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无风险利率
① 股票中的无风险利率如何确定
无风险利率:利率是对机会成本及风险的补偿,其中对机会成本的补偿部分称为无风险利率。专业点说是对无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资产的投资,指到期日期等于投资期的国债的利率。
无风险利率是指将资金投资于某一项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一般受基准利率影响。
无风险利率是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无风险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水平也会影响期权的时间价值和内在价值。当利率提高,期权的时间价值曲线右移;反之,当利率下降时,期权的时间价值曲线左移。不过,利率水平对期权时间价值的整体影响还是十分有限的。关键是对期权内在价值的影响,对看涨期权是正向影响,对看跌期权是反向影响。
当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时,如果无风险利率上升,标的资产价格的预期增长率可能上升,而期权买方未来可能收到的现金流的现值将下降,这两个因素都使看跌期权的价值下降。因此,无风险利率越高,看跌期权的价值越低。而对于看涨期权而言,标的资产价格的增长率上升会导致看涨期权的价值上升,而未来可能收到的现金流的现值下降会导致看涨期权的价值下降,理论证明,前一个因素对看涨期权的价值的影响大于后一个因素。因此,无风险利率越高,看涨期权的价值越高。
无风险利率对期权价格的影响用希腊字母RHO来体现。对看涨期权来说,利率上升,期权价格上涨;反之,利率下降,期权价格下降,这点从看涨期权的RHO值为正可以看出。反之,对看跌期权来说,利率上升,期权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期权价格上升,因为看跌期权的RHO值为负。
② 市场风险溢价是7.5% 无风险利率是4% 股票的期望收益是19% 股票的贝塔系数是多
期望收益率=无风险利率+beta*市场风险溢价
所以,beta=(19%-4%)/ 7.5% = 2
③ 假设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是3%,股票市场的整体预期收益率是12%
首先必须知道这一个公式:某证券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贝塔系数*(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根据题意可得,
A股票预期收益率=3%+1.8*(12%-3%)=19.2%
B股票预期收益率=3%+1*(12%-3%)=12%
C股票预期收益率=3%-1.2*(12%-3%)=-7.8%
该组合的贝塔系数=1.8*60%+1*30%-1.2*10%=1.26
该组合的预期收益率=3%+1.26*(12%-3%)=14.34%
④ 无风险利率的选取
无风险利率的选取:
在美国等债券市场发达的国家,无风险利率的选取有三种观点:
观点1:用短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用根据短期国债利率计算出的股票市场历史风险溢价收益率作为市场风险溢价收益率的估计值。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计算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
例:使用即期短期国债利率的CAPM模型:百事可乐公司
1992年12月,百事可乐公司的β值为1.06,当时的短期国债利率为3.35%,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如下:
股权成本 = 3.35% + (1.06×6.41%) = 10.14%
我们可以使用10.14%的股权资本作为红利或现金流的贴现率来计算百事可乐公司股票的价值。
观点2、使用即期短期政府债券与市场的历史风险溢价收益率计算第一期(年)的股权资本成本。同时利用期限结构中的远期利率估计远期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未来时期的股权资本成本。
例:使用远期利率的CAPM模型:百事可乐公司
假设即期国债利率为3.35%,利率的期限结构中的1年期远期利率如下:
1年远期利率=4.0%;2年远期利率=4.4%;3年远期利率=4.7%;4年远期利率=5.0%.
使用这些远期利率计算股权资本成本:
第一年的股权成本=3.35%+(1.06×6.4%1)=10.14%
第二年的股权成本=4%+(1.06%×6.1%)=10.47%
第三年的股权成本=4.4%+(1.06×5.9%)=10.65%
第四年的股权成本=4.7%+(1.06×5.8%)=10.85%
第五年的股权成本=5%+(1.06×5.7%)=11.04%
注意:在上面的计算中,期限越长,市场风险溢价收益率越低。这说明与相对即期国债利率的风险溢价收益率相比,相对远期利率的股票市场的历史风险溢价收益率较低。
观点3:用即期的长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用根据长期国债利率计算出的股票市场历史风险溢价收益率作为市场风险溢价收益率的估计值。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计算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
例:使用即期长期国债利率为7%,在长期国债而不是短期国债的基础之上计算市场的风险溢价收益率。从1926年到1990年的市场风险溢价怍益率为5.5%。已知百事可乐公司股票的β值为1.06,则其股权资本成本为: 股权成本=7%+1.06×5.5%=12.83%
以上给出的三种观点中,三种观点中哪一种最好?从理论上与直观上来说观点都是合理的。第一种观点认为CAPM是单时期的风险收益模型,即期的短期国债利率是未来短期利率的合理预期。第二个观点着重于远期利率在预测未来利率中存在的优势,第三种观点认为长期国债与被估价资产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
在实际中,当利率的期限结构与历史上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关系相同,且β值趋近于1的时候,这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当期限结构与历史数据发生偏离,或者 β远不等于1时,这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不相同。如果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程度较大,则使用长期利率得到的贴现率较高,从而会造成价值的低估。如果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程度较小甚至出现向下倾斜,则结论正好相反。
⑤ 关于市场风险收益率的无风险报酬率是怎么计算的
市场风险收益率中包含风险报酬率和无风险报酬率,这两部分无风险报酬率是什么东西就是这笔钱,你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你就能获得的这种报酬。这个报酬除以你自己有的本金得出来的比率,就叫做无风险报酬率,而现在通常采用的无风险报酬率都是央行所规定的国债。
在市场上面投资,比如买了股票,为什么你的股票能获得15个点的回报,而把你的钱存在银行,只能获得4个点的回报呢?因为另外的11个点是风险报酬率,也就是你买股票承担了亏损的风险,亏损的风险越高,你获得的风险报酬就越多。毕竟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有可能出现赚更多钱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亏更多钱的情况。
⑥ 市场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必要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这些有什么关系啊
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
风险收益率是投资者除了纯利率和通货膨胀补偿率之外的风险补偿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回报率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假设市场是均衡的,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还可以描述为: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 风险收益率
在资产定价模型中市场收益率是市场组合的按权重的收益率,在一般经济活动中是指某一行业的市场平均收益率
补充资料:
在证券投资中,收益和风险形影相随,收益以风险为代价,风险用收益来补偿。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收益,与此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风险,证券投资的理论和实战技巧都围绕着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
一、收益与风险的基本关系是:
收益与风险相对应。也就是说,风险较大的证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反之,收益率较低的投资对象,风险相对较小。但是,绝不能因为风险与收益有着这样的基本关系,就盲目地认为风险越大,收益就一定越高。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原理只是揭示风险与收益的这种内在本质关系:风险与收益共生共存,承担风险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风险的成本和报酬。风险和收益的上述本质联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公式:
二、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补偿
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承受各种风险应得的补偿。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把资金投资于某一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收益率,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我们把这种收益率作为一种基本收益,再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使投资者得到应有的补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没有任何风险的理想证券,但可以找到某种收益变动小的证券来代替。美国一般将联邦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视为无风险证券,把短期国库券利率视为无风险利率。这是因为美国短期国库券由联邦政府发行,联邦政府有征税权和货币发行权,债券的还本付息有可靠保障,因此没有信用风险。政府债券没有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短期国库券以91天期为代表,只要在这期间没有严重通货膨胀,联邦储备银行没有调整利率,也几乎没有购买力风险和利率风险。短期国库券的利率很低,其利息可以视为投资者牺牲目前消费,让渡货币使用权的补偿。
三、在短期国库券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规律:
(一)同一种类型的债券,长期衄}券利率比短期债券高
这是对利率风险的补偿。如同是政府债券,都没有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但长期债券的利率要高于短期债券,这是因为短期债券没有利率风险,而长期债券却可能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两者之间利率的差额就是对利率风险的补偿。
(二)不同债券的利率不同。这是对信用风险的补偿
通常,在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政府债券的利率最低,地方政府债券利率稍高,其他依次是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在企业债券中,信用级别高的债券利率较低,信用级别低的债券利率较高,这是因为它们的信用风险不同。
(三)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债券的票面利率会提高或是会发行浮动利率债券
这种情况是对购买力风险的补偿。
(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于债券
这是因为股票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经济周期波动风险比债券大得多,必须给投资者相应的补偿。在同一市场上,许多面值相同的股票也有迥然不同的价格,这是因为不同股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相差甚远,经济周期波动风险也有差别。投资者以出价和要价来评价不同股票的风险,调节不同股票的实际收益,使风险大的股票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风险小的股票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当然,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证券投资除以上几种主要风险以外,还有其他次要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风险的大小程度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影响证券投资收益的因素也很多。所以这种收益率对风险的替代只能粗略地、近似地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说,只有加上证券价格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反映两者的动态替代关系。
⑦ 股票的贝塔系数是1.4期望收益率是25%,求市场收益和无风险利率
贝塔系数是某只股票与大盘指数的变动幅度之比,如果一只股票上涨25%的话,大盘,也就是市场指数上涨就是25%/1.4=17.9%。
所谓的无风险利率,是指市场的必要收益率,也就投资的机会成本,即投资收益中去掉风险补偿的收益率。由于国债的风险很低,一般被认为是零风险的,所以大家公认可以把一年期国债的利率近似的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当前是3.9%。
⑧ 证券无风险利率的计算
无风险收益率(Risk-free rate of return)是指把资金投资于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所能得到的收益率
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
证券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
拓展资料: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欺诈发行证券罪(取消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罪名)罪名。
基本特征
证券实质上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民事权利,证券的特点在于把民事权利表现在证券上,使权利与证券相结合,权利体现为证券,即权利的证券化。它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方式和过程用证券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法律现象,是投资者投资财产符号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信用发达的一种标志和结果。
证券必须与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相联系。在证券的发展过程中,最早表彰证券权利的基本方式是纸张,在专用的纸单上借助文字或图形来表示特定化的权利。
因此证券也被称为"书据"、"书证"。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证券的"无纸化",证券投资者已几乎不再拥有任何实物券形态的证券,其所持有的证券数量或者证券权利均相应地记载于投资者账户中。"证券有纸化"向"证券无纸化"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现代证券概念与传统证券概念的巨大差异。
证券作为表彰一定民事权利的书面凭证,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证券是财产性权利凭证。
证券表彰的是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凭证。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对财富形态的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是更重视对财富的终极支配和控制,证券这一新型财产形态应运而生。持有证券,意味着持有人对该证券所代表的财产拥有控制权,但该控制权不是直接控制权,而是间接控制权。
例如,股东持有某公司的股票,则该股东依其所持股票数额占该公司发行的股票总额的比例而相应地享有对公司财产的控制权,但该股东不能主张对某一特定的公司财产直接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只能依比例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是借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信用的发达而进行资本聚集的产物,证券权利展现出财产权的性质。
2.证券是流通性权利凭证。
证券的活力就在于证券的流通性。传统的民事权利始终面临转让上的诸多障碍,就民事财产权利而言,由于并不涉及人格及身份,其转让在性质上并无不可,但其转让是个复杂的民事行为。
比如由于"债权相对性"的民事规则,债权作为财产的表现形式是可转让的,但债权人转让债权须通知债务人,这种涉及三方利益的转让行为受制于法律规范的调整,并不方便快捷。但一旦民事权利证券化,财产权利分成品质相同的若干相等份额,造就出一种"规格一律的商品",那么这种财产转让不再局限于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按照协议转让,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高的频率进行转让,甚至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财产转让制度。证券可多次转让构成了流通,通过变现为货币还可实现其规避风险的功能。证券的流通性是证券制度顺利发展的基础。
3.证券是收益性权利凭证。
证券持有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收益,这是证券持有人投资证券的直接动因。一方面,证券本身是一种财产性权利,反映了特定的财产权,证券持有人可通过行使该项财产权而获得收益,如取得股息收入(股票)或者取得利息收入(债券);另一方面,证券持有人可以通过转让证券获得收益,如二级市场上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证券持有人可通过差价而获得收益,尤其是投机收益。
4.证券是风险性权利凭证。
证券的风险性,表现为由于证券市场的变化或发行人的原因,使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入,甚至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相联系的。在实际的市场中,任何证券投资活动都存在着风险,完全回避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
⑨ 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12%
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12%,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market rate而不是market premium的话,就如下所示 期望收益率=6%+1.5*(12%-6%)=15%>12% 不应该进行这项投资。
拓展资料:
1.中国的A股分为两种,一种叫资金市,一种叫政策市。市场出什么政策,对应的板块和概念就会随之上涨,这叫“政策市”;市场主力资金运作哪个板块股票,哪个板块股票上涨,这就是“资金市”。 只要懂得跟随这两个原则,就能比较顺利。其实就是知道市场政策,在这个信息时代,只要随便翻一翻市场评论,当前政策扶持什么板块、市场在哪些题材,就能一目了然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跌,很多朋友买股票都是看股票的走势如何,但是走势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体现,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它为什么涨,为什么跌。
2.要学会长远分析,举几个例子:,设立“上海自贸区”,马上知道这是市场战略,行情力度可以期待,要适当借助工具 操盘工具,工具有强大而复杂的数据分析,比人分析的要准确,而且现在的工具带有“买卖提示”等功能,有时候新手不会分析,不会找好股,那用工具看提示就可以。那稍微有点经验的朋友,借助工具就更准确了。多看报纸新闻!多看报纸新闻!多看报纸新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关注报纸和新闻是直接的办法,因为市场的一举一动、新出台的政策,都会在新闻里,你只要多看,多观察,以后慢慢就拥有敏感度了 有的朋友说,工作很忙,没时间看怎么办?这一点,相信老朋友都知道,只要关注,基本上就不用看报纸新闻了。
3.现在的股民都有一个毛病,喜欢花钱买教训,不喜欢花钱学习,甚至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花时间都不愿意,不知道为什么形成了一种“上课、学习没有用的”奇怪心态。在股市亏了几万几十万没什么,宁愿继续相信小道消息,也不愿意自己多学。但是一个真理,就是只有自己学习到的技术,才真正是你的东西!学习就是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