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永安股份有限公司拍卖股票
❶ 谁给我说下民国股票历史
在已经挖掘出的清朝、民国时期的老股票中,银行类(钱庄除外)股票有40余种,除几种价格在千元以下外,其余的价格都在数千元至数万元。银行类股票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它股票。在股票收藏中,银行类股票自成系列。上海的股票收藏家赵善荣先生,自1998年初开始进行银行股票专题收藏,至今已收藏银行股票30余种,在股票收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000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为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博物馆,有意整体购买赵先生的银行股票,赵先生开价80万元,由于博物馆的经费并不是很充足,而只好作罢。2000年4月9日,在上海浦东世纪金融大厦内,银行博物馆正式开幕,参观者们对馆内收藏的两千多件银行(包括钱庄),不同时期的印章、存折、徽章、账册、支票、钱币以及各类业务器具等展品充满
了浓厚的兴趣,但在这些参观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股份制对银行的产生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清朝、民国时期全国共有银行数百家,当我们翻开这数百家的银行史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数百家银行竟然全是股份制,这种特殊的现象,在其它各行各业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可以说:是股份制培育了银行,如果没有股份制,就没有银行。而股份制的唯一标志就是股票。
经常有人问我:老股票中的银行类股票为什么这么贵?我和一些股票收藏朋友也常常探讨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由于银行业与其它行业的不可比性,也就决定了银行业的重要地位。任何一家银行的成立,都是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才行的。再有就是银行史。由于是股份制创造了银行,讲银行史就要讲股票,股票是银行的根,没有股票又哪有银行呢?
当一些钱币收藏家看到了银行股票时,他们感到很惊奇,对于股票大方得体的票幅,设计精美的印刷,多项内容
的填写、签署及印章,多年付息分红等记载,自叹他们手中的纸币而不如,尤其是银行发行的纸币,经过印刷即为成品,如今有些存量较少的纸币,价格已相当昂贵。但所谓的存量少也比银行类股票存量大很多,因为至目前为止,还
未发现哪种银行股票的存量超过30枚。在已挖掘出来的40余种银行股票中,有些还是孤品,而这些股票的价格相对于纸币珍贵品种的价格却低得可怜,这是很不应该的。
解放后的几十年里,股票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已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不劳而获的臭名,使人们对它深恶痛绝。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搞股份制,就有了姓资姓社的大讨论。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最终还是被扭转了。今天的股份制已遍及各行各业。事实证明,它深得人心。而记载着股份制历史的老股票,却已被摧残得所剩无几,难怪老股票的收藏这么难。
有聪明的钱币收藏家,设想在以后的钱币展出中,以某家银行的股票与钱币相配套,以期达到满意的效果。但银行类股票的难以寻觅,就又使他们望而却步。银行股票的发行量与银行发行的纸币是不能相比的,纸币的发行量至少几百万元,而银行的股本一般只有几千股至10万股之间,股票也是分为多种面值的,比如中国实业银行,民国八年发行第一期股票时,总股本定为20万股,股票分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5种面值。民国二十二年换发新股票时,新股票上这样记载着:本银行资本暂以所收之3507400元为额,共计35074股。本银行股票分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五种。由此看来中国实业银行的股票发行很艰难。14年中却未招足额定股本的18%,可银行发行货币时却都是足额甚至是超额发行的。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银行股票的价值,就会发现股票的价格并不是高了,而完全相反是太低了。银行发行的纸币,从辈分上讲,是银行的晚辈,更是银行股票的晚辈。从数量上讲,银行纸币的存量远大于股票,仅此两点,就说明银行股票与纸币间的价格倒挂是不正常的,股票这一新兴藏品,由于只有5年历史,参与的人还极少,正因为这样,股票巨大的价值潜力,才会等待人们去挖掘。
大概就是这么多了,对于详细的有几只股票那是看国家会不会让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各方面的事情了。你也知道现在屁大一点事有可能和国家机密,或是国家形象扯上。
❷ 199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只有哪8家
1.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 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53 (申华电工、华晨集团)
2.上海豫园旅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豫园旅商城股份公司600655
3.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大飞乐)600654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 (真空电子)
5.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方达再生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 (华源制药、*ST华药、*ST源药)
6.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
7.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600652
8.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方正科技集团股份公司600601 (延中实业)
现在股票简称:1.申华控股(己重组,更名2次) 2.豫园商城 3.飞乐股份 4广电电子(已重组,更名1次)
5.ST方源(己重组,更名3次) 6.飞乐音响 7.爱使股份 8.方正科技(己重组,更名1次)
❸ 法院拍卖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股票是否有锁定期限制请哪位朋友解释一下哦。谢谢!!
既然是流通股,拍卖过户之后就可自由卖出,没有锁定期限。
❹ 股票是否会被法院强行拍卖来进行抵偿债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决定》等规定你的股票会被强制执行的。
首先开户时用的名字开的户,法院会去你开户的券商哪里把你的股票卖了,再把你的钱转进你的资金账号上,再去银行把钱划到法院的账上。当然之前法院会把账号都冻结了,股票限额也以3万为限。
❺ 1991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上海老八股
老八股分别为:
1.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
600653,申华控股
2.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园商城
3.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飞乐股份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广电电子
5.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飞乐音响
7.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爱使股份
8.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附加
内容补充:
老八股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来推进我国产权改革的破冰之作。它的历史意义还在于:不仅影响了中国股市早期的试点和后来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八股的前世今生,既翻开了当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新页,又预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中国股市,可以说是30年改革开放中最为抢眼的成果之一。那些存留在人们记忆的激情年代,整夜排队买股票、用麻袋装股票交易凭据、从纸质股票到今天的电子交易,从老八股到上千家企业上市,股市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
“老八股”:开启中国股市发展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时期的故事或事件已渐渐淡漠。中国股市发展经历了18个年头,但第一代股票——老八股的问世与前身今生的故事却依然让人感怀。从收藏品市场中传出的信息看,目前老八股的纸质股票全套价值已经上升。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点财富似乎并不算什么,但“老八股”的身价增值本身却说明了这是人们对一个逝去的股市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份记忆。
老八股的问世,这是一种历史遗产。由于远去的时光,才让我们感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价值,曾经发挥过的作用,曾经留给我们尚未开化的市场经济的朦胧记忆。这八只早期最令人关注的股票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八家企业有些比较共同的特点:一是规模不大、一是多是集体性质企业、还有的地处城市郊区。譬如,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郊区的第一家发行股票企业,而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老城隍庙商场,是一家集体企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时中国既没有交易所,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股市,“老八股”的出现必然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以后,如何搞活企业成了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证券交易所曾于1950年重新开张,但天津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在1952年相继关门。这表明,此后几十年中,我们的经济体在股权问题上只有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国有企业,另一是集体企业。改革开放要搞活城市企业,第一道坎便是产权问题。10年前,笔者曾采访过证券界老人龚浩成,他回忆说,当年上海的股份制改革从小到大展开是有历史原因的。
笔者在1984年有幸目睹了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股份制改造的全过程,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和北京市体改委对于天桥百货的设计方案中,争议分歧最大的就是股权的划分,是不是一定要设计国家股、企业股和职工股,这些股权又如何体现国有企业的性质。天桥百货商场比那些集体企业又进了一步,是一家全民企业。但是,也还是一家比较靠北京城边的商业企业,规模也无法与王府井相比较。如果说,北京的股份制企业为何会出现在那里,笔者只能用亲身感受的事实来说,当时那家企业的经理很有想法,千方百计想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做点事情,让天桥百货商场有个大发展。
中国改革初期的社会,有两个条件具备就会在起跑时领先。一是机遇,一是能人。也就是有想法敢于和传统体制叫板的人,机遇当然是际遇了改革的大好时光。所以,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就成了我国股市的北方代表,继老八股之后到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业。
中国股市在不断试错中寻求快速发展
回顾解放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在解放之初关闭股票市场的。此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股市远离了我们的经济生活。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都是改革的产物。与其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国股市发展也带有很强的试探性。周其仁先生在北大改革30年的座谈会上说,我们很多改革都是“急就章”,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不得已采取的一些方式。由于这些方式都对旧有体制和规范形成了冲击,所以改革效果在短时间里也最为明显。当然,以现在的视角看,这必然也为后来我们经济与国际接轨留下了新的挑战。
老八股连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时人们都很难用“规范”两个字去评价。尽管我们在操作中总是要求企业按照规范去做,但实际我们手里并不没有规范的成功范式,因若只有依靠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取寻求发展基于。据上海交易所的老人强纪英撰文回忆,当时上海交易所的交易方式都是临时发动职工想办法设计出来的方案,从每日从用麻袋装交易票据,到后来的记账式交易,那个记账的表格也都是他们自己画出来的。
这就是当时对改革充满憧憬的一代人,在经济改革中依然靠着“战天斗地”的精神,创造性地发明了中国式市场经济的土产品和土规则。当时,在老八股上市不久,交易所就因为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交易资金,股票数量过少导致了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与世界上的资本市场一样,中国股市发展初期也经历了因上市股票缺乏而导致了股价的大幅波动。只是,历史给了它们数百年的成熟时间,而我们到现在为止才18年。
同样,中国股市成长也有一个特征:在议论中发展,在议论中成长。从股市的性质到股市的作用,从股市的操作流程到法规的出现,这些问题都曾引起过不同的议论与争议。可以说,中国股市是在“反复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中成长的。如前所述,从无到有“老八股”,都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发展中国股市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由于“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即便它们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所以,“老八股”本身之所以能走那么远,是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密不可分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企业寻求公开上市的好处比人们想象得要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大有裨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股市所具有的巨大融资效应,在很长时间内主导并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方法。例如,“老八股”的试点,实现了通过市场融资渠道解决企业经营困境的目的,这一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大批国有企业纷纷进入股市,“股市解困说”由此而起。还有,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推进我国的产权改革。另外,股市发展也成为发展大企业的重要支撑之一,并促使一批大型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尽管当时很多投资人对一些企业“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市”的融资倾向表示不解,但当时却很难回避这些缺陷。因为,我们的改革一是在旧体制上破旧立新,不可推到重来。一切改革方略都必然带有历史的印痕。
老八股:为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提供成功范例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会发现,早期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一个遗憾是缺乏关注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如何建立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却因股市改革的一些具体目标而被长期推迟。直到2005年以后,市场各方才开始关注到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中国股市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包括各种针对股市发展的言论与争论。例如,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如果“搞不好可以关掉”的说法下,才基本解决了涉及意识形态方面争议的一些股市问题。在1995年3月,发展证券市场又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关注股市成长的那些人们。
值得庆幸的事情是,老八股的早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除了上述所言对我国体制改革有试水效果外,还有一个方面值得一提。根据上海财汇信息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上证指数多次调整,在沪深两市千余只股票中,复权后达到千元的股票共有16只(包括送配、转增、增发股及各期分红)。其中,复权后股价超过万元的4只股票均出自“老八股”,尤其是申华控股,更是达到了6.95万元。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历了10多年发展的中国股市对财富积累的积极效应。
目前,“老八股”中除一家即将谢幕以外,大多数能够存活到今天这一事实,即是改革成功的见证。例如,方正科技前身是延中实业,方正科技是借壳上市企业。其实,壳资源本身就是中国改革与市场经济原则相互妥协的产物。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经营不善亏损只有一条路下课退市,而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最终中国智慧创造了一种壳资源。因此,壳资源很有中国特色,也有时代特征。眼下,公司退市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老八股”已成为一种历史或收藏品,但却预示着中国证券市场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们的前世今生,也暗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观。
❻ 法院拍卖的破产公司股票有收藏价值
有。
了解清楚它的债务多不多,是否自己承受的范围内。
有实力的可拍卖下来,控股入主公司。
❼ “期货一哥”永安上市,第一大股东财通证券为何不涨
整体来看,应该是控股股东存在疑问,所以各位都是懂的,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实际上,大概在2017年至2020年6月的定期报告中,永安期货多次将财通证券列为控股股东,根据不可靠的数据显示,大概在2007年10月至2016年1月的时候,财通证券直接持有永安期货51.09%的股份。
一、大佬之间的比较
所以在当时,受伤的依然是那些小股民,这是一个没办法的事实,毕竟,大佬之间的较量,最后受伤的必然是普通老百姓,但是,作为控股股东的财通证券已经提交了上海主板的申请材料,根据相关规定,受上市公司绝对控制的子公司不得自行上市,根据可靠的业内人士指出,其实此举就是单纯为了规避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进行境内上市的相关监管规定。
❽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哪一只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飞乐音响 第一家退市的是PT水仙
❾ 公司股票被全部拍卖了还不够还债会抓公司法人吗
摘要 一、在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中,是不能抓捕法人的,法人也是抓不了的,最多只能查封、冻结、扣押法人的资产或帐户。
❿ 民国时期不是已经有股市了吗
有。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10)民国上海永安股份有限公司拍卖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
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