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为什么左偏
⑴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为什么不正常,麻烦说下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股市结构中,散户投资者本来就占据中国股票交易量的80%多,中国股市还没有一套健康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长期以来走势涨少跌多,而且违规操作、造假等成本低廉,借道各种信息、资金优势或依靠发行上市牟取暴利的人数众多。没有健全的市场体制,股市偏离实际经济体太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妨把A股跟H股相比对照一下就能初见端倪
⑵ 股票市场下降对货币供应的影响,线是往左移还是往右移啊
没有直接的影响,货币供应、需求不受股市的直接影响,要有影响也只有通过一些列的因素传到后,间接影响,向左还是右部好说
⑶ 股市里左侧与右侧是什么意思
股市里左侧与右侧是指股票市场中两种完全相反的交易策略。通常来说,越跌越买就是左侧交易。当很多散户买入股票被套了之后,多数人解决被套的方案就是越跌越买,以摊平均价,静待反转的时机,或者预感到会有一波趋势来袭,在其还处于下跌走势的时候就进场布局,这种逆势交易行为叫做左侧交易。对应的,越涨越买的顺势交易行为就是指右侧交易。对于左侧交易以及右侧交易来说,两者各有优缺点。在下跌中,左侧交易的成本相对较低,距离底部区域较近,安全系数相对高,但也面临越买越套,提前抄底失败的风险。左侧交易也叫逆向交易,在股票市场一个能持续战胜市场的法则应该是“中长期趋势必须”。右侧交易的优点是上涨趋势明显,买进获利概率大,缺点是追高买进介入成本高,买进后,股指往往回落,追涨风险也是很大的。右侧交易一般当股票价格出现新高后用户才介入,这时往往追到阶段高点,尤其是在面对短期波动的时候,这也是股市中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赚钱的根本原因。
拓展资料
一、 两种交易方式的盈利办法:对于小资金、以技术面为主的交易者来说,选择右侧交易比较适合。对于大资金来说,在趋势形成之后再去追单,会使点位成本太高,出场困难。所以就必然要在市场趋势形成之前就通过基本面分析提前作出预判,也就是所谓的左侧交易。因此,建议小资金的短线投资以右侧交易为主,大资金的长线投资以左侧交易为主。
二、 炒股注意事项:
1. 购买股票数量不要太多。选择自己拿手的板块进行下手,股数太多容易分心。
2. 设定自己的界限。一旦长期下跌,必须出手,不要留。
3. 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主见必须有。根据盘面来决定,不可以根据消息来判断。
⑷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流动性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股票大多数是国有控股公司,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国有股,国有股份在通常情况下是不流通的.
⑸ 中国股市适合左侧交易法吗
近日,一直在思考中国的交易模式,尤其是进入这波大牛市之后。在估值已经趋于合理的时候,为什么还在跌。到底是估值出现了问题,还是市场出现了问题。在预期不明确时,我们应该怎么去交易。这让我重新思考了左侧交易法则和右侧交易法则。
左 侧交易法则是价值投资人生存的主要原则。也就是在股市还没有到底之前就开始介入。其投资的依据是股市已经进入了安全边际区域,可以放心买入并长期持有。右 侧交易,则是等到股市彻底见到底部之后才开始介入,这种模式是趋势投资者最喜欢采用的模式。而中国的股市到底适合左侧交易的价值投资型还是右侧交易的趋势 投资型。
在刚刚过去的3年时间里,左侧交易往往让我们觉得很迷茫。比如,根据价值投资的思维逻辑,指数在超过3000点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泡沫,基于左侧交易思想的逻辑,我们在指数没有见到顶部之前进行获利卖出,然后股指从3000点涨到4000点、5000点、6000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私募基金鼻祖赵丹阳,他踏空了3000点行情,就是左侧交易的思维逻辑主导下的“失误”。因为,中国股市经常会出现暴涨暴跌,即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当然,跌的时候,我们依然有这样的困惑。如果从价值投资的角度,3500点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指出股市有了投资价值,如果我们在3500点就进入股市,我想至少亏掉了30%以上,而且,我们现在还没有充足的理由确定底部是不是真的到来,如果股市继续下跌,我们可能还会继续亏损。因为,在熊市的时候,股市往往会夸大风险,造成恐慌,中国股市的这种特点尤其明显。
那么,左侧交易思想的价值投资逻辑到底能不能使用呢?能,但是必须满足几个条件,而且这是任何人都没法违背的。
我们动用的资金必须是闲余资金,也就是说,永远都不太可能用到的资金,或者说是在满足了自己所有的消费需求和经营需求以外的资金。借贷资金、养老资金、生活资金都不适合左侧交易。当然这样的资金我本人认为根本不适合进入股市,即使采用右侧交易。
能 够忍受浮亏。安全边际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很准确的点。因此,买入了之后,股市惯性会下跌。当然运气好也可能买到最低点,但这样的低点绝对不是预测来的, 也不是计算出的,这就是碰到的。我们可以采用逐步建仓的方式。其实,左侧交易不在于形式,而在于逻辑,只要不是看到股市已经要转折了才进行买进的都是左侧 交易,因为左侧交易买入的逻辑就是股票价格变得有吸引力,买的物有所值。
要 长期持有,轻易不止损。这里的逻辑是建立在你买了便宜货,市场的价值规律决定了便宜不合理的价格不可能长期存在。当然,我们能买到未来有潜力而现在便宜的 股票,未来自然更有增值空间。至于长期持有的时间要多久,这里面要考虑两个因素。我们投资的市场国家经济处于衰退还是增长,增长或者衰退时间有多久。如果 我们所投资的市场处于成长期,我们持有的时间一定是我们买入的股票出现盈利,而且盈利后的股价已经超出我们所理解的范围。否则,长期持有会很危险。所以, 在判断股价有没有吸引力,是否要用价值投资进行左侧交易时,我们要考虑企业的未来,而不是现在的估值水平。
有人用市盈率来简单判断估值水平。比如一家企业2007年每股收益0.5元,股价10元,市盈率是20倍,如果股价跌到8元,2007年市盈率是16倍,但是如果2008年的每股收益降低到0.1元呢?市盈率反而到了80倍。股价越跌,市盈率反而越高。事实就是如此,高成长的时候,股价越涨,市盈率越高,企业加速下滑的时候,股价越跌,市盈率有可能反而越高。因此,决定股市是否有足够吸引力的因素是未来。就像现在的市场。2007年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内,但是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呢?根据机构的预测是17倍,但是我们也发现,机构所有的预测都是正向偏差,也就是说都偏乐观,至于2008年的业绩到底是多少,或许只有上市公司本身知道。有人说,用大小非的减持意愿判断企业的业绩,其实有一定道理。好的企业,不断成长的企业,在如此低的价格下,如果还愿意减持,除了资金面有问题外,就是企业在恶化了。
可见,左侧交易逻辑下的价值投资思想并非静态的估值,而是动态的思考,2008年、2009年甚至更多,作为不是企业拥有者的我们如何判断呢?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和行业的工作人员交流等等。之所以如此说,那是因为我们从上市公司那里得到的数据都可能是假的,是加工过的。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也可能有一定水分。
也 有人说,数据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数据的人有多少,尤其是掌握雄厚资金实力的机构是否相信数据的真实性。我想,假的就是假的,早晚掩盖不了事实。这 也正是很多投资人喜欢用右侧交易的原因。当假的被多数人相信的时候也会有行情,所以,在中国右侧交易和左侧交易各有半个天下。不管什么样的逻辑,必须有自 己的投资逻辑和纪律。
⑹ 为什么股票市场越来越难做了
因为现在经济肯定不稳定,再加上有疫情的影响,世界动荡不安,所以股票市场越来越难了。
⑺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一个是公开的制度安排,一个是信息渠道的畅通。
首先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的要求,符合信息分享的实际现实。
这方面,就个股本身各个层面的信息披露交易所和行业管理部门,很努力,进步很大,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及时,展示平台建设也极富成效。
但是,在行业基础,个股重大决策的酝酿阶段等重要信息,因为没有强制性要求,只能自己收集,这里渠道就至为关键了。
有的是需要付费的,有的是特殊关系,五花八门,真假难辨。
这就构成了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共享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非强制披露的重要信息,是当前市场一个影响投资效率的大问题。
这个很难由管理部门解决,只能自己了解、建立各种信息来源渠道,以帮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