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会取消股票市场吗

会取消股票市场吗

发布时间: 2022-04-01 19:33:46

㈠ 大家说说上证指数降到0点时,中国会取消股票市场

没有可能到0点的
到0点中国的企业都倒闭了

这不是股市关闭的问题了
是中国存亡的问题了

很严重的~不要乱说..

㈡ 股票会没吗 国家限制停止交易

退市股票的处置
如果你的股票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还有的是一周交易一次(每周五)根据业绩决定。你首先要去证券营业部开立一个三板市场的股东帐户。需要你本人带身份证,股东帐户卡,还有你的股票交易卡。先办理一下三板股东开户,然后办理一下股票过户。如果还没有上三板你要耐心等待.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重组后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济南轻汽),另一种就是将来上三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破产,彻底没有了。 详细规定说明: 1.据有关规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将由一家具备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主办券商)代办转让,并在45个工作日之内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交易。 2.根据规定,退市公司股东必须先开立股份转让账户(个人股东开户费30元,机构股东开户费100元),并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个人股东确权手续费10元,机构股东确权手续费30元)。个人股东开立股份转让账户时应携带身份证。 3.退市公司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之前,股东应尽快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否则有可能无法赶上在该公司第一个交易日进行交易。退市公司挂牌之后,股东可以继续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但其股份需要经过两个交易日之后方可转让(即三板交易)。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的程序。
什么是退市
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 目前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是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退市的另一种情况发生在公司实施私有化时,在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回购全部流通股后即可宣布公司由公众上市公司重新变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对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实施私有化后这些子公司就将一一退市。 到目前为止,沪深两市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已经有12家,分别是PT水仙、PT中浩、PT粤金曼、PT金田、ST中侨、PT南洋、ST九州、ST海洋、ST银山、ST宏业、ST生态、ST鞍一工(均用退市前股票简称)。

退市的类型
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 主动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据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注销《许可证》,一般有如下原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定不再延续;股东会决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结构、布局。 被动性退市是指期货机构被监管部门强行吊销《许可证》,一般因为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风险等原因。
编辑本段退市的程序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个退市标准问题,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采用单一标准:三年连续亏损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该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经营。而期货机构退市则由存在变成消亡,这也是退市制度迟迟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采用多标准比较妥当一些,如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经整顿不合格的期货机构将被进入退市程序: 未通过年检; 未达到开业时监管部门制订的标准; 未严格执行“四统一”且情况严重者; 承包、出租、合资、联营经营; 客户不能正常出入资金的; 有透支行为并出现穿仓的。 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期货机构应立即退市: 挪用客户保证金; 设立非法网点; 穿仓金额巨大; 对机构高管人员一年内谈话提醒三次、警告两次或在约定期限内两次拒绝谈话的; 期货机构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隐患的; 期货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

退市股票的处置
如果你的股票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还有的是一周交易一次(每周五)根据业绩决定。你首先要去证券营业部开立一个三板市场的股东帐户。需要你本人带身份证,股东帐户卡,还有你的股票交易卡。先办理一下三板股东开户,然后办理一下股票过户。如果还没有上三板你要耐心等待.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重组后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济南轻汽),另一种就是将来上三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破产,彻底没有了。 详细规定说明: 1.据有关规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将由一家具备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主办券商)代办转让,并在45个工作日之内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交易。 2.根据规定,退市公司股东必须先开立股份转让账户(个人股东开户费30元,机构股东开户费100元),并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个人股东确权手续费10元,机构股东确权手续费30元)。个人股东开立股份转让账户时应携带身份证。 3.退市公司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之前,股东应尽快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否则有可能无法赶上在该公司第一个交易日进行交易。退市公司挂牌之后,股东可以继续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但其股份需要经过两个交易日之后方可转让(即三板交易)。

㈢ 股票市场会倒闭吗

杞人忧天。

经济的发展,出现股票市场。

这样说吧,你什么时候看见美国的股票市场跨了,那么中国的股票市场就快了。

㈣ 上市公司如果倒闭了,公司的股票就撤销了吗

首先如果是上市公司股票开户的证券公司破产了,在短期内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交易会受到影响,耐心等待新的证券公司接管;其次是持有市场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破产后,需要进行破产费用清算,股票也会作为资产的一部分进行清算;再者是上市公司在破产之后被重组或者接手,那么对应的股票还会继续在市场交易。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上市公司如果倒闭了,对应的公司股票将何去何从。

一、证券公司破产后,在短期内会影响到对应股票的市场交易,耐心等待新的证券公司接管

首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发行公司的股票投入到证券交易市场进行融资。但是如果上市公司所开户的证券公司存在破产的情况,那么上市公司发行的对应股票在短期内会受到证监会的交易限制,需要等待后续新的证券公司对其进行接管。由于上市公司买卖股票的资金账户由专业的商业银行进行托管,所以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受到限制期间,上市公司用于运转股票交易的资金账户是处于安全的状态。

注意事项:对于上市公司在宣告破产之后,先前有购买对应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是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的消息,尽量将自身所持有的股票进行大量的抛售,毕竟关于发行对应股票的上市公司破产的消息一旦传开,就势必会引起对应股票在证券交易市场的价格一路下跌。但是如果关于上市公司破产的消息已经蔓延开来,此时就没有必要去抛售自身所持有的对应股票,静观其变,耐心等待后续破产公司并购重组消息的传出,后续股票的价格也会慢慢升温回暖。

㈤ 关于关闭中国股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历史,这样记录了这场闹剧的始末:1999年5月19日,上证指数由1057点大涨至1109点,由此开始长达两年的“人造牛市”,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达到牛市峰值2245点,2005年5月27日,上证指数跌穿“519”起点至1051点,至此,这个“人造牛市”以投资者的背弃和管理层的绝望而告终结。
由终点到起点,虽然极富戏剧性,但远远不是“519”闹剧的全部。在这一场近乎“完美”的市场崩溃背后,一场时代的正剧已然安全地谢幕。这个正剧,才是中国股市六年来眼花缭乱的演出背后,最值得观赏的部分。最近的一则新闻提示了这个正剧的本质。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从1998年到2002年被关闭之前的四年多时间中,南方证券的多名高管通过各种渠道向境外转移资金达7.8亿美元之巨。这些巨额资金悉数落入私人之手,已经无法追回。1998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牛气最盛的时候,而绝非巧合的是,南方证券也是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中最为卖力也最为耀眼的主力之一。南方证券在“519”牛市中的所做所为,透露了“519”行情一个难以与外人道及的秘密:所谓“519”牛市,不过是一场财富转移游戏的代名词。它既不是出自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预期,也不是源于市场力量所制造出的那种投机性波动,而是完全扣合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时代主题:财富再分配。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直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市场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勃兴而鼎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草根市场阶级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可供开拓的市场空间开始变得日益狭小,市场利润也开始急剧摊薄。值此之际,通过体制提供的寻租空间开拓“政治利润”,就成为一种极具诱惑力的选择。这种“政治利润”不仅意味着对增量财富的一种再分配,也同样意味着对前20年改革所创造的存量财富进行一次总体的再分配。而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为实现这种“政治利润”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具有高度的垄断性质因而可以控制财富分配的流向,也同样是因为证券市场作为要素市场具有的特殊便利性,在这个市场中,巨额的财富转移在转瞬之间就可以完成。这样,90年代后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实际上就变成了当时如火如荼的财富再分配运动的一个道具。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519”行情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中国股市的一个公认的显著特征是畸高的换手率,但在我看来,这反映的并不是中国人有多么强的投机心理,而是反映了这样一种更加隐秘的事实:转型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更多地已经沦为一个洗钱场所。交投越是频密,洗钱就越是方便,就越是安全。基本上可以肯定,“519”牛市肇始于中国转轨体制中长期积累起的一种财富再分配冲动。我愿意指出,起始于90年代后期的这场财富再分配运动并没有止步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熊市,它其实也是推动中国今天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动力。

理解中国证券市场90年代后期发展的另外一条线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改革一个重要的合法性来源。没有经济增长,中国的改革几乎一天也难以维系。改革越是深入,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依赖就越是加重。但在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市场化进程所激发的自主经济增长动力开始逐渐削弱,而1997年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经济增长于不坠,就必须倾全力调动要素资源以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由于中国的国有银行体系还未从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过热所造成的坏账深渊中恢复元气,为这种强制性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的重担,就毫无选择地落在了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肩上。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清楚地记得,就在1997年,金融监管当局还在拼命打压证券市场,并将这个成绩抬高到“预防了金融危机”的高度加以炫耀,但短短两年之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个中原因正在于,有人开始意识到,强制性的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中国证券市场提供慷慨的金融支持。于是,一场不加掩饰的阳谋被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受到恭维和引诱的投资者像羊群一般鱼贯而入。然而,一旦证券市场承担了政策性的目标,证券市场的严重扭曲和资源错配就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也只是或迟或早的事情。不管这个目标是为国有企业解困,还是为社保基金筹资,抑或是更加名正言顺的经济增长。事实上,这种低级错误,中国的国有银行系统早就不止一次地犯过。不幸的是,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又一次愚蠢地重蹈覆辙。从中国金融体系不断重复同一错误所显示的“固执”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体制力量在起作用。虽然近一年多来,政府在重建中国股市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罕见的决心和勇气,但在“国九条”之中,人们依然能够看到资本市场承担政策性功能的影子。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承担的是为国企解困、为拉动内需服务等政策性功能的话,那么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承担起为央企服务、为国有银行解套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国九条”之中委婉传达出的一种值得警惕的信号。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一直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没有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但如果你真正洞悉了中国证券市场,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中国证券市场更贴切地反映转轨中国的基本面了。通过权力垄断进行财富再分配,通过金融支持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是90年代末期之后中国经济领域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或者说最具有压倒性的时代任务,而9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证券市场所服从、所服务的,正是这样一个基本面。我们当下目睹的这个证券市场,就是被90年代末期以来强制性的金融支持以及野蛮的财富再分配掏空之后的一个空壳。当大量的财富已经顺利出局的时候,留给中国股市的惟一结局就只能是熊市。显然,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常说的那种狭隘的GDP基本面。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股市可以成为我们观测中国转轨动向的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先指标。透过这个指标,我们的确观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中国证券市场一直有“政策市”的绰号。这表达的是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又爱又怕的心理。1996年12月16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让投资者怕之极,1999年6月15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又让投资者爱之极,这种历史经验构成了中国政策市的心理基础,也以漫画的形式凸现了政府政策在证券市场中一言九鼎的作用。不过,观察近年来的中国证券市场,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政策效力递减的曲线,及至“国九条”出台后的一年多的中国证券市场实践中,政府政策更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反向指标。政府越是出台利好,投资者就越是害怕,生怕后面藏着某种更深的“阴谋”。这固然说明了中国投资者在逐渐成熟,但在另一面,它可能也昭示了一种更加严重的危机: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信用正在急速流失。

政府信用的流失,是中国证券市场多年熊市产生的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副产品。它与熊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其破坏力,目前已经开始在中国股市中发酵。

统计表明,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降到14.6倍,如果考虑到30%左右的对价,市盈率将进一步降至11.5倍,这远远低于标普500的19倍,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为18倍,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高达48倍,它甚至也远远低于被公认为市盈率水平极低的恒生指数的15倍。但就是在这种市盈率水平下,沪深股市仍然狂泻不止。对这个现象,许多人表示迷惑不解。但如果我们从政府信用的角度看问题,困惑可能就会迎刃而解。在一个政策反复、流弊丛生的市场中,股票价格会出现“负”的信用溢价,换句话说,与信用较好的证券市场相比,具有同样投资价值的股票在价格上会出现向下的修正,会低于那些信用较好的市场。道理非常简单,人们不相信你的市盈率是真是假,必须提高保险系数。中国证券市场几乎完全失去控制的下跌状况表明,政府信用的流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得多。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日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治理将更加艰难。信用不存,市场经济就如无根之草,遑论资本市场这种完全靠信用维系的市场体系。

在转轨国家,由于市场本身无法产生信用,只能依靠政府向市场注入信用,以推动市场化的迅速扩展。中国证券市场前十几年的发展就是靠政府不断注入信用而被推动的。政府注入信用以推动市场扩展,可以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也很容易造成信用的严重透支和滥用。如果将政府信用看做一种公共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在中国证券市场显然已经看到了一场典型的公共品的灾难。在中国资本市场,这种灾难正在迅速转换为政府治理的灾难,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最为凶险的敌人之一。其实,今天这种灾难我们多年之前就已经提前预告:“一轮煽人的牛市之后,毁灭的将不仅仅是虚拟的市值,而是实实在在的公共财富……资产的损失还可以计算,但政府信用的丧失却很难挽回。正是在这里,政府为此轮牛市付出了最为昂贵的代价。”我一直将现在的行情叫做 “还债行情”,现在的熊市只是在还以前的债务。“519”在历史上留下的黑洞有多大,熊市就会有多深。在其中,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处境将会异常艰难。从股市作为中国转轨的先行指标的角度看,这种治理灾难又何尝不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的一种灰暗的预示?股市,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先败露的一个秘密。

信用,作为现代市场体系须臾也不能离开的基础设施,是证券市场得以存续及发展的根本,如果监管部门继续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治理上采取机会主义式的相机决策,那么,我就要坦率地说,中国股市的熊市可能还远远没有到头。所幸的是,在股权分置的试点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监管部门正在表现出某种战略家的品格。这种迹象可能是中国监管部门决意在资本市场上重建信用的一个起点。重建中国股市,必须首先重建信用,而重建信用,必须首先从监管者本身做起。不如此,我们就无法切断中国资本市场的漫漫“熊”途。

重建信用尤其是重建政府信用,只是重建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它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要想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资本市场,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加以配合。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绝大多数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者都喜欢带着显微镜去寻找中国证券市场内部的制度缺陷,但实际上,扭曲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干扰因素来自外部。中国证券市场不是可以独立于外部环境而单独生存的系统,而是被外部环境所决定的。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明白,没有一个健康的法治环境,我们是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证券市场的。即便强行建立起来,也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轰然倒塌。我们不知道熊市何时可以终止,但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还没有任何一个法治匮乏的国家建立过有效的资本市场。在此之前,我们还可能看到股市的上涨,甚至看到牛市,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

吴敬琏:中国股市应当关闭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做了一场关于大历史环境下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报告,其把国内当前焦点的股权分置的方案问题放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来看待,最后指出,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
他说,纽约的股市是靠其严厉的监管,伦敦是靠的信托和良心的传统。这些因素都是长期的发展,积累而完成的,是不可移植的。.当前的中国股市,两者皆缺,在一个官商勾结,管理松懈,良心丢失的市场上,你怎么可能指望股市的健康成长。中国当前的经济表面上繁荣昌盛,社会天下太平,但其表面下隐藏了最动荡不安的基因。改革走到今天带给我们社会的也许是严重的动荡与不安。其最后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有严格的法律来约束无序的社会,***,***只是法制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来源IP:

㈥ 请问大家上证指数降到多少点时,中国会取消股票市场

现在自救吧政府正在从股市里通过大小非捞钱走.而且政府也表态了不会救市,市场问题市场解决.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到1500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也不会是最底点.
从8月12日开始的这个震荡箱体持续了18个交易日了,虽然中间经过过一次靠谣言带来的大涨不过,谣言就是谣言,随着谣言的破灭大盘继续震荡走低,中间的红盘游资的抄底力度越来越弱,而大盘继续被均线压制下去震荡走低无法突破,最终还是选择了跳空破位,把这个震荡箱体打破了创了新低,如果大盘无法放1100亿以上的巨量突破并回补这个跳空缺口,那大盘的下降通道将打开,这个缺口就将成为新的顶部压力区域,后市还会继续探底创新底的.而之前大盘在720日线曾经两次形成支撑作用不过8月8日还是大跌破位把下降通道打开,而大盘运行到960日线附近时曾经失守过,后来因为游资借谣言托高过大盘大涨178点.但是谣言就是谣言没有出来,960日线再次破位失守后下行,现在下方1440日线、1800日线和2160日线已经缠合在一起了,形成了自3300以来的最强的支撑区域(短期的最后的支撑区域2034~2150点),而这几个交易日走势很弱已经把2150和2100两个支撑点位击穿,而离2034这个最后的支撑一步之遥,但是如果连这个区域都失守无法站稳,那大盘下方的下个支撑区域将下降到1400~1500点附近了。短线继续有所谓的利好在市面上谣传,机构放出来配合出货的概率很大,不要对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资是理性的活动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里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机构净减仓近200多亿。而根据最近政监会相关会议精神透露出市场期盼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个救市政策还在探讨阶段,要进入筹划正轨乐观估计2009年初的事.而政监会主席再次表示市场的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不要出了什么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变得市场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问题,要经过国务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监会说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监会没有这个权限. 请跟随政府的政策来投资,而不要对政府善意的风险警告视而不见.
现在市面上的利好谣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证监会“二次发售”解决大小非 (证监会相关人士已经表态,二次发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时表示,限制大小非是违背股改精神和市场的行为国家不会限制的,该消息属于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资者能够看懂?)
2、融资融券的可能在奥运后出台(没得到证实)
3、摩根大通龚方雄放言政府将出台千亿级的经济刺激方案(周二该黑嘴表态所谓的千亿级经济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认为国家应该出的,不是国家有出的计划和想法,该传言也遭到了李嘉诚的否认,劝投资者理智点面对现在的行情,他认为到09年为止股市不会太理想,投资者要谨慎介入)
4、据非常接近证监会高层人士可靠消息,将于8/2*宣布印花税即日起调整为双向征收0.05% (没得到证实)
5、暂停三个月的新股上市审批 (没得到证实)
6、国家平准基金将入市救市(相关发言人表示,平准基金现在还没组建,而且组建的资金来源暂时无法确定,所以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监会组织基金经理开会,会议上的重点议题就是救市(但是有与会经理表示,会上更本没有谈到救市,主要是关于基金发行的部分议题)
在红七月行情进行过程中有过无数的众多利好传言带来了游资推动的那波小反弹,但是结果呢?都9月了传言的利好都没出来.所以稳健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后才介入稳健获利,而不要被游资和减仓的机构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来的时候,政府都是悄悄的进村,而没有出现过提前一个多月干叫唤的情况,是机构制造谣言方便出货还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介入。

㈦ 股票会真的退市场吗

会,前几天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已经出台,现在主板的退市制度也在征求意见,迟早会出台!

㈧ 国内什么时候会取消股票涨跌幅限制

其实涨跌幅限制对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是不公平的。设涨跌停板是为了限制市场的急剧波动和投机,但这种制度却使投机根据危险性,因为做错了没法平仓!取消这种制度,要看市场的成熟程度。什么时间却无法预料!

㈨ 请问,一个上市公司如果破产,股票会退出市场吗

通常情况下 是的
但 他的壳可能被别的公司买走,或者进行资产切割,代号还是那个代号,但实体经济可能彻底换了,所以股价也会被重新估算(这也是会受到爆炒的股票特征之一)

中国股票市场还会逐渐下滑吗

2年的牛市大盘上涨7.65倍,个股上涨10倍,以上的数不胜数.主力没有理由不兑现利润,最后买单的,就是散户,不要想更高的高点了.那不现实的,主力一旦放出手中的筹码,就不会轻易的买回的.
大盘必须接近主力最底成本,才会止稳,从月线看,主力在4800以上就开始拉高出货了,时间就是07年8月.主力最低成本在3000~2500这个区间,只有逼近这个位置,主力才考虑进场做反弹,但是不是上升行情,就是反弹对待,只有反弹后在次碰到4800附近,是否能够有效的站稳30周均线,才能判断是不是新的上升趋势,(盘面上会产生新的热点),如果不能有效的站稳30周均线,那就是主力,不看好后市熊市开始,再次下跌,2500必破.
四月会有大的反弹,反弹高点就是大盘的30周均线的位置,反弹到位建议出局.
在次下跌就是熊市的起点.祝朋友好运!

热点内容
股票交易上特转A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4 02:24:52 浏览:280
7亿市值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4 01:58:14 浏览:473
坤彩科技同类股票 发布:2025-07-04 01:42:08 浏览:456
生益科技是好股票吗 发布:2025-07-04 01:39:30 浏览:702
大立科技股票分析最新一期 发布:2025-07-04 01:35:21 浏览:680
超短线选择流通市值多少的股票 发布:2025-07-04 01:24:06 浏览:97
期货和现货原油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7-04 01:19:32 浏览:339
购买理财金额基数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4 01:16:06 浏览:491
农村人有土地没有股权证怎么办 发布:2025-07-04 01:14:16 浏览:855
证券股票交易案例分析 发布:2025-07-04 00:49:17 浏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