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印度股票市值占gdp比重

印度股票市值占gdp比重

发布时间: 2022-07-06 15:38:02

1.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那些领域他们的G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
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业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务业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0.0
6.2
-6.9
10.0
0.7
3.9
工业
6.3
2.7
7.0
7.6
8.6
8.7
服务业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
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06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表4可以看出,1994-95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4-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对外贸易(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增长率%
进口额
增长率%
贸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额最大的前五个部门
1994-95年
2004-05年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宝石及珠宝
45.0
软件
172
成品服装
32.8
工程货物
145.8
棉纱线,织物,成品
22.3
宝石及珠宝
137.0
海产品
11.3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26.7
皮革制品(不包括鞋类)
10.6
纺织品
120.1
数据来源:商务部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
5,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
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07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政府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6,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货膨胀率为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第6次上调利率,共加息150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其次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7,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3月底超过1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台湾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营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营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营经济的推动
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营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营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营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中产阶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的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4,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印度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35%是给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经不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目前,印度共有23 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 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6,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
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7,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目前印度不仅能制造众多的高级技术产品,而且开始涉足尖端技术领域,在核电,卫星,电子及软件,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对其产业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由于英语是其教学语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国际化背景.
三,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目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将国民经济带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2. 印度一共有多少家股票市场全国性股票市场和地方性股票市场分别有多少家

印度全国各地一共有23个股票买卖交易管理体系,最关键的是孟买股票交易所(BombayStockExchange,英文简写BSE)和印度我国股票交易所(NationalStockExchange,英文简写NSE)。

我国证交所在2005年的成交量,仅次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孟买股票交易所作为印度的第二大市场,2005年的交易量在世界排名第五位。但是一直以来,各种新闻媒体提及的“印度股市”,事实上指的则是孟买股票交易所,该交易中心的SENSEX-30指数值基本上变成印度股市的代称。

印度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是许多中国人对它的印象,尤其是许多电影题材都是有在印度采景,而在金融市场,印度的不凡主要表现也吸引住了全球的资产涌进,据调查,印度股市在十年里早已暴涨400%,为什么它能那么牛呢?

孟买比较敏感30股票大盘指数再次更新历史记录,收市38043.01点,上涨幅度自2018年至今做到贴近10%,而对比2008年金融风暴10月底最低值的7697.39点,上涨幅度达到近400%。

针对定居在阿尔卑斯山脚底一个小镇的公司高管钱德拉穆利·库马尔而言,炒股票是他离休前从未想过的事儿。但自打上年7月从公司高管的岗位上退下后,他已将自身50%的存款资金投入股票市场。

3. 在西方国家股票市值一般和gdp是什么比例关系

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算这个比例也没什么大意义。

4.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比较

(一)中国经济(1979年至今)
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按照“渐进式”的方式,逐步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依然有某种程度上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改革下,在农村实现了第二次土地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取代了农业合作社,同时,农村乡村工业得到全面的发展;城市工商企业的改革由“承包经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与建设,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允许私人经营的发展,并打开国门,大量引进外资。这种经济体制在1992年后被中国政府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化已经初步建立完成,现在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但中国的城镇化却落后于工业化。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0%多。
中国大陆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长率近10%,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从1979年的275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4400美元,对外贸易规模世界第二,173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第一,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发动机,外汇储备超过30000亿美元。
近10多年来,由于政府主导投资,房地产和基建过度投入,虽然改善了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但产能过剩,环境退化严重,货币过量投放,政府债务增加;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垄断经营的状况,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乏力,致使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GDP规模不相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通过创新驱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升级和绿色转型。

(二)印度经济(1991年至今)
1980年代后期,拉吉夫·甘地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税收。这些措施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同时导致政府财政赤字高企,经常帐户恶化。随着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加上波斯湾战争使油价飙升,导致印度贸易失衡,政府濒临破产边缘。印度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经济制度为代价,获得了总额达1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资金注入后,当时的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于1991年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资、工业及入口牌照),结束国营公司的垄断,同时放宽外来投资,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经济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针亦未受政党轮替所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三)中印经济绩效比较
中印经济比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二是经济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GDP)。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1980年中国GDP(current US$)为189,400,991,348.9美元,印度为189,594,121,351.9美元;1990年中国GDP为356,937,329,023.3美元,印度为326,608,014,285.3美元。

第二,经济发展。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用“人类发展指数”来反映。“人类发展指数”主要包括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共同衡量)、生活水平(人均GNI: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人类发展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2013年世界人类发展指数平均为0.702,与2012年数据相比提高了0.008;中国人类发展指数0.719,与2012年数据相比提高了0.020 ,高于平均水平;印度人类发展指数0.586,与2012年数据相比提高了 0.032。显然,中国属于“高人类发展指数组”,印度属于“中人类发展指数组”。也就是说,1980年中国的GDP只相当于印度GDP的99.90%,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印度的人均GDP的71.17%。从1981年开始,中国GDP超过印度,10年后的1991年,中国人均GDP才开始超过印度。进入21世纪,中国GDP大幅度超过印度。但中国GDP超速增长,其质量是不高的。中国1990年的货币总量为1.53万亿,2011年89.56万亿,21年翻了58.53倍。美国货币总量同期只增加了1.99倍。货币的超额投放,使房地产价格成倍翻涨,由此刺激房地产与基建疯狂建设,当然也就使GDP高速增长。

第三,经济结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中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和各产业所占比重进行估算,2012年GDP中,农业占比世界(平均水平)为5.9%,中国为10.1%,印度为17%;工业占比世界(平均水平)为30.5%,中国为45.3%,印度为18%;服务占比世界(平均水平)为63.6%,中国为44.6%,印度为65%。显然,两国农业比重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印度的工业占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 印度股市总市值是多少

根据世界银行的算法,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应该在7.01万亿美元附近,仍远远超过目前日本股市总市值水平。至于印度股市,那就差的更远了。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底印度股市总市值为2.33万亿美元。按照今年印度股市上涨10%的水平粗略估计,其最新总市值大致为2.56万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中国股市的三分之一体量。

6. 全球股市总市值和全球gdp比例怎么看

这个没有一定的比例的,因为股市总是波动的,而且股市是经济的先行指标。

7. 各国股市占GDP的百分比

美国市场股票总市值是GDP的1.38倍、英国市场为1.66倍、法国市场为1.13倍、韩国市场为100.25%%,印度市场为99.23%%,巴西股市为81.19%%

8. 中日美三国 从2000年到09年GDP与他们股票市值之比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

年份 汇率(官方) GDP (亿人民币) GDP(亿美元)
2000 8.28 99215 11982
2001 8.28 109655 13243
2002 8.28 120333 14533
2003 8.28 135823 16404
2004 8.28 159878 19309
2005 8.07 183217 22703
2006 7.81 211923 27135
2007 7.30 257306 35247
2008 6.83 300670 44022

美国历年GDP

2000 9,817.0
2001 10,128.0
2002 10,469.6
2003 10,960.8
2004 11,685.9
2005 12,421.9
2006 13,178.4
2007 13,807.5
2008 14,264.6
二战后日本历年GDP绝对数
1956 9,422.2
1957 10,858.3
1958 11,538.3
1959 13,190.3
1960 16,009.7
1961 19,336.5
1962 21,942.7
1963 25,113.2
1964 29,541.3
1965 32,866.0
1966 38,170.0
1967 44,730.5
1968 52,974.9
1969 62,228.9
1970 73,344.9
1971 80,701.3
1972 92,394.4
1973 112,498.1
1974 134,243.8
1975 148,327.1
1976 166,573.3
1977 185,622.0
1978 204,404.1
1979 221,546.6
1980 240,175.9
1981 257,962.9
1982 270,600.7
1983 281,767.1
1984 300,543.0
1985 320,418.7
1986 335,457.2
1987 349,759.6
1988 373,973.2
1989 399,998.3
1990 430,039.8
1991 458,299.1
1992 471,020.7
1993 475,381.1
1994 479,260.1
1995 483,220.2
1996 500,309.7
1997 509,645.3
1998 498,499.3

关于股票市值你要下一个各个市场的交易软件自己算了,我没有,不好意思

一般而言,股价与GDP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GDP增长较快,股市会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会回落。但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在时间区间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为考察期)的情况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内是不成立的。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好像狗如主人的关系,主人带着狗走路时,主人从A地走到B地,假设走了1公里。狗跟随主人也从A地走到B地,但期间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为它总是不停地前后走动。

如果机械地理解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比如说,2001年至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样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股市却涨了5倍。

可见我国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动其实都不能用经济基本面来解释的,

9. 股票市值与该国GDP的比例关系如何

股票市值与该国GDP的比例成反比关系。
GDP增长,股市下跌。
如果发生次贷危机(美国),或欧债危机(欧洲),或政局动荡(日本),股价上涨。

热点内容
捷信金融怎么才能申请贷款 发布:2025-07-28 02:51:14 浏览:149
股市板块怎么串联一起涨跌 发布:2025-07-28 02:49:01 浏览:309
量化基金为什么都是私募 发布:2025-07-28 02:48:23 浏览:362
股票交易软件视频 发布:2025-07-28 02:36:11 浏览:619
文华7软件股票交易 发布:2025-07-28 02:34:49 浏览:403
股票交易市场的热点与难点 发布:2025-07-28 02:29:08 浏览:820
哪些基金出现顶背离 发布:2025-07-28 02:20:11 浏览:414
怎么给股市定价 发布:2025-07-28 02:16:27 浏览:423
股票行权价高于现价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7-28 01:57:00 浏览:873
股市为什么大跌证监会怎么说 发布:2025-07-28 01:38:26 浏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