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限制性股票会计处理
A. 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A、B和C均应当作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处理。
B. 股权激励会计核算执行什么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针对新出现的股权激励计划等情况,规范了以股权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
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二者在会计处理上存在重大差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
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在交易确
认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所获得的标的价值以及相关权益的增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
所承担债务的价值以及相关负债的增加。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原则,将我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纳入到了国际化规范轨道上来。股权激励计
划中各时间点的会计确认。
授予日:所有者和经营者就获得股票期权的条件达成一致,同对股票期权的实施要素加以规定,此时经营者并不真正具有持有股期权的权
利,股票期权能否授予取决于日后赋予期权的条件能否实现。
授权日:如果事先要求的条件得以实现,经营者就会拥有届时施期权的权利,授权日后,经营者拥有股
票期权,即拥有日后对企业收益加以分享的权利。该日期也可称为可行权日。
在授予日和授权日之间,存在一个等待期,其时间跨度取决于股份支付协议约定的股权
授予条件。
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可行权日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行权日:股票期权转为股票,期权持有人成为正式的公司股
东将股票期权价值确认为股本。企业应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并确认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准则规定:凡企业为获得员工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如期权、限制性股票)或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如现金增值权),应当作为企业的一项费用,计
入利润表。对于费用的计量,核心问题是归集与摊销。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激励方案,首先归集出费用的总额,其次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内摊销。即应首先按照适当
的模型计量权益工具(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且应在等待期内摊销。
在帐务处理时,行权前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
借记“费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积”;
行权时:借记“银行存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管理层取得股权时,实际上并不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只有在管理层行权时,才会对公司的净资产产生影响。
C. 期权计入管理费用之后不满足行权条件要怎么进行会计处理
股份限制性股票期权费用的计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需要选择适当的估值模型对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如果股票没有锁定限制,其公允价值应等于市价,但如有锁定限制,则因流通受限,其公允价值应低于没有锁定限制的股票市价。确认成本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计量和确认》的规定,由于公司实施激励计划中的股票期权没有现行市价,也没有相同交易条件的期权市场价格,所以公司采用国际通行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估计公司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2011年-2014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情况见下表: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万股)需摊销的总费用(万元)2011年(万元)2012年(万元)2013年(万元)2014年(万元)2881,097.36445.70529.50119.802.36本期失效情况:公司2011年待解锁的30%限制性股票系因经营业绩未满足权益工具的可行权条件而无法解锁行权,因此这部分限制性股票对应的公允价值3,390,658.81元不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D. 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虚拟股票或业绩股票的股份支付是怎么一回事
限制性股票: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这里是授予企业的权益工具,因此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虚拟股票和业绩股票计算的时候并不交付权益工具,而是按照股权的增值情况交付现金,所以属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E. 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的费用怎么计
财务上遇到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时,主要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进行处理。前海股权事务所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股权运营机制设置,股权问题一揽子服务。
F. 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账务处理中在计量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应直接采用什
G. 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要进行会计处理吗
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但不是与股份支付相关的会计处理, 而是借银行存款(激励对象支付的授予价格),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H. 限制性股票在解锁日时其他资本公积为什么转入股本溢价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两种都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可以理解是一样的,你想限制性股票虽然在授予日立即可行权,职工付钱认股,但没有达到解锁日之前不能出售不能转让,股票在手里和不在手里有区别吗?不是跟股票期权一样的。会计处理和股票期权也是一样的,在可行权日或者解锁日要确认股本,股本溢价,结转等待期或解锁期内的其他资本公积。
不同的是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已经确认过股本和股本溢价了,这里只需要结转其他资本公积即可。
I. CPA会计中股份支付章节关于限制性股份支付的题目,求指教
题目中未涉及预计离职人员和预计下年资产净利率、下年净利润,那么我们默认预计0人离职,预计下年业绩目标都可达成。将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4元作为股权支付的结算的单位成本
授予日分录
借:银行存款 5400
贷:股本 9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500
借:库存股 5400
贷:其他应付款 5400
13年末
借:管理费用 2000(200*4+400*4*0.5+300*4*1/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
14年末 应确认(200*4+400*4*1+300*4*2/3-2000)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
借:管理费用 1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0
15年末
借:管理费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最后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600
借:其他应付款 5400
贷:库存股 5400
这道题目没有涉及股利没有涉及离职,还是比较简单的,加入股利和离职以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付股利的当期发生额都要用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来进行计量
J. 股权激励为什么除限制性股票外当日不做会计处理
根据你的提问,经股网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针对新出现的股权激励计划等情况,规范了以股权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二者在会计处理上存在重大差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确认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所获得的标的价值以及相关权益的增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承担债务的价值以及相关负债的增加。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原则,将我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纳入到了国际化规范轨道上来。股权激励计划中各时间点的会计确认。授予日:所有者和经营者就获得股票期权的条件达成一致,同对股票期权的实施要素加以规定,此时经营者并不真正具有持有股期权的权利,股票期权能否授予取决于日后赋予期权的条件能否实现。授权日:如果事先要求的条件得以实现,经营者就会拥有届时施期权的权利,授权日后,经营者拥有股票期权,即拥有日后对企业收益加以分享的权利。该日期也可称为可行权日。在授予日和授权日之间,存在一个等待期,其时间跨度取决于股份支付协议约定的股权授予条件。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可行权日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行权日:股票期权转为股票,期权持有人成为正式的公司股东将股票期权价值确认为股本。企业应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并确认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以上就是经股网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股网,一家以股权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家股权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