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市场亚洲排名
❶ 香港今天的辉煌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典范。香港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银行业】
香港的银行业十分发达,满街都是香港本地和世界各地银行的分行。在1970年代,香港人就有「银行多过米铺」的说法来形容香港大街上银行之多,意思是银行的数目比买米的店铺还多。截至2006年7月,香港有134间持牌银行、32间有限制牌照银行和33间接受存款公司。此外,有88间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分行总数约1300间。这些外资银行来自37个国家,其中71间是属于全球最大的100间银行。香港的银行从事多方面的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如接受存款、贸易融资、公司财务、财资活动、贵重金属买卖及证券经纪业务。
【外汇市场】
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可全日24 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 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股票和债务市场】
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6 年5 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144 间,资本市值总额达94,110 亿元(12,065 亿美元)。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香港的债务市场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巿场。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于1990 年设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提供结算和托管服务。
在2006 年9 月,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363 亿港元。截至2006 年9 月底,未偿还的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数额约为1,304 亿港元。在2006 年上半年,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数额共达1,120亿港元。
【与内地的商贸往来】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05 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5%。内地也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来源地兼最大市场,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香港也是内地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南中国,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例如银行和融资、保险、运输、会计,以及销售推广等。
[编辑本段]【政府架构与管治】
香港实施行政主导的管治模式,并制定由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领导的管治体制和代议政制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基本法》选举、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产生。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基本法》、签署法案和财政预算案、颁布法例、决定政府政策以及发布行政命令,并由行政会议协助制定政策。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现任行政长官(2005年3月至今)是曾荫权。政府的主要施政和行政工作由12个决策局和61个部门和机构执行,日常执行的人就是为数约18万人的香港公务员队伍。
【政府部门】
香港的政府部门包括「三司十二局」,是司长及决策局的统称。三司是政务司、财政司和律政师。十二个决策局分别是 公务员事务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教育局、环境局、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保安局、运输及房屋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香港的政府部门通常称为「署」(如卫生署、香港警务处),主管均为香港公务员,大部份向所属的决策局局长负责,小部分直接向司长负责(如行政署向政务司司长负责),另外还有审计署直接向立法会报告;香港廉政公署和申诉专员公署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
【社会治安】
香港是一个安全的城市,治安良好。旅客应避免携带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可存放于旅馆的保险箱内。如遇上问题,可找街上巡逻的警察帮忙。香港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友善、廉洁也高效的警队,为数三万多人,让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市民或游客如遇火警、贼劫或伤病等紧急事故,可拨999报警。在一些较僻静的地方,设有一种橙黄色的小型电话箱,内有称为“紧急求助热线”的通话装置,设有按钮,不用拨号即可直通报案中心。无论是用该机或其他公众电话打999报警都是免费的。
香港政府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维护香港的治安。例如香港入境事务处就采用香港自行研制发展的先进的容貌辨认技术,仅在2007年就成功堵截超过1000名企图用化妆或整容混入香港的不法分子。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但香港也不断检讨其出入境政策,阻止各类不良人士的进入。在2007年,香港各入境口岸拒绝了23000名人士的入境。在2006年和2007年,香港取消了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在南亚和非洲)的公民或居民免签证前往香港的待遇。
[编辑本段]【流行文化领潮流】
【香港流行歌曲】
粤曲是香港早年普及的大众娱乐,1920年代是粤曲的黄金时代,也是香港市民最普遍的娱乐,这时期香港的流行文化与广州一衣带水,并未形成独特的香港文化。1950年代之后,香港汲取上海普及文化,加上欧美多年影响,自1970年代起,由“歌神”许冠杰所带动的中文歌潮流,掀起了后来蓬勃发展的「粤语流行曲」,其中1980年代的梅艳芳、张国荣、谭咏麟、徐小凤、吕方等雄霸香港乐坛,至1990年代,张学友、黎明、刘德华和郭富城等四大天王为首的歌影视明星,深深影响了中国内地和东南亚。
1980年代不仅是香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也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当时香港的流行曲引领亚洲中文歌曲潮流,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人纵然不谙粤语,亦爱听粤语流行曲。谭咏麟、徐小凤、张国荣和梅艳芳等等是那个时代的乐坛巨星,四人不但开演唱会次数、场数极多,更积极参演电影,是票房保证,声色艺俱全。其他歌手如林子祥、陈百强以至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叶倩文、林忆莲、关淑怡、陈慧娴、Beyond、达明一派及草蜢乐队都在香港乐坛大放异彩。当年Beyond乐队的主音歌手黄家驹把演唱、作曲和舞台演出的天才集于一身,是香港有才华的演艺人士的代表人物。
法定学院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三读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所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学院。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一所法定学院,就是香港演艺学院。
注册专上学院是指根据《香港法例第320章 专上学院条例》注册的专上学院。而根据该条例注册的专上学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事先批准下,可颁授学位。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二所注册专上学院,分别是明爱徐诚斌学院及珠海学院。
职业训练局院校是指根据《香港法例第1130章 职业训练局条例》成立的职业训练局辖下的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和职业训练局工商资讯学院。
一般院校是指根据《香港法例第279章 教育条例》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批准可以举办专上教育,再经香港学术评审局评审认可后准予提供专上课程的一般院校。
香港大学是香港学术排名最高的大学,即使在经济不甚景气的时候,该校毕业生依然有极高的就业率。根据《亚洲周刊》,香港大学在2000年于亚洲最佳大学的排名中位列第三。香港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2005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十一位。
香港唯一的私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的创办之路尤为不容易,该校原称香港树仁学院,1971年由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创办,为了办学,钟期荣女士辞去浸会学院文学及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职位,她的丈夫胡鸿烈则把自己当大律师时所赚的财富全部投入办学,以70万港元在跑马地买下一座三层高的小洋房做课室,近三十年来一直自筹资金进行运作,为了获得正名为“大学”,两位创办人历尽艰辛,终于在2006年12月19日获香港行政长官会同香港行政会议通过正名动议,正式承认其大学地位,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❷ 香港是个好地方吗他的社会背景好吗~~
香港(HONGKONG)是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国际大都市,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贸易通商港口,再加上本身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给企业家和商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在香港创立自己的公司,搭建国际架构,创立国际品牌。此举不但可以提高公司形象、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还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为了令内地企业家更快捷地了解如何注册香港公司.
地理位置地区划分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1 104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香港一般被划分为四个区域: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离岛。
人口
2004年年中,香港人口约688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380人。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为数不少,共有约524 20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29 760)、印度尼西亚(105 710)和美国(29 900)。实际上,香港流动人口给香港的负荷很大,在这块面积不到1200平方公里的地方,居住着超过1500万的人口。
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三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贸易港口之一,香港设有自由开放的投资制度; 不设贸易屏障;对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贸易 ─资金自由流动;法治体制历史悠久;规章条文透明度高;没有实施外汇管制政策。香港没有营业税和增值税,税基窄、税种少,以及税率低而明确。如有盈余香港政府按公司净利润的17.5%征收利得税,进出口货品除烟酒化妆品外免税。个人所得税(薪俸税)由2%-20%以阶梯级递进。 全球服务中心
在2004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务出口地。香港第三产业非常发达,尤其是专业顾问行业,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会计、审计、法律、评估、基金、金融、银行、企业顾问等;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民航、航运、旅游等服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跨国公司的业务基地
逾3 8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其它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和法律服务)、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许多中国企业家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借以拓展国际市场的跳板;海外人士利用香港的优势,作为进军内地市场的门槛。
政府行政架构精简
香港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个人课税率低,而且易于计算。香港特别行政区
政府素以效率出众、透明度高兼处事公正见称。
在工商业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奉行确立已久的「尽量扶助、减少干预」政策,乐于支持工商业发展。
银行与货币制度
香港以金融业发达而着称全球,香港金融市场的特色是资金流动性高。市场根据有效、具透明度而又符合国际标准的规例运作。香港的工作人口有一定教育水平,海外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也十分容易,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银行业:在香港经营的国际金融机构数目相当多。截至2004年年底,香港共有133家持牌银行,其中121家为外资银行。在全球首100家银行中,有70家在港营业。此外,香港有75家外国银行的附属机构或相关公司以有限制牌照银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形式经营。另有85家外国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香港
外汇市场: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它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可全日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联系汇率:香港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港元稳定。鉴于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这个目标的具体涵义就是维持港元对外价值的稳定,即维持1美元兑7.80港元的固定汇率。这个目标是通过联系汇率制度来实现。联汇制度自1983年10月开始实行。
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架构,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
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它主要金融中心竞争。
香港地理环境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它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股票市场 :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5年3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 096间,资本市值总额达65,714亿元(8,424亿美元)。
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创业板是根据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模式而设立的第二板市场,于1999年开市,为新成立的公司,尤其从事高科技业务的公司,提供集资机会。截至2005年3月,共有205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资本市值总额达653亿元(83.7亿美元)。根据2000年5月推行的试验计划,有七只主要的美国纳斯达克股份在香港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
香港的法律制度 深可信赖。这个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历史悠久。香港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权利与自由,建基于大公无私的法治体制、独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以及自由开放和发展蓬勃的新闻传播媒介。
机场
香港是主要的国际和区域航空中心。香港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现时,每周有大约4 000班定期客运航班及700班货运航班从香港飞往全球约130个城市。机场全面发展后,每年将可处理旅客8 700万人次和货物900万公吨。香港国际机场自2001年起连续五年获英国航空业意见调查机构Skytrax Research选为全球最佳机场。
港口
2004年,香港港口合共处理了2 200万个20长的标准货柜,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座落于葵涌和青衣的九个货柜码头,分别由五家营运商负责管理,总面积达270公顷,共设有24个泊位,临海地界总长8 530米。葵涌─青衣港池水深达15.5米,九个货柜码头每年可合共处理逾1 800万个20长标准货柜。在2004年抵港的远洋轮船及内河船只分别约有35 900艘次和189 520艘次,共处理货物约2.21亿公吨和运载旅客约2 140万人次。
语文
中英文同属香港的法定语文。政府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商界均广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双语甚或三语(即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专才,而对于在香港经营业务或与内地、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专才更显重要。
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区,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社会保障
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和公共福利金计划为主, 辅以三个意外赔偿计划 , 分别是 暴以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 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和紧急救济。
交 通
本港的公共交通服务种类繁多,收费合理 , 市民可按快捷 、 舒适及方便程度 , 选择铁路 、 巴 士 、 渡轮和其它公共交通工具。
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香港是进出中国内地经商和投资的大门。自内地在1978年实施经济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与内地通商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04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4%。内地也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来源地兼最大市场,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
香港是内地的主要服务中心,特别是南中国,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它商业支持服务,例如银行和金融、保险、运输、会计和产品推广等。
香港和内地的相互投资
香港公司是内地最大的外来投资者,累积投资额超过2,450亿美元,占内地外来直接投资总值约五成。香港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最为密切。本港厂商在广东省雇用了约1 000万名工人。在2004年实施的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广东省和香港为加强经济合作而推行的政策措施,将有助进一步开拓内地和香港的商机。
另一方面,内地也是香港经济主要的投资者。内地有2 000多家企业在香港经营业务,总投资额达
2,200亿美元,是香港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者之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随内地经济持续改革开放,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香港作为内地服务枢纽的角色将会日益重要。香港是进军内地市场的外国企业的贸易伙伴,同时亦提供各类商业支持服务,在这方面所担当的角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随越来越多内地企业有意对外拓展业务,香港也可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以协助这些企业打入海外市场。
中国的南大门
香港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4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5 9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362万人次。每日有126班客轮、约100班航机、超过400班列车及39 300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❸ 香港经济的支柱是什么
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贸易及物流业(2016年该业增加值占GDP的21.7%)、金融业(17.7%)、专业服务及其他生产性服务(12.5%)和旅游业(4.7%)。
香港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发展的六项产业是文化及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及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2016年,这六项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9%。
香港经济特点:
1、 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2、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服务业占GDP 90%以上;
3、外来直接投资存量及投资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3)香港股票市场亚洲排名扩展阅读:
香港经济结构
投资流向:在直接外来投资方面,香港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于2016年吸纳直接外来投资为1,080亿美元,全球排第四,亚洲排名仅亚于中国内地(1,340亿美元)。
在向外直接投资流出方面,香港于亚洲排名第三位,金额达620亿美元,排名次于中国内地(1,830亿美元)及日本(1,450亿美元)。
据政府调查显示,在2016年底,香港的直接外来投资存量估计为16,260亿美元。这些直接外来投资有一大特点,就是许多投资都是在税务天堂设立的无业务经营公司间接转移回港的资金。
在此背景下,2016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荷兰和百慕大分别占直接外来投资存量的34.2%、7.7%、6.3%和4.7%。
除了税务天堂外,中国内地仍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总额的25.7%)。其他主要来源地包括美国(2.5%)、新加坡(2.3%)和英国(2.2%)。大部分直接投资存量均与服务业有关,包括投资及控股、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银行业及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工信厅官网-香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
❹ 世界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世界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1、美国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两个为伦敦和香港),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2、中国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全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3、法国巴黎
巴黎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富裕的都市之一。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4、日本东京
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东京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为世界经济富裕及商业活动发达的城市之一。
5、中国香港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另两个为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❺ 香港十大证券公司排名
1、国信证券(香港)、海通国际证券、艾德证券期货、时富金融、招商证券(香港)、安信国际、南华金融、金利丰证券、永丰金融、耀才证券。其中艾德证券期货为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牌之持牌法团,证监会中央编号:BHT550,获证监会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发出第1类(证券交易)、第2类(期货合约交易)、第3类(杠杆式外汇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5类(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的牌照。
2、艾德证券期货有限公司同时亦是香港交易所参与者(OTP-C经纪代号_0974及0977)。 艾德证券期货致力为客户提供港股、美股、外汇、环球期货等一站式全方位交易平台,包括香港交易所证券买卖服务,以及一系列如互惠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及股票挂钩高息票据等投资产品;亦为客户提供股票融资、新股认购、融资融券等一系列个性化投资方案。
拓展资料
1、香港证券市场香港证券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设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股票市场。1969年至1972年间,香港设立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间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间,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间交易所合并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3月27日收市后全部停业,全部业务转移至联交所。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场1986年,香港市场开始了其崭新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对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强了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产价格回升,香港市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交易品种多元化,市场参与者日益国际化,交易手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进入了长期繁荣的牛市。 2000年以后的香港证券市场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来的香港证券市场,正在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证券市场。一方面是因为香港1965年的银行业危机,迫使政府开始对银行业进行调查和立法以及加强监管,企业从银行集资成本较高,纷纷转向股票市场;
2、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奉行自由市场政策,使证券市场迅速发展,1969年至1972年间同时出现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会四大股票交易所。70年代未期,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四个市场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1974年的股灾,使政府意识到需要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颁布了一系列法例,并于1980年7月将四间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交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全面停业,全部业务转到香港联交所。此后,香港证券市场开始了崭新的国际化发展阶段,2000年4月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合并成立香港证券与期货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并在港上市。十几年来香港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增多,交易手段也日益电子化。共有500多家证券行在香港从事各种证券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时至今日,香港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达到 63000多亿港元,每日交易额逾100亿元,这些数字显示了香港证券市场在过去数十年的骄人增长。
❻ 香港现状怎么样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
❼ 亚洲股票市场第一是哪个城市
以成交额计算,香港的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一大市场。
❽ 目前香港是全球第几大股市市场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七。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❾ 谁能告诉我香港的现状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
❿ 香港与台北综合实力对比,哪个更强
应该是香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在回归后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作模式,香港有独立的司法制度,香港发行和流通自己的货币港元,独立发行邮票(邮票的标记是“中国香港”),在国际体育比赛上,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国际体坛的盛事。香港以独立的身份“中国香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很多其他国际组织。香港运行自己成熟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也有自己的出入境政策。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或居民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典范。香港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可全日24 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 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6 年5 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144 间,资本市值总额达94,110 亿元(12,065 亿美元)。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