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运行的机制
Ⅰ 股市运行基本原理
1. 现在新上市的公司,通常都是拿出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上市前要经过证监会批准,上市的价格,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净资产值,对比同行业的其它类似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定出一个发行价。然后进行新股的申购,普通股民都可以参与新股申购。由于申购的人多,所以要抽签,中签的人,就以发行价买入股票。
因此,公司在申购过程结束时,确定要发行的股票就都已经被股民们认购一空。(由于上市有证券公司承销,万一没认购完,它要负责买下剩余的股票)这时候,上市的股票就转移到了中签的股民手里。也就是说,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已经变成了这些股民的了。这些股民成为公司的股东。这个股份申购的地方,称为一级市场。
2. 在上述过程之后,公司到二级市场上市流通。上市第一天起,公司的股价由市场自由决定,众多股民也可以自由买卖它的股票,在咱们国家,多数股票上市的第一天股价会高于发行价,因此多数申购到的股民就在第一天抛出。从这天起,这些股票就在股民手中转卖来转卖去。因此,如果你买入股票,就是某人卖出的。因此,你买入的股票并非从证券公司买的,而是从另一个股民那里买的。证券公司只是帮你完成买卖,它只是一个交易的场所,它自己不是交易者。
3. 股票涨,是因为买的人多,大家把股价推高了。如果你非要买入某只股票不可,那么它涨了之后,你就只好委托更高的价格去买它,就这样把股价抬起来了,物以稀为贵。只要你出价足够高,就会有人卖给你。同样,只要你出价足够低,就会有人买你手中的股票。
4. 但是,由于我国股市采取涨跌停的限制,你出价再高,也不许高于昨天收盘价的 110%,由于限制了你的出价,因此有可能你出了这样的价格也买不到,因为可能没人愿意卖。因此,在涨停的情况下,你可能会买不到,同理,在跌停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卖不出。
5. 由于股票上市之后,股票的总数是不变的,所以不会有什么稀释的情况。股票的总数也是可能增加的,这就是公司股东大会决定要增发股票,不过这要经过证监会的批准。此外,还可以送股,例如每10股送5股,这样股份就会稀释,这种稀释,是持有该股所有股民一起进行的,因此不会损害你的权益。但是稀释后的股价自然会“下跌”,其实背着抱着一般重。
Ⅱ 国内 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 和 国外有何不同
太多了,比如国外没有大小非解禁,你问的太笼统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
Ⅲ 股票的市场机制有些什么
股票的市场机制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由市场决定股票的价格.
Ⅳ 股票市场基本运行机制
股票市场基本运行机制:
涨涨跌跌
中国的股票市场基本运行机制:
暴涨暴跌
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情况:
基金号令天下 私募各自称雄
嘿~给加分不?
Ⅳ 股票、股市的原理和运行机制
1.股市的获利原则就是卖出时比买入时价位高,就获利。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围绕这个的,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准确预测那个股票明天什么情况。只是估计的可能性大小而已。
Ⅵ 股票运行机理是啥比如公司发行股票,会不会无人买股票每天在交易,市值在变化,公司如何使用募资。
我对股票的理解(绝对原创和别人思想的结合 主要讲了5点)
1赚的钱从哪里来 赔的钱去了哪里
错误的 好比打麻将 4个人每人有100元,共400元,走的时候有人赚了,有人赔了,但是赚的钱数等于赔的钱数,总和没变,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小环境。这是一种零和游戏。其实股票也是???既是也不是看你如何理解
正确的 好比买房子 第一个人10万买了房子,20万卖给第二个人,赚了,第二个人再30万卖给第三个人,也赚了,第三个人再60万卖给第四个人,也赚了,第四个人现在拥有了房子。可见,前三个人都赚了,共赚了50万,那么钱从哪里来呢,是从第四个人吗,第四个人60万买了原来10万的房子,他赔了50万吗,而如果现在第四个人卖房子的话,他能卖100万,他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问题很难解释,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环境,东西(资产)(房子)没有增加,还是四个人才一套房子,但是虚拟的(钱)东西却出入很大。一句话: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就看你认为他值多少钱。可见股票的赚与赔是没有关联关系的,在极端情况下是存在大家都赚钱的情况的,即使有人赔了,有人赚了,但是赚的钱数并不等于赔的钱数,总和改变了。从股市2000点到6000点,大家都赚,从6000点到2000点,大家都赔。
另一方面也可以证明股票像房子,卖房子就必须有人买才能卖,卖股票也如此,炒过股的人都知道的。因为股票是一种股份,总和必须是100%,不能只买不卖,也不能只卖不买。你买了你就有了这个公司的股份,你就是股东,(虽然是很小的股东),你的股票就对应了这个公司的资产,比如房子,土地,机器等等,可见股票只是将实物房子虚拟化了,为了好进行买卖,和买卖房子等实体实质上是一样的,股票也是一种商品,是市场的一部分。举个例子,不一定精准,比如四川长虹每股80元,就相当于该公司的那一平方毫米的土地价值80元,每股40元,就相当于该公司的那一平方毫米的土地价值40元,你买不买,卖不卖,跟房子是一个道理,你认为值有人认为不值,你认为不值有人认为值。继续,如果这个公司赚钱了,总资产就增加了,每一股对应的资产也就增加了,(股票也就涨了,)???你也就赚了,在极端情况下,是存在所有的公司都赚钱的情况的,那么所有股民就都赚了钱了。反之就是赔了。???道理相同。那么股票凭什么涨凭什么跌,房子凭什么涨价,凭什么跌呢(大家都光见房价涨了),是凭人们认为值不值决定吗,还是说这个公司赚钱赔钱决定的,还是说这个股票想买的人多,想卖的人少就涨,反之就跌呢。请看下面
2 什么因素决定这支股票涨和跌,为什么涨跌
我认为是首先是大环境决定的,即所谓的经济景气不景气,大环境太复杂,不太懂,不说了。大环境好,垃圾股也涨。大环境不好,绩优股也跌。
下来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三个因素,其实他们是有因有果的,这个公司因为业绩好,大家信任,所以想买的人就多,想卖的人就少,所以人们认为就值钱。还有其他因素一下
1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价格上涨)
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好股价就高,就涨得快)
3庄家人为操纵(庄家收齐筹码后开始拉升,股价上涨)
4大众投资者信心(人民群众都认为以后会涨,股价现在就会涨)
5周边市场或宏观形势影响(外国都涨、国内不打仗……股价涨)
6公众对未来政策、形势等发展趋势的判断(大家都认为以后一段时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股价涨)
7其他投资品种的收益高低(存款、其他投资收益率太低,不如作股票,股价也会涨)
8老百姓或机构手上闲置资金量规模(大量闲置资金需要投资项目,股票涨)
一、经济因素
国家实行何种经济发展思路,是快速还是慢速发展本国经济等因素.
二、政策因素
国家实行何种政策,鼓励出口,还是鼓励内销等种种政策面的因素.
三、政治和社会因素
国家主权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动荡不安等因素.
四、证券市场内部的原因
证券市场的管理层是否稳定,是否有不良制度,或者不公平制度的存在等因素.
五、上市公司内部的原因
上市公司是否有不规范操作,及否有利好及利空的消息发出等因素
3但是还是不太懂,这个股票涨了一毛,还是一块,如何计算得到的。
股票的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造成价格的变动.这个变动是通过卫星或者别的途径最后由”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电脑撮合成交的.
成交的规矩是根据”价格优先”,同一价格”先来后到”次序办理的.涨几毛,跌几毛撮合过程中是完全自动的.再由卫星或者网络将各种数据即时传输到全世界需要用到它的地方.
4海外上市利与弊 A股B股深沪基金的区别 再研究
5股民买股票的钱,去了哪里,给了该公司了,当然只有第一次,即上市时,后来股民之间的买卖便与该公司无关了,公司上市的目的便是募集资金,那可不可能股票卖不出去(指第一次发行),应该不会,因为上市价格比较低,所以好卖。(只是个人理解)
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了.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从政策、资金、国际环境等等来找答案,这是不错的,尤其是政策因素的影响,永远是伴随着股市运行的;资金就更不用说了,有资金流入,股市当然上涨,流出即下跌了;国际环境——包括汇率、主要股票、期货市场价格变化、战争等等都会影响到国内股票市场。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股票市场具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
股票的买和卖,其实就是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所有的因素最终都通过买卖双方的心理反映到价格上来。所以,股票市场的运行是以市场信心为基础的。是市场心理的具体反映:低买高卖、快涨回调、急跌反抽,这都能解释为:市场上取得某种共识——平衡!虽然在股票市场中,不平衡是常态,但是偏离平衡太远了,它就要回归平衡,就象钟摆一样,这就是规律。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你可以打破趋势的进程,但不可以改变趋势。这就是规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趋势中,1996.12底由于沪市上涨过猛,中央发了个文件,造成连续三天大跌,绝大部分股票三天内以跌停收盘,但是市场该涨的还是要涨,不会因为政策因素而转向,97年上半年一直继续在涨;同样,在2242点以后,下降趋势出现后,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就是市场还没有回归到位!
简单而言,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场其本身的运行规律,有些时候基本面因素影响大一些,更多的时候规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对于大盘而言,高位容易形成头部,低位容易产生底部。
应该说,市场的高与低是相对的,原来的高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低位,同样,原来的低位也可以变成高位,但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能创新高?问得好。资金停止流入了当然就不能创新高了。又问:资金为什么停止流入?答:因为觉得市场价格在高位,没有盈利空间。再问:如何判断市场在高位?答:市场心理影响到市场信心。
在股票市场上混的,都或多或少想从过去探知现在,从历史推导未来,那么,大盘的运行轨迹、时间、关键点位、支撑与压力等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因为市场相信:历史会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见就是真理。
头部因资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资金流出萎缩而产生;头部与底部之间是趋势。
当空头趋势形成时,资金在流出,持币者是不会介入的,只有在资金流出枯竭时,也就是成交量萎缩时,资金才会大规模入市,并且一举扭转趋势。
确定多头趋势以后,在没有形成头部之前,它会继续上涨,资金会不断地流入。
需要明确一点是资金与趋势的关系。
资金在空头市场末期的流入,改变了市场的趋势,使之由下降转变为上升,由此看来,适乎是资金在主导着趋势。其实不然,市场不平衡是常态,在空头运行地极点后,市场已经具备反向修正的条件,资金乘势入场形成合力,趋势形成后又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将市场推高。如果资金是在多空平衡点上入场会怎么样呢?会形成盘整,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资金进来。所以说,资金和市场的关系是,两者互相影响,但是先有趋势后有资金。(这一点,在楼市也适用,政府总是以为房价高是抄家的缘故,其实房价不涨,谁去抄?)没有趋势肯定没有资金。
资金是影响股票市场涨跌的直接因素,但是,决定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是市场信心。
人的心理活动影响了判断,判断决定了行为,行为又导致了后果。
如果觉得上面说的还有点道理的话,现在做个小测验。
1、假设你有一笔钱要投入股票市场,在综合了轨迹、时间、成交量等等历史因素后,你认为在什么点位介入比较保险?(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则)
2、如果觉得目前的点位是底部,那么现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经达到萎缩的地步?也就是说:资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当然离底部不远,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
小故事1
股市:一个卖烧饼的故事
--------------------------------------------------------------------------------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 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家,在马路上散步,便讨论经济问题甲经济学家看见了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给你100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经济学家给了他100万块钱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也给你100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经济学家把甲给他的 100万还了回去。 故事还没有完 走着走着,乙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阿,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对狗屎。。。甲也换过神了,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NP阿!
Ⅶ 到底股票(市)是怎么运行的(股票、股市的原理和运行机制 )
股 市 运 作 原 理
股市和任何其他市场一样,是由买卖双方构成的,有的人想买,有的人想卖,这样就有可能达成交易,才能成其为市场。和其他市场不同的是,在这个市场上同一个人往往又买又卖,每一个手持现金和股票的人,只是因为对后市的发展看法不同,才有时买入股票,有时卖出股票。为了要说明是买入股票的人多,还是卖出股票的人多,就对这两种人加以区别,分别称之为多头和空头,或者叫好友和淡友:
多头(好友): 指看好后市的人,他们现在买入股票以待日后股价上涨时抛出。
空头(淡友): 指看坏(淡)后市的人,他们现在售出投票以待日后股价下跌时再行买入。而把对之有利和不利的消息分别称之为利多和利空:
利多(利好):指对多头有利,刺激股价上涨的消息。
利空:指对空头有利,刺激股价下降的消息。
股市就是多头和空头这两种人斗争的结果。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多头占了上风,就是说,看好后市的人多,于是有更多的人买入股票,而卖出的人少,股价就逐步上升了。但是多头和空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股价的上升,多头也会成空头,也就是说,看好后市的人逐渐减少,而看坏后市的人逐渐增加,直到股价涨到某一个位置后,大多数人都认为股价不会再上升了,他们都准备卖出自己的股票,我们就说空头占了上风,股价也就随之开始下降了。随着股价的下降,空头也会变成多头,也就是说,看好后市的人又逐渐增加,而看坏后市的人逐渐减少,直到股价跌到某一个位置后,大多数人都认为股价不会再下降了,他们准备买入股票,也就是说多头又重新占上风了,股价又开始逐步上升。这样就完成了股市的一个循环,或者说是股市中的一个波浪。
我们把股市中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分别叫做牛市和熊市:
牛市:指股票市场前景看好,股价不断向下跌,像牛抬着头向前冲顶。也叫多头市场。当然,这里牛市和熊市都是就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来说的,至少也要有几个月的时间,主要是用来描述一种长期趋势。而在股价上升的牛市中,特别是上升了一段时间后,也同样可能有股票的短期下跌,人们称之为回档;而在股票下跌的熊市中,经过一段下跌之后,也可能有股票的短期上升,人们称之为反弹。
如果在长期牛市或者长期熊市之后,这种回档或者反弹达到一定的强度,使得股价从多头转入空头市场或者从空头转入多头市场,人们就称之为反转。
也有时,股价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趋势不明显,看不出股价是要往上还是往下走,而是停在某个小区间内上下波动,人们管这种时候叫做盘整(盘局)。一旦股份从盘整转入多头或空头市场,就称之为突破。
当多空双方分歧大时,成交的数量就大,说明斗争激烈。多方力量大,股份上升就快,空方力量大,股价下降就快。
在股市上人们常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来称呼买卖股票:
吸货:指买入股票。
出货:指卖出股票。
建仓:指买入股票。
持仓:指手持股票不买也不卖,待机行事。
斩仓:指将股票赔本卖出。
空仓:指将股票全部抛出。
人们用“人气”这个词来形容买卖股票市场的兴旺程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意参与买卖股票的人的多少以及买进股票的意愿强烈与否。
股市的每一次较大或较长时间的升跌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它的反向运行。也就是说,原来上涨的股市要下跌,而原来下跌的股市要上涨。或者整个股市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某一只股票也会从原来股价上升变为股价下跌,或者从股价下跌变为股价上升。这样每一次当股价从最高点向下落时,都会有人手持股票而无法以原价或比原价高的价格卖出;而当股价从最低点向上涨时,也会有人手持资金而无法买到价格较低的股票。我们把前面一种现象称为套牢,后面这种现象称之为踏空:
套牢:指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如卖出将会赔本,这时持股人便不愿认赔卖出,而是持股等候股价再次下升。
踏空:指由于股价上扬而使持币者未能买到低价股。有时也称资金在手而未能买到低价的股票为空头套牢或资金套牢,而把前一种套牢称为多头套牢或股票套牢。
解套:股价回升而使被套牢的人能将股票不赔本卖出。
股市虽说也是一种市场行为,股价的高低反映了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时股价就下跌,反之就上升。但是它又有着极强的人为色彩,这是因为股市上存在着不同的客户,而每个客户又同时进行买卖两种行为,所以这个上的供求关系中常常有着很大的虚假因素。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把股民进行区分:
散户:资金少,小量买卖股票的普通投资者。
大户:手中有较大量资金,对股市大量投资,大批买卖股票的投资者。
机构:从事股票交易的法人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类。
庄家:指有强大实力,能通过大量买卖某种股票而影响其价格的大户。
主力:指有极强实力,能通过大量买卖股票而影响整个股市的股价的特大户。但实际上主力往往是若干庄家的联合行动,由其合力造成对市场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股市上的各种力量理解为两方,一方是企图操纵股市波动的庄家或主力,常常由某些机构组成;另一方则是跟风的普通股民。庄家或者主力买卖股票时的方法和我们普通股民完全不同,因为同是搏取差价,而他们手持的是成千万、上亿的资金,如果他们买入某种股票时一次投入的资金太多,就会使股价上升太快,而原来愿意以较低价格卖出的人也会要按抬高的价格来卖出,这样就无法达到他们买入较低价格股票的目的了。所以他们在一开始买入时,总是在买进股票的同时又以更低和价格卖出一些股票,使股价无法上升。等他们已经买进足够多的股票,或者说手里握有足够多的筹码时,就开始拉抬股价。他们投入资金使股价节节上升,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愿意来购买这种股票。为了使这种股价上升得更“合理”,一开始时他们就要选择那些有潜力有题材的股票,这时更要煽风点火,火上加油。直到这种股票和价格上升到某个高度,市场的交投也充分活跃时,他们在卖出自己的股票,我们称之为“派发”。在这个时候,为了保持股价不下落,同时造成市场活跃的假象,他们在卖出股票的同时又买入部分这种股票,我们称之为“对倒”。因为买卖双方都是同一家,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吸引来大量的跟风者。这时我们会看到买卖该种股票的人非常踊跃,但股价却不升反降。等庄家出货出的差不多了,就把手中的筹码一股脑抛出,这时我们就会看到股价一个劲地往下跌,止也止有住。这种情况我们管它叫“跳水”,指由于庄家抛售出而使股价一路下跌。
这就是庄家操纵股价的三部曲:
1、压低价格,暗中吃进;
2、煽风造势,哄抬股价;
3、高价抛售,获取差价。
了解庄家操纵股的手法,是理解整个股市价格波动的关键所在。只有认识了这一,我们才不会盲目跟风,随时在波澜起伏的股市保持清醒的头脑。
“炒股”这个词实在是非常生动贴切地描述了股票买卖是的这种现象。正是在众多庄家带领下,将股价“炒”得越来越高,不断升温。而我们要想在这个市场越热,头脑越要保持冷静清醒,不被各种假象所迷惑。
Ⅷ 股票运行原理
1,惯性原理;处于涨势或跌势时,趋势一般会延续。
2,波动原理,跌有多深涨有多高;量大则价升。
3;极静思动原理;价窄而量缩往往欲预示着一波大行情的来临。
4;物极必反原理;行情发展到它的极端状态,将朝反向运行。
5;一致性原理; 当长期和短期的趋势一致时,其威力最大。
6;转折交叉原理;当短期和长期趋势发生矛盾时可能会变盘。
7;成本原理;当持仓成本小于市场成本时其风险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