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中国股票抵消泡沫

中国股票抵消泡沫

发布时间: 2021-05-03 02:01:16

⑴ 中国的股市存在泡沫危险吗政府改采取哪些措施

我的空间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利用艾略特波浪理论分析当前股指2007-06-13 19:52艾略特波浪理论作为技术分析的经典工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无法很好的掌握它。由于理论本身是一个定性的分析工具,很多条件和结论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即使今日我使用该工具分析当前股指,然其分析结论是否反映实际情况,仍然有待市场的考验。

如果单纯考虑所谓的“五升三落”,可能我们还处于第3浪的漫长涨势之中。并且考虑到诸多经济利好因素,以及持续高涨的市场情绪,这个第3浪可能还会出现常见的“延长波浪”。据此分析,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我们的股指还会出现第5浪的增长,届时,即使突破6000点也不足为奇。

又如果我们从整个股市的具体现象来分析,我们会明显发现很多第5浪的征兆。二三类股票一度成为市场主导力量,其涨幅大于一类股。“鸡犬升天”的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股市已经后继乏力,其上涨意愿方已经黔驴技穷。假设我们确系处于第5浪,我们的第5浪还能持续多久呢?

市场依旧歌舞升平,惨痛的记忆仿佛已消逝无迹。回顾6月1日至4日的恐慌,我们不难发现,4300点可能是政府的一个敏感点,而等到我们再次接近或者逾越这个敏感点的时候,政府会否出台相应调控措施?即使4300甚至于4500点置之不理,那么4800点,5000点呢?因为从目前的形势看来,只要没有太坏的消息,5000点会很快到来。6月份的CPI高达3.4,连续三个月的通涨警告,会否让央行实施加息呢?一切都似乎未知,一切又似乎早已暗示。

政府的良好愿景是股指能在4000到4500点持续徘徊,反反复复,慢慢腾腾的徘徊个大半年。等到一系列压力释放之后,再来上新一轮的利好牛市。然而,世间事十有八九不如意,诸多缺乏风险意识和股市知识的中小投资者,以及不可掌控的市场情绪走向可能使得政府的一系列如意算盘落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中国股市你何去何从,我们继续观望。

⑵ 目前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吗

在股市中,有泡沫是很正常的,水开了也会有泡沫呢,水不喝了吗。关键是泡沫是否过大,或恶意人为所至。这就是上面几位所说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非人为因素一般是正常的,股市在运行中,牵涉到上市公司的业绩,股民们的利益,股价会不停地震动,泡沫也会不停产生。如泡沫过大,政府出台几个政策,会有效抑制或消除。但如果是人为所至,某些大机构大主力凭借雄厚的资金,肆意兴风作浪,那要依靠政府强手出击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小散户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过贪不过惧,保持良好心态,在股市中博击,想必赚钱胜率会大一点的。

⑶ 中国股市现在有泡沫的成分吗

可以肯定的说,不仅有而且很严重。比如那些垃圾股,题材股,股价被炒到天上去了,这不正是所谓的泡沫吗?
求采纳

股票市场的供方和需方有哪些当中国股市出现泡沫时,政府如何调节供需双方消除泡沫

供方是上市公司,需方为股民,当泡沫出现的时候,政府不会调节,只会有更多的垃圾国有企业高溢价发行新股,无论什么时候,都在这么做,只不过是发不发的出去的问题罢了,政府不会为了消除泡沫而消除泡沫,从来都是眼红而已

⑸ 如何应对股市泡沫问题

股市不存在泡沫。股票的价值原则上与本身价值有关,其实关系不大,在国内的股票市场,股票的价格决定于庄家的态度。
其中有一个道理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上持有的股票总是不涨,因为股票在你手上,而不是在庄家手上。没持有的股票狂涨,大家都没有,股票自然在庄家手上,庄家手上的股票不涨他拿着干什么!

⑹ 股票泡沫很大后一般多久才可以正常化

1、股票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也就是说影响因素太多了,所以用科学的办法没有办法估计,只能用预测趋势的办法来估计,而且股票买的就是预期,买的就是企业的未来,这个是股票估值的基础。
2、在市场经济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意思是说泡沫只有破灭了才知道是泡沫,在破灭之前,没有知道他是不是泡沫,这个是对股票很金典的阐述,你仔细琢磨一下。还有一句话就是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不要轻易的对泡沫定义,也许你认为他是泡沫,明天在美国有一个公司叫facebook要首发上市,市场估值是超过1000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6300亿,这个公司你觉得贵不贵?
3、买股票要根据自己能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就选择什么样的股票,不要被股票所困惑。
4、中国股市2008年泡沫破裂了,到现在都没有正常,已经4个年头了。
5、美国1999年股市泡沫,现在回头看其实也不是泡沫,因为从更长远的区间看,他只是回调。
6、最后给你说一句,如果公司的质地不错,其实不存在泡沫。如果公司的质地不好,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是垃圾。

⑺ 股市泡沫破灭后的中国存在吗

肯能不是很大的问题,应为中国股票和房地产泡沫爆破的时间相差的时间太远了,股票的泡沫都爆破了很多年了(07年)。可能也是中国政府的功劳,把房地产泡沫拖到现在才捅破。

⑻ 中国股市泡沫何时破灭

这种事情天知道!中国股市这20年来最常见的就是泡沫,年年有人喊泡沫破灭,年年的价格都比国外的股票高。到底这种状态是怎么形成的,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就我本人的感觉看,在目前这种滞胀环境下,中国股票的泡沫破灭不太可能采用剧烈的方式,很可能是一个长期的、磨死人的横盘震荡方式,震荡到公司的利润追上价格为止,时间长的超过您的忍耐极限。这样,泡沫不就自动破灭了吗?这种磨人的行情对我们来说简直有种和僵尸同眠的感觉,沉闷,乏味。“闷”这个字很可能就是中国股市的写照。

⑼ 除了市盈率外,怎样从其他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分析股市泡沫

目前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吗
1.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
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个股市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资价值,还有如下指标。
(1) 红利支撑股价水平。有人举香港上市的汇丰控股和长江实业的例子,认为没有泡沫的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分红、净资产支撑的。然而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股市中只是特例,特大型公司的股票,成长性较差,炒作困难,分红或每股净资产确定了它的大致价格下限。
(2) 平均股价。2001年6月14日沪深市场(剔除了PT股)1089只A股平均价格16.91元,至2002年1月10日,沪深市场1121只A股平均价格为11.51元,有研究人员撰文认为,股票平均价格可以评估市场的投资价值或风险水平。平均股价在15元以上,风险很大,平均股价在10元以下,风险较小。这种经验规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平均股价指标的缺陷仍然存在,价格高低不能作为股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送股、转增股、配股、股票拆细时平均股价发生跳跃,但股票的内在价值没有相应变化;平均股价没有考虑实质经济,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时,合理的平均股价水平自然不应相同。
(3) 平均市销率。西方有些学者(肯尼斯.L.费希尔,1984)就提出市销率(PSR,price sales ratio)的概念,即每股市场价格除以每股销售收入。由于销售收入的波动性要比净利润的波动性小得多,所以市销率比较稳定。而且,一股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计算平均市销率时,几乎不需要剔除上市公司,可以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保证了计算的客观性。费希尔对美国股市一百多年数据的检验表明,根据市销率判断个股和大盘,投资效果比市盈率好。在费希尔看来,用市盈率定价是很不科学的,“市盈率10倍太高,1000倍却太低”。([ 美]肯尼斯.L.费希尔,2000)
(4) 平均市净率(托宾q).与费希尔不同,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史密瑟斯等(Andrew Smithers etc.,2001)偏爱平均市净率指标,也叫托宾q指标(q ratio)。史密瑟斯认为,q值就像弹簧,将股市拉向它的内在价值位置。他还认为,q值和平均市盈率指标大多数时候朝着相同的方向运动,但平均市盈率偶尔会给出灾难性的价值数据。有一个事例显示了托宾q的威力,2000年初史密瑟斯等出版的《华尔街价值投资》一书根据托宾q建议人们要抛空股票。
(5) 市场成本。市场成本(AMC®,Average Market Cost), 也叫平均持筹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持有某只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成本在数值上恰好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
用市场成本指标来衡量股市的投资价值,几乎具有以上几个指标的所有优点而没有它们的不足。市场成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衡量个股的投资价值,如果市价远高于市场成本,这种股票跳水只是迟早的事,反之,这种股票则值得关注。
市场成本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市场或不同的市场,都具有解释力。NASDAQ指数涨得太高,就必然会跌回它的平均成本位置(这是资金堆积的地方),但到了平均成本线上就会获得较强的支撑,并不因为它的市盈率水平是100多倍(参见附表)而还含有多少泡沫。目前上证指数的市场成本为1509.258点,根据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如果跌破这一点,并不是股市没有投资价值,而主要是投资者没有信心。
2. 几个悖论
(1) 经济高成长与上市公司质量差。前一段时间,证券市场上一片打假之声。很多投资者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好的不能相信,业绩差的也有操纵盈利的嫌疑。我就不理解,中国的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计师事务所、交易所、证监会、新闻媒体等等层层监督,难道做假会比非上市公司厉害,难道中国上市公司的成长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的证券市场是转轨经济中的证券市场,不能拿理想的完美的目标来裁剪。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的信心,难道证券市场的发展就不需要投资者的信心?
(2) 中国证券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与证券市场问题成堆。客观地讲,证券市场是中国市场体系比较公开、比较透明的市场,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场之一。但给人的印象却是中国证券问题成堆,必须来一次伤筋动骨的调整,甚至推倒重来。这将把中国证券市场引向何方?
(3) 按现金流量贴现计算未必有投资价值,但外资收购意愿强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并不完全是按购买力平价确定的,而按现行的汇率计算,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有很强的购买力。这导致在国内投资者看来很贵的股权,在境外投资者未必这么看。2001年11月23日新华社深圳又传出消息,美国艾默生公司花7.5亿美元收购华为技术公司下属的深圳市安圣电气公司全部股权。安圣电气尚且如此,大唐电信、中兴通讯(2002年1月9日总市值分别为9.57亿美元、12.44亿美元)难道市场价格很高,对外资没有吸引力吗?不要以为中国的企业不值钱,有些东西并不反映在会计报表里。当然,A股价格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现象,但不是平均市盈率畸高。
(4) 11年指数涨了15倍,但投资者整体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并不高。指数有时会误导决策。乍看来,沪市11年涨了15倍,上证指数年增长率达27.9%,非常之快了,股市里肯定积累了大量的泡沫。但细心的人应该发现,在1994年8月以前,市场容量很小,股指大起大落,而这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却将上证指数市场成本抬高到757.519点。实际上,1994年8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平均持筹成本1509.155点)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为9.74%,考虑到交易费用(含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中国的交易费用率较高,投资者的换手率也较高,所以总的交易费用数额可观),中国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
从长期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其股价指数总是在不断上涨,原因在于经济在增长、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总额在增长、市场成本曲线也在逐步抬高。长期来看指数总是上升的,不能看指数涨了多高就据此判断股票市场是否不正常。
(5) 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场上股价及其表现截然不同。有人喜欢将中石化在香港、纽约和上海市场的不同价格来说明中国市场里存在大量泡沫。这种比较是非常片面的。众所周知,由于市场割裂,国内投资者到香港市场上购买股票受到限制,两个市场上股票的供需关系完全不一样,由此导致价格出现很大差别是很自然的。如果两个市场是自由流动的,价格自然会相互接轨。另一方面,即使两个市场自由流动了,也不能认为A股股价就一定要以香港股价为标准与之接轨。价格将根据新的市场供需关系重新决定。

热点内容
游资龙飞虎怎么炒股 发布:2025-09-10 03:52:00 浏览:391
实体企业如何做股权激励 发布:2025-09-10 03:24:45 浏览:825
欧洲联盟用什么货币 发布:2025-09-10 03:06:23 浏览:449
在股市里哪些是国家基金 发布:2025-09-10 02:59:25 浏览:430
还没有公司怎么分配股权转让协议 发布:2025-09-10 02:58:47 浏览:783
为什么股票退市会不值钱 发布:2025-09-10 02:38:53 浏览:816
图形突破怎么炒股 发布:2025-09-10 02:08:44 浏览:922
年末股市总结怎么写 发布:2025-09-10 02:07:17 浏览:857
八十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发布:2025-09-10 01:59:24 浏览:384
香港期货亏损怎么解决 发布:2025-09-10 01:50:41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