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层次股票市场
⑴ “美国OTC市场”是什么
“美国OTC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完全不同,OTC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严格可控的规则制度,没有规定的交易产品和限制,主要是交易对手通过私下协商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易。场外交易主要在金融业,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十分发达的国家。
全世界比较有影响的OTC市场包括美国的纳斯达克(NASDAQ)、场外证券交易行情公告榜(OTCBB)、粉红单(Pink Sheets);英国的替代投资市场(AIM);法国店头市场(CMF)、巴黎新兴市场(New Market);韩国店头市场以及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美国有庞大的OTC市场,在这些市场交易的证券数量约占全美证券交易量的四分之三。
(1)美国多层次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OTC的特点有:
1、交易分散性
此类交易市场活动不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统一的机构来组织,而是由很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公司分别进行的。因此,这些交易活动分散于各家证券公司,而无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证券公司即是柜台市场的组织者,又是直接参与者。他们通过参加市场交易来组织市场活动,为有价证券提供或创造转让市场。
2、交易的直接性
在柜台市场上,绝大数交易都是在投资人和证券公司之间进行的。证券的实际出售人将证券卖给证券公司。实际购买人从证券公司买入证券。通过证券公司的自营买卖,有价证券的转让得以在投资人之间实现。
3、交易的协议性
柜台交易是行下的证券转让,是在证券公司和投资人之间协商议价的过程中进行的。每笔交易的参与双方都是证券公司和一个投资人,柜台交易市场上的每笔证券转让价格,一般都是由证券公司报出,根据投资者是否能够接受并进行协商调整而形成的。
⑵ 美国有哪几个股票交易市场
纽约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市场、粉单。
1、纽约股票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2009年数据),IPO数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数据),交易量第二(2008年数据)的交易所。
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购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
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纽约证券交易所排名第372。
2、美国证券交易所
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过去曾是全美国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坐落于纽约的华尔街附近,现为美国第三大股票交易所。
美国证券交易所大致上的营业模式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样。但是不同的是,美国证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时进行股票、期权和衍生产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关注于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并为其提供一系列服务来增加其关注度的交易所。
美交所通过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帮助其提升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的价值,并保证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个公平及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
3、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全称为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是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所拥有与操作的。
NASDAQ是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传报系统的缩写,创立于1971年,迄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纳斯达克排名第176。
(2)美国多层次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美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点为:
1、规模大、市场成熟、运作规范、股价稳定。经过数百年的市场规范运作,呈现出一种成熟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股价水平与股价波动方面。
2、证券市场管理严格、规范。美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为注册制,其证券业的法规管制十分严格,联邦和州立法机关颁布了各种法规来管制这一领域的经济活动。
3、美国允许外国股份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进行交易。在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下面设有专门负责外国发行人证券发行的“国际公司融资科”。
一般说来,外国公司的股份可以以下列3种方式在美国持有并进行交易:第一,外国公司在其本国所发行的股票;第二,外国公司向美国市场特别发行的股票;第三,美国存股证(ADR)。
4、美国有众多的交易所。其中属全国性证交所的有纽约证交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
地区性证交所有10多家,如波士顿证交所、辛辛那提证交所、中西部证交所、太平洋证交所、费城证交所、山间证交所和斯波克纳证交所等。纽约证交所是全国最大的证交所,其交易量占全部证交所交易总量的70%一80%。
5、美国发达的场外交易。美国场外交易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管理,该协会有3000个证券交易商,500个证券经纪人和很多投资银行家。
1971年为提高场外交易的效率,美国建立了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目前是仅次于纽约证交所和日本东京证交所的世界第三个重要的证券交易系统。
6、美国的股价指数。在美国,股票价格指数很多,主要有:道·琼斯股价平均数,标准一普尔500种股价指数、美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和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股价指数。
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
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纳斯达克指数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期为1971年2月8日,基值为lOO。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美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是用于衡量在美国证交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美国存股证和认股凭证总市价的变动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美国股票市场
⑶ 为什么美国会有两个股市市场,一个道琼斯,另一个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可以算一个市场,但道琼斯不算,道琼斯只是一种指数,比如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平均指数、道琼斯20种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这些被选取的股票大多在纽约股票交易所( NYSE )挂牌交易(另外还有一些在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
纳斯达克也是一种指数,但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全国证券商公会自动报价系统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纳斯达克是科技股创业板市场,比如微软、雅虎、戴尔就在这一市场挂牌上市
另外美国三大股指中还有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个指数更加综合,NYSE和NSDQ里的股票都会选取,更能反应普遍的市场变化
至于美国为什么要分几个市场,我觉得没什么道理可以讲,我们都分沪市和深市两个市场,那你说为什么他们不能分几个市场?
⑷ 美国股票市场的介绍
美国股票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形式。[1]美国股票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股票市场,无论是股票发行市场还是流通市场,无论是股票发行及交易品种的数量、股票市场容量还是市场发育程度,在世界上均首屈一指。美国的股票流通市场主要分为集中交易市场和分散交易市场,前者主要指证券交易所,后者包括场外市场和第三、第四市场,美国的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的再分配市场,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场所、设备和专业人员,促进和方便证券的次级交易。[2]
⑸ 美国股票市场结构型态是水滴型吗
我们应该这样来划分美国的“多层次“股票市场:第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全国市场构成向大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全国性市场;第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和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构成了向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的全国性市场;第三,由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芝加哥股票交易所、太平洋股票交易所等地方性股票交易所构成的区域性交易所市场;第四,由OTCBB板块、粉红单板块和灰色OTC股票市场构成的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OCT市场。
⑹ 美国三大股市是什么
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分别是:纳斯达克 道·琼斯 标准普尔
1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是一个交易商们通过计算机洽谈交易的电子股票市场,始创于1971年。同传统的场地股票市场不同,纳斯达克的市场结构允许多个市场参与者通过一个联结世界各地买家和卖家的成熟的计算机网络买卖股票。这些参与者共同帮助保证公司股票的透明性和流动性,同时维持市场秩序和通过严密的制度控制来运行。
纳斯达克由两个独立的市场组成。纳斯达克国家市场是为那些纳斯达克最大的和最频繁交易的证券设立的。要在国家市场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严格的财务,股本和公司管理的标准。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是为正在崛起成长的公司设立的纳斯达克市场。由于股本较小,在这个市场上市的财务标准没有在纳斯达克国家市场上市所要求的财务标准那么严格,尽管公司管理标准是一样的。当小股本公司发展起来后,它们通常会转移到纳斯达克国家市场去。
公司必须符合所有在纳斯达克国家市场或纳斯达克小股本市场首次上市的条件。公司必须持续符合至少其中一个的上市条件才能维持上市。
2道·琼斯
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HenryDowl851-1902年)编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但作为样本股的公司已经历过多次调整。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3标准普尔
S&P500股价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⑺ 美国有哪些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场
美国股市是指包含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及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Nasdaq Stock Market) 上市的股票 。目前主要由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三大股指来代表着美国股市的兴衰。
⑻ 美国有哪几个股票交易市场
纽约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国证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以及店头市场 ( Over-the-Counter (OTC) )和纳斯达克。
⑼ 美国股票市场除了道琼斯和纳斯达克,还有哪些
纽约没有道琼斯这个交易市场,因为道琼斯只是一个指数,道琼斯里头的33只股票全都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头交易的
所以美国就只有2个交易市场,一个是纳斯达克
一个是纽约证券交易所
要是你问美国有什么有名的指数的话
一共是3个
道琼斯
纳斯达克
标普500
⑽ 美国股票市场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美国股市近五十年来主流投资理念的演变: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的周期循环投资理念的发源地来自于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精神、最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虽然美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的规范化、快速发展时期主要是在1933-1934年的证券法出台之后。战后推出的养老金制度更是有力地推动了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和大大改变了股市的资金供需结构,五十年代的经济持续增长和股市投资的财富效应,一起推动着股市指数的不断攀升。以后的各个年代更是各种新思维、新现象的诞生年代,股票市场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作为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对于推动理性投资理念的普及和创新,通过引导市场、引导资金的流向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各种新的投资理念从发源地的里圈向外围扩散,在传播到外围股票市场(欧洲、日本、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等)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不同的市场特殊情况与其它投资理念不断发生碰撞,诞生出新的投资模式。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更是加快了发源地的新投资理念在全球传播的速度。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基本分析学派已成为华尔街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的主流,它发展出的两个主要分支是内在价值型(Valuestock)投资和成长型(Growthstock)投资。前者认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每年收取现金(股息)红利,股票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投资者收到的现金红利)的贴现。成长型的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主要是获得价格差而非现金红利,其前提是假设以往主营收入与利润增长良好的公司将来也会继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过度热情追高成长型股票导致最终幻想破灭之后,必然又会走回到稳健的价值型投资的老路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投资理念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循环规律。同不同年代的产业发展周期一致,处在高增长期行业的高增长速度的热门股在股票市场历史上各时期比比皆是,如19世纪的铁路股、20世纪早期的钢铁股和汽车股、50年代的铝工业股、60年代的电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药股和房地产股、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网络股等等,各领风骚,概念股是成长型投资的必然产物和升华。战后繁荣的五十年代:由于刚经历了1929-1933年的大崩溃,在20世纪30、40年代,小规模的个人股票投资被认为是危险的举动,个人投资购买股票不多,个人持有普通股热是从50、6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尤其是50年代末期)人们很难相信会再次出现大萧条和股崩、蓝筹股比债券表现好以及担心通货膨胀侵蚀个人的钱财。1958年,玻璃纤维船股票是当时市场上的抢手货,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许多优势,迎合美国50年代的休闲主题。后来的互联网股票同此时期的玻璃纤维船股票热非常类似。“电子狂潮”和腾飞的六十年代:其鲜明特征是后缀有“trons”的公司名称的流行,是增长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在很大程度上,电子工业股热与当时的美苏两国太空军备竞赛有关。成长股是预期有高收益、高增长率的股票,特别是那些与高新技术相联系的公司股票,如一些生产半导体、速调管、光学扫描器以及其它先进仪器、仪表装置的公司,这些行业因投资者对其产品强大市场前景的憧憬而股价飞涨。从六十年代开始,多年以来传统行业的5-10倍市盈率规则被50-1000倍取代。1961年,数据控制公司的市盈率达200多倍,而增长稳健的IBM和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市盈率也达80多倍。在此时期,以市盈率倍数为核心、注重未来现金流预测的稳固基础理论让位于注重投资者心理因素、“高买高卖、顺势而为”的空中楼阁理论。为满足投资者对股票的无止境的投资饥渴,1959-1962年发行的新股比之前的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如同九十年代后期的“.com”,以“trons”后缀命名的公司纷纷涌现。电子狂潮在1962年卷土重来,5个月后终于爆发可怕的抛售浪潮。成长股、绩优股同样被卷入暴跌的灾难,超过大盘的平均跌幅。股票市场从动荡中恢复趋向稳定后,进入的下一个运行热潮便是企业并购浪潮。投资者对公司高增长的预期,如果不能通过高增长或高科技的概念获得,便需要创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念作为接力棒。于是,六十年代中期诞生了专家们称之为的美国产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并购浪潮。该时期企业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力在于兼并过程本身会导致股票收益的增长,其中的技巧便是财务或金融知识而非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1968年,由于该次并购浪潮中的领导者发布的季度公告收益低于预测,引发了市场的怀疑和震动,企业并购浪潮开始急剧降温。在六十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场还诞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乐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其静电复印技术的革命性发明吸引了几乎所有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后来这种概念化投资策略发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概念公司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扩张太快、负债过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很大,成长的不确定性大。当1969-1971年的熊市来临,概念股跌幅比涨幅还大,还快。此后很多年,华尔街不再对业绩迷信和推崇概念。就像行业或经济发展有自己的周期一样,整个六十年代公众对概念崇拜的理念经过了近十年的洗礼之后,又回归到周期循环的起点,崇尚绩优成长股。到六十年代后期,随着基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开放式基金之间争夺公众资金的竞争加剧,公众开始关注基金近期的业绩记录,尤其关注基金是否购买了那些有令人振奋的概念和完整信服历史的股票。业绩投资便开始风靡华尔街。漂亮的中年人所主宰的七十年代:经历了六十年代的购买小型电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恢复理性和稳健原则,开始投资于有令人信服的增长记录的蓝筹股,这些股票一般有持续增加的股利以及很大的总股本(流动性好)。人们认为这些股票不会像六十年代投机狂热时代那样垮掉,人们普遍的心理是购买后开始等待长期收益,被称为是谨慎的行动。当时的50只时髦股票主要有:IBM、施乐、柯达、麦当劳、迪斯尼等。人们认为任何时候购买这些已经被历史证实的成长股都不会错,被称为“一锤定音(one-decision)”股。而且,购买蓝筹股还能为机构投资者带来谨慎投资的声誉(见表一)。狂啸的八十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华,同样具备许多投机过头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术和微电子在内的新领域的新股浪潮而开场。1983年出现的高科技浪潮是六十年代的极好翻版,仅仅是改变了名称而已。技术革命唤醒了人们对高科技将彻底改变人类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复苏。几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抢手货,新股上市后还会狂涨。再次征服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生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驱动生物技术狂热的是抗癌(后来是抗爱滋病)新药的问世,华尔街还因此出现了专门针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新估价方法。最终的结果还是市场自身来消化自己吹起来的泡沫,从八十年代中期到后期,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股票跌去3/4,1988年的市场复苏也没有帮多少忙。激动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亚洲四小龙”热,当时的背景是基金经理因美国本土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后而将目光转向海外,对新兴国家市场激动人心的发现和巨大增长潜力的预期,加上人们对该市场的风险知之甚少,直接推动了股票投资的国际化———“亚洲四小龙”热,后来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崩溃。九十年代后半期至今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概念股的狂飙及退潮,人们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狂妄到恐慌、最终到崩溃的完整过程和结局。追溯美国股票市场近五十年投资理念演变的历史,大致按以下线索在展开,其中又蕴涵着某种周期性的循环规律:电子、半导体股(60'S)———绩优蓝筹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亚洲四小龙、网络股(90'S)———传统行业绩优蓝筹股(目前仍处在回归过渡期)。在每一周期中,投资者对证券评价的风格和方式在证券定价中起关键作用,从而也就奠定该时期的主流投资理念。概念股兴起时期,以内在价值型投资为基础的稳股基础理论屈从于空中楼阁理论,借助于投资大众的从众化情绪和过度反应,将憧憬美好的空中楼阁演绎得登峰造极。在概念股崩溃之后,受伤的弱势群体和投资大众追求安全和稳健的观念又深入人心,以内在价值作为股票投资价值的心理底线牢不可破,从而矫枉过正地走向另一个极端,回到有看得见的收益增长和分配现金红利的传统产业,直到下一轮周期新的振奋人心的概念出现。我们发现,市场投资理念的周期性变化同股票市场筹码结构的调整过程惊人的一致,只有当被低估的市场筹码(成长型股票热时必然导致市场大量抛售价值型股票,持续一段时期后必然导致价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经过成长型股票热的高峰之后,逐步被调整到更积极、坚定的投资者手中,且一旦这种市场筹码结构转换的调整完成或时机成熟之后,新一轮市场热点或周期的启动就不远了。这种周期性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都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它与股市零和博弈游戏的利益矛盾或盈亏结构相一致。我们同样还发现,基金引导着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无论是向新型行业投资、向高成长的新兴市场投资(国际化浪潮),还是向国内绩优蓝筹股投资,基金始终伴随着先进的产业理论、管理思想的武装,走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领先于经济周期。正是资本的驱利性和对投资领域的高度敏感,资本才始终能够率先找到流动的方向,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流向回报最高、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产业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开始自动调整,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参考资料 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