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计算和股票指数计算
1. 股价指数的计算题
我是个学生,对股票略有研究,希望这是你想要的答案 1. 除权价= (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的现金红利+配股率×配股价)/ (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即次日股价为:(5.8-1/10+2.8×3/10)/(1+7/10+3/10)=3.27元 2.除权除息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的现金红利+配股率×配股价)/(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即次日股价为:(18.00-2/10+5.5×3/10)/(1+7/10+3/10)=8.98元 3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收益 即:该公司新股股价是26×0.50=13元
2. 什么是股价指数,它是如何计算的
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它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比如道富投资,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经济发展形势。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3. 股价指数计算方法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人》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
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对拉斯拜尔指数和派许指数作几何平均,得几何加权股价指数“费雪理想式”。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当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3)股价计算和股票指数计算扩展阅读: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4. 大盘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和股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上证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
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
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
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
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由于采取全部股票进行计算,因此,上证指数可以较为贴切地反映上海股价
的变化情况。
深圳股价指数
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
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100求得。是反映深
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
新股从上市山东第二天开始列入计算对象。当某一股票暂停买卖时,便将其
剔除于计算之外。当某股票的数量与结构发生变化时,则以变动之日为新基期数
计算,并用“连锁”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指数追溯到原有基期,以保持指数的连续
性。“连锁”追溯计算公式如下:
当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当日即时总市值÷上日收市总市值)
式中,当日即时总市值为各成分股市值与该股发行股数乘积的总和;上日收市总
市值是根据上日成分股的股本或成分股的变动作调整后计算的总市值。
5. 股价指数计算
计算期加权股价指数计算期加权股价指数:
又称派许加权指数(Paasche Index),采用计算期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其适用性较强,使用广泛,很多著名股价指数,如标准普尔指数等都采用这一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li是计算期第i种股票的发行量和成交量,P'为股价指数,基期第i种股票价格为Poi,计算期第i种股票价格为Pli,样本数为n
6. 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7. 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算术平均数法:将采样股票的价格相加后除以采样股票种类数,计算得出股票价格的平均数。 公式如下: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采样股票每股股票价格总和)÷(采样股票种类数)然后,将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与同法得出的基期平均数相比后求百分比,得出当期的股票价格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当期股价算术平均数)÷(基期股价算术平均数)×100%
8. 股价指数怎么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红利指数
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日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