个股所处的运行状况。 第三是分析时多用逆向思维。
❾ 各位高手们,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股市的红利效应呢还要以某某股票为例来分析此红利效应,谢谢各位了
所谓红利效应指的是某公司由于利润积累较多、或资本公积金较多的原因,导致市场对其当年推出高比例的送转股预期强烈,而大量买进该股票,从而推动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为。
这种案例在股市比比皆是。每逢年末年初,高送转都是A股市场上备受关注的话题,投资者会对具备高送转预期的股票格外青睐。2012年12月高送转板块提前爆发,且快速进入高潮。例如300343联创节能,市场预期该公司会在2012年年报之中推出高比例分红方案。于是自2012年12月4日开始启动行情,至2013年1月7日,连续走出19根阳线,大涨170%,从最低价26.74元一口气涨到73.15元。这就是典型的红利效应引发的市场炒作。
❿ 怎样理解股票市场的消费效应
简单地说,股票市场的消费效应来自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这是一种虚拟经济的产物。因为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扬往往会给投资者一个财富增加的印象,但是只要投资者的股票没有变现(全部出售变成现金),或者没有把其中的现金转帐出股票市场的资金帐户,那么这种股票市场的股价上涨带给投资者的只是所谓“纸上富贵”。但是,因为有股票市场的上涨心理影响,投资者感觉到自己的财富已经增加(实际上暂且没有实现),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消费能力方面有着超过现实的夸大效应。这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部分投资者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提前消费行为的一种)形成了一种倾向或者潮流,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或者现状。
相反,如果股票市场的价格下挫,投资者的财富心理感受是负面的,现实中也会影响他们的实际消费,使得他们比正常消费,变得更加谨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