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股票价格总市值
⑴ 海天味业再曝蛆虫事件官方回应储存不当,两周内市值蒸发千亿
作者 | 市界 王春晓
编辑 | 朗明
时隔两年后,海天酱油再现“蛆虫”事件?
9月17日,据广州日报全媒体报道,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称,前段时间从超市买回的海天酱油,开瓶用了不到一周,发现瓶内有活动的蛆虫。
与此同时,杭州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浙江台教育 科技 频道报道,一名消费者在超市买了一桶海天味极鲜酱油,不到两周用了两次,就发现酱油表面漂浮着白色的蛆虫。而消费者本人也表示,自己每次用完酱油,盖子都会盖好。
对于这种情况,海天调味品公司的客服给出了回应,称生产过程有杀菌消毒和高温过滤,瓶子里的虫子不可能进入瓶身,是开瓶后保存不当。 “酱油开封后,它的香气吸引这些蝇虫才导致的。”
报道发布后,不少网友表示,开封之后很难说,可能是消费者没保存好,蝇虫生了卵;有网友认为,说明酱油是真酱油,现在的酱油生蛆很难看到。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2017年-2018年,海天酱油也被曝光了多起生蛆事件。当时,有专家认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厂家则认为是因消费者保存不当。2018年7月,海天味业还就“生蛆”事件发布“海天酱油安全合格,请放心购买使用”声明。
市界发现,除了媒体报道过的案例,社交媒体及黑猫投诉平台上,确有大量消费者有同样的遭遇。海天酱油官方在黑猫投诉平台回应消费者时提到,“人民网之前有报道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证明生蛆和产品本身无关”,并附上相关报道链接。
这篇报道提到,导致酱油生虫的“元凶”是酱亚麻蝇,“普通苍蝇的卵在高盐分的液态食物比如酱油中是无法孵化的。而“酱亚麻蝇”直接产出的幼虫,却能够在高盐环境中生存并生长。而普遍怀疑的酱油本身携带蝇卵并孵化成虫是不可能发生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蛆虫”事件再曝光的同时,海天味业近期的股价也持续低迷。
就在9月3日,海天味业股价一度上涨至203元/股,市值也突破6500亿元。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消费股泡沫”的说法,并认为对其估值过高。随后,海天味业股价突然“跳水”,并出现持续下滑。
至9月17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报157.67元/股,跌1.58%,总市值5109元,相比最高时的6500亿元,其市值在两周时间里蒸发1391亿元。
⑵ 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主要原因是:
1.业绩低于预期,净利润出现下滑;
2.前期涨幅太大,估值太高;
3.整个市场消费和白酒板块都出现比较大的回调。
海天味业作为消费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这几年表现非常不错,它的产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股票这几年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涨幅。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业绩不及预期,前期涨幅太大,导致估值太高,这样的业绩不能够支撑这样的股价。整个板块也处于调整状态,从消费到白酒这段时间股票都出现了下跌,海天味业大跌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三、整个消费板块都处于调整状态
最近一段时间从白酒到医药再到消费,基本上都处于调整状态,很多个股都出现了下跌。
海天味业作为消费股的代表,整个板块都处于调整状态,它也没有办法独立上涨,业绩不理想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的原因之一。
⑶ 海天味业市值超中石化,海天味业市值达到了多少
截至8月21日收盘,佛山海天味业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海天味业”)股价报165.5元/股,总市值达到5362.93亿元,超越石油巨头中国石化4879.17亿元市值。
市值飙涨的背后,是海天味业近年的不俗业绩,但在营收、净利持续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下滑、酱油主业增长疲软等隐忧浮现。
⑷ 海天味业市值突破5千亿,海天味业是怎做到的
海天味业能有今天的成绩与海天味业几百年来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个人认为海天味业的成功,主要是产业优势,调味品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这是它的优势所在;其次是产品多样性,海天从只有酱油,到各种各类的调味品诞生;还有技术的发展,和降低原料的成本,提高生产加工效率,这些都是海天味业成功的原因。
还有就是技术领先,降低成本。无论各行各业,先进的加工生产技术都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海天味业从2003年就开始了全自动的生产模式,后来还推出了智能车间,基本上生产加工都是全自动化的了;靠这样全自动化生产,就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其次是原料成本,海天味业利用豆粨代替了大豆,降低了大豆的成本。
⑸ 海天酱油再爆出现蛆虫,股价突然跳水,市值蒸发超千亿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可以说一旦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一家企业可能就此破产也说不定。就在近日海天酱油被爆已出售的酱油中出现蛆虫,而且不只有一个消费者遇到该情况,而是在多个省市中均出现了酱油中有蛆虫的情况。消息一出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而据悉这已经不是海天酱油第一次出现酱油中有蛆虫的情况了,在17年到18年期间,海鲜酱油也被曝出多起酱油中有蛆虫的情况。
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海天酱油难道真的如此不注重卫生吗。就酱油出现蛆虫的情况,海鲜酱油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在制作过程中都是经历过严格杀菌消毒以及高温过滤的,根本是不可能会出现瓶内有蛆虫的情况。而对于为何会出现蛆虫海鲜酱油给出的回答则认为是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保存不当,从而引来了蝇虫在里面产卵生蛆。对于这个解释还是有不少消费者表示认同的,但仍有部分网友持怀疑态度。
不过海天酱油股价不景气和这次蛆虫事件的关系并不大,在本月初海鲜味业股价大涨,一度突破200元,其市值也达到了6500亿元。而后不久海天味业的股价突然跳水,并出现持续下滑的情形。截至今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报157元每股,总市值为5087.50亿元,而相较于此前的6500亿元的市值相比,如今海天味业的市值已经蒸发超千亿元。从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半年报来看海天味业的业绩还是不错的,上半年实现营收115.95亿元,同比增长14.12%,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32.53亿元,同比增长18.27%。
⑹ 海天酱油上交所市值榜前十,海天酱油市值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调味品行业整体估值相对较高,与其历史估值水平和业绩增速存在较大偏差。估值过高的主要原因是调味品股的高增长率以及全球低利率市场环境的影响。海天香精产业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挑战。
酱油作为一种经过无数经济周期的刚性消费品,被誉为中国食品之魂。它不仅有稳定的产业,而且对味蕾有很强的忠诚度。尤其是在餐饮渠道,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调味品,餐馆往往不会冒险挑战顾客的味蕾,去更换酱油等重要调味品。在黑天鹅频发的当下,酱油行业拥有非常宝贵的资产属性,自然会成为一些资金的避风港。中长期来看,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复苏和居民消费的升级,酱油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的红利期,整个调味品行业的估值正在创出新高。海天实业无疑是酱油领域的绝对领头羊。海天拥有百年品牌,其规模和渠道下沉都早于同行。此外,李金基、中聚高新等主要竞争对手选择了直销和地产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使得海天食品行业在渠道下沉中更加顺畅。
⑺ 市值5300亿的海天味业,为何能干掉银行和地产
2020年,不一样的年份,海天味业这瓶酱油,居然在疫情中走出不一样的大行情,它究竟是靠什么成为酱油中的茅台,还是个谜!最近有人戏称,一瓶酱油“干翻”中石化!海天味业又火了:5300亿市值,超过万科+保利!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食品龙头海天味业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破5300亿元!在昨日,海天味业呈现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至4.20%,截至收盘涨3.47%,报163.83元/股,最新总市值达5309亿元,在整个A股市场中排名第11位。
⑻ 一瓶酱油市值6500亿,市盈率为腾讯两倍,海天神话能撑多久
文 | AI 财经 社 赵怡然
编 | 嵇国华
“一瓶酱油”市值超过6500亿元的景象,没能维持太久。
9月3日开盘,海天味业股价涨至203元,市值突破6500亿元,再创新高。然而下午开盘,股价急转直下,收跌6.79%。9月4日仍然大跌,跌幅7.68%,市值也跌至5534.35亿元。
即便连续两日大跌,海天味业市盈率仍然达到94.51倍,同日,贵州茅台市盈率为50.7倍,腾讯控股为43.67倍。也就是说,海天味业市盈率接近茅台、腾讯的2倍。不少投资者直言:“太贵了,不会再买。”
在上市的六年间,海天味业似乎从未经历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除2016年处于微跌状态,其余年份,股价均呈上升状态。2019年还因市值赶超万科,走红一时。
进入2020年以来,公司股价更是一路上扬,实现翻倍,总市值从去年年底的2903亿元,涨至9月4日的5534.35亿元,累计涨幅早已超过80%。
《三联生活周刊》曾发布一篇报道,解释背后逻辑:相比教育、医疗等分散领域,食品行业更容易做大做强,实现有限垄断。因此从长期角度,尽管食品提价过程缓慢,仍然能在经济不确定环境下,提供利润空间,维持业绩可持续性增长。
据平安证券2019年数据,当前海天味业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第二名厨邦和并列第三名的李锦记、欣和,分别占比7%和6%,行业领先优势明显。
而从业绩表现看,2020年上半年,各公司业绩一片哀鸿之际,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15.95亿元,同比增加14%,实现归母净利润32.53亿元,同比增加18%。时间线拉长,2014年至2019年,海天味业营收及净利润增速,从未低于10%。
由此,以海天味业为代表的消费领域细分行业龙头股,成为机构“抱团取暖”的首选,备受追捧。
而相比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目光移向调味品批发市场,不少经销商却已颇有怨言。
据半年报,海天味业营收主要依靠线下,今年上半年,线下渠道营收超百亿元,同比增长13.74%。曾有业内人士指出,渠道布局广、控制力强,是海天的优势。方法包括同一区域设置多个经销商,进行内部“赛马”,以及采用先打款、后提货的结算方式。
截至6月30日,海天味业一级经销商数量为6433家,较2019年年底,净增长627家,实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作为对比,同期ST加加(加加酱油)、中炬高新(美味鲜)、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均为1000家量级,约为海天味业的1/5。
这为海天带来充足人手的同时,也令经销商备感压力。王晓晨(化名)是与海天合作多年的经销商,他评价:海天品牌是好,但作为经销商,压力大,不赚钱。
压力首先体现在竞争。他提到,目前调味品行业,竞争已经很激烈,而海天很多地方的经销商,已经布局到县镇级,经销商太多,竞争厉害,串货严重。
此外,作为一家主业集中的公司,海天味业的酱油营收占总营收约60%,酱油、调味酱、蚝油合计营收占总营收超80%。在醋、鸡精、味精及料酒等领域,声量有限。据王晓晨介绍,一线产品知名度高,好放货,但利润低,没有二三线产品搭配增加利润,很难达到盈利状态。
海天味业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公司董秘曾对媒体表示,海天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是立足调味品行业,在不同的子品类里,做大做强,比如醋、火锅底料和拌饭菜。
但据《 财经 国家周刊》曾援引一位调味品企业创始人称,海天目前的状态也很无奈,因为业绩压力,所以更多精力,不得不放在主营业务的大单品上。
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背景下,上市公司对业绩增速的要求,同样传导至经销商。“海天产能还是扩张的,给我们的任务一年比一年高,没有降低,但基数已经上去了,市场人口就这么多,谈增速很难。”
其实,有关海天味业增长空间的讨论,已持续数年。早在海天味业股价连续下跌前,就有券商在研报中提示,部分消费股过度透支未来行情,估值与基本面不匹配,因此不为当下这种热度背书。
⑼ 海天味业市值有多少
截至2020年8月18日收盘,海天味业每股股价报158.33元,总市值突破5000亿,达到5131亿元,不但超越了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大白马,更是超越了石油巨头中国石化4915亿元的总市值,升至A股第12位。
今年以来,海天味业股价大涨78.24%。相比其2017年8月31日的收盘价每股31.39元来算,三年内股价涨幅达400%。
(9)海天酱油股票价格总市值扩展阅读
海天味业财报数据:
2020年一季度,中国石化实现营收5555.02亿元,同比下降22.6%;净亏损197.82亿元。2019年,中国石化实现营收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为575.91亿元,同比下降8.7%。
主营业务方面,2019年中国石化勘探及开发实现营收2107.12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15.5%;炼油实现营收1.22万亿元,同比下降3.1%,毛利率为4.3%;化工实现营收4952.34亿元,同比下降9.4%,毛利率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