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上的ipo价格
㈠ IPO价格怎么算啊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价格又称新股发行价格,是指获准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将股票公开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的价格。在这一价格的确定程序中,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帐面价值、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股票发行数量、行业特点及市场波动状况等,而这些因素的量化过程会随着定价者选用方法的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别。
因此目前公司IPO的价格是无法确定的,改制后需要先规范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然后向证监会报送IPO材料,待证监会核准上市后公司再与券商结合当时公司及市场的情况确定IPO价格。
㈡ 股市中的IPO是什么意思
IPO是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简称,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股票市场上的ipo价格扩展阅读: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
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
优劣:
好处: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增强流通性;提高知名度和员工认同感;回报个人和风险投资;利于完善企业制度,便于管理。
坏处:审计成本增加,公司必须符合SEC规定。募股上市后,上市公司影响加大路演和定价时易于被券商炒作;失去对公司的控制,风投等容易获利退场。
关于首次公开募股:
经过深入、反复的研究、评议和讨论之后,一家私人持股公司最终决定加入公众持股公司的行列,接下来它必须为首次公开募股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首次公开募股就发生在一家公司首次公开上市的那一天。在那一时刻,管理层决定将其股票推向市场,允许投资者像买卖百事可乐或者微软公司的股票一样自由地买卖它的股票。公开上市并不总能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许多原先秉持买入并持有策略的投资者都变成了首次公开募股的忠实拥趸,新上市的公司在其股票公开交易的第一天都会宣传说:投资于自己的股票,你将能获得三倍的收益。
㈢ 为什么IPO的发行价和开盘价不同,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吧:发行市场是一级市场,股票发行人能从发行中得到资金,就像批发市场一样;开盘价就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买卖股票的人获得收益,就像零售市场一样.
批发市场的价格那是要比零售市场的价格低的.批发商事要留利润给零售商的,批发商把利润都得了,就没有零售商去买商品了.
要是发行与上市的价格没有吸引人的差价,发行就有可能失败.发行失败的话,股票发行人不但融不到资金,还要亏钱,所有发行价比开盘价低.
㈣ 如何确定公司IPO发行价格
①市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收益×发行市盈率,市盈率法的关键是根据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确定发行市盈率。
②市净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净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发行市净率,市净率法的关键是根据二级市场平均市净率、发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确定发行市净率。
③现金流量折现法:是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司的每股净现值,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现值,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关键是根据发行公司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以及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预测公司未来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㈤ 股票ipo价格为何通常会被低估
通常在IPO前有询价的程序,问问机构投资者对于该股发行价的可接受区间,然后定一个价格,保证能被市场所接受。
按照惯例,如果发出来认购不足50%,则发行就要宣告失败,所以一些发行者可能为了获得足额认购。在发行时,选择区间内较低的股价进行发行,可能当时股价就被低估了吧。
不过,现在很多股票发出来的股价并不低,因为牛市么,最可恨的就是中国银行,发行出来的市盈率在20倍以上,比民生现在的股价还高。
㈥ 上市公司IPO后,股票的价格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尝试这样来看:
公司一旦IPO成功之后,上市公开交易。有些公司(例如电信几巨头……)确实对股价没有诉求,因此他们在处理投资者关系时比较“随意”,经营上也并不以股价为主要参考目标。
但这并不能说股价对所有公司都没有意义。例如股东减持时,当然希望二级市场股价高于自己成本价。另外,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也期待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当然,对于有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来说,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是所有被激励对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欢迎讨论补齐。
㈦ IPO价格和上市首日价格是一回事吗
IPO价格和上市首日价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发行价,就是新股的发行的时候,股民申购时的价格。该价格是上市的时候由发行单位根据公司的资产情况和参照市场上同类公司的市场价而决定的价格。目前,由于申购新股的股民很多,所以采取抽签的方法认购新股。中签的人可以买到。因为中签率低,而你用于申购的资金将会被冻结,所以申购的时间成本是比较高的。
后者指上市当天的开盘价,是上市当天开盘前,按股市开盘的集合竞价方式产生的价格。这个价格是当天市场上买卖双方撮合竞价的结果,由供求关系决定。市场情况较好,对这只股票又比较追捧的话,获利空间会非常大。但是如果市场环境不好,对这只股票也没有追捧,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也有。所以,打新股还是需要谨慎的,要看市场环境和你承担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承担的风险越高,收益也会越高。
㈧ 股票市场上经常提到的IPO是什么意思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
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8)股票市场上的ipo价格扩展阅读:
IPO发行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4、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㈨ 股票的发行价就是IPO价格吗》
发行多少股票谁说了算?
股的数量就是数字游戏,没有什么规矩。
一般是把按照净资产的数额去定义原始股的股数,上市的时候按照同类公司的市盈率去计算。
比如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是100万元,那么原始股东就拥有100万股。再发行100万股新股。这样就是200万股去分这100万的净资产,每股5角。假如这个公司每股每年能挣1角,市盈率按50算,那么新股价格就是1角*50+5角=5.5元。一般上市以后会涨50%以上,就是说这只股票在二级市场上通常的价格是8元。
知道社会有多黑暗了吧! 5角钱的东西能卖到8元。
而且净资产的计算非常复杂,一把破椅子卖5毛钱收破烂的都不要,做资产能做成150元。
补充如下:
对于未上市的公司,你想入股,一般是按照1元的净资产,再加上一定的溢价。例如,0.5元。所以,你买所谓的原始股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点几元买的。
对于100万的公司,一般按照100W股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