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的股票市场如何
1. “龙芯”的市场怎么样
龙芯2号”的问世,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国芯”的希望,但在市场推广方面,龙芯要走的路才刚开始
“龙芯就是要打破境外芯片巨头在中国的垄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斩钉截铁地说。在李说这番话之际,“龙芯2号”终于在经历了3年多的持续开发后,于日前呱呱坠地。 尽管有无数的处理器应用厂商屈服于英特尔坚不可摧的垄断,国产“龙芯”还是义无反顾地将打破外国巨头的垄断视为己任,中科院计算所(以下简称计算所)甚至把“龙芯”的战略高度提升为中国信息产业领域的“两弹一星”。而随着“龙芯2号”的成功发布,以及计算所和综艺股份合作成立将龙芯纳入产业化发展的神州龙芯公司,这更增强了国人抗衡英特尔的信心。
信心无疑对推广国产处理器增添了有力的砝码,但“龙芯”在技术上表现出来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市场接受程度。同时,在带有政府干预市场的背景下,这颗小名为“狗剩”(Godson)的国产处理器的市场化就更值得探究。
市场的转向
“龙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用于桌面和笔记本电脑的通用处理器,它的性能相当于英特尔的“奔腾3”处理器,能够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操作系统和OpenOffice办公套件,具备了桌面PC的基本功能。
在立项之初,“龙芯”瞄准的市场目标是政府采购,希望凭政府订单迅速站稳脚跟。不少人认为拥有政府采购支持的网络电脑(NC,network computer)将成为它最大的市场方向。事后证明,这样的既定方针完全错误。在“龙芯1号”问世之后,将其产品进行产业化的成果屈指可数,在规模和销量上也未成气候。
在北京市政府2003年招标采购NC的行动中,由于要求主频必须在400MHz以上, 主频仅达到266MHz的“龙芯1号”只能与订单失之交臂。
同样,在其他市场上龙芯也是“出师不利”。计算所的兄弟单位——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龙腾”服务器就采用了“龙芯1号”。这款服务器本意是应用在对信息安全有较高要求的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但由于性能不满足应用,‘龙腾’服务器仅售出几台后就难以继续推广。” 神州龙芯公司市场推广部部长步健告诉《IT时代周刊》。
遭受几度挫折后,计算所和神州龙芯公司终于认识到不能把产业化的希望寄托在用户的爱国热情中。李国杰院士坦承,CPU虽是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产品,但卖产品就是卖产品,不能加上过多政治色彩,必须靠产品本身的可靠性、高性价比和出色的服务取得用户的信任。
基于“龙芯1号”市场推广的不利,神州龙芯公司把“龙芯2号”的主要应用集中到了数字机顶盒、NC、税控机和服务器等领域。而在芯片真正出来后,公司方面再度把目标伸向了更广阔的普通用户。
和英特尔、AMD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龙芯”系列处理器具有成本低的优势。“所以我们在保持性能的基础上,生产出百元左右CPU、千元以内的电脑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相信‘十一五’计划期间能够实现。” 李国杰院士说,“借用配置有该款处理器的电脑,我们的目标是要让7、8亿农民都能使用上廉价PC,都能上网。”
根据李国杰院士的规划,“龙芯”系列芯片的后续计划将紧盯英特尔性能5倍于“龙芯2号”中的2C系列和相当于“奔腾4”的2D则将于今年5月交付流片工序。
从嵌入式入手
仅就“龙芯”而言,市场推广工作比研发工作更为艰苦。
据悉,主导“龙芯”设计的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博士曾向李国杰抱怨,“为什么英特尔的事情、联想的事情、微软的事情都要我们来做?”李院士的解释是,“因为我们的产业不成熟。”因此,除了市场目标、产品策略上的调整变化,在商业模式上,“龙芯”也一直在探索新的道路。
李国杰认为,中国企业做PC芯片,不仅要面对强大的英特尔,还要面对巨大的知识产权壁垒。他告诉《IT时代周刊》:“更何况,PC市场已经开始饱和,是正在走下坡路的产业市场。”神州龙芯公司总裁曾明也向《IT时代周刊》介绍道:“2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产业化的道路。我们的IT产业已经进入了后PC时代,这是一种共识。PC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龙芯’要产业化,就不能沿着英特尔的老路走,必须开辟自己的产业化道路。”
IC发展历史已表明,通用CPU是IC技术发展的源头。最先进的IC制造工艺往往首先在通用CPU上使用。如果不做通用CPU,就只能永远跟着别人,处于技术的下游。研制通用CPU是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CPU核的重要途径。因为一个好的CPU核必须经过多种应用的考验,单独为应用做一个较专用的CPU难以扩充成较通用的CPU核。
从网络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家政治、经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也需研制自己的通用服务器CPU。
从计算所和神州龙芯公司的规划来看,“龙芯”暂时主攻嵌入式市场,但最终仍然是以发展通用CPU为最终目标。不过,神州龙芯公司承认当前的国产CPU并不具备与跨国巨头一比高低的实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研发“龙芯”的观念必须走出“通用CPU=P4”的思维模式。因此,尽管“龙芯”没有明言针对的竞争对手是谁,但是在产品路线的选择上,还是避开了与英特尔和AMD的正面竞争,将目光投向门槛相对较低却潜力巨大的嵌入式市场。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的秘书长郭淳学告诉《IT时代周刊》,嵌入式的定义是为具体应用设计制造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强调应用多样性,因此这嵌入式CPU市场不可能被垄断。”郭淳学说。
长期以来,业界倾向于认定一切非安装在PC机、笔记本、工作站、服务器内的CPU都被视为嵌入式CPU,而嵌入式CPU市场的巨大也非通用CPU市场所能比。据统计,通用CPU市场只占全部微处理器市场的1%左右。有专家指出,嵌入式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辆汽车需要用三、四十枚嵌入式芯片;一架飞机则可能用到上千枚嵌入式芯片。在手机、机顶盒、掌上电脑等多种产品里,都有嵌入式芯片。此外,一个比较现实的市场还包括,目前中国有超过20万所学校需要进行校园网建设,急需低价电脑和各种网络设备,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商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认为,为各种信息设备(IA,Information Appliance),如手机、掌上电脑、信息家电、NC等提供芯片是国内芯片企业切实可行的做法。“开发嵌入式的CPU,不必有很高的技术性能。嵌入式CPU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的要求较低 ,一旦开发出嵌入式CPU和它的配套软件,可以迅速产业化。”倪院士说。
一方面是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是当前在该市场上还未出现占有绝对优势的企业,“龙芯”此时的介入可谓恰逢其时。
IP服务同样让人忧
2005年1月,神州龙芯公司正式启动“龙芯”IP业务,这一业务模式为业界首创。主要做法就是把“龙芯”2年来经市场验证了的成熟的龙芯CPU裁减成多款可配置、适用的CPU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指处理器核心功能模块),借此,龙芯公司新的业务模式就是提供IP服务,即在提供软硬IP时收取授权费用。此前,“龙芯1号”已经IP化,并成功应用于海尔、AVS的音视频解码芯片。据步健介绍,“CPU仍然是神州龙芯的主业,但提供CPU IP服务将是神州公司未来的新方向。”
传统上,IC设计是我国芯片产业最薄弱的环节,这主要反映在高级设计人才和IP核的缺乏,而IP核的作用是把一组具有知识产权的电路设计集合在一起,构成芯片的基本单位。这种业务模式可灵活配置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提供性能功耗不同的IP核。但是,国际IP核联盟迄今没有任何中国内地企业的身影。据了解,外国的设计是基于系统级芯片,而国内不少企业停留在芯片仿制、系统组装阶段。
因此,在龙芯成为国内首家提供CPU IP服务的厂商后,业界同行不免担忧龙芯会在知识产权方面步威盛的后尘。此前,这家台湾芯片公司在专利方面跟英特尔打了很多官司,虽然没有输一宗,但也在财政、市场和其他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
但据神州龙芯公司的看法,“龙芯”在知识产权上和英特尔处理器不会产生冲突,两者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并完全不兼容。据神州龙芯公司一负责人介绍,龙芯采用的是20年前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指令系统,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外推向市场并在各国申请专利,到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也仅是去年的事情。“‘龙芯’采用该指令系统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到中国。因此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再说,国家已为‘龙芯’的研发投入了1亿多元人民币的资金,政府方面也会和美方交涉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说。
然而,对龙芯的担心还不止于此。有人担心当龙芯CPU成大气候时,外国公司可能趁机讹诈,或者借指令系统不断升级,以向中方不断讨要新的许可费。龙芯公司对此的态度是,“在芯片正式上市销售前,我们一定会按市场惯例与所有有关公司签订合理合法的商务协议,签订永久使用某一版本指令系统也是市场上允许的一种做法。”
对于知识产权,胡伟武的话非常干脆。他告诉《IT时代周刊》:“我拿不出什么来证明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没有问题,但是别人也不能证明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有问题。”
尽管“龙芯2号”在技术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市场化的问题依然非常艰巨。而年轻的龙芯课题组的研发人员对挑战英特尔却充满了信心。胡伟武就表示:“我就不服气英特尔,在结构上,‘龙芯’就比英特尔有优势。”
另据《IT时代周刊》最新消息,神州龙芯公司加快了市场化的进程,并开始了“龙芯3号”的研发布局,相当于多处理器的“龙芯3号”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IT时代周刊》 马晓宁 )
http://www.cnexp.net/hangye_xinxi/dianzi/shichangdongtai/97280.html
更多观点http://yingkouit.hezuo.yesky.com/column/itksz/399/2681399.shtml
2. 国产龙芯怎么样现在什么情况
在”汉芯”造假事件后,龙芯也不是中国芯了
在”汉芯”造假事件被揭露后不久, 另一个”造芯运动”中的明星—“龙芯”也爆出惊人内幕: 最新的”龙芯”2E版本已彻底改换门庭, 完全不是其所吹嘘的”中国芯”了, 而是由意法半导体公司(ST Microelectronics, 由意大利的SGS Microelettronic和法国的Thomson Semiconcteurs合并而成的一家半导体公司 )设计, 并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生产线上流片生产的. 其封装已打上了ST MICRO(即意法半导体公司)的标志, 并成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的一个产品. 今日的”龙芯”已是如假包换的”外国芯”了!
据分析, 其内因有两个:一. 中科院计算所根本没有开发高性能CPU的能力, 在完成了技术含量极低的” 龙芯1号”和”龙芯2A-C”以后便难以为继. 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完成当初夸下的海口, 便拉来了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意法助拳. 二. “龙芯”已侵犯MIPS的知识产权, 其产品必将招来MIPS公司的侵权诉讼。而意法半导体正好与MIPS公司有关于MIPS体系结构的授权协议, 因此已成为意法的产品的“龙芯”,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洗脱其侵权的罪名了。
然而, 即使是意法设计和生产的”洋”龙芯, 因其先天不足,在性能上依然无法达到当初的设计指标, 在功能和与其他外设的匹配上也有诸多的缺陷. 因此其正式发表不得不一推再推. 从六月推到八月, 又推到十月, 最近又说要年底了. 不知道当初将”龙芯”吹得神乎其神的计算所如何面对关爱和支持”中国芯”的广大民众. 也不知道一个已经失去了”中国芯”光环的,性能不足而且毛病多多的”洋”龙芯能在CPU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还能走多远。
3. 龙芯处理器概念股有哪些
龙芯现在分1,2,3三个系列。
龙芯3性能最强,目前最新的是龙芯3B 1500,可以在龙芯贴吧去看看,目前可以买到。
龙芯2F也在团购,最后一期了。只是性能比较低。价格379元。
龙芯目前是2010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正式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
板块上看,今天又是券商、保险等金融股领头大涨带动大盘上涨,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些强势股剧烈波动带来的短线机会。不过,券商股已经涨那么多,指望还像之前那样连续大涨不太现实,所以后市在高位遇阻,还得出现剧烈回调,甚至调整幅度要远大于之前。所以,这种剧烈波动的品种,注意高位的风险。对于板块的轮动,近期还会继续演绎,比较慢的股票会在2015年头两个月酝酿出局部机会,特别是那些之前有过大概念、股价有过非常大幅度的调整,现在还是不是很强但技术面向好的股票,以后会有大的机会。
4. 600770龙芯中科股票怎么找不到
股票下跌太厉害以至于没人注意。600770龙芯中科股票曾经是一支非常强劲的股票,600770龙芯中科股票靠着龙芯芯片在股票市场打出名气,但是后来随着市场的变化,600770龙芯中科股票的收益逐年降低,到最后股票已经下跌太厉害,以至于没人注意了。
5. 中国股市的定位是什么
诸多因素都能够站稳市场在1500点,但目前碰到的难题是弱势市道中恰逢年底结帐,短线十六大情节继续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在有限的空间中网络通讯股适当的活跃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持。
背景分析
背景之一:如何看待目前中国股市的定位?实际上中国股市的定位始终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难点在于有近三分之二的股票不流通,这就很难形成一个市场化的定位机制,如果国有股按市价流通,那么目前市场显然偏高,如果国有股按净值流通,那么目前市场显然是合理的,即使放到全球股市中去也是非常合理的。而如果国有股零值退出,按比例赠送给流通股东,那么中国股市将是全球股市中定位最低,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因此一切以现有市盈率来否定中国股市、认为跌到1000点都没有投资价值的理论都是依据不足的,用价值论的观点来判断中国股市的高低很明显有失偏颇,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只能从趋势的角度去把握市场机会,这其中更多地应该考虑供求关系。事实上目前的股市并不是没有资金支持,而是没有形成赚钱效应,一旦赚钱效应形成,有很多利好消息都将显示出它们对空方的杀伤力,比如今年5月1日开始的银证通,大盘下跌,储蓄户当然不可能变成股票帐户,而一旦大盘上涨呢?连续上涨一个月之后呢?情况可能会恰好相反,短线可能会迅速有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我们喻之为"沙尘暴",它的含义为虽然单个户资金不大,但总量很大。再比如开放式基金,由于这种基金的特性是在牛市中膨胀,在熊市中萎缩,因此在目前总体价值中枢下移的过程中,开放式基金就很难发挥其特点,而开放式基金大规模进入市场恰恰是在今年8月份,当然不会对股市形成有效的正向推动。再比如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在低迷市道中收购兼并是很难出现的,而一旦市道活跃,各种收购都会展开,收购方式非常齐备,支付手段包括了收购方的现金、资产和证券等,如此重大对证券法的修正,在目前市场中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效应,我们刚才提到的所谓这些利好实际是牛市利好,在熊市中很难起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利好不存在。市场担心的问题又在哪里呢?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上市公司层面的问题,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年底套现的问题,本来年底套现的量并不是很大,只是有限的利息而已,但为什么比较少的套现却会引来比较大的跌幅呢?原因就在于市道疲软,成交低迷,几十万几百万元的套现由于没有承接,就很可能导致被套现股票的暴跌,而不少投资者在忍受了长期下跌的煎熬之后,非常有可能因为短期的加速下跌之后而采取跟风出局的举动,这才是目前股市最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股市并不是利好不够多,并不是目前没有资金,并不是市盈率太高,而是处在熊市循环中,一切有利于多方的因素都不可能发挥效用,而一切有利于空方的因素在成交金额较低的市场中却往往容易得到发挥。即使我们预计未来股市还有下跌的余地,并不是从基本面和供求角度去探讨的,而是从市场的短线角度去探讨的,是技术层面的事,是纯市场层面的事。短线估计十六大情节还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得大盘暴跌有一定难度。
背景之二:通信网络股的活跃是有依据的。今年初以来就反复有一批网络通信股较为活跃,最有代表性的是综艺股份,股价一直保持震荡扬升的格局,龙芯一号的推出更是给该股提供了较大的可炒作性。近期通信股也非常热闹,例如大唐电信TD-SCDMA起死回升,对于整个国内通信领域的格局是一大震憾,东方通信一笔订单就与联通签了17.2亿元的供货合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多家电信业巨头近期都加大融资力度,意味着通信设备生产厂商将获得大量订单。我们对网络通信股有如下认识:第一、长期超跌是不争的事实,短线活跃也非常明显;第二、周边市场强劲上扬,中国概念网络股更是反复走强,其中三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新浪在纳斯达克一年多反复暴跌的背景下逆势上涨3到5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网络市场的认知度还很少,这其中的理由值得深思;第三、与国际网络通信公司不同,西方网络通信股的暴跌是因为过度投资,和收申购兼并引起的财务不实,而中国的网络通信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通信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效拉动内需的重要行业,其有效性和长期性甚至高于房地产和汽车,由于并未过度投资,也就并未出现由收购兼并引起的财务不实,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网络通信股的资产质量远比西方的网络通信股高得多;第四、大量机构投资者从中兴通讯个股中退出,无形中释放了该股的市场风险,以前没有一家基金不持有中兴通讯,现在没有一家基金重仓持有中兴通讯。通过中兴通讯的例子,我们认为最大的做空动力已经基本释放完毕。
网络通信股在近期最活跃的主要是大唐电信、厦门信达和综艺股份,我们认为中兴通讯由于机构减仓彻底,公司未来增长潜力较大,因此有望成为短期网络通信股的领军人物。最重要的是公司与中国联通签订了7.5亿元的CDMA主设备合同,将承担中国联通十个省的CDMA网络一期建设,经过复权,该股的股价已经跌破99年5·19之前的最低点,当时的股价复权后约为16.5元,而中兴通讯本周最低价为14.5元,反弹应属合理。另外,象厦门信达、大唐电信、综艺股份等有成交量配合的活跃股都有短线运作的机会。
6. 中国龙芯CPU市场占有率达到多少有没50%
没有,龙芯的市场没有定位在桌面,以后就不知道了,现在龙芯II是作为低能耗的性能嵌入cpu和多路服务器,单颗的性能确实比主流的弱,大概只有老P4 2.4的水平,但能耗低,做多路服务器是不错的
龙芯的价值也不在桌面了,高性能cpu受制于人,什么都受制于人
7. 龙芯中科到底是是怎样性质的公司,待遇好不好,有没有前景员工有股份吗
楼主你好
龙芯中科是中科院旗下的科研单位,不算国企,当然也不算企业了
员工平均工资:2500左右,交5险1金 工作每周5天,每天8小时 工作很轻松 节假日按国家公务员标准发福利,算是不错的单位了
员工只要住房公积金,不分股份
8. 国产CPU第一股龙芯中科上市首日市值超340亿,公司的背景你了解多少
引言:关于龙芯中科,可以从其地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解。国产CPU第一股龙芯中科是国产CPU第一股。在第一天上市,市值就超过了340亿。关注股票的网友可以发现,今年六月份,龙芯中科上市了,688047是其的证券代码。龙芯中科是第一家成功登陆科创板的CPU公司,在国产CPU自主派中处于领先地位。 龙芯中科的自研架构虽然赢得了很多网民的支持,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争议。虽然龙芯中科自主研发了指令集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也开发了配套的芯片产品,但是所得的收益仍然很让人担心其是否能够撑起400多亿的市值。
虽然创新是好的,但是不能只顾,还要一直创新下去。龙芯中科和芯联芯,关于协议和隆鑫架构的争议一直不断。这对于龙芯中科的发展非常不利。虽然龙芯中科的龙芯架构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一争议也让有着“”国产之光”的龙芯架构有了一丝不确定性。虽然创新总是带有风险,但是还是要坚持创新。
9. 龙芯的市场前景如何
尽管今天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与Intel和AMD的CPU在PC市场上竞争,但坦率讲,今天“龙芯”的境遇已经比当年的“联想汉卡”好多了。回想当年的“联想汉卡”是由做大型机出身的毫无产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一块一块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块一块的人工检测。据说1986年,联想第一线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和定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而今天的“龙芯”不仅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通过了严格的成果鉴定、基准程序测试和产品测试,可进入商品化生产;还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在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了产业化基地。
“龙芯” 也要对Intel说“不”了
众所周知,CPU是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输出的控制。而在这个电脑核心部件市场领域里,人们最为熟悉的两个品牌无疑是Intel和AMD,他们在处理器市场的强势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在CPU技术上,我们跟国外厂商有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是我国计算机产业的一大“芯”病,也是我们这些电子工作者、网络人胸口永远的痛。
过去,代表着国际IT顶尖技术的CPU芯片一直被英特尔等国外巨头所垄断,中国企业及消费者为之付出了巨额版权费。好在神州龙芯公司先后推出了“龙芯1号”、“龙芯2号”,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龙芯”的诞生被业内人士誉为民族科技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商品化的“龙芯”1号CPU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打破国外垄断,
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的关键技术,为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对我国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信心:“龙芯” 对Intel说“不”
“龙芯”的产品
龙芯1号(英文名称Godson-1)于2002年研发完成,是一颗32位元的处理器,内频(也称:主频)是 266 MHz。
龙芯2号(英文名称Godson-2)于2003年正式完成并发布。
龙芯2号是64位元处理器,内频为300MHz至500MHz,500MHz版约与1GHz版的Intel [[Pentium III]]、Pentium 4拥有相近的效能水平。
最初版本
龙芯2号最初的版本是用0.13微米的制程技术,往后也会使用更精细的制程技术。事实上龙芯2号当称为一个系列,过程中经过数次步阶进化,已知的有2、2A、2B、2C、2E、2F等型号,目前龙芯2号处理器已用于黄羊河公司(YellowSheepRiver,简称:YSR)的低价型Linux桌上型电脑(也称:台式机):Municator中,最初的售价约为1200元人民币。其电脑皆有在 2006 年3月德国汉诺威CeBIT及6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览会中展出。
龙芯2E
2006年6月,龙芯2E继成功在法国流片成功后,全世界排名第五位的集成电路生产商--意法半导体公司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技术许可协议,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意法半导体计划每年销售龙芯芯片1000万片以上。
2006年9月13日,中国科学家宣布研制成功通用中央处理器芯片龙芯2E。它是一款采用64位元MIPSⅢ指令集的RISC处理器,采用90纳米的CMOS工艺,晶体管数目是4700万个,芯片面积是6.8mm×5.2mm。最高主频达到1.0GHz,一般频率是800MHz,功耗大约是5-7瓦。实际运行频率定于660MHz。规格方面,龙芯2E处理器有128KB一级缓存、512KB二级缓存。性能方面,它的单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是每秒8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是每秒40亿次。龙芯2E在1.0GHz主频下,SPEC CPU2000的得分为500分,综合性能达到Pentium III和Pentium 4的水平。
可以说 中国的前景很好 可是 得需要很长的路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