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股票合理估值多少钱
❶ 如何判断股票在合理的估值价格
根据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长性来判断。
❷ 某上市公司每股收益0.2元.该股合理估值应在什么价位
想要找一个公式来套进去,然后就可得出正确估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对估值的判断都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牛市或熊市),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也会不同.
一般来说,仅看每股收益是不能作出大约的估计的,为什麼?因为企业的估值还要分行业(比如钢铁和食品饮料的估值就不同),未来业绩的成长性(每年增长10%和每年增长25%的估值就又不同),企业的规模(大的公司或小的公司的估值也是不同的),企业的品牌价值(名牌和非名牌是完全的两回事),管理层的能力,企业长期的股东回报率,...等等.
以你所提供的0.20元每股收益来看,如果每年的业绩增长有15-20%左右,现在市场环境下,如果是周期类的股票,最多只能给10-12倍的市盈率,股价也就是在2-2.4元左右为合理,如果是非周期型的股票,市盈率可以达到18倍-20倍,股价也就是3.6-4元左右;
以上只是举例,一句话,股票的估值,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每个人出来的结果都会不一样.
❸ 各位网友怎么算合理的估值股票怎么计算
参照股票所在板块整体市盈率及其板块中个股涨幅,查看该股是否落后又或者涨幅较高,可以估测是否低估。
❹ 韦尔发债价值分析
转股价值103.23元,纯债价值91.05元,预计上市首日20%溢价,大概一手的收益是240元,可抵御持股0.52%的波动风险。
韦尔转债-113616:发行规模24亿,评级AA+,赎回价110,转股价222.83,期限6年,百元含权量1.22%。
票面到期收益率0.2+0.4+0.6+1.5+1.8+2=6.5%,强赎条款、下修条款和回售条款设置分别为:15/30、130%,15/30、85%,和4*30、70%。试探性抢权一手党200股起配。
(4)韦尔股份股票合理估值多少钱扩展阅读
正股韦尔股份(603501)基本面分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总部坐落于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深圳、台湾、香港等地设立办事处。主要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结构器件、分立器件和IC等产品的分销业务。
2019年公司完成收购豪威科技和思比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是核心,其营收/毛利占比约72%/81%。2020Q3实现营业收入139.69亿元,同比增长48.51%;实现归母净利润17.27亿元,同比增长1177.75%。
❺ 如何能计算出每一只股票的合理估值
如何计算出每一只股票的合理估值股票的合理估值就是他的发行的一个初始价的问题它的初始价位就是它的一个发行估值呀
❻ 中信证券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多少钱
估值这个东西其实很玄乎,因为不同的人估值的标准不一样。
现在的中信无论是盈利还是市场占有上,都具备优势,在业内也算是龙头。
财务状况也良好,股价也跌到位了,准确来说现在的股价是相对合理的。
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券商在牛市比较值钱,在熊市就不好说了。另外你也明白,中信有政策面的风险,毕竟是中信集团。加上国企的尿性,假如没有的的行业机会,增长空间是一个追到的问题。
对于未来 ,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多空间,但是从最近监管层在遇到股灾后作出的应对,个人还是偏悲观的,假如国内资本市场能有一次大改革,中信现在的估值非常合理。
❼ 为什么股市这么长的历史 合理估值都是10-20倍
我们在参考市场的估值情况,看的最多的就是市盈率的情况,特别是研究个股估值情况也会重点参考个股的市盈率的大小,市盈率越大代表存在高估的可能性,但我们参考的个股的时候会发现,每个板块的市盈率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大盘银行股的市盈率基本在5倍左右,而小盘股特别是一些科技类股的市盈率都在好几十倍,市盈率在20倍和30倍的都相对较少,那是否代表这类个股的就是被高估了呢。
再次市场上市大盘蓝筹个股占比相对较少,小盘类个股占比较大,大部分个股的市盈率都在几十倍,是否也代表了A股整体处于高估的状态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解释市盈率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并且A股是否处于被高估的状态。
正确理解市盈率的含义
市盈率的公式是当前股价/每股收益,如果股价越高的市盈率越高,所以当股价大幅度上涨后市盈率随之变大,所以的股价会出现高估的情况,当每股收益降低的情况,每股收益降低代表公司净利润降低,每股权益也随之降低,这时候的市盈率也会出现变高的情况,两个的变量的变动情况影响着市盈率的变化,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个案例,能够更清楚了解市盈率的实际含义。
比如当年股价是10元,现在公司年报显示是每股收益是0.5元,我们在计算公司的盈利的情况喜欢以年为单位,代表的公司的一整年的盈利情况,持有的股票目前的价值是一股为0.5元,比如当前公司的每年的盈利情况不变,股价也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0.5*20=10元,所以公司每年赚0.5元,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这样去理解的话,大家应该更容易去理解,如果懂得我上面案例解释后,大家都知道的公司的每年的净利润是发生改变的,这就造成一个估值的计算方法。
由于大盘蓝筹个股,本身市值较大,行业地位稳定,每年的净利润的情况相对较为问题,甚至增长也是出现小幅度的增长,所以大盘蓝筹个股的成长性较差,而对于一些市值相对较小的上市公司,后期的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可能性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业绩大幅度增长,造成每股收益也会大幅度增长,这时候市盈率会快速下降,因为这类个股的成长性较好,虽然按照我们上面解读的情况,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需要20年回本,突然业绩大幅度增长后,可能只要5年就回本了。
所以我们在市盈率估算的时候,按照行业不一样,行业的成长性不一样,合理估值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以统一市盈率去估值每一个公司和每一个板块,大盘蓝筹股票的本身成长性较差,不可能出现业绩大幅度增加的情况,所以合理的市盈率相对较低,可能是十几倍或者几倍的情况,而小盘成长个股的给以其合理估值就相对较高,可能就是几十倍,这里留下一个问题,很多投资者也会感到疑惑,既然成长性不一样,那也是以后的情况,现在估值情况才是关键,万一后面还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不能一味往好处想,这句话是没错,这里我们需要讲解到个股的上涨的逻辑了。
我们都知道我们投资者买入一家公司其实并不是在乎目前公司的价值,如果目前公司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就投资多少,那财富根本无法出现增值的情况,那也不会出现很多资银行信息港资看好的公司,看好这家公司是看好其以后的情况,以后发展的好拿投资的资金才会增值,我们投资股票也是这样,我们看好是公司的未来而不是现在,那公司的未来好不好,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盈利的情况的,那就是公司的成长性的好与坏了,而大盘蓝筹股成长性较差,后期带来大幅度增值的概率较低,所以股价相对较低,市盈率相对较低,而小盘科技类股票,后期带来大幅度增值的概率较高,即使现在估值明显高于的大盘股,很多资金也愿意投资,下面我们参考每个行业的估值情况:
通过各个行业的
小结:我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解读每个行业的合理的市盈率不一致的原因了,大盘蓝筹的市盈率较低估值较低,主要的是成长性较差,后期带来的回报较低,而小盘科技类公司的市盈率高于大盘蓝筹个股,主要原因是后期的成长性较好,未来价值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所以资金在投资过程中赋予了每个行业的合理的估值大小,所以我们在了解股市整体估值的情况,不能拿小盘个股市盈率跟大盘蓝筹去比较,也不能认为目前大部分小盘股的市盈率在几十倍就认为的市场被高估。
❽ 如何对上市公司合理估值,并且如何计算合理价格区间
1、如何计算上市公司合理估值?
首先给你引进一个收益率的概念,比如国债,面值100元,每年利息5元,那么一年的收益率就是5%。而如果一家公司每股盈利(也就是你说的EPS)今年为1元,而股价卖20元,那么今年(在此只考虑静态,动态问题在此不作讨论)你要是花20元去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年收益也为5%(1元利润÷20元的股价)。在不考虑动态的情况下,一般来讲,作为相对估值法(相对于债券),公司股票收益率相对于长期债券的价值就是其内在价值(绝对估值则是计算公司可预计的年限所能产生的现金流(也就是利润)的贴现值)。例如上面的例子,国债收益率是5%,那么面对一个EPS为1元的股票,其内在价值应该是20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率是随经济周期而调整的,这个问题应当充分考虑。也就是当国债5%时,股票7%的收益率,就会吸引长期资金关注,而如果央行加息,国债利率达到8%,甚至10%,那么7%的收益率也就没有了新引力,股价就会下跌寻求与债券收益率相当的价格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2、那如何计算合理价格区间呢?
那就看市净率了,该股市净率=现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小于3的时候,风险不大,基本属于合理价格区间。但是并非在合理价位的股票就有投资价值,有时候,还要看公司的盈利能力等各方面的指标。
❾ 股票的合理价位如何计算
揭开价值投资和合理价位的谜团(股票篇)
关于这个命题,临渊已经酝酿了很久了。本该早已经写出,无奈最近股市正处多事之秋,各种问题纷至沓来,临渊只能先分析一下形式,先帮大家梳理思绪。于是,这个命题的讨论和编写就耽搁了下来。(注:多事之秋,呵呵,真是很形象的形容现在的股市,正好秋天股市多事)
序言: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潮起潮落,逐渐走向了正轨。我们今天经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粗旷型市场向科学集约型市场转变的历史过程。因为国家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过程被大大缩短了,我们需要用1-2年的时间走过西方世界10年走过的历程。在这个历史时刻,大多数人感觉跟不上股市的节奏,实际上是没有跟上国家快速改革的步伐。市场的不断健全和稳定,追求超额回报的机会将会不断变少。过去那种随意操纵股票价格,任意拉抬如开飞机,远远脱离股票本身价值的事情,将随着改革的步伐,渐渐的被控制和消失。股票投资以“价值”为核心,“只论多空不言庄”将是证券市场下一个阶段的主题。所以,在迎来市场变革的今天,临渊认为我们首先就要摆脱过去的观念,与时俱进。临渊可以很肯定的说,股票的“价值”作为我们“投资”的核心理念的性质,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显得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衡量价值投资和合理价位呢??关于这个问题,临渊觉得需要分把基金和股票分开论述比较科学
首先,我们先从股票开始谈起:
1、关于“分红率”。谈论股票的价格是否合理,大多数的朋友不了解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衡量比较好。临渊认为,以银行利率回报来衡量相对比较有参考价值。那么,我们首先确认07年央行的利率目标为五年存款4.5%/年。
举个例子就是:如果我们存款100000元5年,那么年回报将是4500元;瞥去股票炒做和远期发展因素,如果我们把银行利率等同股票回报,也就是说存款等于我们买进了一只雷打不动年“分红率”22倍的股票。
2、关于“分红率”的换算。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还是年“分红率”,还不是“市盈率”。“市盈率”只能说明企业的赢利能力,还不能很确切的说明购买股票的实际回报。大多数时候,企业赢利并不会作为分红给予每一位投资者。因为运营的需要,企业赢利很多时候会被拿来做企业经营发展用,所以很多时候分红就被转股、增股、欠债的形式所代替
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如果在牛市中,我们购买一只股票本应该只值5元,买了10000股,但是因为暴炒变成了25元,这个时候本应该每股分红1元/股,但是企业用转股的形式,把分红变成股票。那么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10000元分红,就只变成了200股股票。如果考虑价值回归和进入熊市的因素,价格回归到10元,那么我们本应该得到的10000元分红就变成了4000元。
呵呵,两者是不是差距很大。所以,“市盈率”根本不能和“分红率”比较,从作用角度考虑,“分红率”的实际回报参考价值至少是“市盈率”的1.5-2倍。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存银行的回报以“市盈率”计算,存银行就等于买了一只“市盈率”只有11-15倍的股票。
(注:这里所谓“分红率”和“市盈率”的换算,不能统一来看。其中有一个“红利指数”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红利指数”高的股票可能能按1:1换算,“红利指数”低的股票可能会夸张到要按1:100换算,所以临渊文中1:2的换算还是说的业绩比较好的股票,垃圾股不在此列)
3、关于远景。当然,在投资股票的时候,我们还要充分考虑该企业未来发展。也就是经常说的“远景”。不可否认,很多机构经常会对一些关注企业进行未来业绩的评估。但是,临渊认为“远景”仍然需要经过自己很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股票是一种很错综复杂的集合体,有很多现象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在股票真实“市盈率”和“远景”判断上,例如企业合并收益、投资收益、出让财产收益、资金注入收益等许多一次性收益,在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漏洞夸大业绩以后,会不断的误导我们。
所以我们在判断上,不能只相信机构的数据。机构经常会在有意无意间,把这些夸大的数据计算进去,做一份似模似样的预测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没有仔细的研究和甄别,很容易就会被机构套住。
4、关于行业。在投资股票时,认清今后的行业趋势是很重要的。我们没有办法从今天很详细的去分析未来几年的细分行业趋势。但是,从大的战略角度我们还是可以做分析,然后就大战略根据每年的变化,来看清细分行业的轮动变化。从大的战略角度看,临渊认为,资源类、农业类、新兴能源类、节能类、服务业类、社会建设完善相关类、金融类、高新技术类将是下一个阶段的主题。临渊这里所论述的和我们常规所划分的行业有很大不同,属于各个行业板块中的一部分,但是却有一定的针对性。
5、关于“资金注入”和“行业整合”。关于这点,临渊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有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多说了。总结来说,临渊引用投资大师彼的.林奇就是“不要相信乌鸡会变凤凰”。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绝的多数的所谓“资金注入”和“行业整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就算整合成功,企业总体利润上升,在面对企业规模变大和股票巨量增发的前提下,我们每一股的收益提升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
那有的朋友会问,既然企业“资金注入”和“行业整合”失败可能大,那为什么高层还乐此不彼呢??简单的回答就是“资金”。只有在牛市股价高企的时候,采取这些举措才能吸引到最大数量的资金。(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了,不是吗??呵呵)
所以临渊一直认为,除了极少数优质企业以外,大多数“资金注入”和“行业整合”的行情只适合中短期参与,如果想长期参与,可能在最后跌的都哭不出来的时候,别人用一句话就能让你哑口无言,那就是“股市有风险”。
6、关于现中国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承受能力。临渊觉得结合中国人的理财习惯、日本股市发展对比、中国企业的未来上升空间三点来看,大概静态“市盈率”平均在30倍还是一个能够接受的数字。临渊很讨厌有些人用动态“市盈率”去偷换概念。把原本高的吓人的平均市盈率,用动态数据一扭曲,就误导了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宣扬这个概念的,其中有些人是别人利用的棋子,而有些人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别有用心的恶魔。
所谓动态“市盈率”,说白了就是拿明天的还是预测的数据,来透支今天的股票价格。例如就现在看,平均静态“市盈率”已经高达70多倍,已经远远高于了警戒线。但动态“市盈率”一衡量只有30多倍,在一些人的可以扭曲和误导下,这个数据麻痹了很多人的神经。
要知道,日本当年进入10年经济崩溃前的1982-1989年,其中最高的一天市盈率也不过高达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发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可笑还有些人还在不断利用媒体麻醉别人,称什么泡沫才刚形成。
所幸,管理层在相关方面已经作出了不少良性举措,在遏止过热方面开始逐渐发挥效用。关于具体举措以及作用临渊以前也有详细分析,就已经发生的看,作用和影响分析基本到位,今天不再详细复述。
在我们面前只要两条路可以走,1、不断的上冲,超过日本的记录,再不断的上冲,超过中国能够支撑的极限,随后同样陷入倒退的10年的困境。
2、及时调整,回归价值,多方举措改革不断深入,将金融危机的风险有效的控制在能力范围之内。
临渊坚信,我们睿智的管理层,应该能够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总结,临渊认为就现在估值这么高的前提下,股票“长线”投资标准分为以下几点:
1、属于资源类、农业类、新兴能源类、节能类、服务业类、社会建设完善相关类、金融类、高新技术类,这些产业中的优质企业
2、含“远景”预期,在09年以前,真实市盈率在15倍以内的企业
3、具有良好技术优势,广阔发展空间,行业龙头企业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这么高的要求,现在哪里有什么股票能达到标准??临渊回答,要不临渊怎么一直强调现在值得长线投资的股票只有千分之五。要不临渊怎么一直强调现在股票股值太高。要不临渊怎么一直强调现在主要以短线投机为主,而不是长线投资为主。这些答案临渊过去已经有了详细描述,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回看临渊过去的文章。
题外:临渊过去分析的管理层举措,“港股开通”、“红筹回归”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现实。最近,临渊认为管理层将压制基金操作的预测,也开始出现了变为现实的迹象。随着管理层推出“证监会关注基金销售七种异常交易行为 ”的举措,一场控制基金资金链的行动将要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