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非流通市值
① 关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公司的市值=总股本(含非流通和流通)X 现时股价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是因为05年股改,国家希望将A股的股票全流通(即大小非解禁),为提高市场的竞争,减低因大资金操控股价等遗留下来的问题
沪深300是A股流通市值的前300名,是市场的风向标,未来股指期货是按沪深300来定义
按正常的情况,一家公司可以在A,B,H同时上市,不过需要证监会审批通过后才可以发行
最后的流通股的市价(应该是市值)为
A股总股本*A股价格+B股总股本*B股价格+H股总股本*H股价
② 非流通股的市场影响
只要一有再融资消息或传闻,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就会大幅下跌。而通过比价效应,悲观情绪在市场中很快蔓延,市场因此单边下跌。投资者不仅担心可能会有更多像中国平安这样的巨额再融资计划打破市场目前的资金供需平衡,而且投资者对股改限售股、IPO、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带来的非流通股解禁压力均表现出极大的担忧。
不可否认,2008-2010年,非流通股面临一个集中解禁过程。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于A股未来的资金面状况应该有一个更为清晰和理性的认识。我们通过定量分析、国际经验比较、政策面解读、市场可容纳的最大单只股票非流通市值分析以及对于非流通股未来解禁规模的测算,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对于A股市场的实际影响将比投资者预期要小,而非流通股解禁并不是影响A股市场资金面的最根本因素。 我们统计了整个A股市场2007年到2017年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市值。根据2008年2月22日收盘价计算,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将达到30111亿,较2007年增长30.3%,而2009年和2010年将迎来非流通股解禁高潮,2009年和2010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别为73444亿和86624亿。
进一步统计可以发现,2008年至2009年各月解禁市值呈现较大波动。其中,2008年2、3、8和12月为当年月度解禁高峰,单月解禁非流通股市值分别为3663亿、4013亿、4275亿和3808亿,合计达15759亿,占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的52.3%;而2009年7月和10月也会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单月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别为11614亿和28553亿元,占2009年非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的54.7%。
从解禁个股分布看,2008年股改非流通股解禁集中在几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宝钢股份2008年解禁市值达到2191亿元,3月份解禁的招商银行解禁规模为838.7亿元,而中国石化和中海发展的非流通股解禁规模也超过了500亿。根据2月24日收盘价计算,2008年解禁规模前11位的上市公司累计解禁市值达6451.3亿,占整个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规模的21.5%,占2008年股改限售流通股比例达35.8%。
我们还统计了首发战略配售股票和首发一般股份中2008年解禁股数排名前20的可流通股数和可流通市值,结果发现,首发战略配售股票和首发一般股份的减持规模较为集中。前20家规模最大的首发战略配售股票和首发一般股份的解禁规模达到9165亿,占整个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的近1/3。
此外,2008年之后大小非可流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2007年大小非解禁比例基本相当,大非占到了49.6%,小非占到50.4%;而2008年大非解禁比例占82.3%,小非解禁比例仅为17.7%;2009年和2010年这一趋势仍将得以延续,大非解禁比例将不断扩大。 目前不少投资者认为非流通股解禁将对A股未来走势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此我们从定量角度进行了检验,力求更为客观的反映过去一段时间里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走势的影响规律以及规律是否具有可延续性。通过对三个不同时间段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和非流通股可流通数周变化数据之间的关系检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从较长时间周期看,非流通股解禁规模变化对于上证指数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方式是滞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两变量之间存在滞后5阶的Granger成因,即非流通股解禁规模变化将对5周之后上证指数的收益率产生影响),这可能反映了非流通股股东的行为方式和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博弈过程。也就是说,解禁日并不一定是非流通股股东的套现日,股票市场自身的运行趋势、估值水平的高低、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有可能是其作出决策的依据。
其次,市场处于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中,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市场走势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在一个上升市场中,非流通股解禁与上证指数的走势不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存在因果关系;而在一个下降趋势的市场中,非流通股解禁与上证指数走势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不构成因果关系。我们认为,在下跌趋势中,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资金面压力,其解禁将导致市场情绪变淡和非流通股股东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近期市场上,我们看到中国平安在公布再融资计划后出现放量下跌,招商银行在小非可流通日到来之前也出现了集中抛售,许多非流通股解禁在即的股票都出现了恐慌性下跌,投资者行为正在趋于非理性化,而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可能放大了非流通股解禁的影响从而导致两者原有统计关系的改变。 其他国家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非流通股减持。虽然各个国家采取的减持模式各有不同,但是其对于市场资金面压力和对整个经济体经济效率的提高是相同的。
通过对印度和英国国有股减持对股市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短期看,国有股减持对市场资金面会造成一定压力,市场会因此增加波动幅度。如果当时的市场被悲观情绪所笼罩,资金面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被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所放大;但是从长期看,决定股票市场长期走势的是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市场因为短期波动所导致的大幅下跌很可能为长期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介入时机。
此外,国有企业改革方式和实施过程对于股票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印度市场中,由于丑闻不断、实施过程漫长导致了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经历了一个显著向下修正过程。 1、《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大量股改限售股可以流通,管理层对于股改限售股解禁的政策导向也逐渐了发生变化。2005年9月,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中对于非流通股解禁的限制条款是相对较为宽松的,而在2007年6月30日出台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中,证监会对于国有非流通股的流通作出了明确限制。我们认为,《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改变未来A股市场资金面供需情况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相对于以前股改期间制定的“锁一爬二”政策,《暂行办法》中将总股本在10亿以上的“大非”可以减持比例由原来的一年之后每年可减持5%降低为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减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3%。这就意味着不论是国有“大非”还是“小非”,对于现在市场上统计的可供流通的总股数和总市值都需要打一个折扣。其次,国资委通过《暂行办法》增加了其作为监管者对市场的控制力。一方面,作为占总股本比例较高的“大非”虽然在规定时间和限度内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但是一旦超过规定减持比例或者规模,国有股减持必须经过国资委严格的审批程序,其减持规模和速度都是相对可控的。
此外,我们也看到管理层不希望看到股票市场的巨幅波动。在近期再融资、非流通股解禁造成市场非理性抛售后,管理层不仅放松了对新基金的审批,而且对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和恶意圈钱行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2、国家政策导向对于股改限售股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后必然伴随着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兼并,对于不同的行业,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的不同,其非流通股减持情况也各不相同。对于国家需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家持股比例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持;而对于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的行业,减持力度会比较大。
中央企业根据业务范围大体分布在三个领域: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其它行业和领域。
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化、电信、煤炭、航空运输、航运等行业。国有经济在这一领域要保持绝对控制力,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其中重要骨干企业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由国有资本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国有经济要对这一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国有资本比重适度下降,国有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增强,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骨干企业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有条件地相对控股;其它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商贸流通、投资、医药、建材、农业、地质勘察等行业。国有经济要在这一领域保持必要影响力,表现为国有资本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医药、农业、地质勘察企业保持控股,其它中央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数量明显减少。 1、股改限售股解禁压力不会增大
2008-2010年是股改限售股解禁高峰,虽然解禁的总股数和股改限售股可流通的市值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大非占比不断扩大,大非减持的历史比例大大小于小非以及政府政策限制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对A股资金面压力将比预期小。
首先,从历史情况看大非减持力度要明显小于小非。我们对于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已经公告的股改限售股减持进行了分类统计,大部分大非减持比例集中在0%-20%,而大部分小非减持比例集中在90%-100%。大非仅减持了其所有可以减持股份的24.96%,而小非减持了其所有可以减持股份的71.63%。其次,通过对未来A股市场非流通股减持结构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2008年之后大非解禁比例将不断扩大,小非解禁比例将进一步缩小。最后,政策层面的限制是具有实质性影响的。
2、战略配售股份和首发原始股对未来市场的资金面将构成较大压力
2008年首发战略配售股份和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占2008年整个非流通解禁规模的28.1%,虽然远小于股改限售股的59.8%,但是我们认为其对短期市场可能会造成相对较大的影响。
首先,2008年战略配售股和首发原始股的可解禁规模较2007年将增加54%。其次,2008年首发战略配售股和首发原始股的解禁比较集中,对短期市场将造成较大冲击。最后,与股改限售股相比,首发战略配售股和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不受国资委和证监会相关法规的限制,其减持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3、解禁规模远小于市场可以容纳的单只股票流通市值范围
2008-2010年是非流通股解禁高峰,许多大市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解禁会造成其流通市值大规模扩大。通过对2007-2008年单只个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解禁并不会超出A股对于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纳范围。
我们统计了从2007年1月4日至2008年2月26日期间,按每天市场收盘价计算的每日流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根据我们的统计,中信证券为期间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最大的上市公司,占比为3.93%。以2月26日收盘价计算,A股目前流通市值为8.46万亿,如果按照3.93%的比例来算,可以容纳的单只股票最大市值为3325亿。而按照2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宝钢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解禁后的流通市值分别为2281亿、1932.8亿、2670.7亿、1763.7亿和1689亿,均大幅小于A股历史上可以容纳的单只个股的最大流通市值。
我们还统计了目前占沪深300权重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一季度至2007年四季报公布时,其单个股票流通市值占季度基金持股总规模的比例。可以看出,招商银行在2007年四季报中占基金持股总规模的4.68%,为20只权重股中最高,而2007年年报统计的基金持股总规模为2.47万亿。按照占A股总流通市值估计,目前基金持股总规模为2.3万亿左右,其可以容纳的单个股票的最大流通市值为1076亿,而目前基金占A股的流通市值约为30%,市场可容纳的最大可流通市值应为3500亿。
通过2007-2008年单只个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解禁规模并不会超出A股对于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纳范围。2月27日招商银行830多亿非流通股解禁,当日招商银行大涨4.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A股市场对于非流通股解禁造成的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大幅增加具有可容纳性。
③ 市值和流通值分别什么意思
股票中的市值包括流通市值和非流通市值,其中股票流通市值是指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与市场价格的乘积,比如,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为1亿股,其市场价格为10元,则其流通市值=1×10=10亿元。
流通市值会随着市场价格上涨而增加,同时,当限售股解禁时,意味着限售股可以在二级上市进行正常的交易,增加市场上的流通股,从而增加流通市值。
拓展资料:
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按时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部分。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相比而言,股票流通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也更大。
交易所市场是股票流通市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交易所会员、证券自营商或证券经纪人在证券市场内集中买卖上市股票的场所,是二级市场的主体。具体说,它具有固定的交易所和固定的交易时间。
在海外证券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的其所属行业内占有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丰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起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
接下来就是学习看盘等技术分析法;
(1)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以预测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通过分析历史图表对市场价格的运动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股票技术分析是证券投资市场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通过对决定股票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股票市场价进行比较,相应形成买卖的建议。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④ 股票市值包括非流通股吗
股票市值是指总市值,即非流通市值与流通市值之和;流通市值才是流通股市值。
⑤ 什么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你好,流通股: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北京两个法人股系统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于中国证监会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证券交易系统自己审批的。而在此之后,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统一归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这类股票除了流通权与流通股不一样外,其它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这样做了,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⑥ 股票中市值与流通市值什么区别
股票中的市值包括流通市值和非流通市值,其中股票流通市值是指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与市场价格的乘积,比如,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为1亿股,其市场价格为10元,则其流通市值=1×10=10亿元。
流通市值会随着市场价格上涨而增加,同时,当限售股解禁时,意味着限售股可以在二级上市进行正常的交易,增加市场上的流通股,从而增加流通市值。
拓展资料
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结果)。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
开盘价:上午9:15—9:25为集合竞价时间,在集合竞价期间内,交易所的自动撮合系统只储存而不撮合,当申报竞价时间一结束,撮合系统将根据集合竞价原则,产生该股票的当日开盘价。按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如开市后半小时内某证券无成交,则以前一天的收盘价为当日开盘价。有时某证券连续几天无成交,则由证券交易所根据客户对该证券买卖委托的价格走势,提出指导价格,促使其成交后作为开盘价。首日上市买卖的证券经上市前一日柜台转让平均价或平均发售价为开盘价。
收盘价:收盘价是指某种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动结束前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如当日没有成交,则采用最后一次的成交价格作为收盘价,因为收盘价是当日行情的标准,又是下一个交易日开盘价的依据,可据以预测未来证券市场行情;所以投资者对行情分析时,一般采用收盘价作为计算依据。
盘档:是指投资者不积极买卖,多采取观望态度,使当天股价的变动幅度很小,这种情况称为盘档。
整理: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急剧上涨或下跌后,开始小幅度波动,进入稳定变动阶段,这种现象称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变动的准备阶段。盘坚股价缓慢上涨,称为盘坚。盘软股价缓慢下跌,称为盘软。回档是指股价上升过程中,因上涨过速而暂时回跌的现象。成交笔数是指当天各种股票交易的次数。成交额是指当天每种股票成交的价格总额。最后喊进价是指当天收盘后,买者欲买进的价格。最后喊出价是指当天收盘后,卖者的要价。
报价:是证券市场上交易者在某一时间内对某种证券报出的最高进价或最低出价,报价代表了买卖双方所愿意出的最高价格,进价为买者愿买进某种证券所出的价格,出价为卖者愿卖出的价格。报价的次序习惯上是报进价格在先,报出价格在后。在证券交易所中,报价有四种:一是口喊,二是手势表示,三是申报纪录表上填明,四是输入电子计算机显示屏。最高价:是指当日所成交的价格中的最高价位。有时最高价只有一笔,有时也不止一笔。最低价:是指当日所成交的价格中的最低价位。有时最低价只有一笔,有时也不止一笔。筹码投资人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
股市泡沫:股市泡沫(Bubble)指股票交易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的投资价值的现象。一般来说,在股票交易市场上的股票泡沫是一直存在的。现一般所指的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中的股票价格过度其内在的投资价值的现象。表现为一个连续过程中,股价急剧上升,其上升使人产生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的预期,并由此而吸引来大量的以仅以买卖价差为获利手段的投资者,最终使股票价格大幅度脱离其净值。泡沫的大小并无绝对参考方式,历史上所有的股市泡沫都是事后才被确认的,股市进入泡沫阶段并不意味着它马上就会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着此时投资于股市风险更大而回报率更小。
⑦ 上市公司为什么还有非流通股
是由于我国大部分股份制企业都是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在股份公司上市前原国企改制时产生的国有股以及法人股被做出不参与市场流通的特色形式股票。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许多企业改制成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时,为了不让国有资源流失以及保护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又为了要尊重市场规律,从而对公司的股票做出了股权分置的办法,被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该两种股票除了流通权不同以外,其他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非流通股的流动形式主要以排放或者协议转让的方式来流通,前提是需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方可生效。
(7)股票非流通市值扩展阅读:
2005年8月23日9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
1、为了贯彻落实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要求,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
2、为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工具促进公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公司自身角度来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引进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通过股改得到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3、消除了股权分置这一股票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
4、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对于同时存在于H股或者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A股市场相关股东协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⑧ 股票的流通股与非流通的股价
从金融角度来看,根据MM假设,如果不涉及税收,公司的资本结构怎么变化,都不影响股价。所以即使非流通股开始流通了,不会改变公司市值,也不改变总的股票发行量,所以对股东来说,股价不变。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股票交易受到市场影响,这个影响是人为的,如果非流通股开始流通了,那么可交易的股票数量变大,对买卖方来说,会压低股价,所以一般股价会下降,这对股东来说不是好事。
但是实际股市里股价是和银行利率,税率,公司运营情况和国际货币市场的行情相关的,很难给出定性答案,甚至有一种情况,就是公司大量抛售非流通股,有可能这个公司正在被收购,此时,公司的股价会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