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以投机为主
A. 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与投机者的影响力问题
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现实的投资者中很少有绝对的投资者和绝对的投机者。我承认自己是一名长线投资者,以基本面为主,持股时间有时长达5年,甚至更长。但是对技术分析我也很精通,投机者掌握的那些技术分析方法我几乎都会,有时还使用这些技术掌握买卖点。投机者有时也看公司的基本面。
严格说,长期来看,如果把股市比喻成一个生物,投资者是这个生物的骨架,投机者是这个生物的皮肉。皮肉看起来很好看,千变万化,永不停止的运动,但是真正决定这个生物的体形的却是隐藏在内部的骨架。正是基本面投资者的存在,使股市长期来看反映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他们在价格严重低估时买进股票,使股市避免了毁灭性的崩溃。投机者的存在,则造成了股票价格每时每刻随着人类的心理波动永恒运动着。他们往往造成了股市的极端化、破坏性的波动,熊市跌到地狱,牛市涨到天堂。
我以前曾经做过一个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推演,长期来看,比如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周期,投机者的钱几乎被投资者全部赚走。投资者是最后的赢家。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依靠股市发大财的人往往都是长线投资者的原因。
投资和投机真是很难分清楚,这也许要上升到哲学层面才能搞明白。都说搞实业是投资,但是站在哲学层面看,搞实业和投机根本没有区别。投机就是预测价格上涨,所以买进。搞实业不也是预测商品的卖价超过成本才搞的吗?这和投机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最喜欢“用投资的方法投机,用投机的方法投资”这句话。
B. 与发达股市相比中国股市在市场参与者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
大多数都是奔投机去的,说白了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而发达股市的参与者不少是靠公司分红,这样更理性一些,只要公司效益好,股民会长期持有,也就是所说的价值投资。
C. 中国股票市场为什么说是一个投机市场可以从宏观市场制度和微观市场制度的角度分析求答案啊!!!
上市公司所以不派现,绝大多数是因为它无钱可派,但有的公司有利润也不派现或者只送红股,为什么说采用送红股的方法有问题呢?派现给股民,股民可以自己决定是继续买股票还是用于生活消费?而送红股就是强制股民必须买上市公司自己的股票,而股民自己要变现就必须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股票,即上市公司不给股民(上市公司的股东)钱,而由其他股民给钱,对上市公司来说,它是一分钱的支出也没有。如果有一个上市公司,业绩不错,就是总不派现,怎么办呢?比如像苏宁电器,它会说,你把钱投在我这,我的收益率比你存银行高,如果它一直收益率高于银行,它的净资产也在增加,理论上是不错的,问题是它是否真能永远如此,中国股市新公司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10年以上的老上市公司似乎还没有发现这类公司,倒是经常看见公司一段时间业绩不错,过几年就变脸,好时利润被上市公司扣下了,滚存进未分配利润中去了,坏时就拿过去的盈利来补亏损,股民还是什么也得不到,中国股市过去有一个上市公司“郑百文”就像今天的苏宁电器一样,也是做家电连锁的,开始时也是迅速发展,业绩优良,但因发展连锁店太快,资金断裂,而倒闭退市。安知苏宁电器以后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呢?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舆论说70%以上的上市公司业绩是增长的,甚至是20%—50%的增长,个别公司是几倍,几十倍的增长,但遗憾的是我们股民得到的盈利还是靠出更高价的股民给的钱,直到有一天上市公司的业绩是下降的时候。它的股价又回到了起点。
笔者所以罗里罗嗦说这么一大篇,只是在说明,
第一, 上市公司对二级市场的派现总额还不如二级市场给国家上缴的印花税,给券商的手续费多。
第二, 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的资金所得到的上市公司给的分红派现还不如同样的资金存入银行一年所得的利息。
而我们前面说了,我们来股市,是为了赚比在银行存款利息更多的钱,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本文开头所提及的,投资者赚的钱从哪来,赚谁的钱?
我们都知道物质不灭定律宇宙中的基本定律,试想,股民又要交印花税,手续费,又要有人能赚到远超过银行存款利息的钱,钱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那么显然只有一种可能,你赚的钱就是别的股民给的,这就解释了股市中的一句谚语“七赔,两平,一赚”,赚钱的人得到的这些钱只能是别的股民赔的,
有一次,看财经节目,一位“专家”大谈股市如何如何好,说如果你在股市中投一万元,一年赚20%,若干年后就是上亿元,也许这对个别股民来说是可能的,但对整个股市来说却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好比18世纪有些人想造的无能源的永动机一样是永远不可实现的,如果所有股民都赚上亿元钱,请问,钱从哪来,谁给的钱?如果你赚了钱,给你钱的股民难道不是在亏钱吗?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股市中投机盛行,亏损的股票也能卖十几元钱,市盈率20以上的股票占了80-90%,几百上千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因为我们赚的钱不是来自上市公司的派现,而是股价的波动。只要股价有能波动的原因——题材也好,业绩增长也好,重组也好,政策也好,至于这些因素到底能使上市公司给我们多少回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因素使其他人愿意在更高位接盘。中国股市投机还有一个特点,无论业绩多差,不会跌到一元以下(这也与中国股市没有真正的退市机制有关),为何小盘股股价高,受追捧,除了所谓高成长外,易被主力控盘,公积金高,可以转增股本也是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如果1000万的股本股价是70元的话,当它扩张16000万股时(当然,前提是假设它有这么多公积金转增),股价就除权到4.38元了,而按中国股市,一亿六的盘子,4.38的股价,绝对是低价小盘股了,股民到股市中来,都是为了赚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利润,所以即使表面看起来大盘股市盈率低,分红高,但其大部分时间,股价也高于银行利息所对应的价格,也是投机价,既然都是投机价,而它盘子大,拉高股价所费资金大,拉升幅度小,那还不如做小盘股,又有题材,又可送股,还好控盘,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股民说,“即使大盘股业绩再好,股性不活跃,我也不买,小盘股再投机,只要它涨,我也要买”,这就是大盘股股性呆滞,没人买的主要原因之一。
D. 简述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性的宏观制度基础(从法律,产权,公司三个方面答)和微观市场制度。
我是学生物的,然后又有炒股票的经验,会有一些所想,仅供参考。
一、思路:
阐明你这个问题,我以为必须要对比(分析化学常用的办法),先指定一个为参照物,然后与所研究的对象对比,然后得出结论。必须要有对比才知道自己的高度。
A、参照物:美国股市。
B、研究物:中国股市。
二、具体比较内容:
1、法律、产权、公司:
A、美国股市:美国的法律非常健全,从立法到执法,从法律工作者到老百姓,法制的程度很高。
B、中国股市:行政严重干预法律,很多时候法律没有行政命令强,法制的道路还有待提高。
【注释】我以为,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产权、公司只是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有比法制高的东西,那么法律必然弱势,从而产权、公司等只是一个大概的存在内容罢了(就好比“雾里看花”,歌词比我写再多的语言都鲜艳、深刻,参考歌词吧 )。
2、纽交所、纳斯达克,上证、深证:
A、美国股市:纽交所、纳斯达克是公司制的,他们的营收(对所有在其所内上市的公司的营收)根本上讲是体现收益、更高的收益。而收益的体现核心是“分红”,也即高分红的公司是好公司。
B、中国股市:上证、深证更像是一个国有行政机构,他们的营收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收益、更高的收益”,注意了,这里有一个国家意志,这就是跟美国的不同。其一,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最急需的资金走向;其二,收益的体现核心是“非分红”,也即分不分红没关系。
3、股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权利和义务):
A、美国股市:投资公司、散户。参与者与中国股市基本一样,但是因为法制的程度不同,权利和义务的体现就不同,美国股市投资者保护自己收益的关键办法——法律——可以诉讼且有高赔偿。
B、中国股市:投资公司、散户。参与者与中国股市基本一样,但是因为法制的程度不同,权利和义务的体现就不同,中国股市投资者保护自己收益的关键办法——操作——千万不要被套住了(诉讼什么的是浮云)。
【注释】这里有很多的法律事件可以对比。
4、上市、退市、分红、定价——绕不开的股市核心市场机制。
A、美国股市:好就能上市,差就要退市,上市了就必须分红,透明化市场定价格——不然就诉讼你然后面对巨额赔偿。
B、中国股市:好未必能上市,差未必能退市,上市了不一定分红,“暗香”艹作定价格——没有不然(诉讼如浮云)。
三、总结:
我们可以写出种种美国股市对比中国股市的优秀点(反之也成立),但关键还是要面对种种困难找到办法改革我们股市的缺点,任重道远。努力吧。
最后,不管美国股市、中国股市,作为股民永远有一点是共通的——让损失减小、让收益奔跑(千万不要被套)。
希望对你有用。
E. 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具体有哪些呢
股票市场是由控股大股东、一般小股东、场外其他新投资者的三方参与者来共同参与的一个极端高级复杂的投票机制。三方参与者每一方都有二元的投票意愿选择方式,控股大股东“卖出”或“持有”,一般小股东“卖出”或“持有”,其他新投资者“买入”还是“不买”。而且可以随着“意愿选择”的执行,相互之间的身份也可以进行置换,甚至可以同时具备多重身份。
这种多方相互制衡的复杂机制就形成了股票的市场价格,才使得股票市场被称为是经济的晴雨表。不过,这是西方国家的全流通类型的股票市场。由于我国存在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股票市场的投票机制与制度结构都存在重大缺陷。股票价格的形成没有控股大股东的参与,不具备三方制衡机制,所以我国的股票市场不能被称为是经济的晴雨表,更不能将得股票市场当作现代金融体系的中枢神经和经济控制器。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划分为消费者、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和纯粹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消费者构成股票现货市场的需求方,且不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构成股票现货市场的供给者,可同时参与现货于期货市场的交易,且拥有大量的自有资金或资金借贷成本可忽略不计,因此在任何时刻它都可以以极小的成本持有大量的股票现货;纯粹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由于自有资金缺乏,且借贷成本较高,因此只参与高杠杆的期货交易,而不持有股票现货。
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发现模型定义的消费者类似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而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类似于机构投资者。同时还需要说明的,上文关于市场参与者的分类只是根据参与者交易行为的分类,如某个散户投资者既购入股票现货又投机股指期货,则其前一交易行为被归入消费者,而后一交易行为则被视为纯粹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
F. 中国股票是投机还是投资
中国的股市只能投机。如果你要去投资的话,输得内裤都没有。因为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做假账。现在在股市上弄钱的都是在投机,只有被套牢了的就是在投资了。因为他没有办法了。
G. 中国的股票市场为什么是一个投机市场从政策制度,产权制度,风险偏好角度分析。急求答案啊!!!
1、从政策制度上来说,中国的股票相关政策制度本身的设计并不能很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给投资者带来的效果就是股市并非一个价值投资的好地方。比如新股发行,高频度、高市盈率的发行制度,明目张胆的圈钱,投资者想价值投资谈何容易;比如我们的印花税,完全成为了打压投机气氛的工具,而不是考虑取消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再比如退市制度,很多公司为了连续3年财务不亏损,总在关键时刻奇迹扭转,这种很明显的财务造假没人去彻查,没人去管,给投资者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反而大家为了什么所谓的重组,所谓的“壳资源”,恶炒ST,所以这种退市制度重组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管的不力给了股市投机的土壤。
2、从产权制度上来说,首先一个集中的不合理的地方是很多国有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国有公司当初为了融资匆匆上市被股民们投资养活之后,法人股、原始股以不合理的低廉成本成为了股市未来发展的隐患,这种股让股民去接盘和巨额高成本再去认真投资它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公平的;还有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根本就没有,或者不合理,未考虑到持续发展,对股民也造成不了价值投资的吸引力。
3、从风险偏好来说,中国的投资者与国外的差距尤其是成熟市场的差距是巨大的,美国的个人投资者大多数(约8成以上)都是通过成熟的基金公司代为投资股市的,这种投资都是经过了比较科学和深入的调研,风险较低;而中国的个人投资者直接进入股市炒股的比例非常大,根据中登公司的数据,占了70%以上的流通市值。由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信息来源有限,并且赌博意识较浓,导致了股市投机严重,追涨杀跌现象普遍。
H. 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
股票市场是由控股大股东、一般小股东、场外其他新投资者的三方参与者来共同参与的一个极端高级复杂的投票机制。三方参与者每一方都有二元的投票意愿选择方式,控股大股东“卖出”或“持有”,一般小股东“卖出”或“持有”,其他新投资者“买入”还是“不买”。而且可以随着“意愿选择”的执行,相互之间的身份也可以进行置换,甚至可以同时具备多重身份。这种多方相互制衡的复杂机制就形成了股票的市场价格,才使得股票市场被称为是经济的晴雨表。不过,这是西方国家的全流通类型的股票市场。由于我国存在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股票市场的投票机制与制度结构都存在重大缺陷。股票价格的形成没有控股大股东的参与,不具备三方制衡机制,所以我国的股票市场不能被称为是经济的晴雨表,更不能将得股票市场当作现代金融体系的中枢神经和经济控制器。
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划分为消费者、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和纯粹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消费者构成股票现货市场的需求方,且不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构成股票现货市场的供给者,可同时参与现货于期货市场的交易,且拥有大量的自有资金或资金借贷成本可忽略不计,因此在任何时刻它都可以以极小的成本持有大量的股票现货;纯粹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由于自有资金缺乏,且借贷成本较高,因此只参与高杠杆的期货交易,而不持有股票现货。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发现模型定义的消费者类似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而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类似于机构投资者。同时还需要说明的,上文关于市场参与者的分类只是根据参与者交易行为的分类,如某个散户投资者既购入股票现货又投机股指期货,则其前一交易行为被归入消费者,而后一交易行为则被视为纯粹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
I. 为什么说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投机市场
因为目前中国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是为了给股民赚钱而发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