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泡沫的特征

股票市场泡沫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4-21 09:57:29

⑴ 什么叫股市泡沫怎么理解

讲一个故事给你听,你就明白了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注)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⑵ 经济泡沫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征

泡沫经济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商品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长特点,每当经过一轮经济萧条之后,政府为启动经济增长,常降低利息,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形成泡沫经济的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

⑶ 什么是金融泡沫金融泡沫的特征是什么

金融泡沫
简单地说
泡沫就是虚的,金融泡沫就是经济上的宏观调空不当, 过度的投资引起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使得国内投资干口信用规模急剧膨胀.导致虚假繁荣的一种假象.
原因就是体制的问题
其根本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造成的
金融泡沫开始破灭有哪些特征?
主要特征就是人们消费高涨,物价节节攀升,人有了钱就花,不储蓄或极少储蓄。
金融本身就可以说是自我增殖的 信用膨胀到多大不算泡沫恐怕谁也说不清 你把说有信用交易都取消泡沫没有了金融也死了 有谁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与其说防止金融泡沫不如说保持市场信心

⑷ 股票里的泡沫是什么意思

泡沫就是股价超过其正常估值。价格越高泡沫越大,也就是越危险,大盘4000点以上泡沫是非常大的,从今年的走势就可以看出,既然是泡沫它早晚要破灭的,价值的回归是必然的。有没有泡沫从市盈率可以看出来,一般市盈率20-30是正常的,去年大盘最高大60倍左右,现在大盘市盈率15倍左右,也就是说很多股票都被低估了,有些股可以进行中线投资了。

⑸ 什么是股市泡沫

从个股来说,当价格高于价值很多的时候,就有了泡沫,价值一般用现金流贴现来计算,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市盈率法来测算
对于整个股市,有两种看法
1当大部分个股都高于其真实价值很多时,就可以说市场有泡沫
2 当市场指数己完全脱完宏观经济实际增长时就有了泡沫,也就是出现较严重的背离
分析时不可以绝对应用,至于大多少才算有泡沫,没有绝对的指标来衡量,要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⑹ 什么叫股市泡沫

简单的讲 就是 股价 纯粹的是资金在推动 那就叫泡沫

⑺ 经济泡沫的原理特征

学术界主要从市场主体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以及泡沫产生的宏观原因和微观机制两个角度来探讨泡沫的形成机理。就第一种思路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理性泡沫概念提出以来,经济学家们试图用市场主体的完全理性来解释经济泡沫现象。
迪巴和戈罗斯曼(Dibaand Grossman,1988)从局部均衡角度出发,认为如果资产能够自由出售,其价格不可能为负,这意味着不可能存在负的确定性泡沫;布兰查德和费希尔(BlanchardandFisher。1998)认为对于自由出售、供给无限弹性、具有可替代性的资产,不可能出现正的确定性泡沫,否则资产价格将趋于无限,最终超过替代品的价格。
从一般均衡角度来看,梯若尔(Tirole,1982,1990)和布诺克(Brock,1982)证实了:实质资产是否会产生泡沫与投资者的生存期限相关,当个人投资者是有限期界时,与经济是否处于动态有效相关。在有限期界和投资者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泡沫;在无限期界和投资者有限时,也不可能出现泡沫。对于随机性泡沫,维尔(Weil,1987)认为若经济在泡沫尚未出现时充分动态无效,爆炸性泡沫有可能在一般均衡中存在。尽管理性经济泡沫拥有好的分析框架,但其缺陷是人们难以区分是出现泡沫还是基础定价模型不妥,而且理性经济泡沫对现实现象的解释也缺乏力度。
因为从所发生的泡沫案例来看,投资者并非总是理性的,某些泡沫现象却正是由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所致。噪声交易理论则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试图在放松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假设的前提下,解释泡沫的成因。布莱克(Black,1986)认为噪声交易是在没有掌握内部信息的情况下,将自己获得的信息作为精确信息来对待,并据此做出非理性的交易行为。因此噪声交易者对市场价格的判断可能出现系统偏差,做出过激的反应或遵从正反馈交易策略,进而为市场提供了自强化机制。从而导致了泡沫的出现。德隆等(DeLong,Shleifer。SummersandWaldmann,1990)开创性地建立了噪声交易理论。他们的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部分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二是套利行为存在风险,套利交易的作用存在限制。这意味着套利行为不能完全消除噪声交易的影响,噪声交易者可能从自身创造的风险中获利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创造空间,其长期存在还可能异化其套利行为。因此,德隆等认为尽管长期内套利交易者可能会促使资产价格回归至基础价值,但是至少在短期内,他们助长了泡沫的形成和膨胀。 分析泡沫成因的另一路径是分析泡沫形成的宏观和微观机制。林杰瑞恩等(1996)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80—1995年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1个成员国中的135个国家都在不同阶段经历过金融领域的严重困难,其中大约半数以上的国家在遭遇金融危机前都有过泡沫经济的经历,特别是房地产泡沫的困扰。同时认为金融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流动的交易成本,使得国际巨额投机资本频繁游荡,造成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价格的动荡和加速了经济泡沫的形成,并强调金融自由化为经济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许多日本学者(如宫崎义一、奥村洋彦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合理安排是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基础,也是泡沫破裂的导火索,因为不当的经济政策强化了市场投机及误导了投资者的预期。
从投资行为的微观机理来看,有些学者认为蓬齐对策(Ponzi Games)是导致资产泡沫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资产市场的债务人奉行蓬齐对策,即依靠新债务来维持流动性,而不是依靠经营收入流,从而导致“金融连锁性”(FinanceChainLetter)游戏的发生,产生了资产泡沫;有些学者认为风险转移、道德危害与信贷扩张是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信贷投资的情况下,一方面如果投资失败,投资者将不能偿还借款,但可以通过破产等手段将资产的投资风险转移到银行等机构;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成功,则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因而投资者有追逐资产价格的倾向和抬高资产价格的动机,从而导致泡沫的产生。AllenFranklinandDouglasGale(2000)研究了银行体系中因代理问题而引起的泡沫。其主要结论是投资者使用银行贷款投资风险资产,可以以违约的形式避免损失,转移风险,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攀升。同时他还认为信贷扩张程度的不确定性也容易引发泡沫,从而将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在内的银行体系与泡沫的产生联系在一起。
股票、外汇及房地产等资产市场的正反馈交易现象泡沫迅速膨胀的重要原因。安德里森和克劳斯(AndreassenandKraus,1988)通过实验模拟了正反馈现象,反映了人们有跟风投资(ChasetheTrade)的倾向;弗兰克尔和弗鲁特(FrankelandFroot,1988)以及希勒(Shiller,1988)的市场调查发现投资者决策时存在外推预期。正反馈交易不仅在短期内存在,甚至可能长期存在。狄龙、谢勒弗、萨默尔以及瓦德曼(Delong,Shleifer,SummerandWaldman)通过他们建立的正反馈交易模型,发现理性投资者利用正反馈交易获利,推动了价格上升和泡沫的形成,而且即使是理性投资者也会相信价格在短期内延续过去的变动趋势而长期内回归到平均价格,他们还发现正反馈投资者和理性投资者都有可能对信息反应过度,从而使得价格上升的幅度超过了信息所能证明的合理范围。一些学者用羊群行为理论来解释资产市场上的过度波动、时尚和泡沫现象。 泡沫的产生需要一定的附着物,经济泡沫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同样需要附着物,这个附着物用学术术语来说就是载体。从以上的讨论可知,只要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经济泡沫。谁能想象荷兰的“郁金香的球茎”能成为大家炒作的对象。因此,经济泡沫的载体具有普遍性,既可以存在于实物经济中,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经济中。既然经济泡沫的载体具有普遍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般商品、股票和房地产的需求特性不同
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真实需求是指为了自身的消费和再生产而形成的需求。而投机需求则是为了在买卖之中牟取利润而形成的需求。由于投机需求相对于真实需求来说具有交易成本低、不稳定和占用时间和资金少等特点,因此投机需求很容易搅起经济泡沫。在一般商品和房地产市场上,当市场上存在虚假需求时,一般商品和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必然高于其内在价值,这时就会产生正的经济泡沫。由于虚假需求最低为零,因此,一般商品和房地产市场上不会存在负的经济泡沫。尽管在“不会存在负的经济泡沫”这一点上,房地产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同,但由于人们购买房地产的需求有时是投机需求,这使得房地产市场较一般商品市场容易产生泡沫。股票市场更具有特殊性,人们购买股票的需求绝大多数是投机需求,因此股票市场更容易产生经济泡沫,而且这种泡沫可正可负。投机需求取决于对未来价格的预期,预期往往具有同向性,即看涨时大家都看涨,看跌时大家都看跌,这使得投机需求具有明显的放缩效应。投机需求的放缩效应更加剧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
一般商品、股票和房地产的供给特性不同
不同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方法不同。一般商品和房地产的内在价值取决于由真实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而股票是一种虚拟资本,它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决定方法。股票虚拟资本的内在价值等于一个按无风险资产的现实收益率计算而得到的相应预期收益的“幻想资本额”,即预期收益按无风险资产的现实收益率的折现值。股票的这种内在价值决定方法注定其内在价值是难以捉摸的。不仅股票如此,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即使是一般商品和房地产,由真实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内在价值也是多变的。内在价值难以确定或具有多变性是产生经济泡沫的条件之一。但由于一般商品的供给易变且供给弹性较大,因此在一般商品市场上即使产生了经济泡沫,这种经济泡沫也难以维持下去。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就不同了,股票和房地产的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且缺乏弹性,这使得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的经济泡沫在较长时期内能够得以维持。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股票、企业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正如马克思所说:“有价证券自身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2页)一切有价证券都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它不是真正的资本,而是“资本的纸制复本”(同上书第540页)它只是间接地反映实际资本的运动状况。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形成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同股息成正比。同利息率成反比,还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等多重影响,所以,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最终股票价格暴跌,导致泡沫破灭、造成社会经济震荡。
地价飞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
土地价格的形成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原始土地——自然资源,它本身不是劳动创造的,没有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需求的无限性拉动所决定;二是作为加工过的土地(俗称熟地),又有人类劳动的凝结,固而具有价值,由这部分价值决定的土地价格部分,是土地价值的反映。前一种土地价格,由于直接由土地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拉动,在市场交易中呈现出不规则的运动状态,其价格是代表取得收益(地租)的权利价格,因而也含有较多的经济泡沫。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地价暴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经济泡沫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属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的划等号,即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最新出版的书籍《聪明的投机客》认为,在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和信息完全假说的前提下,价格能够很好地反应价值,经济体不会出现泡沫。然而,人们的行为存在非理性而且信息不完全。特别在投资品市场,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购买需求增加而不是减少,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也就是价格的正反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偏离投资品价值时,市场的作用可能导致它进一步偏离价值,并最终陷入泡沫深渊。
适当的泡沫有利于这一经济领域的发展。价格的上涨导致社会资金的流入,投资更加积极、交易活跃,更多社会精英也将投身其中,从而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创意。然而,泡沫终究要破裂。一个经济领域的发展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限制,当泡沫较为严重时,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对这一经济领域的促进作用有限。如果泡沫过于严重,大量资金涌入这一经济领域,反而不利于其它经济领域的发展。就好比股市泡沫十分严重时,大量企业家开始放弃实业而投身股市,这不仅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毕竟股市需要实体公司的利润支撑。总之,泡沫越严重的领域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有限。
泡沫终究要破裂,泡沫的破裂又会给经济带来惨痛的冲击。那么,政府应如何应对呢?按照上面的分析,政府出手阻止泡沫破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明智的举措应该是有规划地允许泡沫领域泡沫的破裂,同时刺激其它经济领域,从而保持整体经济的较好发展。
欧债危机显然也可以认为是主权债务泡沫的破裂。例如,希腊财政显然无法维持自身债务负担,如果世界各国向其提供贷款防止希腊违约,显然希腊可以做到不违约,但将长期受制债务困扰,希腊国内其它经济领域将长期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支持、发展受阻。相反,如果允许其债务有序违约,之后各国再向其提供同样数额的贷款,以刺激希腊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显然希腊在经过短暂的痛苦之后很容易迅速发展起来。按照这样的理论,《聪明的投机客》一书认为,目前欧盟正在用错误的方式对待欧债问题,它们促使欧元升值并投放大量资金用于防止债务违约,推高国债价格,这样并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最终可能导致欧洲经济长期无法走出欧债阴影。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允许债务适当违约,把精力放在刺激实体经济上,而不是推高国债价格。

⑻ 股市泡沫是如何产生的

股市短期疯涨,市盈利急剧攀升,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即产生股市泡沫。泡沫在词典中的本意是聚集在液体中的气泡。亦用来比喻人事的空虚或幻想。经济学里的泡沫是指因投机交易极度活跃,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的市场价格脱离实际价值大幅上涨,造成表面繁荣的经济现象。
何为泡沫:一般的看法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涨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赢利的能力不感兴趣。涨价之后便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对泡沫的定义,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它是否可能发生,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何为泡沫,目前来说还没有较为明确的数量化标准。
此外,演化证券学理论认为股市是一个“基于人性与进化法则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股市泡沫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运行规律,是一种周而复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
产生原因:
证券市场本身的系统特性是根源
证券市场交易对象的虚拟化、符号化,使得股票市场上的各类投资者有了自由和充分的理由去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股票的价值。当股票市场的某些权威机构和人士对某只股票做出了某种价值理解后,很容易得到市场的响应和认同,从而产生市场一致认同的偏离真实价值的理解价值,泡沫便产生了。
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流入股票市场
人民币升值以及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国外资金流入股市,导致股价攀升。油价持续高涨,石油美元一直在全球范围及新兴市场寻觅投资机会,部分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日元利率低,日元的利差交易带来了大量流动资金。中国国内储蓄率居高不下,A股市场流通部分市值仅占储蓄总额的10%。此外,由于经常账户顺差不断增加,中国的财富亦以每月超过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现已超过1 5万亿美元。拥有如此巨额的流动性资金,股票市场存在出现泡沫的风险。
股票市场的体制不完善
首先,政府行为发生扭曲。一是政府对股票发行上市的严格管制取代了市场机制;二是股票交易管制不合理。其次,监管部门行为发生扭曲。一是监管行为扭曲,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活动的行政化、短期化、随意化造成了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加大了市场的泡沫;二是制度执行不力。监管制度执行不力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从而使中小投资者行为取向短期化,加大市场主体的投机动机。
股票市场可供交易品种少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只有股票、债券的现货市场,缺乏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其结果是资本市场只有做多机制而没有做空机制,远没有期货市场中特有的价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大大抵消了资本市场本身所固有的优点和优势。
机构投资者扮演庄家角色
大量的庄家充斥股市,人为地放大了市场中的“博傻”机制。庄家利用资金、人力、信息、工具、舆论的优势,把自己控制的股票价格拉起来,使它的价格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人为地制造泡沫。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占据着股市波澜的主导地位。中小投资者有贪婪与恐惧等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表现出“羊群效应”和“博傻心理”。伴随着这些因素,股价在短期内震荡不止,长期内又泡沫堆积。

⑼ 股票的泡沫到底怎么解释

就是股票的价格高于市值,而且高的很多! 但是股票在中国作为一种投机,而不是投资的赚钱方式。正是泡沫的存在才让股票有了它特殊的魅力!

⑽ 股市有泡沫是什么意思

从个股来说,当价格高于价值很多的时候,就有了泡沫,价值一般用现金流贴现来计算,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市盈率法来测算
对于整个股市,有两种看法
1当大部分个股都高于其真实价值很多时,就可以说市场有泡沫
2 当市场指数己完全脱完宏观经济实际增长时就有了泡沫,也就是出现较严重的背离
分析时不可以绝对应用,至于大多少才算有泡沫,没有绝对的指标来衡量,要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热点内容
炒股不适合什么东西 发布:2025-05-14 04:00:38 浏览:62
原始基金怎么来得快 发布:2025-05-14 03:59:54 浏览:996
基金经理亏多少清仓 发布:2025-05-14 03:57:41 浏览:373
双一科技股票指数 发布:2025-05-14 03:38:48 浏览:123
在民国如何跟国外货币流通 发布:2025-05-14 03:38:16 浏览:592
买入股票交易密码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03:38:11 浏览:472
南朝的货币长什么样 发布:2025-05-14 03:36:15 浏览:816
2019年4月29日股票交易吗 发布:2025-05-14 03:36:13 浏览:59
长城货币a怎么转到银行卡 发布:2025-05-14 03:35:23 浏览:838
邮政投的基金赔了怎么办 发布:2025-05-14 03:31:00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