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希尔集团股票
⑴ 股市有多少国外资金如何进入国内的,又如何出逃
QFII 也就是我们说的正规境外机构投资者 他们的投资限额是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 他们自由进出中国的资本市场 这个数额相对不会对市场产生绝对的影响 这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开放引发的特殊现象
他们的投资与外汇储备有一定区别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12月9日宣布,为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扩大到300亿美元.
以下是根据国家外管局的公开信息整理的最新QFII名单和额度: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名称 投资额度(亿美元)
瑞士银行有限公司(UBS Limited)---8
野村证券株式会社(Nomura Securities)---3.5
花旗环球金融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5.5
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Morgan Stanley & International)---4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3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4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4
荷兰商业银行(ING Bank N.V.)---3.5
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1.5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5
日兴资产管理公司(Nikko Asset Management)---4.5
渣打银行香港分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Hong Kong)---0.75
恒生银行(Hang Seng Bank Limited)---1
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Daiwa Securities SMBC)---0.5
美林国际(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3
雷曼兄弟国际(欧洲)公司(Lehman Brothers International Europe)---2
比尔盖茨-美林达基金(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1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 N.V.)---1.75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0.5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 PLC)---0.75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sbas)---2
德国德雷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 Aktiengesellschaft)---0.75
富通银行(Fortis Bank)---5
加拿大鲍尔集团(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0.5
东方汇理银行(CALYON S.A.)---0.75
景顺资产管理公司(INVESCO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2.5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2
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1
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Martin Cur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1.2
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Temasek Fullerton Alpha Pte Ltd)--1
美国国际集团投资公司(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0.5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相互会社(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1
星展银行有限公司(DBS Bank Ltd)---1
JF资产管理有限公司(JF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1.5
加拿大丰业银行(The Bank of Nova Scotia)---1.5
比联金融产品英国有限公司(KBC Financial Procts UK Limited)---1
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La Compagnie Financiere Edmond de Rothschild Banque)--1
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AMP Capital Investors Limited)---2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0.5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2
英国保诚资产管理(香港)(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2
大华银行有限公司(United Overseas Bank Limited)---0.5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0.5
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2
瑞银环球资产管理(新加坡)(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 Ltd.)---2
通用电气资产管理公司(GE Asset Management Incorporated)---2
汇丰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HSBC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2
三井住友资产管理株式会社(Sumitomo Mitsui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2
新光证券株式会社(Shinko Securities Co., Ltd.)---0.5
合计: 99.95(完)
⑵ 罗斯柴尔德银行(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大中华区总裁背景
俞丽萍
英国罗斯柴尔德国际投资银行大中华区总裁 俞丽萍
简介
俞丽萍,女,英国罗斯柴尔德国际投资银行大中华区总裁。英国罗斯柴尔德国际投资银行是《货币战争》中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俞丽萍-助吉利拿下沃尔沃
2010年3月30日下午,据国外媒体报道,罗斯切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银行负责汽车业务的三巨头之一梅瑞克·考克斯(Meyrick Cox)等“超级四人团队”帮助吉利拿下沃尔沃。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这笔交易中,罗斯柴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银行负责汽车业务的三巨头之一梅瑞克-考克斯(Meyrick Cox)、罗斯柴尔德公司顾问汉斯·奥诺夫·奥尔森(Hans-Olov Olsson)和罗斯柴尔德欧洲公司的副董事长培尔·吉林哈默(Pehr Gyllenhammar)促成了这笔业务。
2010年3月28日,李书福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了福特旗下汽车品牌沃尔沃,为双方长达数月的艰苦谈判划下完满句号。
知情人士表示,俞丽萍帮助吉利取得政府的支持,这对吉利至关重要。痴迷汽车的考克斯则在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谈判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考克斯曾是高盛的合伙人,2002年来到罗斯柴尔德银行。
奥尔森曾担任沃尔沃的首席执行长和董事长,随后任职福特公司的首席营销长。他帮助吉利与沃尔沃的员工、工会和供应商进行沟通。
细节
一名中国最资深的女银行家、两名顶尖的瑞典籍汽车业内人士、一名伦敦市长的儿时夥伴,由这四人领导的罗斯切尔德团队帮助吉利成就了中国最大一宗海外汽车业收购案。
收购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巩固罗斯柴尔德汽车业龙头顾问的地位,也进一步凸显这家家族式银行无懈可击的过往成就。
2010年3月28日,李书福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了福特旗下品牌沃尔沃,为双方长达数月的艰苦谈判划下完满句号。
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交易,罗斯切尔德在过去12个月中共承接了总价值高达892.5亿美元的汽车业并购交易,远超其他银行。近期客户包括大众汽车、宝马和英国、美国政府。
有知情人士表示,罗斯切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和银行负责汽车业务的三巨头之一梅瑞克?考克斯帮助促成了该交易。
知情人士表示,是她帮助吉利疏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中国政府的支持对吉利至关重要。知情人士说:“她是通过机场安检时会被人前呼后拥的那种人。这让人印象深刻。”
痴迷汽车的考克斯则在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谈判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考克斯曾是高盛的合伙人,2002年来到罗斯切尔德银行。
当考克斯还是个孩子时,他就和他的朋友、现任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一起获得了伊顿公学的奖学金。
汉斯·奥诺·奥尔森和皮哈尔·吉林哈默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前者是罗斯切尔德公司的顾问,后者是罗斯切尔德欧洲公司的副董事长。
奥尔森曾担任沃尔沃的首席执行长和董事长,随后任职福特公司的首席营销长。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奥尔森是一个“典型的瑞典商人:克制、分析力强”,他帮助吉利与沃尔沃的员工、工会和供应商进行沟通。
吉林哈默在沃尔沃的前母公司Volvo AB工作过23年,他还同时是汤森路透集团旗下Trustee Directors的董事长。[1]
编辑本段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俞丽萍
简介
俞丽萍,硕士,副教授。1963年出生。1980—1984年,就读浙江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1986—1988年就读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1989—1993年期间就职于西南交通大学软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4—2005年就职于西南交通大学外资利用研究所,从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社会经济调查与评价工作;2005年至今,就职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和社会经济调查和评价工作。
科研经历
专职从事科研工作16年,主持4个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移民安置监测任务;主研10个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社会经济调查和评价工作、移民安置行动计划编制、移民安置监测任务等;参与10多个其他项目的研究工作。曾3次受聘作为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小组专家,参加3条申请亚行贷款的大型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社会评价工作和移民安置计划编制工作;5次受聘作为亚行和世行项目移民安置培训班主讲教师。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等等。
⑶ 洛希尔金融集团的介绍
LCF洛希尔集团(LCF Rothschild Group)是欧洲老牌家族银行之一,有200多年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LCF洛希尔集团注册于瑞士日内瓦,为一个私人资产管理银行,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该集团管理资产数量达到1000亿欧元左右。
⑷ 皇家壳牌石油的发展简史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成立于1907年,它是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集团。
公司集团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现任主席贺诗德 (C.A.J.Herketroter)。壳牌运输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正式成立于1897年,此前该公司在远东各销售中心建立了储运点,并同洛希尔集团签定了长期购油合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荷兰)成立于1890年,此前是一家开设在荷属东印度的小公司,为了同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竞争,该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船队和销售网。
1903年,经过几年谈判后,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同洛希尔集团(后来退出)一起组成了亚细亚石油公司,把各自在远东的销售网联合起来,但两家公司在其它方面的业务仍各自经营。
1907年,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经营活动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并接受了自己在该集团中占40%股权的条件,正式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
1910~1915年,该公司集团相继在英属婆罗州、墨西哥、委内瑞拉找到石油并投入生产,同时从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和特立尼达先后购买了一些油田并建立了销售业务网,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即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25%的股份。其间公司集团相继在美国成立了洛克萨那石油公司(Roxana Petroleum Co.)和加利福尼亚壳牌公司。到1920年,该集团的储油点和销售网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1915年壳牌集团在美国的第一座炼厂投产。
1925年在加拿大组建加拿大壳牌公司(SheII Canada)。
1929年在中东伊拉克石油公司成立之际,壳牌集团参与了该公司23.75%的股份。同时,该集团的业务领域逐步从石油上游业务扩展到炼油和化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兴建了炼油厂和化工厂。1928年Mekog公司在荷兰建成,采用焦炉气生产氮肥,这是壳牌集团首次对化学品事业进行投资。1929年在美国壳牌化学公司成立,采用天然气生产氮肥。
到1938年壳牌集团的原油年产量己达到2750万吨,比1920年增长了34.8倍,占当年世界原油产量的10%左右。四十年代以来,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地区大规模兴建炼厂,并积极扩大销售网点,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油气资源,业务有了空前发展。
1954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59年该公司集团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1962年在阿曼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1966年在北海北部发现利曼天然气田(壳牌占50%股份);1970年在北海北部又发现大油田;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发现大型近海气田。
1969年壳牌国际天然气公司成立。
1974年,壳牌煤炭国际有限公司成立。
1975年壳牌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与壳牌各公司和第三方进行石油贸易。
自1973年首次实现了文莱至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大型运输,1983年又开始由马来西亚至日本船运液化天然气,1989年澳大利亚至日本的船运液化天然气也开始运营。
1989年,该公司集团在墨西哥湾1350英尺深海中建成了1615英尺高的钻井平台;1991年壳牌石油公司运用卫星探测在该地区3100英尺的创记录水深中,发现了潜在的大油藏。
21世纪,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
⑸ 罗斯柴尔德北京办事处的具体位置
ADD: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1305室
TEL:+86 10 6505 2018
FAX:+86 10 6505 2028
谢谢采纳。 如果真的急需话,最好自己亲自过去看看,或者找信得过的朋友去也行。靠200财富值只能给你的大部分都是参考线索。: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1305室是洛希尔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办事处。
LCF洛希尔集团简介
LCF洛希尔集团(LCF Rothschild Group)是欧洲老牌家族银行之一,有200多年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LCF洛希尔集团注册于瑞士日内瓦,为一个私人资产管理银行,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该集团管理资产数量达到1000亿欧元左右[1]。
LCF洛希尔集团目前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LCF洛希尔集团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LCF洛希尔集团旗下的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53年由Edmondde Rothschild创建,总部设在巴黎,并由洛希尔家族控股的以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的金融集团,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
目前,Edmondde Rothschild的儿子Benjaminde Rothschild为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的控股股东。于2006年1月进入中国,并于当年获得QFII资格。
⑹ 洛希尔金融集团的占据领导地位
洛希尔金融集团 一直占据金融服务业的领导地位。作为家族企业,爱德蒙得洛希尔金融集团主要经营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其经营资产达800亿美元,拥有2500多名专业人才。其总部设在巴黎和日内瓦,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总部设在巴黎,,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爱德蒙得洛希尔金融集团进入中国,欧洲爱德蒙得洛希尔家族银行集团的法国子公司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在上海的代表处成立。据悉,这是中国银监会批准的首家家族私人银行的代表处.
⑺ LCF是什么公司
搜狗网络
1张
LCF洛希尔集团
LCF Rothschild Group
也译为LCF罗斯柴尔德集团
LCF洛希尔集团官方网址:http://www.lcf-rothschild.com/
LCF洛希尔集团简介
LCF洛希尔集团(LCF Rothschild Group)是欧洲老牌家族银行之一,有200多年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LCF洛希尔集团注册于瑞士日内瓦,为一个私人资产管理银行,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该集团管理资产数量达到1000亿欧元左右[1]。
LCF洛希尔集团目前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LCF洛希尔集团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LCF洛希尔集团旗下的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53年由Edmondde Rothschild创建,总部设在巴黎,并由洛希尔家族控股的以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的金融集团,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
目前,Edmondde Rothschild的儿子Benjaminde Rothschild为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的控股股东。于2006年1月进入中国,并于当年获得QFII资格。
⑻ 壳牌石油的发展简史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成立于1907年,它是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集团。
壳牌运输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正式成立于1897年,此前该公司在远东各销售中心建立了储运点,并同洛希尔集团签定了长期购油合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荷兰)成立于1890年,此前是一家开设在荷属东印度的小公司,为了同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竞争,该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船队和销售网。
1903年,经过几年谈判后,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同洛希尔集团(后来退出)一起组成了亚细亚石油公司,把各自在远东的销售网联合起来,但两家公司在其它方面的业务仍各自经营。
1907年,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经营活动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并接受了自己在该集团中占40%股权的条件,正式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
1910~1915年,该公司集团相继在英属婆罗洲、墨西哥、委内瑞拉找到石油并投入生产,同时从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和特立尼达先后购买了一些油田并建立了销售业务网,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即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25%的股份。其间公司集团相继在美国成立了洛克萨那石油公司(Roxana Petroleum Co.)和加利福尼亚壳牌公司。到1920年,该集团的储油点和销售网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1915年壳牌集团在美国的第一座炼厂投产。
1925年在加拿大组建加拿大壳牌公司(SheII Canada)。
1929年在中东伊拉克石油公司成立之际,壳牌集团参与了该公司23.75%的股份。同时,该集团的业务领域逐步从石油上游业务扩展到炼油和化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兴建了炼油厂和化工厂。1928年Mekog公司在荷兰建成,采用焦炉气生产氮肥,这是壳牌集团首次对化学品事业进行投资。1929年在美国壳牌化学公司成立,采用天然气生产氮肥。
到1938年壳牌集团的原油年产量己达到2750万吨,比1920年增长了34.8倍,占当年世界原油产量的10%左右。四十年代以来,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地区大规模兴建炼厂,并积极扩大销售网点,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油气资源,业务有了空前发展。
1954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59年该公司集团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1962年在阿曼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1966年在北海北部发现利曼天然气田(壳牌占50%股份);1970年在北海北部又发现大油田;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发现大型近海气田。
1969年壳牌国际天然气公司成立。
1974年,壳牌煤炭国际有限公司成立。
1975年壳牌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与壳牌各公司和第三方进行石油贸易。
自1973年首次实现了文莱至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大型运输,1983年又开始由马来西亚至日本船运液化天然气,1989年澳大利亚至日本的船运液化天然气也开始运营。
1989年,该公司集团在墨西哥湾1350英尺深海中建成了1615英尺高的钻井平台;1991年壳牌石油公司运用卫星探测在该地区3100英尺的创记录水深中,发现了潜在的大油藏。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
⑼ 搜集皇家壳牌的相关资料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国)占40%的股份。两家母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苏黎世等9个城市挂牌上市,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伦敦、纽约、巴黎等5个城市挂牌上市。 1996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全球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位。该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石油上下游及化工业务,在世界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子公司,现有员工10.1万人。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成立于1907年,它是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集团公司集团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现任主席贺诗德 (C.A.J.Herketroter)。 壳牌运输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正式成立于1897年,此前该公司在远东各销售中心建立了储运点,并同洛希尔集团签定了长期购油合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荷兰)成立于1890年,此前是一家开设在荷属东印度的小公司,为了同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竞争,该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船队和销售网。 1903年,经过几年谈判后,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同洛希尔集团(后来退出)一起组成了亚细亚石油公司,把各自在远东的销售网联合起来,但两家公司在其它方面的业务仍各自经营。 1907年,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经营活动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并接受了自己在该集团中占40%股权的条件,正式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 1910~1915年,该公司集团相继在英属婆罗州、墨西哥、委内瑞拉找到石油并投入生产,同时从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和特立尼达先后购买了一些油田并建立了销售业务网,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即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25%的股份。其间公司集团相继在美国成立了洛克萨那石油公司(Roxana Petroleum Co.)和加利福尼亚壳牌公司。到1920年,该集团的储油点和销售网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1915年壳牌集团在美国的第一座炼厂投产。 1925年在加拿大组建加拿大壳牌公司(SheII Canada)。 1929年在中东伊拉克石油公司成立之际,壳牌集团参与了该公司23.75%的股份。同时,该集团的业务领域逐步从石油上游业务扩展到炼油和化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兴建了炼油厂和化工厂。1928年Mekog公司在荷兰建成,采用焦炉气生产氮肥,这是壳牌集团首次对化学品事业进行投资。1929年在美国壳牌化学公司成立,采用天然气生产氮肥。 到1938年壳牌集团的原油年产量己达到2750万吨,比1920年增长了34.8倍,占当年世界原油产量的10%左右。四十年代以来,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地区大规模兴建炼厂,并积极扩大销售网点,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油气资源,业务有了空前发展。 1954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59年该公司集团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1962年在阿曼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1966年在北海北部发现利曼天然气田(壳牌占50%股份);1970年在北海北部又发现大油田;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发现大型近海气田。 1969年壳牌国际天然气公司成立。 1974年,壳牌煤炭国际有限公司成立。 1975年壳牌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与壳牌各公司和第三方进行石油贸易。 自1973年首次实现了文莱至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大型运输,1983年又开始由马来西亚至日本船运液化天然气,1989年澳大利亚至日本的船运液化天然气也开始运营。 1989年,该公司集团在墨西哥湾1350英尺深海中建成了1615英尺高的钻井平台;1991年壳牌石油公司运用卫星探测在该地区3100英尺的创记录水深中,发现了潜在的大油藏。 目前,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 组织机构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的两家母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分别在荷兰和英国注册。两家母公司虽然按协议合并股份,但有各自的决策机构,向各自的股东负责。母公司并非集团的组成部分,且不直接参与经营,但有权任命集团各控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并从集团各控股公司收取利息。皇家荷兰石油公司有股东29.5万,主要来自美国(43%)、荷兰(41%)和瑞士(9%):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有股东27.0万,主要来自英国(96%)和美国(4%)。两家或其中一家的股票在欧洲的8个国家和美国的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集团由3家控股公司--荷兰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英国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和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它们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的业务或服务公司组成。三家控股公司董事会的所有董事均由上述两家母公司指定。除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票外,另外两家集团控股公司共同拥有服务公司的全部股份,并直接或间接拥有业务公司内的全部集团股。此外,荷兰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还持有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股票,但不控股,只分红利。 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管理机构董事成员和英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的董事们同时也是壳牌荷兰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团的成员和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美国石油公司(集团控股)的董事。因此他们被统称为"集团董事"。同时由壳牌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英国石油公司董事会任命,组成一个联合委员会,即常务董事会,负责发展和策划集团的目标和长远计划。该常务董事会的主席是贺诗德(C. A.J.Herketroter)先生,副主席约翰·吉宁斯(John Jennings)先生。 壳牌集团共有11家服务公司承担着总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主要任务是为集团的各业务公司和关联公司(指集团持股<50%的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包括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这11家服务公司分别设在英国和荷兰,它们是: ·壳牌国际公司(SheII lntemationaI B.V.),设在荷兰海牙 ·壳牌国际有限公司(SheII lntemationaI Limited),设在英国伦敦 ·壳牌国际勘探和开发公司(SheIl lnternationaI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B.V.),设在荷兰海牙 ·壳牌国际石油有限公司(SheII lntemationaI Petroleum Company Limited),设在英国伦敦 ·壳牌国际化学公司(SheII lnternationaI ChemicaI B.J.),设在荷兰海牙 ·壳牌国际化学有限公司(SheII lntemationaI Chemicals Limited),设在英国伦敦 ·壳牌国际研究公司(SheIl lntenlationaI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设在荷兰海牙 · 壳牌国际石油产品公司(SheIl lntemationaI OiI Procts B.V)设在荷兰海牙 ·壳牌国际贸易和船运有限公司(SheIl lntemationaI Trading and Shipping Company Limited),设在英国伦敦 ·壳牌国际天然气公司(ShelI lntemationaI Gas Limited),设在英国伦敦 ·壳牌煤炭国际有限公司(SheII CoaI lntemationaI Limited),设在英国伦敦 这些服务公司既按业务划分,又按地区与职能进行划分,用矩阵式管理方法对全球业务进行组织管理。从功能来看,荷兰海牙的服务公司侧重技术性服务,英国伦敦的服务公司侧重商业性服务。为了便于地区协调,服务公司还按地区划分,设立了5个协调局,即亚太、西欧、独联体和东欧、西半球和非洲、远东和南亚。 业务公司共有300余家,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学品、金属及其它。每家业务公司均为独立组织,而其中很多是联营性质,并非完全由壳牌全资拥有,股东包括其它公司、政府或个别投资者。凡由壳牌集团持股51%以上的,称为集团公司,其余的称为关联公司。各业务公司的管理人员全权负责公司的经营业务和长期发展方针,并吸取服务公司的经验,通过他们获得其它业务公司的经验。 业务公司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要征得服务公司的业务部门的意见后,和服务公司中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协商,然后报区域协调局;区域协调局从区域资源和市场条件及集团能提供多少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协调,同意后才能上报集团董事局审批。 壳牌公司集团在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设有12个科研和技术支持中心。 集团各成员机构都坚持同一套商业操作、会计程序、安全及环境保护标准。集团的运作以"经营总则"所载的经营方针为基础。个别业务公司可因其所在地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嵌则,?quot;经营总则"是壳牌集团成员经营操作的总指导方针,它概括了壳牌各公司的主要目标和责任。 从上述组织机构看,壳牌公司集团过去的管理模式属综合型管理。最近,壳牌公司集团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将按壳牌化学、壳牌炼油。勘探开采等专业业务划分成全球性营业公司,并把研究机构也并入各相应公司。如:壳牌化工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壳牌公司全球化工业务,从1998年1月1日起也负责美国壳牌原有的化工业务。
⑽ 股票价格涨跌机制是怎样的啊
目前中国沪深两地证券市场涨跌机制执行的是,新发行股份首日上市和经过停牌重组成功后公司股价首日交易这两种情况都没有涨跌幅限制。
普通AB股每日涨跌幅10%为限。
ST上市公司每日涨跌幅5%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