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控的股票行情
① 中国金控(00875)暴跌 怎么没人想起这些
这个也只是听说过,据说他们是家集大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等于一体的创新型综合金//融服//务机//构。
② 中国金控港股为什么暴跌
海螺水泥的港股因为整个水泥版块被基金洗仓而暴跌,还有,海螺水泥的港股不叫海螺水泥,叫安徽海螺水泥
③ 中国未来的股市行情到底怎样
我想大家更多是关注今年下半年,一直到09年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我觉得今年这半年除了奥运之前可能会有的一轮反弹行情之外,中国的股市还是会呈现一种阴跌的状态。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讲没有太多希望,因为即使这次反弹行情虽然大势会涨,但是个股的分化肯定会非常的严重。
大多数的投资者不太可能抓的住这个机会,甚至还有很多投资者在追涨过程中犯下错误,最后就会造成我在博客当中说到的那句话,看着别人数票子,自己还不能解套子。
当然这只是半年对于投资来讲是很短的期限,我现在还是认为09年开始,才是中国的A股市场十年牛市的开始
06—07年就像很多新兴国家股市的发展初级阶段一样,是一轮投机性强的阶段。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阶段,这样的涨幅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难以为继的。真正的牛市,随便说一句,为什么人们形容长时间的上涨叫牛市,而不是说狼市或者是虎市,或者是豹市等等,就是因为牛走的是很缓慢的。所以真正长期的上涨也一定是稳定而缓慢的上涨。
只有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之下,才能够让坚持价值投资的,坚持长期投资的投资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任何真正的市场,尤其是容量很大的市场,都不属于投机课。(张东旭)
④ 现在中国股市的行情怎么样哦
如果你想炒股的话,可以先去证券公司开立证券账户,要亲自去,带着身份证就可以了,开户是免费的。也可以在网上开户,准备好身份证,手机,电脑(连网,有麦克风和摄像头),然后到证券公司官网,找到网上开户的连接,按提示操作就可以了。之后就可以投资国内的A股,具体情况可以去证券公司营业部了解一下手续,就不细说了。建议花费2-3个月去游侠股市或股神在线模拟炒股,多练习,坚持下去就会见成效。学开车肯定要去驾校,但炒股很少有人去培训,去做模拟练习。这是新手亏损的主要原因。多做模拟练习,可以减低进入实盘操作后发生亏损的概率。至于如何炒股,那就见仁见智了,简单讲可以分为投资和投机两种,所谓投资就是买了一只股票后长期持有,即俗称的价值投资,一般在一年以上。对散户来说这种投资方式比较少,持股时间较长的散户基本上都是被套了,不然很少会持有一年以上。散户做的都是投机,追涨杀跌等等,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是要适合你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股票难有稳定的收益,因此也就谈不上是一种价值增值的手段,充其量就比赌博好一点,你赢的概率有一半。因此,如果你不了解经济、不了解股票的话,慎入股市。
⑤ 金融股票行情:金融股票有哪些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⑥ 又一港股断崖式暴跌,半小时跌80% 中国金控怎么了
30分钟暴跌80%,另一个“辉山乳业”?
媒体报道:持有公司5.23%的第二大股东遭遇股权质押爆仓所致。
香港明报报道,前日股价一度急泻逾80%的细价股中国金控,据媒体报道称,「元凶」原来是持股约5%的第三大股东朱远标,分别抵押予长江证券及首控证券的股票,因在港被追收约千万元按金,惟未能调钱到境外,触发券商斩仓。有业界人士认为,现时不少细价股股东为内地投资者,相信仍可透过地下钱庄等网络汇款,估计因资本管制出现大量被斩仓个案机会不大。
朱达标分别将2.7亿及0.9亿股股权质押于长江证券和首控证券,周二长江先斩仓,其后首控跟随。朱达标表示收到长江电话催缴保证金约995万元,首控则要求补交300万元,但朱称因为境外资金不足,境内资金又受外汇管制无法短时间内汇出,远水不能救近火下,券商早上10时通知朱‘开刀’斩仓,股价随即暴跌80%,收报0.052元,跌近57%。
侨丰证券业务发展董事连敬函表示,近年入股「三四五线股」都是大陆投资者,「香港的庄家愈来愈少」,故类似的情况将来也可能会再出现,但他并不认为资本管制会导致股东无法及时汇钱。他直指股东解释是借口,认为这类公司的股东可以各种渠道汇钱出境,包括地下钱庄、外保内贷等,短时间内可以调钱,「如果连地下钱庄也不汇钱,则有可能他本身有问题」。
财通香港 “威新供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