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上市股票募资额及市值
⑴ 科创板上市时,关于市值和财务指标的要求是什么
科创板上市的市值以及财务指标一共有5种不同的上市标准,可以分别概括为:市值加盈利,市值加收入加科技研发,市值加收入加现金流,市值加收入,以及市值加产品空间。
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门槛都是要以企业的市值为核心,其中预计市值不能低于人民币10亿元至40亿元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市值越大盈利的要求就会越低,企业的总体市值在10亿以上的话,则会根据企业的净利润以及研发程度还有营收规模和市场情况,来作为盈利的要求和评估标准。
市值加产品空间
最后就是市值加产品空间的评估标准备,企业的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而且主要营业的业务和产品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以及检测确定市场空间大,而且在目前的研发阶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时,才可以申请科创股上市,其中医药行业则需要有核心科技产品以及获得开展二期临床实验的前提下。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也需要有具备明显的行业技术优势,并且能够满足相对应的科创股条件时,才可提交申请。
表决权差异上市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存在表决权差异的发行人,这样的股票则需要申请存托凭证,在关于表决权方面的安排,发行人至少需要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或者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在最近一年的营收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这两条上市标准之中的其中一项。
对于发行人的招股说明和保荐人的保荐书,都明确说明了上市标准的具体条例,而根据公司法的第131条规定,发行人除了普通股份之外,还可以拥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份,与其他股东权力相同,每一份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表决权数量大于普通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
⑵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对于吉利有什么诱惑
8月28日,浙江证监局发布通告称,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与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工作已于日前全部完成,择日将正式递交科创板招股说明书。这一消息表明,吉利或许将成为登陆科创板的首家整车企业。
总而言之,作为自主品牌当中的龙头企业,吉利在进行科技转型的同时亟需大量资金的支持,此时选择重返A股,除了可以募集大量资金以外,对于品牌竞争力等也有较大利好,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股本总额与预计市值应该怎么理解
注意区分概念,市值是指股票上市后的市值,还未上市只能预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股本总额”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票筹集的资金总额。
规则中的“预计市值”,预计统计期末根据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对应股票数量计算的股权价值合计 。即预计上市后的公司市值。
一个是上市前“筹集到的资金总额”,一个是上市后“资本价值”。
以下几个相关概念有助于理解,
上市公司股本是指统计期末上市公司发行的全部股份数量合计。 基本计量单位:股 。
上市公司股本仅指上市公司在境内发行的股份数量,包括 A 股股本、 B 股股本、其他不流通的境内股本。
A 股股本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票数量。
B 股股本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人民币标示面值,以外币购买和交易的股票)数量。
其他不流通股股本是指纯 B 股公司的非流通股数量。
股票市值是指统计期末根据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对应股票数量计算的股权价值合计 。
股票筹资金额是指统计期内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总额。
⑷ 重新恢复上市的股票首日涨幅怎么算
沪深两市重新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为10%,创业板和科创板重新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为20%。
沪深两市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为44%,首个交易日后涨跌幅限制为10%,沪市股票代码以60开头,深市股票代码以00开头,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5个交易日后涨跌幅限制为20%,创业板股票代码以30开头,科创板股票代码以688开头。
股票恢复上市当天涨幅没有限制,恢复上市是指在证券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之后,公司向证券证券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证券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对公司的申请进行审议,批准公司恢复上市。股票恢复上市当天涨幅,涨跌幅限制是指证券证券交易所为抑制过度投机,防止市场过度大幅涨跌,规定证券当日交易价格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波动的幅度。股票涨到这个极限的最高价是涨停板,而股票跌到这个极限的最低价是跌停板。涨跌幅限制是平抑市场的措施。在以下情况下,股票不受波动幅度的限制:
1、主板新股上市首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的144%,也不得低于发行价的64%);
2、股改股票(以S开头,但不是ST)完成股改,复牌首日;
3、增发股票上市之日;
4、部分重大资产重组股票的复盘日如合并后复牌;
5、股票恢复上市当天涨幅。
恢复股票上市的条件非常严格。在证券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期间,股票被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可在法定披露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第一份经审计的半年度报告,经审计的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公司已实现盈利,公司可向证券证券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根据股票上市相关规定,恢复股票上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最近一年的年度报告已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2、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为正;
3、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4、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正在;
5、财务会计报告未经保留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
6、经核实,保荐机构出具了公司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明确意见;
7、经核实,保荐机构出具了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经营规范、无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明确意见;
8、本规则未规定暂停或终止上市;
9、证券证券交易所认为必要的其他条件。
一般情况下,交易所在收到上市公司重新上市的申请文件后,会在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在受理其申请上市的决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交易日内,本所作出是否批准其股票重新上市的决定;公司重新上市申请经本所核准的,应当自核准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全部重新上市准备工作并上市交易。
⑸ 科创板发行上市,关于上市条件中 的市值和财务指标需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你好,目前公布的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如下:
1、公司的预计市值不能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公司的净利润必须为正数并且累计净利润不能超过5000万元;或者公司预计市值不能低于10亿人民币,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为正数并且营业收入不能低于1亿元人民币。
2、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能低于2亿元人民币,并且最近散发的研发投入合计不能低于最近三年营业收入比例的15%。
3、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的,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能低于3亿元人民币,并且最近三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能低于1亿元人民币。
4、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的,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能低于3亿元人民币。
5、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需要经过由国家有关部分批准。医药行业必须要取得至少有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科创板企业定位和其他企业相比较必须要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以及满足其他条件。
⑹ 科创板有多少只股票
1.科创板有差不多200多股票,科创板股票不多,如:正业科技300410,是一家以光电检测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汉邦高科:成立了华北一区、华北二区、华中、华东、华南一区、华南二区、华南三区、东北、西南、西北十个大区,近百个办事服务机构,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还有北京城建600266、越秀金控000987、巨轮智能002031等等。 科创板每个交易日的15:05至15:30为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时间,当日15:00仍处于停牌状态的股票不进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接受交易参与人收盘定价申报的时间为每个交易日9:30至11:30、13:00至15:30。
2.科创板单只股票限价申报,综合来看,科创板每笔申报最少200股,而主板每笔最少100股。科创板申报买入时,超过200股的部分,可以以1股为单位递增,如201股、202股等。根据上交所给出的前50只样本股名单,包括华兴源创(688001)在内的50只样本股入围。纵观50只个股,行业特征鲜明,成分股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据Wind统计,50只样本股总市值达到1.04万亿元。业绩方面,2019年50只股票平均净利润为2.75亿元,达到所有科创板公司平均净利润的1.57倍。
拓展资料:
首批入围科创50的成份股行业特征鲜明,50只样本股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按照Wind的一级行业来看,前50家短上市公司属于五大行业: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工业、材料。其中,属于信息技术行业的个股多达21只,占比42%。比如科创板“001号”华兴源创、富光、广丰科技、方邦,科创板第一批上市企业,都属于信息技术行业。
⑺ 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含金量如何
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含金量挺高的,但是这种含金量一定要擦亮眼睛,自己去分辨,自己去识别。在这25家企业当中哪些是真有含金量,哪些是没有真的含金量,下面我通过各方面来分析这些企业含金量如何。
最后可以从科创板25家个股二级市场去挖掘了,科创板想要含金量高的股票就是要看二级市场的资金,主要有超大资金关注的股票就是才有投资的价值,如果没有超大资金的关注,跟随股市行情涨跌漂浮不定的,这类股票是没有含金量的,也是没有投资回报的,所以要紧跟有资金炒作的科创板股票。
综合以上分析,我个人根据这25家科创板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至于25家科创板的含金量如何就需要从每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建议根据以上4大标准去挖掘科创板的含金量,精心挑选一两只为自己带来收益。
⑻ 科创板上市标准是什么
1、 市值+净利润 标准:市值不少于10亿,连续两年盈利,最近两年扣非后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0万;或者市值不少于10亿,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不少于1亿。
2、 市值+收入+研发投入 标准:市值不少于15亿,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2亿,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应收合计比例不低于10%。
3、 市值+收入+现金流 标准:市值不少于20亿,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3亿,最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不少于1亿。
4、 市值+收入 标准:市值不少于30亿,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3亿。
5、 自主招生标准:市值不少于40亿,主要产品或市场空间大或者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取得阶段性成果或者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投资;或者医药企业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实验批件或者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技术优势符合一定标准。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⑼ 即将回归科创板募资204亿,谁能阻挡吉利的扩张步伐
吉利回归A股进入倒计时。
9月1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科创板IPO申请已经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确认受理函,这意味着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终于迎来了整车第一股。
与广汽、长城、东风、北汽、比亚迪等在港股上市的车企比起来,吉利是回归A股较晚的一个。从2005年港股上市到2020年回归A股,吉利汽车耗费了整整15年时间。
15年里,吉利有许多机会回归A股,但都不为所动,而在一边静观广汽长城们轰轰烈烈搭建A+H上市平台。这一次,吉利怎么就动心了?
在回归A股之后,作为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典型的吉利,下一步又有什么计划?
快速扩张?风光之下承压不小
吉利汽车这些年无比风光。
自收购沃尔沃、并成功盘活这个瑞典豪华汽车品牌之后,吉利汽车就走上了“车”生的巅峰。
销量上,从2017年开始,吉利汽车一举击垮稳坐“自主一哥”宝座多年的长安汽车,三大品牌分别以124.7万辆、150.1万辆和136.2万辆的销量连续三年问鼎自主销冠。
品牌布局上,除了销量主力吉利、领克,有通过收购而来的沃尔沃、路斯特、宝腾,还有枫叶、极星、几何、Smart等新能源品牌,旗下子品牌数量多达十几个。
在燃油车领域,吉利对标斯柯达和捷达,领克对标大众,沃尔沃对标奥迪,路斯特对标保时捷;在商用车领域,吉利通过远程汽车、伦敦出租车公司对标大众商用车;在新能源领域,枫叶、极星、几何、Smart4个品牌覆盖高中低各个细分市场。这样大而全的全领域布局,在中国车企中绝无仅有。
甚至,吉利控股还通过Terrafugia(太力飞车)及Volocopter两家公司布局空中出行服务领域,“上天入地”无所不及。
吉利预留30亿元的产业收购项目费用,未必用在力帆身上,但相信吉利的收购之路仍会继续,而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将是其接下来布局的重点。
此外,吉利还预留了6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也表明吉利对目前的现金储备不够满意,拥有十几个子品牌的吉利,无论是品牌运营、产能扩张还是渠道拓展,都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作为一家准世界级汽车制造公司,吉利的野心远不止于此,而是要做国际一流汽车企业,同时也是出行科技企业。
登录科创板、回归A股,只不过是吉利汽车远大梦想的小小一步棋,但吉利的新一轮扩张计划,将由此扬帆启航。到时,我们将看到吉利更多的筹谋布局和具体行动。
船大掉头难,吉利汽车未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会更大,但愿李书福能走好每一步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