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股票宏观经济分析
① 一个股票的数模问题,急需答案!!!!!!!!!!!
我不必算这种的。真枪实弹去买卖会
② 帮忙写一份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600005:武钢股份
1.公司基本面以及经营状态
武钢作为中国三大钢铁龙头之一,其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冶金产品及副产品、钢铁延伸产品的制造;冶金产品的技术开发。主要从事冷轧薄板(包括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和冷轧硅钢片的生产和销售。
主营业务包括冷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片及彩色涂层板等冷轧板材的生产和销售。其中其拳头产业就是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片及彩色涂层板等冷轧板材的生产和销售。
08年过去的前3个季度,武钢在铁矿石价格上涨,国际经济动荡,钢材价格下跌的种种不利因素之下,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走高端发展业务,成功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其前3个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左右。
|★最新主要指标★ |08-09-30|08-06-30|08-03-31|07-12-31|07-09-30|
|每股收益(元) |0.9150 |0.6270 |0.2610 |0.8320 |0.6370 |
|每股净资产(元) |3.7790 |3.4920 |3.5010 |3.2880 |3.2080 |
公司整体经营面良好,运营稳定。
2.消息面
利好因素:国家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步伐,武钢股份在08年重要的项目就是重组广西钢铁集团,投资建设防城港项目,同时联手平顶山煤炭,通过打开沿海通道,保证成本稳定和储备资源稳定的方式,为今后武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投资2万亿铁路建设,武钢作为中国4大铁路钢轨供应商,将获益匪浅。
不利因素:铁矿石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加大 ;今年4季度,钢铁行业进入萧条,钢铁滞销 。影响公司年终业绩
3.技术面。
今年前期技术面走势分析 :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的K线图来看,武钢股份从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一路走高,创造了历史新高之后出现了回落,在2月底创出短期小高点之后,进入了整体的下降通道。该股从3月跌破60日均线之后,一直处于其压制轨迹下的下探中,虽然该股在4.24日反弹行情中曾经突破60日均线的压力位,但是大盘整体走势依旧偏弱,该股随之再次跌穿60日均线,随之进入了漫长的下跌过程之中。
中国政府今年采取了3次大的就是政策,第一次是4.24日,降低印花税。第二次是9.19日单边征收印花税,第三次就是不久前政府出台10条刺激经济政策。其中3次救市措施,前2次的性质基本一致,主要是直接涉及证券市场;第三次属于救经济,受惠于未来股市的发展。因此这几次救市措施产生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4.24:受到降低印花税的影响,大盘整体出现反弹,该股随大盘而动,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由于随后发生了地震,由于对重建涉及到钢材建设,武钢也经历了一次小的炒作之后,随后进入了漫漫的下跌行情。
第二次9.19:这次救市措施改印花税单边征收,同样刺激了大盘强烈反弹,同时武钢增持本公司股票,受到利好影响,该股也仅仅反弹了2个交易日,随后回落。虽然有利好刺激,但是9月份已经出现了钢铁滞销,钢铁行业困难的局面,对钢铁的后市普遍不看好,正因为如此,十一之后,资金大量抛售钢铁股票,该股一路下跌到最低点4.14元。
第三次,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这对武钢来说,利好的刺激影响远远大于前两次,前两次主要都是随大势,但是这次武钢感受到了真正的实惠。第一,政府在未来投资灾后重建,对钢铁需求大,第二,政府未来投资2万亿在铁路建设上,武钢作为中国四大铁路钢材供应商,将在未来获得相当可观的利益。因此该股从11月3日以来,持续的强烈反弹,并且反弹之后没有出现下跌,而是横盘整理走势,这说明这次救市对武钢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利好,并非前2次那样普遍性的就是措施。因此反弹的走势和幅度都不一样。
从该股走势上可以看出,在经过前2次反弹之后中途经历了3个快速下跌阶段,一个是6月到7月,大盘跌破3000点的时候,一个是8月初奥运行情破灭的时候,另外一个就是9.19反弹之后,由于四季度钢铁板块的整体进入萧条,钢材滞销,该股连续被资金大量抛售,短短6个交易日之内出现了3次跌停,资金大量流出,经过了连续的杀跌之后,该股在10.28日探底企稳,短线资金开始逐步进场操作,形成了目前看到的一轮反弹行情。所以第三次救市民房反映出来和以前不一样
该股目前技术面走势:
1.K线图和VOL能量指标
该股从11月3日发起的一轮行情走势到现在,连续攻克了各条均线的压力位,创出了短期的新高7.05元之后出现了回落走势,能量在前期上扬中逐步放大,但是随着调整到来,能量逐步出现了萎缩。其K线走势上来看,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在短期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只要不破,就可以耐心的持有。该股目前走势有回调结束的迹象,压力位在10日均线附近,后市第二压力位在前期小高点7.05元附近。该股后市只有出现放量突破才能继续看多。
2.KDJ指标
该股短期KDJ指标基本已经探底,J值已经步入超卖区间,有反弹的要求。但是还不能盲目乐观,只有K线和J线反穿D线上行形成金叉,其短期反弹的格局才能确定。
3.MACD指标
该股的MACD指标趋势并不乐观,DIF位于DAE下方运行,短期弱势形态,双线逐步趋向零轴,一旦有效击穿零轴下行。整体格局走弱,空方占优。由于对钢铁行业未来一年预期的悲观,钢铁被抛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综合而言,由于现在经济并未好转,而且钢铁处于整体的调整周期中,该股短线炒作机会还是有的,但是中线不被看好。长期投资没有问题。由于我国钢铁行业未来的趋势就是做大做强,武钢随着防城港项目的建城投产,以及在国内不断的重组兼并趋势,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③ 在我国深沪两市目前上市流通的所有股票当中任选一只作为投资分析对象,写出对该只股票的投资分析报告。
告诉楼主方法好吧?
先打开大盘,比如同花顺软件,然后进入您所选择的股票
然后摁 f10 里面就有您所要的内容
④ 怎样写中国联通5_6月份的股票分析报告
2009-06-08】 公司拥有GSM网络,截至08年底,公司已与6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来访业务,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46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出访业务,GSM交换机容量比上年增长38.1%,GSM基站总数比上年增长35.3%,GSM网络系统接通率由年初的93.33%提高到12月的94.44%;08年实现移动业务收入66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移动用户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MOU)为246.4分钟,移动语音业务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42.3元。09年1月股东大会批准以64.3亿元的价格收购联通集团和网通集团的相关电信业务和资产,分别为,网通集团目前在南方21省、市(区)经营的固网业务和联通集团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经营的本地固话业务及其与业务运营相关的债权和债务;联通集团在天津市拥有的本地固话资产以及经营的本地固话业务及其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网通集团通过其下属子公司在北方10省、市(区)拥有的北方一级干线传输资产以及联通集团持有的联通兴业科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和联通新国信通信三家电信服务子公司100%的股权;还将向联通集团租赁南方21省的固网资产,租赁的初始期限为两年,2009年度的租赁费为20亿元,2010年度的租赁费为22亿元。通过收购联通集团和网通集团的相关电信业务和资产后,公司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 3G时代的直接受益者。联通集团于2009年1月7日获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WCDMA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经工信部批准 ,联通集团授权公司持有的下属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WCDMA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截至2007年底,全球WCDMA用户以接近1.8亿户的数量,占据3G用户总数的70%。09年,公司将牢牢把握3G发展机遇,集中资源,尽快建立公司在3G领域的竞争优势,09年年底前,公司将在全国284个城市提供3G服务;计划三年内联通3G业务用户占市场总额20%,并取得整体市场占有率的三分一,预计到2011年2G+3G人口覆盖率达96%。 二级市场上, 该股自去年11月份探明阶段性底部后,股价维持反复箱体整理格局,在股指的持续反弹走势较为滞后。近期该股在向上突破箱体后,顺势进入回抽确认期,调整较为充分。公司融大盘蓝筹、大股东增持、基金重仓、3G等多种题材于一身,经过充分的蓄势后有望酝酿补涨行情,建议关注。 【出处】九鼎德盛【作者】
⑤ 中国联通现在是国营企业还是股份公司
是的。联通是隶属于国资委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9日,以13.4亿元资本金艰难起步,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拥有843亿元净资产、2129亿元总资产的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2009年01月0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⑥ 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我国为防范金融风险做出的举措
第一、抑制资产泡沫
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都是由资产泡沫被刺破引起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发生金融危机就是这个原因,由此我国防范金融风险也必须抑制资产泡沫。
所谓资产泡沫,就是指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在我国,资产价格只统计两种:一种是股价,另一种是房价。抑制资产泡沫既要防止股价涨得太快,又要防止房价涨得太快。目前我国抑制资产泡沫不是指股市,而是指楼市,因为我们估计未来五年内,我国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平稳上升的过程,股市是慢牛,未来的资产泡沫不可能出现在股市,理由主要是: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把监管作为第一要务,对于内部交易、买壳卖壳、资本大鳄,还有场外配资等问题非常关注,不可能出现问题;另外,新股发行(IPO)速度在加快,这么多的新股上市,把股价抬很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为什么说目前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是楼市呢?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这是观察房地产最主要的角度。如果住房供给过多,超过刚性需求了,就会形成泡沫。现实中,经常有住房供给超过刚性需求的现象,这是房地产业的特点。房子只要有居住功能就必然有另外两个属性: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这两个属性一定会引发另外两个需求: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指买房是为了收房租;投机性需求指买房是为了拉动房价,赚取差价。住房供给一旦大幅超过了刚性需求,泡沫就会被刺破,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市场波动就是因此产生的。
1985年日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量的资本无处可投,银行就把资本贷给人们买房买地,人们买房之后再抵押给银行,之后获取70%的贷款再投资,这种买房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居住,不是刚性需求,是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由此拉动住房价格不断上升。美国为了剪日本的羊毛,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日元每年升值5%,每年不做任何事情都有5%的回报,导致外资大量涌进日本。流进日本的大量外资也是买房买地进行投资或投机。可这并没有使日本出现问题,因为在日本当时的建筑法下,房子过度增加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需求旺盛,但房子供给是基本稳定的。后来日本修改了建筑法,允许拆掉旧房建新房,导致住房供给突然增加。到1989年初,一些日本经济学家预测,住房供给远远超过了刚性需求,如果继续放任的话住房泡沫就要被刺破了,建议政府赶快实施紧缩政策,于是日本政府在1989年3月开始实施紧缩政策,首先把股市泡沫刺破了,造成大量的上市公司出现亏损,这些上市公司开始抛售房子;紧接着外资流出。与此同时,日本实行房价税,就是拥有多套房产的个人要交税,这导致拥有多套房产的个人也开始抛售房子。上市公司、外资和拥有多套房产的个人,三大力量同时向市场抛售房子,最终房地产泡沫在1990年被刺破。到现在为止日本还没有完全从危机中走出来。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房地产泡沫不能继续吹大,但现在也不能被刺破,只能抑制。对此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出台中短期对策,一个是建立长效机制。中短期对策有两条:一条是严格约束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因为由这两类需求拉动的住房供给一定会超过刚性需求。刚性需求不限制,可以放开,但是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必须受到严格限制,现在采取的是限购和限贷政策。一线城市每户家庭最多只能买两套房子,再买就是投机性需求了,就要严格限购限贷了;另一条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严格控制其融资渠道,控制新房价格。另一个办法是建立长效机制。什么是长效机制呢?就是实施租售同权政策、调整一线城市的布局。中央提出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功能是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北京发展的空间布局。首都功能就是四个: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除此之外都是非首都功能。比如,经济中心不是首都功能,大量的企业会被迁走。再比如,教育、金融、医疗等都不是首都功能,很多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医疗机构会被迁走或在别的地方开设分支机构。这些功能的外迁,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出,由此北京的房价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所以说,防范金融风险第一件事是抑制资产泡沫,重点是楼市而不是股市。
第二、稳住外汇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外汇出了问题,因此对外汇的波动要谨慎对待。2016年中国外汇开始出现波动,一个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二是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人民币持续贬值和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会带来金融风险,因此2016年初国务院提出要稳住外汇,从2016年10月开始迄今推出了三条对策。
1、,已经放开的领域一定要坚持继续放开,不能再回到资本管制的老路上去。凡是承诺放开的领域就继续坚持,比如,一张身份证一年可以兑换5万美元,但没有放开的暂时不再放开。对于个人来讲,在外汇方面有三个领域没有放开:一是海外不动产投资,曾经讨论过要不要放开,后来明确暂时不放开。二是海外的证券投资,就是在国外证券市场上进行股票投资,也曾讨论过要不要放开,现在也明确暂时不放开。三是海外的投资类保险。我们放开了消费类保险,比如,个人可以购买美国的医疗类保险,但投资类保险就没有放开。以上三项不仅没放开,还在逐渐收紧。比如,从2017年8月21日起,在海外刷银行卡单笔超过1000元人民币的,银行就需向有关方面报告;如果连续25天刷卡单笔超过1000元人民币的,银行需要核查是正常消费还是转移外汇资金。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稳住外汇。
2、,限制海外并购。但是对于技术类并购则继续支持。对于海外收购新产品制造企业这种技术类的并购会大力支持,但是非技术类并购则要严格审查。海外不动产投资,海外收购酒店、影院、体育俱乐部等,这类投资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3、,支持海外投资使用本币人民币,尤其是“一带一路”投资。未来“一带一路”投资使用人民币投资,不再动用外汇储备。这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一带一路”投资中我们是主导方,有权选择货币的种类。目前已经有69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比如欧央行就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人民币和卢布即将以金价作为基础实现直接兑换。2016年,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人民币与卢布直接兑换一旦成功,会大幅减少外汇储备的消耗,这对稳住外汇有巨大的意义。
大致上稳住外汇就是这三个对策:一是外汇改革中承诺已经放开的政策会继续坚持;二是对技术类并购予以支持,非技术类并购严格审查;三是“一带一路”投资中尽量使用人民币。这三条对策执行好了,外汇就基本上稳住了。
第三、稳住债务
很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是由债务引起的,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还引发了一场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债务分三种:个人债务、企业债务和政府债务。
一是个人债务。一般认为,我国的个人债务不会太高,因为中国人比较节俭、保守,不像美国人习惯于借贷消费,习惯于储蓄。近些年,我国个人负债率上升很快,2015年我国个人负债为GDP的30%,2016年为44%,总量达到了74万亿元,虽然没有达到警戒线,但其过快上升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是企业债务。我国企业负债率明显偏高,其中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高,已经远远超过了警戒线。因此中央提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是国有企业。决策层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决心是坚定的,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个是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改制中,国家让出了绝对的控股权。另一个例子是东北特钢。过去我们是刚性兑付,购买国有企业的债券最后国家都给兜底了。但东北特钢是破产重组的,不再是刚性兑付。中国联通混改和东北特钢破产重组这两个例子告诉大家,只要下决心把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降下来,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就一定会降下来。其实这个过程中会给民营企业提供很多机会。
三是政府债务。现在看来,中央政府债务并不高,因为我们安排每年的财政预算时会坚持一个原则,即当年的赤字率不能超过当年GDP总量的3%。主要是地方政府负债率太高,虽然账面上不高,但潜在的负债率却很高。其中政府平台债务实际上是政府债务,但表现为企业债务。后来地方政府又多了两条增加债务的途径:PPP项目和产业引导基金。一是盲目扩大PPP项目,甚至是包装出PPP项目来,PPP项目是要政府回购的,表现为企业负债,实际上也是政府负债。2016~2017年,PPP项目负债超过4万亿元。二是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应该动用财政支出。但地方财政往往通过银行借款,表现为企业负债,实际上也是政府负债。PPP项目和产业引导基金在过去两年增加了6万亿元的地方性债务。
总体来讲,稳住债务要关注个人债务过快上升,解决好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解决好地方政府潜在债务上升问题,防止发生金融风险。
第四、治理金融秩序
金融秩序混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改革引起的,改革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规则没有跟上,就会出现秩序混乱;二是由金融创新引起的乱象。
我国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整个国家的负债率很高。过去几年放开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经济领域出现了各类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基金。这个改革方向没有错,但是相关规则没有跟上,于是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国2014年放开各类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的投资承诺回报一度达20%~30%,这种商业模式显然不能维系。再比如,放开各类基金。基金本该是用自有资金投资,但一些基金动用的是银行资金,我们一清理外围基金,股市就大跌。基金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与相关条例缺乏有关。
还有金融创新引起的乱象,比如比特币。比特币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比特币很难被监管,出现较多借助于比特币进行洗钱、犯罪的行为;二是比特币的数量依赖于挖矿的速度,其数量不是政府可以调控的;三是以太币、莱特币、瑞波币等各种数字货币的不断产生,会对比特币的价值产生很大的冲击,其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其中潜在的风险是我们未知的,因此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叫停ICO。各种金融创新中蕴含的风险是对监管部门巨大的挑战。
我们所讲的治理金融秩序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由改革伴生的,一个是由金融创新引起的。金融乱象怎么解决,要研究,这是金融治理的方向。
第五、运用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未来一段时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2002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只有16万亿元,2017年是165万亿元,翻了差不多10倍。衡量一个国家货币是否超发了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我们现在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重在200%以上,如果货币供应量再继续这样多下去,会引发金融风险。
反映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去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是两位数,2017年6月份开始降到一位数了,增长速度是8.8%。2017年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信号释放后,很多企业提出了轻资产的目标,出现了大量卖资产的现象,因为这种高负债、高增长的模式只有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才能维系,一旦国家坚定不移地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高负债、高增长的模式肯定维系不了。
另一个是宏观审慎政策。金融风险经常在顺周期下积累。在顺周期,人们往往会认为未来很好,不顾及风险,会盲目扩张,盲目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风险的可能。顺周期时期,恰恰是金融风险积累时期。因此,在顺周期的时候,给机构、业务设计一个控制风险积累的办法,采取逆周期政策,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这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另外,市场中行业之间、上下游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风险会相互传染,控制这些传导性风险,也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很多新规则出台,来防止这种风险的蔓延。
⑦ 跪求~谁能帮我做一份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12月22日晚间,央行宣布将基本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央行此次降息的目的在于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促使本国货币贬值以促进出口,增加资金流动性促进股市繁荣。但此次降息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次日股指大幅走低,收盘时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降4.55%和4.69%,收报1897.22点和6952.91点。两市分别成交682.3亿元和398.1亿元,并在近两天继续下跌,下调利息是对股市的利好,但为什么此次降息并没有收到促进股市上涨的作用呢?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且已被投资者所预期,造成持续降息的政策边际效益有所下降,最近的股市连续下跌显示市场资金对此次降息并不持乐观态度,与美国降息的幅度相比,央行降息的幅度远低于市场预期,因此利多的出现难以发挥其正面作用,反而在客观上造成市场信心不足,形成利空。
近一个月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除了央行降息未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外,国家对失业保险金的领取年限延长,CPI指数增速持续下跌都显示目前经济形势的不乐观,那么是否可以认为降息对股市并未造成改变呢?
应该说不是这样的,自今年以来央行下调利率对股市的长远发展已经起到了累积效应,在降息的过程中随着存款收益的降低,资金的流动性增大,企业获得贷款较原先便利,股票及债券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投资机会。
首先降息将有利於进一步凸现绩优股、实值股的魅力。金融危机下企业盈利困难,一些具有长期盈利的企业股票市盈率偏低,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於三十倍的绩优股、实值股,其分红派现,较之於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将凸显优势。其中绩优股、实值股中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於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此类股票,可以参照已经公布的年报,选择业绩优异、市盈率低、分红派现多、尤其是送股转增股多的股票进行理性投资。
其次房地产股、金融股等“对金融政策敏感的股票亦存在投资价值。尤其是对於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於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於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於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保险业同样将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於贷款利率,对於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於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又将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於银行增盈。总体看,对於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再次一些 “扩大内需概念股”将具有投资潜力。从本次降低“两息”来看,松动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是一个议题,而是正在实行中的事情。其着眼点,是通过扩大内需来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样,从广义看,钢材、水泥、建材、电力等“扩大内需概念股”,同样将有机会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受益者。虽然现在钢铁水泥行业存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上述股票一旦在盘面上得到增量资金介入的情况来印证,则应是把握机遇之时。
最后我认为,除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效益亦不容忽视,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於年利率2.95%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於税后实为1.584%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1.366%。尤其是,目前存款利率仅仅降低0.25%,还有降息预期。有利於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从“庄股”思维的角度看,去年的熊市,造成众多机构纷纷投资国债,可以说,国债已经有“庄”进驻。按同样理由,企业债券也将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目前市场信心尚显不足,从技术面上讲前一阶段的反弹已告一段落,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立足于价值投资,在混乱复杂的股市中选择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
http://hi..com/weiweiprince
⑧ 请问600050中国联通,目前有投资价值吗
不要进入 选点别的股 现在遍地都是便宜货
⑨ 推荐一只股票,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公司因素分析等分析,急!!!
买山东黄金或者中金黄金,或者直接买纸黄金。
当货币失去储值手段的功能后,黄金将成为能够维持积蓄购买力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