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股票市场结构分析
❶ 以中国股票市场为题,该如何分析
、 投资性的市场,投机性的交易 股票市场是一个投资的场所。股票的投资价值, 取决于上市公司红利的高低。然而,在中国的股票市场, 绝大多数股民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去面对这个股市的。 股价波动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由于主力利用散户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的心理特征 ,进行诱导所造成的。因此,股票的市场价格,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按照价值理论,股票越跌就越有投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股民在股市中追涨杀跌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但是, 由于绝大部分股民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参于股票炒作的, 他们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操作过程中常常“ 追涨杀跌”。而这种“追涨杀跌”的错误行为, 促成股票的涨与跌却是真实的。从这个角度来讲, 股市永远是正确的。既然错误的行为能促使股票真实的涨跌, 我们就不能不遵守股票市场这种“追涨杀跌”的游戏规则。 关键的问题是,投资者必需掌握好“追涨杀跌”的技能, 切不可盲目的“追涨杀跌”。 二、 股市的道理就是不讲常理 股票市场永远是个少数人赚钱的地方。因此,股票市场的“真理” 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理由非常简单,在底部, 当绝大多数人看多时,主力收集不到筹码, 股票靠散户是做不上去的,相反, 在底部阶段只有在绝大多数人看空时, 主力才能顺立地完成筹码收集任务,为将来股票的拉升奠定基础。 同理,在顶部阶段如果在绝大多数人看空时,主力是无法出局的, 只有在绝大多数人看多时,主力才能顺利出掉获利筹码,因此, 投资者不能用常理来分析和预测股票短期未来走势。 三、 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可塑性的大小 可塑理论认为,股价的波动主要取决于主力机构操盘意愿, 因为只有主力才能带动市场人气, 而主力机构获利是以诱导散户的方式来完成的, 这就要求股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股票的可塑价值的大小 , 直接影响 主力完成其诱导散户的过程,所谓可塑价值, 是指主力可随意塑造其上市公司的形象, 达到诱导散户的目的的一种价值。 其实就是一种主力说了算的一种价值,即:说你好,就是好, 不好也好。说你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只有这样, 主力才可能达到随意诱导散户的目的。从这个意思上来说, 股票在任何时候涨与跌都有它足够的理由, 股市永远没有绝对安全的点位和区域。 股票市场有一句俗语“业绩是永恒的体裁 ”然而这里所说的业绩其实是一只股票的未来业绩, 而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绝不是我们散户通过 F10 资料就能把握的。 从价值理论角度来说,股票越低就越有投资价值, 而我们都知道股票的大幅拉升完全是主力行为,散户是不可为的, 而拉升过程需要主力不断接住获利盘,高位买入股票, 而我们都知道从价值理论角度来说,股票越底就越有投资价值, 越高就越没有投资价值,主力拉高把股票的价格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上市公司的红利?如果真要红利为什么要把股票价控制在低位? 上市公司的分红是按持股票数量决定的, 而不会因为你买入时价值高发给你一点点同情奖。 在市场股价翻翻的情况下,主力难道会为了上市公司几毛钱的业绩, 放弃市场几元钱的利润吗? 四、股票涨不封顶、跌不保底。 老股民都知道,许多股票从上市以后涨幅达几十倍之多, 甚至有些股票涨幅达百倍以上,而有些股票一跌再跌, 甚至被迫退市。对短线客而言,顶与底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只不过是一个技术支撑位,从技术角度而言,顶与底不过是一线之差
❷ 中国股市现状分析(最终200分+50分)
郎咸平的博客里有详细的解读
❸ 求问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
沪深主板,中小企业板,三板,创业板
沪深主板+中小板约1600只
❹ 股票市场的市场结构
股票市场一般分为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两部分。两个市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又称二级市场或流通市场,包括:①证券交易所市场,是专门经营股票、债券交易的有组织的市场,根据规定只有交易所的会员、经纪人、证券商才有资格进入交易大厅从事交易。进入交易的股票必须是在证券交易所登记并获准上市的股票。②场外交易市场,又称证券商柜台市场或店头市场。主要交易对象是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店头市场股票行市价格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店头市场都有固定的场所,一般只做即期交易,不做期货交易。
❺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参与市场的很多,如上市公司,机构,券商和散户。
证券之星问股
❻ 有专家帮忙分析一下中国股市近二十年的走势,简单易懂的优先给分。
A股20年简单回顾: 1. 从1990年12月19日做出95.79的低点,到1993年2月16日做出第一个高点1558.95,这是上证指数第一个完整浪形当中的第一浪,其涨幅达到1463个点,中间共经历了543个交易日,而从1990年到1993年7月,银行的年利率从7.56一直上调到10.98,利率的上调给企业带来了高的成本,从而形成了中国股市完整浪形中的第二浪回调。
2. 从1993年2月16日的1558到1994年7月29日的325为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的第二浪,其跌幅达到1233个点,中间共经历了372个交易日,而从1993年到1997年,银行的年利率从10.98下调到5.67,然后又从5.67下调到2002年的1.98,这个年利率可是建国以来的最低,正因为低利率的刺激,引发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的第三浪反攻。
3. 从1994年7月29日的325点的低点,到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为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的第三浪反攻,其涨幅达1920个点,中间共经历了1673个交易日,正是低利率的长期刺激,从而引发了94年到01年长达7年的慢牛行情。之后利率从2002年的1.98上调到2004年的2.25,从而引发了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第四浪回调。
4. 从2001年6月14日的2245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为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第四浪回调,其跌幅达1247个点,中间共经历了959个交易日,这当中利率基本变动不大。2005年到2006年中国股市开始大型股权分制改革,从而引发了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的第五浪反攻。
5. 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到2007年10月16日的高点6124,为中国股市第一个完整浪形中的第五浪反弹,其涨幅达5126个点,中间共经历了575个交易日,而2008年美国的次级贷风波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的股市也没有幸免,从2007年10月16日的高点6124一直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才止跌,共经历了254个交易日,跌幅达4460个点。
6. 2008年国家为刺激经济复苏,以降息为主,这当中降息的频繁程度大家肯定还记得吧!2009年以平稳经济为主,而2010年为防通胀,一轮新的升息周期会逐步展开,其实上调准备金利率就是升息的前兆。
就20年的涨跌来讲,表面看是利率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但这当中也不乏内在规律,一个完整的浪形当中包含五个小浪,而从1990年到2007年,这五个小浪已经完成,在一个新的浪形开始前,肯定是要盘整的. (图就不贴了 呵呵 楼上现成的 就不重复了)
❼ 中国股票市场近几年的走势(好心人帮帮忙)
从图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场流动性较低,且不能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与经济走势可以说毫无联系,而股改之后,股指与经济走势的联动性显著增强,对资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学了。
有关股改: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