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股票市值巴菲特
A. 巴菲特指标在哪里看
巴菲特指标不能查看,需自行计算。
巴菲特指标在相关的股票软件中不能查看,因为这个指标是通过计算得到的。计算基于美国股市的市值与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巴菲特认为,若两者之间的比率处于70%至80%的区间之内,这时买进股票就会有不错的收益。高于这个比例投资股票风险提升。
【拓展资料】
所谓“巴菲特指标”,就是美股总市值(威尔希尔5000指数)与美国GDP的比值,巴菲特认为,若两者之间的比率处于70%至80%的区间之内,这时买进股票就会有不错的收益。
巴菲特指标被投资者、市场研究人士广泛用来衡量美股是否过热,如果在这个比例偏高时买进股票,就等于在“玩火”。巴菲特称其“可能是任何时刻衡量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
目前巴菲特指标飙升至205%的创纪录高点,似乎预示着美股有下跌的迹象。事实上,数据显示,“巴菲特指标”一般位于93%和114%之间,而目前已经到了205%的创纪录高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指标到达100%以上时,投资者需要观望或者退出市场了。
用户在平时投资股票时不能依靠单一的指标判断股票是否投资,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走势和经济的发展进行确定。同时投资者本身具有丰富的股票知识,再有就是投资者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
用户在投资股票时一定要使用个人的闲钱,不能借款投资。再有就是用户在投资股票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让用户在投资股票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买入一只股票时通常选择在股价低的位置介入,后续在股价上涨后就可以卖出获利。不过用户买入的股票也可能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这时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损失。如果买入后股价持续下跌,这时要学会卖出止损。
B. 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怎么计算
股市总市值/GDP数值嘛,这有什么难算的。 查市值去两交易所网站,查GDP去国家统计局网站。
C. 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判断泡沫的公式,就是市值除以这个国家的gdp
这东西管个屁用,按这个算中国股市还要暴涨,但可能吗,6000点的时候gdp多少,现在gdp涨了多少倍,股市却只有4000点
D. 巴菲特认为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在70%到80%左右,股指才能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可是我在百度上
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查总市值后相加,除以GDP
E. 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与GDP之比多少是合理的
巴菲特提出一个判断市场估值高低的原则:市场总市值与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度。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由于美国和英国大量的国外上市企业,他们股票总市值占GDP高位常常在150%以上,属于高位区域。所以当比率在70%~80%之间,就是低谷区域了。大致相当于高位的一半的位置。
目前我们3000点的位置,大概这个比值是70%,是不是就低估了呢?
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股票市场不仅没国外企业,国内的许多优秀企业都跑到国外上市去了。2000年这个比值最高只有48%;05年最低的时候这个比值只有17.7,07年最高有127%;08年最低的时候又降到43%,今年6月15日的时候,比值又变成110%。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国家核心的企业多数已经上市了在这几年中。
按照最近目前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对比来看,最高值与最低值应该在0.4-0.5的样子,考虑到从前两年开始,又有一批股票上市,我们把比值提高一些,大概在0.45-0.55,或者0.5-0.6。所以按照巴菲特的理论,在中国的具体情况这个比值应该是45%~60%之间,取中位数,同样也是对比美国,大概就是gdp的一半的位置50%的样子吧。对应的点位是2400点的位置。
F. 巴菲特指标是什么这个指标有什么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巴菲特指标的来历,故事是这样的巴菲特在《财富》杂志发布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他对当前股票市场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呢,他提出了一个判断股市整体估值也就是股票走向的指标,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巴菲特指标”。
G. 投资 基金 巴菲特 用所有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GNP的比例判断买入卖出时机,一般在70%~80%
这个指标类似于市销率、市盈率的概念。衡量整个股票市场的高低估情况。GNP是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局网站是估计可以找到。不过用GDP也是可以的。。股票总市值/GDP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证券化率。希望对你有帮助
H. GDP与股市,与股价
一、两个概念
GDP:国际上通用的量化宏观经济的数据,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教科书给它下的定义是:一年当中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
这个定义中值得注意的概念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的。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比如说,做衣服用的布就是中间产品,而衣服就是最终产品。
证券化率:沪深两个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股市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大师的标准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认为,虽然证券化率作为分析工具有其局限性,但是,如果只选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它可能是最好的指标……当该比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时,就应当被视为一个严重的警告。
巴菲特说,就美国市场而言,如果证券化率降到70%-80%的区间,就比较适合买入。如果证券化率逼近200%时你再买入,就是在玩火。
巴菲特这样说的确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美国股市在2000年崩盘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约占GDP的190%,日本1990年年初股市崩溃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占到其GDP的180%。
三、我国的情况
2007年8月9日收盘后,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21.14万亿元,而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是21.09万亿元人民币。这是沪深两市总市值首次超过GDP总量,也就是说,这一天,我国的证券化率首次超过了100%,当天上证指数是4,754点。按照巴菲特的观点,这个点位证券化率100%,风险并不大。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为246619亿元,截至昨天,2008年5月19日,深沪两市总市值为190113 46593=236706亿元),证券化率为96%。如果2008中国GDP增长10%,则动态证券化率为87%。2007年10月16日,股市达到最高点6100点,当日深沪总市值为34.92万亿元,当日证券化率为140%。
假设中国股市和美国不同,证券化率逼近150%股市就要崩溃,那么按照比率,中国股市证券化率降到60%以下才有投资机会,对应的点位大致是2600点。
当然,这是指的整个市场,不是说沪指到了2600点的时候才能买股票,相信任何点位都有低估的股票,和值得投资的公司。
I. 全球股市总市值和全球gdp比例怎么看
这个没有一定的比例的,因为股市总是波动的,而且股市是经济的先行指标。
J. 巴菲特曾说股市总市值是GDP的70%~80%时值得买入!现在只有69%,为何所有人都认为接下来大盘
股市是艺术,不是科学。
所以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
巴菲特被套30%的事情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