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下跌钱去哪儿了
❶ 股价下跌的钱到哪去了
如果在高价时公司利用了资金,等到低价时股民卖出股票,那就是公可赚到了蒸发的钱。如果在高价时公司没有利用此资金,而是放在银行,到低价时股民卖出股票,那就是银行白白赚到了这笔市值蒸发的钱。一亿元存在保险柜里的钱不可能变成一万元。
❷ 股市下跌的钱都去哪里了
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股票市值本身就是一个人为计算出来的量,市值下跌只能说明股价下跌了。所谓的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钱是人类制造的用来量化价值的商品。顾名思义,钱具备两种功能:1、量化价值:这里只是衡量商品等价于多少数量的钱,而不需要实际存在一笔钱。2、作为商品交易:利用钱的商品属性进行交易,这里必须是实际存在的钱。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
股市蒸发的钱其中一部分是“虚拟”的,但确实有很多钱流向了四个渠道。
1、交易成本:印花税收。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额征收的一种税,目前采用的是征收1‰的单边印花税。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就能向大众筹资。
3、“投资高手”、游资、热钱: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赚钱,也有一方输钱。
4、极个别的散户:根据一般常识,可以得出部分推论:在这群人中,力量薄弱、操盘能力不足、消息不灵通的散户,是绝不可能作为大比例存在的。而拥有庞大资金、强大团队、丰富的第一手消息的大机构,更有可能是股价下跌前及时退出的赢家。
❸ 如果股市大幅下跌的话,那股民损失的钱都去哪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❹ 股票下跌 跌的钱去哪了
市值即为股票的市场价值,也可以说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总价值。和价格相关。
今天馒头卖2元一个,10个馒头市值20元;明天馒头卖1元一个,10个馒头市值10元。
因此市值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价格的变化,并不是说这么多钱就没了。
如果不考虑上市公司的分红,税收,和交易费用。股市就是零和游戏。盈利和亏损只在买卖时发生。低买高卖者盈利,高买低卖者亏损,而池子里钱的总数不变,只是从高买低卖者转到了低买高卖者手里。
❺ 股价下跌,钱到哪去了
给楼主打个比方, 去年10月,你在某市买了套房子,100平米,15000元/平米,到了今年10月,你想把房子卖掉,但只能卖到10000元/平米,因为房子的价格跌了,想15000元/平米卖出去,根本就不会有人要.如果你急着用钱,把房子一卖掉,你就会亏掉5000元/平米,你亏掉的那5000元/平米谁赚去了?当然就是那些在15000元/平米把房子卖给你的人了;反过来,如果房价涨到了20000元/平米,你赚的那5000元/平米又是谁的钱?如果你把房子卖掉了,当然就是赚了用20000元/平米买你房子的人的钱了;
如果你一直都没有把房子卖掉,那就只会是帐面上的浮亏或浮盈,你手中持有的房子没变,改变的只是市场对房子预期的价格不同了,导致了它是贬值或升值的问题而已.
股票其实跟房子,黄金等商品一样,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我见过很多人在网络问这个问题,都是关于股票的,但却从来没见过问关于房子的类似问题,可想而知,投资者并非不懂,而是陷入了理解的误区而已.
❻ 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因为股市本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牛熊转换也是交替的,在牛市存在泡沫,在熊市会被低估,并不存在投资者的钱亏给了谁,只不过随着这种周期转变市值产生了变化而已。
股票是以钱来量化的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所谓估值就是基于预期的证券价格,其实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时,持股人只是浮亏。这种上涨或者下跌就是由于预期的变化,也就是估值变化。
(6)股票市场下跌钱去哪儿了扩展阅读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散户甲认栽退出这个市场,卖出了自己手中的筹码,形成实际的亏损,而乙接手了,后面随着股价上涨,乙赚钱了,就意味着甲亏损的正好被乙赚了。
而事实上,这里的乙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实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负和博弈才正确,因为只要投资者交易,就会有券商的佣金收入、印花税等成本,虽然每一笔不多,但是时间长了累计起来还是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亏损的人总比赚钱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❼ 股市里跌的钱都去了哪里是谁拿走了这些钱
股票里亏的钱都到哪里去了?首先冒出来的观点就是被人抢走了,被那些股市里的高手或者庄家给抢走了。你看,有人从股市里赚到钱买车买房,一位股市名人捐出千万级以上的财富去吃顿美国饭,还有一位社会名人说“股市里赢家赢的钱就是输家输的钱”。比如,你有20万元投入股市,80万元的时候把股票全卖了。
张三在股价低点1元的时候买了100股, 李四看到行情好,在10元的时候买入了张三卖出的100股,张三每股赚了9元, 李四看到股市跌跌不休,在5元的时候割肉,把这100股卖给了王五, 李四每股亏损的4元钱,就被张三赚走了。 所以高价买入低价卖出的人,价差都是让卖出的人赚走了。
大部分散户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忽略一级市场,上市公司只有股票,没有资金,上市融资把股票换做了钱,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是大赚一笔的。而后面亏损的散户的钱都亏给了前面套现赚到钱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块钱买的股票涨到十块钱卖给另一个人,后面跌到五块钱,这钱去哪里了?都是前面套现的人拿去了。
❽ 股票下跌,钱到那里去了
跌破发行价发行商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信用和实力上的,并不是法律上的责任。如果某投行,也就是证券公司帮助某公司公开上市发行股票,他又一定的义务稳定公司的股价,这样有利于该公司长期在股市上融资,抛开发行定价偏差的因素。若公司的股价刚上市就大幅波动,若大幅上涨,则担心是爆炒,将来会一泻千里。若下跌,将来融资成本就相当于上升了。但这是对于市场行情一般,该公司的发行定价。所以在牛市中,公司定价较高,因为市场需求较大;而熊市中,公司发行定价较低,因为需求小。在现今这个情况下,由于是大面积的跌破发行价,而股票市场暂时已经失去了融资功能。所以单独某个公司破发行价的意义不是很大了,而为它发行股票的投行也不再有什么责任了,是大环境的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