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股份 » 宝钢股份增持本公司股票

宝钢股份增持本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4-27 12:38:00

A. 什么叫认股权证

深发展是送你1000股认股权证.不用你花钱买.
什么是权证?
权证是一个“权利”但非责任;
在约定的“到期日”,以约定的
“行使价”,购买或卖出“相关资产”(如:股票、指数、商品、货币等)。
权证投资要点
1。投资权证最重要的是看中其杠杆作用,以小博大。
2。杠杆作用是面双刃剑,因此权证的止损比股票更重要。
3。无论什么类型的投资者,都可以利用权证来构建符合自己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组合;
4。投资权证之前必需对标的股票价格走势有所判断。
我国权证的再生背景
股权分置改革,一种新的解决股权分置的工具
应用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权证种类:股本权证,认购备兑权证,认沽备兑权证案例:
股本权证:长江电力
认购备兑权证:宝钢股份
类似认沽期权(增持股份):三一重工,宝钢股份等
权证分类:
发行人不同:股本权证和备兑权证;
持有人的权利不同:认沽权证与认购权证;
行权时间不同: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
百慕大式认购权证是什么意思?
万科就是此类,百慕大权证是行权方式介于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之间的权证(也就是说共有三种权证),标准的百慕大权证通常在权证上市日和到期日之间多设定一个行权日,取名"百慕大"正是因为百慕大位于美国本土与夏威夷之间。后来百慕大权证的含义扩展为权证可以在事先指定的存续期内的若干个交易日行权,例如对某虚拟的百慕大权证,行权日可以设为
2005年12月10日、2006年2月10日、2006年4月10日、2006年6月10日等(只要在其间就可以了)。百慕大权证由于给予权证持有人更多的行权日选择,因此价格比同等条款的欧式权证高,但应低于同等条款的美式权证。

B. 严重破净,估值明显,业绩大增,大股东增持的个股

目前破净值的主要是银行股,另外就是中国石化,按目前的股价估算,银行股以目前的价格买入,一直持有三到五年,收益会翻倍,即年收益率20%。
如果破净值,还要业绩大增,那基本不可能,因为业绩大增的企业并不是稳定的企业,是炒作的企业的,不会破净值。破净的企业,一般是稳定增长的企业,由于没有什么炒作的话题,所以被人忽视。

C. 产业资本增减持,是什么意思是企业把回购的股票卖出去,或者大股东增减持吗

增持和回购是两个概念。
增持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大股东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以此稳定市场信心,表明大股东更看好公司的未来分展。动用的资金也是大股东的,增持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会上升,通常增持后会有一定的限售期,比如一年,那么一年后,如果大股东想从二级市场把这些增持股份再卖出去,也是可以的。比如汇金对四大行的增持就是如此。

而回购是上市公司层面的买入。主要是上市公司动用自有资金买入自家股票,买入后这部分股份将会注销。由于注销后总股本减少,意味着每股收益会增加,所以回购也会增强市场信心。比如宝钢今年对自家股票的回购。

两者相比,因为增持只是眼下买入,未来还有卖出的隐患,且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财务数据。而回购是直接提升公司每股收益,减少股本也可增强股票活力,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回购比增持具有更大利好的效用。

D. 二级市场上增持股票能影响一级市场吗 (一级市场就是目标公司高管自己持有公司的股权)术语可能不太对

首先一级市场指的是发行市场,不是你所说的。
第二,你说的影响指的是什么影响?
第三:增持就是说把市场中的流通股买回来,这么做有2种可能:
1.股东希望对增强对公司的控制力,防止被恶意收购;
2.股东觉得公司股票属于低估值状态,低价收购以做为投资!

E. 宝钢股份什么时候会被增持和回购

从下面的公告看宝钢股份的情况不好,主要是没钱来回购的,所以回购的可能性很小,下面是信息,你看看吧。
上个月,政府作出鼓励央企增持和回购上市公司股票后,宝钢股份一直没有任何
动静.对此, 陈缨昨天透露,母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在研究和讨论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方案,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不过, 宝钢股份也明确表示,近期不会考虑股份回购,公司副总经理崔健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关于增持宝钢集团正就此事进行研究和讨论,而对于回购一方面近期钢铁行业经营形势严峻,公司并不具备大量的闲置资金,另一方面回购股票只能用于注销, 会导致注册资本的减少,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和债权人会议等, 将令公司面临一定的制度障碍和法律风险,因此暂未考虑.

F. (600019)宝钢股份:关于回购股份的债权人通知。这个是什么意思,股份会不会突然没有了,我不常上

不会,
宝钢回购牵连太多,比如股东和债权人,所以必须通过股东大会和债权人大会
回购和增持有本质的区别,增持不需要任何人批准,
但是回购不同,比如长安汽车回购,还要国家批准呢,花了三个月时间,
现在情况有变,宝钢回购估计一个星期就能办好手续

公司增持大部分是做秀,没有意义,
但是回购很少做秀,真心真意,

G. 当公司从市场上购入本公司股票时,股价会怎样变动

上市公司积极回购 历史显示回购后多数股价下跌

2012-11-10

    A股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上,进行过回购的上市公司仅有十余家,在大多数企业更愿意增发股票以融资的大环境下,愿意回购的企业堪称“凤毛麟角”。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从理论上来说,将减少公司的发行股份数量,从而增厚每股利润等指标,本应是极有利于股东的大利好。然而在A股市场,有回购行为的公司的股价,却往往体现不出“利好”的价值,并没有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不同情况下的回购行为?本期《每日经济新闻》证券周刊将为投资者作一个详细梳理。

    A股市场尽管已经运行二十余载,上市公司家数也已经接近2500家,但回购这件事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儿。原因无他,实在是20多年里都没有多少公司进行过回购,才会让投资者对此感到陌生。

    眼下,在上证指数不断徘徊于2000点之际,证监会与国资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期均表态支持上市公司、特别是有条件的中央企业进行股份回购。不过从近期上市公司公告来看,大部分公司宁愿选择增持而非回购。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产业资本纷纷进行股份增持或回购时,往往意味着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间,也即是此时的股价已经被产业资本认为是低估了。不过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似乎还不能简单地得出这一结论。

    本周,中国水电(601669,收盘价3.29元)停牌两天召开董事会,讨论到底是回购股份还是建议控股股东增持。最终,其控股股东中国水电集团选择了增持。

    但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一些巨无霸公司在成熟阶段回购股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011年,就连耄耋之年的巴菲特也提出了四十年来首次回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计划。可以预见,随着A股市场日趋成熟,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也势必增多。此时,研究一下回购对公司股价可能产生的影响,将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近期上市公司积极回购

    所谓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一定数额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一般会将所回购股票注销。由于回购后公司在外发行股份减少,因此回购会提升每股收益等关键指标。

    如果回购后公司现金减少、从而不得不加大融资力度,或者回购本身就依靠借债进行,那么还将提升财务杠杆;对竞争地位强、经营进入稳定阶段,且长期负债比率过低的公司,会起到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A股历史上共有25家公司曾提出过回购方案。其中有11家完成回购,宁波华翔(002048,收盘价6.15元)、长安B(200625,收盘价3.15港元)曾经两次提出并实施。

    今年10月以来,晨鸣B(200488,收盘价3.05港元)、大东南(002263,收盘价5.69元)、申能股份(600642,收盘价4.08元)董事会提出了回购预案,正等待股东大会审议。南玻B(200012,收盘价4.90港元)的回购方案已获得股东大会批准;粤水电(002060,收盘价5.02元)回购方案则被股东否定。江淮汽车(600418,收盘价5.36元)、安凯客车(000868,收盘价4.39元)、宝钢股份(600019,收盘价4.65元)和鲁泰B(200726,收盘价6.67港元)则正在实施回购。

    部分回购公司股价逆市上涨

    江淮汽车或许是近期最积极开展回购的上市公司之一。11月6日,公司刚刚正式公布股票回购计划书,第二天就实施了首次回购。根据其11月7日的公告,公司首次回购数量为3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购买的最高价为5.19元/股,最低价为5.15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157.87万元。

    8月30日,江淮汽车股价曾一度跌至4.3元/股,跌破每股净资产。公司管理层认为当时股价过低,远低于公司价值,旋即推出回购方案。根据计划,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用不超过3亿元自有资金,以每股5.20元或更低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公司预计,此次计划将合计回购公司股份约5769.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4.48%。

    不过在首日回购后,江淮汽车本周股价出现小幅上涨,已经超过了回购价格上限。而自9月14日公司公告将回购以来,江淮汽车股价上涨约1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周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江淮汽车投资者热线,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提出5.20元/股回购价上限时,公司股价还不到5元,但没想到最近二级市场股价已经上涨到了回购价之上。“无论如何,在剩余的回购期限内,只要满足条件,我们还是会做的”。

    同样属于江淮汽车集团控股,且与江淮汽车同样地处安徽的安凯客车也在11月6日披露了回购报告书。到明年10月16日为止(即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一年内),安凯客车可以以不超过5.2元/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2000万股公司股票,动用资金上限为1.04亿元,占总股本的2.84%。目前安凯客车股价在4.3元左右,距离回购价上限尚有20%的空间。因此安凯客车并未像江淮汽车那样急着回购。

    而宝钢股份目前则在独唱央企上市公司回购大戏。

    8月末,宝钢宣布拟斥资50亿元进行回购,每股价格不超过5元,预计回购股份约1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约5.7%,占社会公众股约22.8%。9月21日,宝钢首次实施了回购。而截至11月1日,宝钢已回购2.43亿股,购买最高价为4.67元/股,最低价为4.51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11.17亿元(含佣金)。这意味着宝钢已经完成了回购计划的20%以上。

    历史经验:回购后多数股价下跌

    从二级市场来看,这些提出或正在回购的公司股价走势往往强于宣布回购前,甚至强于相同板块个股。

    如8月28日,在宝钢宣布回购当天,这家总市值高达700亿元的巨无霸罕见地以涨停价报收。尽管尚未达到5元/股回购价上限,但宝钢已较回购前上涨约14%。安凯客车从9月以来涨幅更是超过25%。

    不过现在走强并不意味着一直走强。A股市场上,那些为数不多曾经回购的公司就演绎过回购时股价有支撑,回购完成后股价江河日下的“悲剧”。甚至有些公司回购期间也不能起到“托市”的作用,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下跌。

    以宁波华翔为例。这家为大众、通用等欧美系合资厂商提供内外饰配件的零部件公司2005年上市,是最先登陆中小板的民营企业之一。2011年和2012年,宁波华翔在很短时间内两次提出回购,并均付诸实施。

    2011年5月17日,宁波华翔董事会提出以不超过2亿元、价格不高于14.5元/股的条件,回购不超过1379万股公司股份。消息公布当天,宁波华翔以上涨6.02%报收。当年11月30日,宁波华翔回购期满,此后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总计回购1394万股,超额完成计划。但由于当年5月以后公司股价一路下滑,至回购期满跌幅超过25%,因此公司反而只花费了约1.44亿元,节省不少资金。

    回购期满后,宁波华翔的股价表现更差。2011年12月,宁波华翔出现断崖式下跌,一个月时间就跌去27.20%,年底收盘价仅为7.20元,较当年5月提出的回购价上限已经“腰斩”。

    第一次回购高调开场却股价走低,并未打击宁波华翔董事会积极性。

    今年1月31日,宁波华翔再次提出回购方案,拟分两期投入不超过11亿元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预计可回购1.64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9.6%。在股价不高于7元/股(除息后6.92元/股)时,使用不超过5亿元资金进行第一期回购,在第一期5亿元回购资金使用完毕且公司股价不高于6.5元/股的前提下,再追加使用6亿元进行第二期回购。

    受该回购计划的支持,今年2月至6月,宁波华翔股价一直维持在7元上方,其中两度逼近7元即迅速反弹。

    9月4日,宁波华翔公布了最终回购结果。截至8月14日回购期满,公司已回购股份共计23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19%,成交最高价为6.92元/股,最低价为6.72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1.6亿元(含印花税、佣金等交易费用),只相当于11亿元回购计划的约15%。

    从近期宁波华翔走势来看,与第一次一样,回购并未对公司股价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本周五(11月9日),宁波华翔收于每股6.15元,较其回购限价低出约10%。

    此外,去年德美化工(002054,收盘价6.67元)也曾经花费5473.75万元回购公司股份548.48万股,价格在8.96元/股~11.73元/股之间。公司回购期限结束日为2011年12月31日。而今年以来,德美化工跌幅已接近30%。

    健康元(600380,收盘价4.41元)

    也在2011年2月19日~11月30日之间实行了回购,从去年12月至今,健康元股价跌幅超过20%。

    上述公司的股价在回购后依然出现下跌,不排除市场整体处于下跌趋势中的系统性因素。不过,也并不是每家进行回购的A股公司都会出现暴跌。

    2007年7月,九芝堂(000989,收盘价13.48元)完成回购后股份注销,那一次九芝堂累计回购1384.55万股,价格为4.67元/股~5.29元/股,斥资6969.95万元。此后5年,九芝堂股价几经浮沉,仍然在今年8月创出历史新高(复权后)。

    /海外借鉴/

    巴菲特:长期投资者期待的是股价下跌

    A股市场毕竟历史太短,样本有限。如果放眼海外,回购对公司、特别是大公司的经营和股价影响则更具有参考价值。

    IBM,从打孔机到超级计算机和PC机,到软件和服务,再到如今提出“蓝色基因”计划,这家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公司多次改变了世界。20世纪70年代,IBM一度出现大量现金盈余。由于缺乏显著投资机会,IBM公司在增加现金红利 (1978年的红利支付率为54%,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利支付率仅为1%至2%)的同时,于1977年和1978年共斥资14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1986~1989年期间,IBM公司再次斥资56.6亿美元回购4700万股自家股票。

    现在,IBM已经不再试图“战胜”人类大脑,而是试图在2019年左右完全模拟人类大脑了。股票市场上,IBM股价已经从50年前的2美元涨至190美元(不考虑复权),成为一家市值超过2100亿美元的巨无霸公司。

    和30年前一样,IBM仍然积极推行股票回购。今年前两个季度,IBM均使用了超过30亿美元资金用于回购股票。10月31日,IBM更是宣布,将回购股票资金增加75%,使之达到117亿美元,并表示计划在明年4月要求董事会批准继续增加回购股票金额。

    IBM回购股票对提升股东价值的影响从2011年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中可以一窥究竟。2011年,此前号称“从不投资科技股”的巴菲特斥资109亿美元购买6390万股IBM股票,占比约5.5%,成为去年轰动全球资本市场的重磅新闻。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表示,对于IBM这家可能会花500亿美元左右在未来几年回购股份的公司,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应该期待的是股价的下跌,而非上升。在公司股本下降,持股数不变的情况下,长期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将上升。如果股价下跌导致IBM回购股份数量增多,那么在IBM能持续盈利的情况下,未来长期投资者将分享到更多的盈利份额。

    这种想法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或许是属于颠覆性的。但巴菲特在阐述为何会回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份时,更加清楚地表示了回购的意义。

    2011年9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将以最高为股票账面价值的110%回购股份,为四十年来首次。其后在触及限定价格前,伯克希尔回购了价值6700万美元的股份。

    “当满足两个条件时,我和查理会选择股份回购:1、公司拥有充裕的资金来维持日常运转和所需的现金流;2、股票价格远低于保守估计的公司内在价值。只有当回购价格低于股票内在价值时,继续持有的股东的利益才不会受损。而当持有的现金少于200亿美元,我们也不会进行股票回购操作。在伯克希尔,财务实力毫无疑问比其他所有事情都要重要。”巴菲特表示。

    到2011年为止的过去4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账面价值从每股19美元增长到99860美元,年复合增长19.8%。今年年初,伯克希尔纽交所A股股价约为11.45万美元,到11月8日美国东部时间收盘时上涨至12.69万美元,其最新每股净资产为10.69万美元。

    /深度解析/

    三大原因导致回购不受追捧

    每家上市公司在宣布回购的时候,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鉴于近期公司股价持续低迷,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护广大股东利益,综合考虑市场状况和公司的财务资金状况,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这几句话几乎成了回购公告的标准开头模板。但为什么大部分实施回购公司的美好愿望都落空了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供投资者参考。

    原因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A股市场估值重心也因此不断降低。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率为7.4%,为连续第七个季度放缓,并且也低于政府设定的全年7.5%的GDP目标。前三季度,近250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7%,剔除银行股及 “两桶油”后降幅更是达到15%。而官方制造业PMI直到10月才回升至50%的“荣枯分水岭”上方。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样本的汇丰PMI仍处于萎缩区间,则说明实体经济仍未重回大幅增长轨道。

    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在近一年时间内都鲜有增量资金入场,也没有大级别反弹。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近6%,个股跌幅超过20%的比比皆是。熊市的时候,往往再多的利好投资者也视而不见,而利好释放完毕后,则仿佛最后一个支点被抽取,股价更容易出现大跌。

    原因二:行业景气度影响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只有30余年时间,A股市场的历史更短。中国企业中,鲜有像IBM这种能够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并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公司;也没有出现类似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传奇。大部分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借助中国城市化进程分享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成果,却也随着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转型而不得不面对自身出现的瓶颈。

    如宁波华翔 (002048,收盘价6.15元)作为汽车零部件公司,2009年受益于汽车消费的井喷,当年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50%,而到2010年下降至17.46%。2011年和今年三季报,公司业绩分别下跌32.38%和21.23%。独唱央企回购大戏的宝钢股份(600019,收盘价4.65元)仅仅依靠资产处置收益,今年三季报实现70%的净利润增幅。但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到2011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已经高达9亿吨,较2000年的1.28亿吨增长6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放缓和房地产高景气度不再,宝钢所在的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面临甚至“卖钢不如卖水”的困境。

    但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另类是九芝堂(000989,收盘价13.48元)。这家老字号企业恰恰属于医药行业——被一些投资人称为“最容易出牛股的天生好命行业”。九芝堂主打产品包括驴胶补血颗粒、足光散等。今年前三季度,针对医改政策变化所导致的市场不稳定性及流通秩序乱象,九芝堂进行了营销模式转型,业绩因此同比下滑近20%。但净利润现金含量高达127.9%,毛利率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尽管11月9日九芝堂以跌停报收,但今年1月至8月初,公司股价区间最高涨幅超过100%。

    由此可见,回购只是向投资者传达出管理层对公司现在估值以及未来发展的态度,而非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真正能决定公司股价走势的还是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公司自身经营和业绩。许多投资者以是否破净作为支撑公司股价上涨的理由,但净资产无法支撑其股价,本身就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的悲观,以及资产可能减值的预期。

    原因三:回馈机制不完善

    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馈机制尚不完善,造成大部分投资者热衷的是股价短期涨跌,而非长期价值的实现。

    海外的情况恰恰相反,2002年,彭明盛担任IBMCEO以来,市值2100亿美元的IBM已经斥资超过1000亿美元进行股票派息或股票回购。这对A股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在巴菲特购买IBM股票前,彭明盛曾表示计划在2015年之前斥资50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以实现到2015年运营利润达到至少每股20美元目标。

    而A股市场上,即使有一些上市公司愿意进行高分红高派现,也常常因为自身经营或未来融资等原因,高派现不具有持续性,甚至出现有时候为某种目的多年不分红后忽然一次性高派现、其后又继续当铁公鸡的情况。如2011年中期,西南证券(600369,收盘价8.68元)每10股派息5.5元,但当期公司每股收益仅为0.14元;而在2010年8月,公司实行了定向增发方案,受益最大的却是参与定增的股东。

    还有一些高分红的公司,则又会因为股性不活等因素而受到投资者冷对。如宁沪高速(600377,收盘价4.83元)每年分红比例都非常高,2011年度的分红方案均为10派3.6元,以其派息日2012年7月10日收盘价5.27元估算,股息率达到6.83%,远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今年以来宁沪高速跌幅近10%,抑制了股东长期持股的积极性。因此回购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更容易被看作短期利好,而像巴菲特那样,期待回购期间IBM股价下跌,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倡导下,今年上市公司纷纷制定了未来股东的回报计划,要提升投资者的回报,并引导价值投资理念形成。只是巴菲特花了整整四十余年的时间才让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所以,对A股市场来说这同样需要时间。这不但需要监管层努力,而最根本的是,如果A股市场能出现类似IBM这样的上市公司,那么一定是A股投资者的福音。

H. 股票的增持回购是什么意思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增持:证券业中的一句行话,顾名思义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仓。无论是对股票、期货、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加买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说你原有了一定的仓位,再添加买入就是增持——加仓。

I. 宝钢首次股票回购是哪一年

宝钢股份(600019)今日公告,公司于9月21日首次实施了回购,公司首次回购股数量为1489.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9%,购买的最高价为4.65元/股,最低价为4.62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6908.7万元(含佣金)。
这是宝钢股份有史以来第一次回购股权。自从今年8月28日宝钢股份在公布半年报同时表示拟以不超过每股5元回购公司股份后,市场就掀起了A股破净公司回购的大讨论。
9月17日,宝钢股份回购议案在股东大会得到99.96%的赞成票通过。宝钢股份9月21日发布了回购公告书,就在发布当日,宝钢股份开始了二级市场回购。
回购首日,宝钢股份股价上涨1.08%,就在其8月份公布回购计划后,宝钢股份股价就开始止跌回升,股价累计上升13.66%。由于宝钢股份公布将以不超过5元/股回购不超过50亿元,目前宝钢股份股价还在可增持范围内,而公司50亿元弹药也只用去不到1.4%。

J. 宝钢股份的投资分析

2010 年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8.12 亿元,同比增长49.6%;营业利润107 亿元,同比增长1310.9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0.5 亿元,同比增长1103.39%。实现每股收益0.46元,第二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2 亿元,单季的每股收益为0.235 元,好于预期。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0%-160%,经计算为88.9-96.3亿元,合每股收益0.51-0.55 元,即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05至0.09 元。
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坯材1247.7 万吨,同比增长23.24%。
冷轧汽车板产销两旺,实现销量235 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8.4%。
钢铁产品中冷轧贡献69%的毛利。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76%,同比上升9.7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77%,同比下降1.67 个百分点。单季来看,公司今年1、2 季度的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5.3%、14.3%,2 季度环比下降1 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冷轧板毛利率为28.18%,同比上升21.37个百分点,吨钢毛利达1798 元,在钢铁类产品中的毛利贡献达到69%,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强、上升幅度最大的产品。
热轧板毛利率为21.67%,同比上升15.64 个百分点,吨钢毛利也有945 元。宽厚板和特钢依然亏损,毛利率分别为-3.72%和-7.69%,其中特钢实现大幅减亏;钢管和不锈钢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分别下降12 和2.5 个百分点,至4.4%、0.57%。
三季度受制成本上升、钢价下跌之困。受现货价格下跌影响,公司在7、8 月份连续两个月下调出厂价格,9 月份价格政策以稳定为主,但优惠减少,主力产品普冷和热轧优惠均由300元/吨降为150 元/吨。总体来讲,三季度公司出厂价环比大幅回落。成本方面,三季度日韩长协矿价格为147 美元/吨,环比上升16.7%,价格下跌而成本上涨导致公司三季度业绩回落。随着钢价的震荡回升,预计四季度业绩环比有所改善。
汽车板、家电板需求仍有保障。虽然近期汽车、家电行业销售增速有所下滑,但销量仍然维持高位,公司汽车板、家电板需求仍有保障。另外,从长期趋势来讲,汽车、家电行业是中国消费升级的重要受益者,成长性依然看好,公司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可以继续受益该市场规模的扩大,不必对该业务过于悲观。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 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8 元、0.84 元、0.94元,按照8 月27 日6.32 元的收盘价计算,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9 倍、9.3 倍,PB 为1.1 倍,我们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风险方面建议关注:钢价、镍价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热点内容
foflof是什么基金 发布:2025-08-15 23:06:22 浏览:118
金融风险临近怎么办 发布:2025-08-15 22:55:45 浏览:968
货币赎回额度怎么处理 发布:2025-08-15 22:39:04 浏览:823
新郑企业股权怎么评估 发布:2025-08-15 22:33:27 浏览:628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怎么划分 发布:2025-08-15 22:28:31 浏览:179
个人转让股权怎么计算资产负债表 发布:2025-08-15 22:22:26 浏览:522
招联金融借二千一年利息是多少 发布:2025-08-15 22:14:32 浏览:174
五月份的股市怎么样 发布:2025-08-15 22:03:42 浏览:341
货币云钱包里的钱怎么提现 发布:2025-08-15 21:40:41 浏览:828
a股一共多少只股票退市 发布:2025-08-15 20:52:36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