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股份 » 东湖高新集团发股票获审批

东湖高新集团发股票获审批

发布时间: 2021-09-19 18:12:53

⑴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湖高新)是经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武体改[1993]1号文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6000万元,主要从事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经营高新技术产业。 
法定代表人:杨涛
成立时间:1993-03-19
注册资本:72577.952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0000029012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佳园路1号

⑵ 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要多少时间批准

这个说不准,一般申报后要等到上会通过,短者10多20天如宁波高发汽车10月15日申报,11月5日就过会并通过,随时可以在2级市场发行。亚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8月申报至今还未过会,还有4月申报的上海电影也没有过会,承销商都是专业的,资料些应该没有问题,时间的长短完全是证监会根据情况在掌握。谁也说不准。

⑶ 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光谷联合那个好

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联合置业(武汉)有限公司于2007年底以控股的武汉华中曙光软件园有限公司为平台,整合了公司旗下的地产开发和地产专业服务业务,重组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8亿元人民币,具备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联合置业(武汉)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公司下辖黄石联合置业有限公司、武汉丽岛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丽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以及武汉华中科技园拆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学府房地产有限公司和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控股和参股公司。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湖高新)是经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武体改[1993]1号文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6000万元,主要从事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经营高新技术产业。公司法人股东为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武汉城市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庙山实业发展总公司、武汉建银房地产开发公司。
看你个人兴趣了,联合主要是地产,高新嘛业务比较杂

⑷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革成果

1998年10月13日,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议受让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2,240万股。2001年经司法裁定,武汉建银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其持有本公司的1,059.84万股法人股过户给武汉科尼尔技术有限公司。同时,武汉科尼尔技术有限公司受让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808万股法人股。原第一大股东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公司将持有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36万股法人股转让给武汉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后武汉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8,152万股法人股。2002年12月18日,公司原第二大股东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持有本公司5,041.46万股法人股转让给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后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5,041.46万股法人股。
2004年12月24日,公司原第一大股东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本公司法人股8,152万股协议转让给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8,152万股法人股,成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7年8月1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以流通股总股数8,320万股为基数,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2.5股股份。公司非流通股东支付的股份总数为2,080万股。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毕后,公司总股本不变,仍为27,559.22万股。

⑸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受理,从申请至批复要多长时间啊批准后要停牌吗

根据IPO审核流程,证监会受理上市申请材料后,便进入“预审阶段”。发行部的预审员对申报文件进行初审后,向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出具书面反馈意见(至少有一次),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必须在30个工作日之内作出书面回复,一般都需要申请延期回复,这个过程非常耗时。在见面会时还要向保荐人进行问核程序。
如果预审员认为对企业情况已基本了解,无需再进行反馈,预审员将出具初审报告,并召开发行部的部务会(即预审会)。之后,发行部门将对招股书进行预披露,发行人、保荐人在发审会上当面回答发审委的意见;在投票表决赞成后,拟上市企业最终获得发行批文。
按照正常的审核程序,主板(包括中小板)拟上市企业,从申报材料到上会一般需6个月。而每逢季末,尤其是每年3月底和9月底是高峰期。

⑹ 向特定对象增发股票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和审核通过是不是一个意思

定向增发是增发的一种。向有限数目的资深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投资产品。有时也称“定向募集”或“私募”。发行价格由参与增发的投资者竞价决定。发行程序与公开增发相比较为灵活。一般认为,该融资方式较适合融资规模不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国在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和股改后,上市公司较多采用此种股权融资方式。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包括:发行对象不得超过35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80%,发行股份6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则为18个月)不得转让,募资用途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违规行为等。
定向增发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大投资人(例如外资)欲成为上市公司战略股东、甚至成为控股股东的。以前没有定向增发,它们要入股通常只能向大股东购买股权(如摩根士丹利及国际金融公司联合收购海螺水泥14.33%股权),新股东掏出来的钱进的是大股东的口袋,对做强上市公司直接作用不大。另一种是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后去并购他人,迅速扩大规模。
定增对冲
定增对冲是指用股指期货的组合头寸实时追踪、封闭股票端的风险敞口,以达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
作为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定向增发广受外界关注的一大特点是增发价格相对于增发时的市场价格往往有着较高的折价。2008年以来现金方式进行的定向增发平均折价率是20.65%,但根据我们的计算,解禁后20.65%的折价率只取得了11.1%的平均收益,重要原因是2008年至今上证综指从5000多点下跌到了3000点下方,系统性风险侵蚀了参与定向增发的大部分获利空间。

⑺ 增发方案获证监会批准,股价跌破增发价,方案会不会一定实施获得批准到实施方案时间有没有规定多长

很长时间以来,股票增发问题一直是市场热点之一,其利弊众说纷纭。本文就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票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和股票增发倾向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股票增发趋势分析

沪深证券市场从1998年6月开始正式试点实施增发新股融资方式,1998和1999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在200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后,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弃配改增",增发数量迅速增加。从1998年至2002年6月30日,共有203家公司提出并公告了拟增发预案。从2001年开始,提出拟增发预案的公司在急剧增多,特别是200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27家。

上市公司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只有在得到证监会的批准之后才能实施。因此,实施的增发数量要远远小于公布的增发预案。从1998至2002年间,共有77家公司实施了股票增发,其中13家系原有A股和B股公司增发A股,55家系原有A股公司增发A股,8家系原有B股公司增发A股,1家系原有B股公司增发B股。考虑到A、B股市场之间股票价格的关系,本文只研究原有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的A股)增发A股的情况,这样共有68家A股公司增发了新股。

由根据发行日统计的股票增发数据看出,从1998年开始,股票增发数量呈不断增长之趋势。

增发对股价的影响

从我国股票增发的市场实践来看,增发一般对市场股价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增发意向书公告日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本文尝试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用事件前后股价行为的变化来考察股票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定义增发意向书公告日为基准日(如果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是非交易日,则以公告日后一个交易日为基准日)。本文随后以公告日(基准日)前40个交易日、后80个交易日为计算超额收益率的事件期。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市场调整超额收益率(股票收益率与对应A股指数收益率的差额)来表示股票在事件期的超额收益率(这实际上意味着假设所有股票的β系数都等于1),通过计算增发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来考察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基准日前40个、后20个共61个交易日的情况。由结果可以看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是次日,超额收益率显著小于零,平均达-3.52%,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时,股价有迅速的反映。在增发公告前后的61个交易日内,只有一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大于零,而10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是显著小于零,其余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异于零,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前后超额收益率并没有显著异于零。换句话说,在公告日后并没有一致的超额收益率为负的情况出现。对各年度基准日前后平均超额收益率的检验也说明,绝大多数的超额收益率都没有显著小于零,因此,可以认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次一交易日,股价迅速反映了增发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效应。

增发动机分析

实施增发公司的货币资金数量没有显著小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货币资金数量并没有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很难认为上市公司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进行增发。它从侧面说明了上市公司并非因为缺钱才进行增发,而往往是因为它满足了增发的条件,所以不愿意放弃通过增发"圈钱"的机会。

我们计算了在1999年至2001年实施增发的61家公司的流通股股数占总股数的比重发现,在这61家公司中,比重超过50%的公司只有两家,比例为3.23%+。我们比较了各年度市场平均流通股比重,发现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流通股比重要小于市场平均水平。

同时,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业中的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比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证监会提高股票增发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要求是有道理的。

另外,每股收益越高,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越大。这说明中国证监会在进行股票增发预案审批时对于拟增发新股的每股收益指标比较重视,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较容易获批准。从股票增发条件的变化历史看,2000年之前对增发公司基本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2000年4月30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所提出的股票增发条件较低,并且所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基本都符合这一条件。因此,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对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历史演变过程看,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更加重视。在2002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中,明确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但并没有涉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率而不是净资产收益率对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有影响的原因有待于做进一步的分析。

增发并未有效改善业绩

对股票增发的主要批评之一是,股票增发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为了比较股票增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考察了实施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前后五年财务数据的变化情况。我们分别计算了1998年至2002年上半年实施增发的68家上市公司在1997年至2001年的主要财务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其中年度股票增发家数是根据新股发行日确定的。作为对照,我们计算了1997至2001年主要财务指标市场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就1998年实施增发的7家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在增发新股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注入优质资产等重组活动,因此,这些公司在增发后实现了公司经营情况和业绩的大幅度改善。在重组当年,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的增长幅度非常高:平均净利润从2192万元上升到13985万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从67965万元上升到225778万元。此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也有非常大的改善,每股净资产也呈显著上升。这说明,增发所导致的摊薄作用在1998年实施增发的这7家公司中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1998年实施增发的7家公司当年还实施了重大重组,即在增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重组活动,因此业绩的大幅度改善可能是由于大规模重组所导致的。相应地,下面进行的分析中我们基本上剔除了这7家公司。

就1999年实施增发的5家公司而言,在重组当年,除净资产收益率外,各项指标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改善,但改变的幅度并未远远大于市场平均指标的改善程度。在实施增发后的两年之内,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指标的下降程度。这说明,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的业绩在实施增发后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了急剧的下降。

2000年实施增发的19家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要比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更差:公司业绩在增发当年就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在2000年,除了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外,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这说明,2000年实施增发公司的业绩恶化程度要大于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

对于2002年实施增发的18家公司,我们只能比较它们在增发实施之前的平均业绩和市场平均业绩之间的关系。比较结果显示,2002年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业绩要大大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行增发的上市公司是所有上市公司中优秀的群体,其经营业绩在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这是提高增发条件之后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些公司在增发新股当年及以后能否继续保持优良的业绩则更引人注目。

综上所述,对于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1)股票增发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除1998年实施增发的公司因同时实施大规模重组而改善业绩之外,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之后业绩反而下降,部分公司在实施增发当年业绩就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认为增发能够改善业绩的结论是得不到充分支持的。(2)较低的上市公司增发条件一定程度上导致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急剧变坏,即所谓的"变脸"。2000年实施增发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说明了这一点。(3)在提高增发条件后,2001年、2002年实施增发公司在增发前的平均业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2001年实施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当年的业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结论

1、实施股票增发的公司在股票增发完成后并没有显著地改善业绩,有些甚至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有很大的下降;由于股本扩大,因此导致了每股收益的下降,损害了长期持股老股东的利益。从1998年以后增发案例的结果来看,增发这种再融资行为并非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有效手段。

2、从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来看,增发的确是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消息: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前的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显示市场提前就对这一利空消息作出反映,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来表示对增发行为的否定。

3、增发价格折扣率对公告日前后11个交易日累积超额收益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并且不同年份对该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也有差异。这显示出市场对股票增发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的下降程度。

4、1999年和2000年实施增发股票在增发新股上市后股价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曾经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所以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在增发前后可以获得了较大的价格差,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但是从2001年开始,在增发后的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为正,即这种套利机会开始逐步消失。

5、关于增发公司存量资金的分析表明,增发公司拥有的平均货币资金没有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即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要进行增发。实际上由于增发条件的限制,往往可以进行增发的公司其业绩和财务状况都比较好,所以增发公司的平均闲置资金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也是必然的。分析其增发动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张,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二是由于增发融资的门槛越来越高,成功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增发机会而进行增发。

6、有关实施股票增发和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公司的流通股比例的分析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和实施增发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要小于没有实施增发或没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说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增发的倾向性。虽然流通股比例较小的公司通过增发来改善股权结构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大股东的利益,增发应以提高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主要目的。尤其在增发过程中,股票价格的市场风险完全由流通股东承担,因此流通股东应在增发决策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7、有关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在不同行业有差异:信息技术行业更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而且重要的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会影响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

8、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情况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更容易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这说明盈利能力较高公司的股票增发预案更能够得到发行审核部门的认可。(《上海证券报》)

⑻ 东湖高新业绩这么好,为什么股票一直跌

基本面消息面业绩都落后技术面,你知道一条消息,一份财报,一定有人比你先知道,比如一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升的公告,你只知道预升,但是并不知道真还是假,实际情况高于预期还是低于预期,但是公司大股东高管一定知道,高于预期就会买股票,k线就会是上涨趋势,低于预期就会卖股票,如果市场有人接手k线就是盘整趋势,没人接手就直接下跌,那你觉得,实际情况,是看消息研究基本面快还是看技术面表现快?

⑼ 上市公司想发行股票,要证监会审批什么通过才行

中国公司上市施行核准制,需要证监会审批,交易所里有关于上市的相关条件,满足条件未必能上,不满足条件未必不上。

⑽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1998年1月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成功地通过上海证券交易系统发行4000万元社会公众股,募集资金18000万元。1998年2月12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3299.63万元,主营业务利润6538.94万元, 实现净利润4247.77万元;截止199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75108.80万元,股东权益36441.39万元,资产负债率0.43,流动比率1.83;速动比率1.08。 科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是东湖高新目前的主营业务,也是东湖高新未来发展的基础。东湖高新科技工业园是全国最早创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园内分布着长飞、中原NEC、武汉NEC等多个产值上亿元的企业,97年园区企业产值达25亿元,产业用地1.27KM2。同时,东湖高新以投资经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选择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作为自己产业投资的主要领域,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热点内容
掌阅科技股票投资分析 发布:2025-08-01 14:48:30 浏览:427
期货白银什么时候上市 发布:2025-08-01 14:44:12 浏览:517
什么货币对房地产有效 发布:2025-08-01 14:35:15 浏览:10
基金管理人员证书怎么办 发布:2025-08-01 14:09:26 浏览:758
哪里基金要分红 发布:2025-08-01 14:09:25 浏览:454
股指期货lf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01 14:09:20 浏览:178
期货公司会员指的什么 发布:2025-08-01 14:08:15 浏览:207
金融从业者都做什么 发布:2025-08-01 14:04:56 浏览:799
内蒙古爱立信总市值是多少 发布:2025-08-01 14:00:46 浏览:380
股票交易佣金科目 发布:2025-08-01 13:58:58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