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指数的基期总市值
『壹』 股票指数怎么算
上证综合指数等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股价×发行股数)。于总市值有关,流通不流通无关。中石油就是因为权重
『贰』 上证指数 总市值
6000亿国债的首发2000亿的发行,是通过商业银行发行的市场行为,央行已经买入。跟证券市场没有关系,更谈不上杠杆效应。
『叁』 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是按总股本,还是按总市值
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是所有股票的加权平均值,如果是小盘股,他的走势当然也能影响到大盘,但是由于所占的份额太小,几乎可以忽略,除非是像银行,中石化等超级大盘股,可以对指数产生影响。但是按你所说的,假若1亿的盘子,每股累计(涨停板制度)涨3000元的情况出现,那么也是可以影响到指数的数值的。(我不知道你是指影响指数还是权重股,如果是权重股的话,肯定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因为他会带动市场估值水平,因为其他股票价值被低估,资金会从高估的股票流到低估的股票中,这是市场的力量)。谢谢
『肆』 在股票指数算法中什么是基期什么是计算期
制股价指数时通常采用以过去某一时刻(基期)部分有代表性的或全部上
市公司的股票行情状况为标准参照值(100%),将当期部分有代表性的或全部
上市公司的股票行情状况股票价格与标准参照值相比的方法。具体计算时多用算
术平均和加权平均两种方法。
算术平均数法:将采样股票的价格相加后除以采样股票种类数,计算得出股
票价格的平均数。
公式如下:
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采样股票每股股票价格总和)÷(采样股票种类数)然后,将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与同法得出的基期平均数相比后求百分比,得出当期的股票价格指数,即:
股票价格指数=(当期股价算术平均数)÷(基期股价算术平均数)×100%
加权平均数法:以当期采样股票的每种股票价格乘以当期发行数量的总和作
为分子,以基期采样股票每股价格乘基期发行数量的总和作为分母,所得百分比
即为当期股票价格指数,即:
股票价格指数=[∑(当期每种采样股票价格×已发行数量)]÷
[∑(基期每种采样股票价格×已发行数量)]×100%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
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
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
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
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由于采取全部股票进行计算,因此,上证指数可以较为贴切地反映上海股价
的变化情况。
深圳股价指数
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
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100求得。是反映深
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
新股从上市山东第二天开始列入计算对象。当某一股票暂停买卖时,便将其
剔除于计算之外。当某股票的数量与结构发生变化时,则以变动之日为新基期数
计算,并用“连锁”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指数追溯到原有基期,以保持指数的连续
性。“连锁”追溯计算公式如下:
当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当日即时总市值÷上日收市总市值)
式中,当日即时总市值为各成分股市值与该股发行股数乘积的总和;上日收市总
市值是根据上日成分股的股本或成分股的变动作调整后计算的总市值。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又称道氏指数,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道氏指数包括:道氏工业平
均指数,由30家工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公用事业平均指数,由15
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运输业平均指数,由20家运输公司
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65种股票价格平均数,由上述工业、运输业、公用
事业的65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混合构成。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在纽约交易所交易时
间每30分钟公布一次,用当日当时的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与基期的比值求得,是
被西方新闻媒介引用最多的股票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当时主要编制两种
指数,一种是包括90种股票每日发表一次的指数,另一种是包括480种股票每月
发表一次的的指数。1957年扩展为现行的、以500种采样股票通过加权平均综合
计算得出的指数,在开市时间每半小时公布一次。
标准普尔指数以1941-1943年为基数,用每种股票的价格乘以已发行的数量
的总和为分子,以基期的股价乘以股票发行数量的总和为分母相除后的百分数来
表示。由于该指数是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绝大多数普通股票的价格计
算而得,能够灵活地对认购新股权、股份分红和股票分割等引起的价格变动作出
调节,指数数值较精确,并且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所以往往比道·琼斯指数具有
更好的代表性。
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历史最久的一种股价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
月24日公布使用。
现行恒生指数以96年7月31日为基期,根据各行业在港上市股票中的33种具
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加权计算编制而成。因为这33家公司的股票总值占全部在港
上市股票总值的65%以上,所以恒生指数是目前香港股票市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
性的股票价格指数。
日经指数
日经股票价格指数是日本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它是用近500种股票价
格之和除以一个常数得出来的。由于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日经指
数日益为世界金融市场重视。
金融时报指数
金融时报指数的采样股票是根据英国伦敦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要100家
大公司的股票选定的,并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更新。该指数采用算术加权法计算。
大盘走的好,一般个股也好,其实是个股涨大盘才涨
『伍』 什么是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就是股票指数,它是由证券交易所或者是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示股票行市变动的供参考的指示数字。投资者从指数的上涨下跌中,能够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
编制股票指数,是以某年某月为基础的,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为100,然后用各个时期的股票价格与基期价格作比较,就能算出该时期的股票指数。 几乎所有的股市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目的是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
在计算股票指数的时候要选取一定量的个股为指数股,再用个股的股价乘以股份数就得到个股的市价,将所有的个股市值汇总得到总市值,最后求总市值与基期总市值的比值,公式示下:股价指数=指数股的总市值/基期指数股总市值*基期指数。
常见的股票指数有以下几种:
(1)上证综合指数。1990年12月19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正式发布的股票指数,它的发布几乎是与股票行情一致的,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变化趋势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2)深圳综合指数。是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它是以所有挂牌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所以代表性及其广泛。
(3)沪深300指数。它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为样本编制的成分股指数,市场代表性很好,它是第一个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丰富了市场的现有指数体系。
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前最好对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看看,里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资料值得学习,也可以通过上面相关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识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陆』 股票总指数什么意思
红利是指上市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一般是每10股,派发XX元,股东在获得时,还要扣掉上交税额。普通股股东所得到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称为红利。
普通股股东所得红利没有固定数额,企业分派给股东多少红利,则取决于企业年度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企业今后经营发展战略决策的总体安排。
在美国,大多数公司发放现金红利数额约占公司税后净利的40%-60%。公司红利发放时间大都是按季度进行。每一季度分发一次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的红利。如果还有多余,公司还可在某一时候追加发放。
『柒』 什么是基期股票市价总值
『捌』 上证指数的基期市值是多少啊100点怎么来的啊
上证系列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