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版股票市值
A. 科创板发行上市,关于上市条件中 的市值和财务指标需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你好,目前公布的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如下:
1、公司的预计市值不能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公司的净利润必须为正数并且累计净利润不能超过5000万元;或者公司预计市值不能低于10亿人民币,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为正数并且营业收入不能低于1亿元人民币。
2、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能低于2亿元人民币,并且最近散发的研发投入合计不能低于最近三年营业收入比例的15%。
3、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的,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能低于3亿元人民币,并且最近三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能低于1亿元人民币。
4、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的,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能低于3亿元人民币。
5、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需要经过由国家有关部分批准。医药行业必须要取得至少有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科创板企业定位和其他企业相比较必须要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以及满足其他条件。
B. 申购创科板的新股,市值是如何配制的
目前,我国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已经来到了3000多家,并且每年都会有不少新的企业加入到上市公司这个大家庭当中。而一个新的企业上市,对于咱们一些股民朋友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赚钱机会,因为只要申购中签了,一般都能赚个几万。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本周共有22只新股发行,其中,科创板新股来到了21只,创下了A股市场上单周IPO记录!
新股申购,中签就是赚到,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想要参与新股申购,却又不知道具体条件的朋友,上面这些条件可不要忘记了!
想要在股市当中,尽可能的取得先机,股票的技术分析可以辅助你的判断,但现在,技术指标繁多,想要一下子全部掌握对于许多股民来说,无疑难度比较大。但这里却有快速系统学习股票技术指标的方法,让你成为炒股高手。高手必备之技术指标 - 理财课堂_希财网
C. 科创板上市时,关于市值和财务指标的要求是什么
科创板上市的市值以及财务指标一共有5种不同的上市标准,可以分别概括为:市值加盈利,市值加收入加科技研发,市值加收入加现金流,市值加收入,以及市值加产品空间。
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门槛都是要以企业的市值为核心,其中预计市值不能低于人民币10亿元至40亿元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市值越大盈利的要求就会越低,企业的总体市值在10亿以上的话,则会根据企业的净利润以及研发程度还有营收规模和市场情况,来作为盈利的要求和评估标准。
市值加产品空间
最后就是市值加产品空间的评估标准备,企业的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而且主要营业的业务和产品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以及检测确定市场空间大,而且在目前的研发阶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时,才可以申请科创股上市,其中医药行业则需要有核心科技产品以及获得开展二期临床实验的前提下。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也需要有具备明显的行业技术优势,并且能够满足相对应的科创股条件时,才可提交申请。
表决权差异上市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存在表决权差异的发行人,这样的股票则需要申请存托凭证,在关于表决权方面的安排,发行人至少需要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或者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在最近一年的营收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这两条上市标准之中的其中一项。
对于发行人的招股说明和保荐人的保荐书,都明确说明了上市标准的具体条例,而根据公司法的第131条规定,发行人除了普通股份之外,还可以拥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份,与其他股东权力相同,每一份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表决权数量大于普通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
D. 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网上申购时,如何计算所持有的市值
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网上申购需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
一是符合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条件,且已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
二是符合关于持有市值的要求,即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总市值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关于投资者持有市值的计算,按照《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发行实施细则(2018年修订)》(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以投资者为单位,按其T-2日(T日为发行公告确定的网上申购日,下同)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计算;投资者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多个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
三是不合格、休眠、注销证券账户不计算市值。
E. 就差1分钱就发行失败!科创板惊现市值仅10.04亿公司
本以为拿到发行批文就万事大吉的拟IPO企业们要当心,未来,股票可能卖不出去。
去年净利润接近8000万元,本身业绩持续增长,但按照发行价格计算的总市值却仅10.04亿元,差点不能满足科创板的最低市值要求而被中止发行。
上纬新材给投行及券商提了醒。虽然注册制下,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淡化盈利指标方面的考核,但如果未能合理传播公司价值,引导机构投资者合理定价,发行失败就在眼前。
1
发行后市值仅10.04亿“侥幸”过关
上纬新材募资仅7000万
9月15日晚,上纬新材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投行圈广泛讨论。
公告显示,以发行价格2.49元/股计算,上纬新材此次发行对应的市盈率仅为11.51倍(每股收益按照2019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8.96倍,也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42.01倍。
不仅如此,上交所官网显示,公司原本计划募资2.16亿元。
然而,因为发行价格偏低,即使发行成功,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08亿元,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仅7004.27万元,这还不及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这也创下科创板最低募资纪录。
事实上,此次确定的发行价格也让上纬新材勉强踩“红线”过关。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发行人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满足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选择的市值与财务指标上市标准的,应当中止发行。”
按照发行价格2.49元/股计算,上纬新材发行后总市值仅10.04亿元,这刚好略超科创板市值标准中最低的10亿元标准。如果发行价格为2.48元,将因市值不足10亿元发行失败。
公开资料显示,上纬新材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基酯树脂、特种不饱和聚酯树脂、风电叶片用灌注树脂、手糊树脂、胶粘剂、风电叶片大梁用预浸料树脂、风电叶片大梁用拉挤树脂、环境友好型树脂、轨道交通用安全材料等多个应用系列,是的复合材料用树脂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可以看到,上纬新材业绩并不算差。即使如此,公司仍然差点就因为发行后总市值不及10亿元而发行失败。
华南一家大型券商的保代表示,近期新股发行越来越困难。“这说明注册制下,券商承销能力才是未来投行最核心的能力。我们经常跟客户说,别再找没啥承销能力的券商了,明后两年可能承销能力不行的券商就卖不出去了。”
牛牛研究中心对2018年至今,市占率前二十券商的承销情况(包含IPO,增发、配股、可转债等)统计如下所示:
2
下半年已有30家IPO募资不足
创业板超6成估值不及行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上纬新材之前,其实早有端倪。
首先表现在募资完成情况上。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48家IPO企业出现募资不足的情况,其中发生在今年下半年的就有30家,占比高达62.5%。
不仅如此,机构投资者询价报价的不断走低也表明了资金的态度。
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当天对IPO企业发行价格报出了券商投研报告定价下限的2.3折,而今年5月,报价还在7折左右。
更不要提,科创板刚启动时,机构报价相对投价报告并不存在打折之说。
投行资深人士王骐跃甚至表示,“取消券商的投价报告,若买方报价均打到2折,3折,投价报告已经没有意义”。
牛牛研究中心对创业板企业8月以来确定的发行PE整理后发现,26家公司中,发行PE在23倍以下的共有6家,而估值低于行业PE的则有16家,占比高达61.54%。
这意味着,即使放开23倍市盈率限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大部分公司发行PE仍不及行业估值。
IPO承销定价这么难,究竟是怎么回事?
3
A股加速“港股化”
500亿市值公司成交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
首先,这与近期新股不断出现破发,投资者信心受挫有一定的联系。
Choice数据库显示,9月9日,锋尚文化(300860.SZ)成为创业板注册制下首只破发的次新股,从上市日至破发用时13个工作日,9月10日,美畅股份(300861.SZ)、时空 科技 (605178.SH)、新亚强(603155.SH)三只次新股也相继破发。
今年以来上市新股,连板日期统计如下:
风险规避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趋于谨慎,而新股定价机制的作用则放大了这种“恐慌”。
一方面,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依据剔除无效报价后的询价结果,按照申购价格、申购数量及申报时间等排序后,需要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10%,而不需剔除报价最低的10%,将报价中枢下移;
另一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初步询价结束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确定的发行价格(或者发行价格区间中值)超过第九条规定的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的孰低值的”,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即可。但实践中,这个“四数区间”(网下投资者有效报价的中位数、加权平均数,五类中长线资金有效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下限成为发行价格确定的隐形红线。
事实上,A股公司“港股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所谓“港股化”,就是低价及低市值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更多的向龙头公司扎堆。
牛牛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按9月15日收盘价计算,2527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市值在10亿以下的公司共有1437家,占比高达56.86%,而市值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公司仅有86家,占比仅3.40%,如下:
然而,成交方面却表现截然相反,不同市值分类对比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小市值公司虽然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但从资金成交情况来看,却很不乐观。
500亿市值以上公司数量占比仅6.33%,而成交金额占比却高达79.68%。投资者们都在高市值的龙头公司扎堆,低市值公司却被弃之不顾。
注册制实施后,优质公司供给不断,而退市制度的完善又让垃圾股的所谓“高风险,高收益”逐渐成为伪命题,A股市场“港股化”趋势明显。
首先,市值分布方面,牛牛研究中心统计后发现,2016年时,总市值在30亿元以下的A股公司仅有14家,而如今,市值在30亿元以下的A股公司却已经达到766家,如下:
不仅如此,从成交情况来看,小市值公司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其中,50亿以下市值公司成交占比从2018年的28.83%减少至目前的13.45%,而市值500亿以上公司成交占比则从22.71%增加至目前的29.07%,如下:
应对建议有这些
价值传播很重要
IPO定价越来越低,与注册制实施后,上市公司供给数量不断增加,买方话语权增长有很大的关系。
针对这种现象,牛牛研究中心有两大建议。
首先,新股定价规则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
目前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采用询价方式的,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剔除拟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部分不得低于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0%,然后根据剩余报价及拟申购数量协商确定发行价格。剔除部分不得参与网下申购。”
这一规则是在IPO市场出现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情况下,为了遏制高发行价目的而制定的,并未剔除最低报价部分,无形中让发行定价中枢下移。随着卖方话语权趋于弱势,可以考虑适当将剔除报价范围放宽或者对报价偏低的部分也做类似处理。
不仅如此,虽然承销管理办法要求机构需要独立报价,但实践结果上来看,可能并非如此。以上纬新材为例,公司发布公告显示,超过400家询价机构的报价范围在2.49元-4.96元之间,而其中399家报价都是2.49元!
这399家机构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QFII、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不同,但最终报价却精确的相同。
对此,其实可以取消前文中所提的“四数区间”的隐形红线,并可采取累计投标询价的方法。
其次,价值投资的时代从发行询价开始,投资者沟通成为必不可缺的环节。
IPO过会只是第一步,询价环节可能将更重要。
华东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很多企业对自己对市场有错误认知,以为注册制下啥企业都能上。我觉得上纬新材案例对很多IPO企业老板来说是一次警醒。”
注册制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司将上市,而随着A股“港股化”的推进,如何在发行询价阶段,传递自身价值,获得机构投资者认可,成为摆在拟IPO企业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F. 如何购买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的股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涨跌幅分别是多少
在A股市场中,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是几个比较特殊的板块,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板块。三个板块具有不同的特点,投资门槛也不同。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主要是为那些暂时达不到在主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设计。股票代码以30开头。
新三板全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想要购买三个板块的个股,首先要具有对应的交易权限,三个板块的参与门槛是不一样的。
要求最低的创业板,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要求有两年以上交易经验,权限开通前20各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
然后是科创板,同样要求投资者有两年交易经验,资产方面要求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少于50万。
新三板是对资产要求最高的,新三板分为创新层,基础层,要求前1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创新层100万、基础层200万,精选层已改革为北交所,准入门槛为50万元。
资产门槛的要求是根据不同板块的风险系数决定的,风险越高,资产要求越高。
注册制下的创业板,首发上市后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为20%。
科创板这方面同创业板是一样的。
新三板连续竞价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为30%。
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创业板和科创板股市是可以纳入两融标的的,但是新三板不可以。
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新股申购的区别
关于新股申购创业板要求T-220个交易日深市日均市值超出1万元,5千元市值=500股申购额度。科创板要求相同,只是这个市值要求是对应沪市的。
新三板没有市值要求,但是新三板是比例配售,需要全额缴纳申购资金,申购越多中签越多,申购时间越靠前越好。
G. 科创板股票市值能否作为新股申购
可以
但是因为科创板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板块,所以科创板只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持仓市值才能打新。
H. 科创板中签率高吗科创板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对科创板申购的热情是比较高涨的,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以及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数量都在逐渐增加。那么科创板中签率高吗,科创板中签能赚多少呢?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虽然投资者预测科创板中签率会偏高,但实际上因为投资者对科创板打新的关注度较高,参与用户数量较多,科创板中签率并不高。例如11月份发行的联瑞新材(股票代码688300),公布的网上最终中签率仅为0.04212283%。
较早前发行的华兴源创、天准科技、睿创微纳等中签率均比较低,分别为0.05985%、0.05497%、0.06025%。
二、科创板中签能赚多少
科创板新股申购额度是根据持有市值来计算的,一个申购单位是500股。
假设某投资者有中一签科创板新股,该股票发行价为元,那么投资者中签后需要缴纳的费用为元。也就意味着投资者所拥有的股票市值为10750元。上市开盘后如果该股票价格上涨20%,那么投资者中一签就能盈利2150元。
科创板新股上市的涨跌幅度会受产品管理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公司打新预期收益率会有差异。
此外,科创板前5个交易日是不设涨跌幅限制的,短期内可能存在巨幅波动,不排除上市后出现破发的风险,不过基于投资者对科创板的投资热情,科创板破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以上关于科创板中签率高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