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导磁悬浮列车股票
① 与磁悬浮列车有关的企业股票
中国中铁和中铁二局等都是相关的,还有部分零件提供商。
② 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磁悬浮列车有什么区别
悬浮系统:目前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图4给出了两种系统的结构差别。
电磁悬浮系统(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在机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吸引产生悬浮。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吸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将列车浮起。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电力悬浮系统(EDS)将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流。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EDS系统在低温超导技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所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磁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线圈构成,它不仅电流阻力为零,而且可以传导普通导线根本无法比拟的强大电流,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制成体积小功率强大的电磁铁。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车辆上装有车载超导磁体并构成感应动力集成设备,而列车的驱动绕组和悬浮导向绕组均安装在地面导轨两侧,车辆上的感应动力集成设备由动力集成绕组、感应动力集成超导磁铁和悬浮导向超导磁铁三部分组成。当向轨道两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与车辆速度频率相一致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会产生一个移动的电磁场,因而在列车导轨上产生磁波,这时列车上的车载超导磁体就会受到一个与移动磁场相同步的推力,正是这种推力推动列车前进。其原理就像冲浪运动一样,冲浪者是站在波浪的顶峰并由波浪推动他快速前进的。与冲浪者所面对的难题相同,超导磁悬浮列车要处理的也是如何才能准确地驾驭在移动电磁波的顶峰运动的问题。为此,在地面导轨上安装有探测车辆位置的高精度仪器,根据探测仪传来的信息调整三相交流电的供流方式,精确地控制电磁波形以使列车能良好地运行。
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做直线运动。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来。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了。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极线圈了,反之亦然。这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根据车速,通过电能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推进系统可以分为两种。“长固定片”推进系统使用缠绕在导轨上的线性电动机作为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动力部分。由于高的导轨的花费而成本昂贵。而“短固定片”推进系统使用缠绕在被动的轨道上的线性感应电动机(LIM)。虽然短固定片系统减少了导轨的花费,但由于LIM过于沉重而减少了列成的有效负载能力,导致了比长固定片系统的高的运营成本和低的潜在收入。而采用非磁力性质的能量系统,也会导致机车重量的增加,降低运营效率。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磁铁。
③ 磁悬浮列车概念股有哪些
磁悬浮列车概念股(相关个股)
宁波韵升:
中科三环:
金自天正:
金通灵
申通地铁
④ 中国现在有哪些磁悬浮列车
目前只有两条,也是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8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专线全长29.863公里,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
2014年5月16日,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长沙磁浮工程正式开工。线路2016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这种先进轨道交通运营技术的国家。
(4)中国超导磁悬浮列车股票扩展阅读:
一、磁悬浮列车简介: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20 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中国:
1)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2015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跑。
2)2016年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该线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2018年6月,我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
二、发展现状:
目前 ,在世界上对磁悬浮列车进行过研究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前苏联和中国。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放弃了研究计划 ,但美国最近又开始了研究计划。英国从 1973 年才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 ,却是最早将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之一。
1984年4月 ,从伯明翰机场到火车站之间600m长的磁悬浮运输系统正式运营 ,旅客乘坐磁悬浮列车从机场到火车站仅需90s。但1995年 ,在运行了11年之后 ,被停止运营,目前对磁悬浮列车研究最为成熟的是德国和日本。
参考资料:网络磁悬浮列车
⑤ 人工智能和高铁磁悬浮股票
“动车组”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动车组是按动力分布方式而命名的,其实就是动力分散式列车。 动力集中式列车的牵引力是机头产生,动力集中于一侧。具有牵引力的动车与无动力的拖车再加上机头,三者组合称为动车的组合,简称动车组。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 高铁:就是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二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二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磁悬浮:其实是高铁的一个类型。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一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⑥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投资是多少
磁悬浮列车虽然具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真正投入商业运营。尽管日本和德国已经有了实验路线,尽管2005年上海浦东机场到市区30公里长的线路将投入正式运营,但磁悬浮列车要想如同现今的普通轮轨式铁路那般,成为民众日常交通工具,似乎还遥遥无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是安全方面。由于磁悬浮系统必须辅之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因此在断电情况下列车的安全就不能不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在高速状态下运行时,列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需要长期的实际检验。还有,则是建造时的技术难题。由于列车在运行时需要以特定高度悬浮,因此对线路的平整度、路基下沉量等的要求都很高。而且,如何避免强磁场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也一定要考虑到。
参加修建上海磁悬浮快速列车的电力专家介绍,敷设在磁浮工程全线的电缆,是德国进口的一种普通铝芯制高压电缆,受电后将产生20KV高压。专家提醒有关部门,要注意工程沿线周围施工安全,并加强对沿线电缆的保护力度,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即便有解决以上技术难题的手段,但是又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钱。上海段约30公里的线路设计投资为380亿元人民币,而德国的两条线路,一条36.8公里长,将耗资约16亿欧元;另一条长度78.9公里,则将耗资32亿欧元(1欧元约等于10元人民币)。实际施工中,根据地形、路面及设计运送能力的不同,当然造价也会相差较大。但无论如何,一公里的路线至少需要3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也就是说,1厘米线路就得花上3000元!
⑦ 如今世界上哪几个国家有超导磁悬浮列车
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人们最早想到的超导技术应用。20多年前人们就设想利用超导技术制造悬浮列车,实现铁路运输的高速化。现在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都已制造成功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超导悬浮列车,这种列车悬浮在超导“磁垫”路基上,时速高达400km—500km,如从北京到上海只要3个多小时。
⑧ 中国现在的磁悬浮列车所有技术能做到国产化
应该可以了,不然也不会出口了……
⑨ 中国研制时速1000公里磁悬浮列车首席科学家是谁
最佳答案昨日,我国首辆自行研制的“中华01号”暗轨磁悬浮技术验证车在大连伯顿电机公司车间内的一条轨道上,行驶了具有历史意义的56米。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现场说,真正投入运营时,此车的轨道将铺设在绿色草坪之下,称为“暗轨”,从地面上看过去就好像车在草地上飞一样,如果推广开来,大连就可以率先进入绿色交通时代。记者昨日有幸成为“中华01号”的第一批乘客,人坐在车上,会产生一种车正悬在空中,与地面没有摩擦的“轻松感”,而且也没有任何噪音。司机的操作室非常简单,只有一把椅子加一台电脑,司机师傅介绍说,磁悬浮列车对司机的技术要求很低,只要会操作电脑就可以。据大连市永磁悬浮课题组介绍,“中华01号”磁悬浮技术验证车车长10.3米,宽3.12米,高2.86米,设计载客32人,是专为市区公交运输设计的,最高时速限制在110公里以下。“中华01号”磁悬浮耗能几乎为零,其净悬浮力可达4吨/米,运输能力相当于现行火车,而且采用车与路一体化结构设计,安全性大大提高。它的暗轨磁悬浮路段每公里造价仅为50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外的1/6,列车运行成本低于现行火车,是运行成本最低的磁悬浮。“中华01号”是于9月29日在大连研制成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闻孙说,磁悬浮列车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德国、日本在进行研制,由于造价高、悬浮力小等原因至今未能推广开来。大连磁悬浮项目课题组经过16年的努力,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补偿式悬浮技术,它所采用的永磁材料由稀土资源合成,而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第一大国,储量占全世界85%。该技术与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电磁吸式悬浮技术、日本为代表的超导电动悬浮技术相比,具有造价低、悬浮力大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据悉,大连将建一条长1.5公里的磁悬浮试验线路用于旅游观光。据《大连晚报》大连年内建"中国动力"磁浮3公里磁浮线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晨报探访大连永磁悬浮课题组------------------------------------------不同于上海,大连磁浮“悬空飞行”在大连磁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珣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笔者来到大连磁谷科技公司实验车间。这是一个较为空旷的厂房,摆放着几列装置以及两条已经研制成功的永磁悬浮列车实验线。这个车间里最为抢眼的,就是悬挂在约40米轨道上的“中华06号”轻型吊轨磁悬浮技术验证列车。与上海的磁浮列车不同,大连的磁悬浮试验列车完全悬挂在半空中。在工作人员的许可下,笔者登上了这辆“悬空”的永磁悬浮列车感受一番。短短的40米距离,笔者还未能体会到那种奔驰如飞的感觉,刚刚加速就已经到达了终点,但是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和安静却令人印象深刻。这节外形奇特的磁悬浮列车共设有10个乘客座位,虽然还只是一节技术验证列车,但是其内里的装饰与设施却尽显现代化。苏珣告诉笔者,“中华06号”的所有设施配件都是由当地制造的,采用吊轨的形式还能够节约地面的土地资源。“列车吊在半空中行驶,轨道的上面和下面都可以利用起来,作为其它的交通线路。”“中华06号”旁边的一条轨道上,还有一节能容纳30人的大型游览永磁悬浮列车。在旁边的一个大厅内,有数件磁谷科技的技术装置,其中就包括最近公布的永磁悬浮列车的“心脏”———磁动机。苏珣详细地为笔者讲解了磁动机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还当场开启了105牛顿和1500牛顿的两台磁动机,在磁能的作用下,相互间隔的“磁轮”开始高速转动,但产生的音量却微乎其微。最高时速536公里,稳定悬浮不耗电2004年10月,“中华01号”暗轨磁悬浮技术验证列车开始首次运行,标志着中国永磁悬浮列车在大连诞生。时隔两年,大连磁谷科技于今年6月中旬宣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动机技术已经研发成功,最高可驱动达536公里/小时的速度,大连还将在年内建设一条3公里长的永磁悬浮线路……“永磁悬浮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不用耗费电能就可以实现稳定的悬浮。”苏珣向笔者解释说,德国的常导磁悬浮和日本的超导磁悬浮技术,都是利用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磁能来实现悬浮的,相比之下永磁悬浮技术既节省了能源又节省了成本。“永磁悬浮技术有五个优点:节能、环保、造价低、运营成本低、承载能力大。”苏珣告诉笔者,这些看似简单的技术特点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才达到实际运用效果的。“我们目前的技术,净悬浮力已经达到4吨/米,承载能力相当于现在的火车;永磁悬浮列车复线每公里建设费造价在0.8亿-2亿元人民币,也远低于国外。”苏珣还透露,大连磁谷将于年内建设一条3公里长的磁悬浮线路。“我们初步设想将它建在海边或公园等游人众多的地方,以便让的人来感受它,同时也让市场来考验它。”最初的爱好,让他耗费了18年李岭群回忆起永磁悬浮研发的前尘往事感慨万千。1988年,为了以后能不再坐数十个小时的火车往返于新疆和北京之间,大连磁谷科技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李岭群开始研究磁悬浮。“1988年就立项了,最初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爱好,根本没想到会发展到今天。”李岭群原本是搞地质研究的,一个美好的梦想加上他对磁能的浓厚兴趣,让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在永磁悬浮这条路上一走就是18年。永磁悬浮课题组之前在新疆搞了15年的研发,而资金的缺乏和工业技术手段的落后使他们的研究一再受阻。李岭群在1997年才第一次看到关于德日磁悬浮技术的系统资料。“我们对国外技术的了解不多,又在研究一个全新的系统,很多东西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2003年课题组搬到大连之后,我们的技术研究开始集中在短时间内由科技理论成果向实用技术转化。”李岭群说,在大连市政府的扶持和东北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持下,他们的研究进展很快。要改变人们生活,还有很长的路“现在我们的永磁悬浮技术已经成熟,大连已经走到了让技术迈向产品化的这一步,但离大规模改变老百姓生活的那一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岭群说。在大连磁谷公布技术成果之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与国外技术相比谁更好”等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核心技术’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不同的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核心技术’,不能用别人的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成果。”李岭群表示,在上海运行的采用德国技术的磁浮列车,其核心技术主要是导向、牵引及其控制技术,这与大连永磁悬浮以磁动机和永磁补偿系统为核心是有很大区别的。“一项新生的事物,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才算是成功的,未必非要把别人比下去才叫好东西。”李岭群说,上海的磁浮列车采用的是德国常导磁悬浮技术,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商业化运营之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有目共睹的,这项技术的成熟性他非常认同。目前国内从事磁悬浮列车研究的还有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还有些个人或团体也都提出过一些颇有价值的方案,为什么不能将各地的磁浮研究力量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研究中心呢?李岭群说:“将一些研究阶段、研究方向甚至研究基础都不同的人硬扭在一起,是很难搞出技术成果的,而通过‘论坛’的方式加强沟通是可行的。”单靠国内技术,还无法建成磁浮交通线国防科技大学磁悬浮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常文森是中国磁悬浮列车研究的先驱者,在谈到目前国内磁悬浮列车的研究现状时,常文森表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磁悬浮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是把它应用在列车这种交通工具上,是要慎之又慎的。”常文森告诉笔者,一条成熟的磁悬浮交通线路,必须把系统维护、设备生产等问题全部考虑在内,确保万无一失后才能真正用于交通运输。“事实上,我们拥有不少的磁悬浮自主知识产权,但要系统的将这些技术运用于城市交通,还有很大距离。”“一条能作为城市交通使用的磁悬浮线路,不可能只有几公里长。线路长了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技术难度也会相应增多。”常文森向笔者介绍说,以后高速磁悬浮将成为我国磁悬浮建设的一种主导模式,相对而言低速磁悬浮的市场面较窄。“上海目前运营的这条磁悬浮线路,有很多设备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但是现在单纯依靠我们的技术,还不可能建成一条高速又稳定的磁悬浮交通线路。”常文森作为科技部磁悬浮专家组成员,曾参与过2004年对大连永磁悬浮技术的鉴定,对于大连将要建设一条3公里磁悬浮线路的做法,他表示认同。“3公里的线路如果用于旅游的话,其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都会得到体现。”[永磁悬浮答疑]问:永磁长期使用会不会存在消磁的现象?李岭群:永磁采用的磁铁是经过处理的,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可能出现消磁现象,而在实际运行中不会出现消磁所需的条件。我们采用的永磁是从厂家处购买,出厂前必须是达到国家标准的。问:永磁悬浮列车轨道在安装维修时不能使用铁磁性的工具吗?李岭群:对。因为永磁会对含铁的物质产生很大吸力,所以在安装、维修时我们都使用非铁磁性的工具,例如铜扳手等等。问:永磁是否会吸附空气或环境中的铁质垃圾?这会不会造成安全隐患?李岭群:任何交通工具遭到破坏的话,都会有危险。我们已经有成熟的排障系统来清除垃圾。另外由于采用车轨一体化镶嵌结构,即便出现意外也不会造成脱轨,安全性因此大大提高。问:日后永磁悬浮列车的票价会不会比现有的磁悬浮便宜?李岭群:票价是依照建造、维护检修、运营等方面的成本来决定的,而永磁悬浮在这些方面的成本要比常导、超导磁悬浮系统低,所以票价应该也较低。问:工作人员常年在高强度的磁场环境下工作,会不会对身体有所损害?李岭群:永磁体表面磁场强度在1.5T(特斯拉)以下,经闭磁处理后,漏磁很少,距磁体200mm处就与大地磁场强度相当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与永磁场打了快20年的交道,还没人因此而感到不适过。/s?wd=%B4%C5%D0%FC%B8%A1+%B4%F3%C1%AC&cl=3参考资料:网络
⑩ 沪杭磁悬浮列车的受益股有哪些
宁波韵升 申通地铁 隧道股份 等!!
其中受益最高的就是宁波韵升和 隧道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