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达能饮料股票
① 达能和可口可乐在中国收购了那些品牌饮料
可口可乐2008年收购了汇源果汁
达能2000年收购了乐百氏
② 谁知道法国达能分别拥有娃哈哈和乐百氏股份比例和持股情况
产品 品牌 公司 加入达能的时间 达能控制股份
饮料
瓶装水
啤酒
娃哈哈,乐百氏,豪门、
行吟阁、东啤 娃哈哈 1996 41%
深圳益力食品公司 1998 54.2%
唐山豪门啤酒 1996 63.2%
武汉东西湖啤酒 1996 54.2%
乐百氏 2000.3 50%
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 2000.12 50%
正广和网上购物公司 2000.12 10%
饼干 饼干、曲奇、小吃 达能 上海达能饼干食品有限公司 1992 54.2%
新鲜奶制品 酸奶、
奶制品、 达能
光明
娃哈哈
乐百氏 上海达能酸奶有限公司 1994 45.2%
广州达能酸奶有限公司 1987 90.3%
上海光明 2000.3 5%
娃哈哈 1996 41%
乐百氏 2000.3 50%
其它食品 亚洲调味品、冷冻食品 Amoy Amoy 1991 90.3%
Shanghai Amoy Foods 1991 54.2%
在乳制品和饼干甚至其他市场,新的收购完全都可能展开,因为雀巢、帕玛拉特等对手都没有闲着。
③ 汇源果汁大股东有哪些
我国民族企业都要走向被收购的命运吗?
内部报告详解汇源196亿港元交易
一切都进行得悄无声息。总计196.5亿港元——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正准备以此高价将中国最大的果汁品牌企业汇源收入囊中——这也将成为可口可乐迄今为止在中国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9月3日上午,已经停牌两天的汇源果汁(01886,HK)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 Instries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其中,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是上周五汇源停牌时的收市价4.14港元的近3倍。
根据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汇源果汁将成为Atlantic Instries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撤销其上市地位。而可口可乐的此次收购,苏格兰银行是其财务顾问。
朱新礼,这位1992年起创办汇源的山东汉子,对待企业控股权向来持开放的态度。他在2001年、2005年曾分别与德隆、统一合作,都带来了汇源的快速扩张。而今,他终于决定要卖出为之呕心沥血16年且盈利能力尚可的企业。
朱新礼为什么?
可口可乐开出相当于汇源果汁市值3倍的高价,又是为什么?
记者3日获得的一份来自相关方面的交易资料,对于诸多交易细节进行了“解惑”。
“闪电式”并购
“这场交易进行得很隐秘,外界几乎都不知情。”消息公布后当天,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9月1日,汇源果汁突然宣布停牌。与此同时,摩根大通也在当天发布了相关报告,预测汇源的停牌或因为涉及向母公司收购浓缩橙汁的生产线。而两天后汇源的公告着实让外界感到意外。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汇源方面与可口可乐就此项交易的谈判时间仅仅两个月不到,“进行得很快”。而双方的接触则直接源于投行在其中的穿针引线。但目前具体哪家投行担任了“桥梁”的作用,还不得而知。
根据公告,可口可乐已经对汇源果汁提出了全面收购的计划,但其所提及的全部收购建议均为可能收购建议,须待先决条件达成后方可作出。而共持有汇源果汁近66%股份的三大股东已对该交易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诺。这三位股东分别是汇源果汁母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达能集团和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华平基金)。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汇源控股与达能在汇源果汁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1.53%、22.98%。
在可口可乐收购消息刺激下,汇源果汁3日开盘即飙升,下午收盘价为10.81港元,涨161%。而有市场人士担心,这样的价位继续上升达到收购价,可能会影响可口可乐的全面收购计划。
但新鸿基金融分析师Fiona Wong表示,股价不会接近于收购价,因为这一交易还受限于一些条件,如股东同意、政府不干预等,因而收购前景尚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她指出,如果交易告吹,则股价将会非常迅速地回落。
朱新礼套现
尽管朱新礼仍将担任汇源果汁名誉主席,但根据汇源与可口可乐达成的不竞争承诺,在两年内,朱新礼将促使其任何关联公司不会在中国经营或参与任何与汇源集团核心业务(乳业除外)构成竞争的业务。这意味着,朱新礼彻底套现了其白手起家创建的汇源果汁业务。
有熟悉交易的人士告诉记者,朱新礼退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于汇源这样以单品牌和品种销售的企业,相比多品牌的饮料公司,其在渠道方面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大,随着未来竞争的激烈,运营难度将随之加大。
事实上,在上市之前,朱新礼曾有意选择统一进行合作。当时,汇源方面就表示,除了资本支持以外,统一与其在产业链和销售渠道上还有整合的可能与需求。而此次收购之后,可口可乐方面也表示,将会利用其分销网络和原材料采购能力,为汇源带来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早在2001年,梦想着将汇源做大做强的朱新礼还曾一度与当时风头正劲的德隆合作。当时,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出资5.1亿元与汇源成立合资公司,并且拥有合资公司51%股权。而以大部分核心资产入股的汇源只占股49%。这是朱新礼第一次出让汇源控股权。“这至少可以说明朱新礼并不眷恋控股权。”一位熟悉朱新礼的人士说。
“这无论是对汇源还是对朱新礼本人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上述人士说。据他分析,上市之后,不管是汇源果汁还是朱新礼本人都面临新的经营压力和瓶颈,从可口可乐的收购价格而言,溢价已经相当不错。
另外,业内人士推测,接班人问题可能是朱新礼选择转让汇源的因素之一。自白手起家创立汇源之后,朱新礼已经打拼多年。有消息显示,在面临接班人问题时,他曾明确表示不可能让女儿接班,因为不愿意为女儿选择固定的道路。
据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持有汇源果汁41.53%股权、即6.1亿股的汇源控股为朱新礼全资持有,一旦全部为可口可乐收购,朱新礼个人将套现74亿港币。
记者还了解到,汇源品牌的所有产品都装入了上市公司,但在上市公司之外,朱新礼拥有的资产还包括赣南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蓝猫淘气音频营销有限公司和很多果园。
可口可乐为什么
据公告称,可口可乐将计划以每股12.2港元收购汇源全部股份,约为汇源上周五停牌前的收市价4.14港元的3倍。据可口可乐自己的估算,整个交易作价将达到24亿美元。
“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 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穆泰康第一时间就此交易做出评价。
“可口可乐愿意出高价购买汇源果汁的股份,因为汇源果汁的原材料采购与可口可乐的分销可以协同合作,提高运营效率,而汇源在国内的果汁饮料市场处于领导位置,加上果汁饮料市场增长很快,中国对于可口可乐很重要,拿下汇源,就少掉一个竞争对手。”该知情人士透露。同时,此次收购还包括很多生产设备,对可口可乐全面进入果汁饮料领域具有极大的帮助。
实际上,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果汁的收购价格,是其近期股价的近三倍。
可口可乐公司将以每股12.20港元的出价,收购汇源果汁至最后交易日已发行的1468816204股汇源股份,总代价约为179.2亿港元。加上于最后交易日,汇源尚未行驶的可换股债券73362份,可换购111658245股股份,这部分的收购价格为每份债券每1000美元面额18577.73港元,总计13.62亿港元。
另外,在最后交易日,汇源还有尚未行使的汇源购股权29960500份,购买购股权与注销IPO前后尚未行使汇源购股权的代价,共计1.74亿港元。三项叠加,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总价为196.5亿港元。
而汇源股份在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当日报收4.14港元,但汇源股份在之前的5个交易日(包括当日)的每股平均收市价为4.04港元,之前10个交易日每股平均收市价3.96港元,之前30个交易日则为4.10港元,而之前60个交易日的每股平均价报收4.59港元,若以12.20港元的收购价,溢价近3倍。
基于汤森路透对其2008年利润预期,可口可乐此次收购价约相当于市盈率42.8倍。因此,有分析人士对收购价如此之高感到意外。但Fiona Wong认为汇源似乎是可口可乐在内地的惟一选择,因为汇源在内地果汁批发市场占有率最高,可口可乐可立即获得汇源的所有客户和生产厂,鉴于汇源的客户基础,溢价合理。
“我们认为以196.5亿港元的总价收购汇源果汁是合理的,汇源是一个很成功的品牌,很具市场潜力。”李小筠回应本报记者称,可口可乐未来将继续保留汇源的品牌,甚至包括目前的运营模式。但对于汇源前述上市公司之外的资产是否有收购计划,李小筠称目前尚无法回答。
对于为何可口可乐能顺利购得汇源,李小筠的说法则是,价格合适、双方联手进军中国饮料市场与可口可乐生产能力强等。
就可口可乐在收购成功后短期以现金支付196.5亿港元,现金是否充裕,知情人士称,可口可乐公司现金很多,中期可口可乐的盈利为29.9亿美元,经营业务产生的净现金流达31.8亿美元,而截至6月27日,其现金等价物达65.7亿美元。
这位知情人士称,可口可乐能从“感兴趣”的一些买家中购得汇源果汁股份的原因在于,可口可乐在向汇源果汁表示购买意向时,曾经承诺将不改变汇源果汁现行的运行模式。
另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该并购是否也将涉及中国刚刚出台的《反垄断法》相关内容,并相应遭遇相关的反垄断调查?
对此,李小筠认为,果汁饮料市场很大,即使可口可乐联手汇源之后,其在这个领域仍不会有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她也表示,将会向相关部门提交材料以配合收购的批准。
据记者了解,此项收购可能会经历漫长的审批过程。此前,包括双汇和大宝的外资并购案在审批方面都耗时很长。双汇方面曾告诉记者,这期间经历的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会议就有好几次。而大宝的审批更是长达一年半。
PE或为汇源卖出诱因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得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的收购洽谈仅有两三个月时间,而汇源出售其股份的原因或许在于,参股汇源的PE到了退出之时,获利了结是PE的本性。
在汇源将股份转让给可口可乐公司之前,汇源的三大股东分别为汇源控股,持股比例为41.53%,达能公司,持股比例为22.98%,以及“其他”,持股比例为35.49%。
从公告中,看不出持股比例为35.49%的“其他”是由哪些部分组成,但从公告中的不可撤回承诺中,一家根据英属处女群岛法律注册的名叫Gourmet Gr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公司浮出水面,这家公司由一个叫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 IX,LP的公司全资拥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华平基金)。
Gourmet Grace持有汇源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7%。另外,荷兰银行香港分行、汇源控股与Gourmet Grace还持有汇源的可换股债券,经兑换为股份,荷兰银行香港分行持有占已发行汇源股份的6.14%,汇源控股持0.57%,Gourmet Grace持0.22%,总计占已发行股份的6.93%。
而PE退出或将是汇源转让股份的诱因,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印证,汇源果汁的盈利很好,没有转让自己股份的理由。
汇源果汁于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距今仅一年零6个月。而从2007年汇源果汁的年报中可以看出,汇源果汁上市以来的业绩不错。截至2007年12月31日,汇源果汁收入达26.563亿元,较2006年增长28.6%,股东应占溢利较2006年增长188.9%,达6.40亿,按照汇源果汁的说法,2007年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果汁市场的持续增长,百分百果汁产品系列占市场领导地位,导致营业额稳定上升。
从汇源的股份结构(被收购前)可以看出,汇源控股的持股比例为41.53%,而达能公司与“其他”的持股比例共为58.47%(分别为22.98%与35.49%),达能公司是一家根据新加坡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是Group Danone S.A的全资附属公司。
如果达能公司与“其他”联合退出汇源的股份,那么他们将占据一半以上的股份,但“其他”是如何组成的,未得到披露,有一部分是小股民的流通股是可以肯定的,但都可以从市场买到。而如果依据知情人士所言,PE的退出是诱因,PE的性格是只要受让方开价合适,就愿意出售变现,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可口可乐公司愿意以汇源股价近3倍的价格收购汇源。
另一个退出者达能
伴随朱新礼一起退出的还有达能,它的撒手同样值得探究。“按理说,如果朱新礼退出,达能应该是最合适的接盘者。”有业内人士指出。
众所周知,对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均有控制欲望的达能是在经历长达五、六年的追逐之后,才得以牵手汇源的。2006年7月,赶在汇源上市之前,达能同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共同以约2.2亿美元的代价,持有汇源35%股权,其中达能持股约22.18%。
2007年2月,距达能参股汇源仅半年时间,达能就在汇源IPO时行使优先认购权,以1.223亿美元的代价,将所持汇源果汁的股份由上市前的22.18%增持至24.32%,但随后遭遇汇源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摊薄至21.3%。不过,达能在汇源果汁的第二大股东身份却一直牢固,外界普遍认为,一旦有机会,达能将会继续增持汇源的股权。
而此次达能选择了一同退出。对此,达能方面给出的说法是,达能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身份,在可口可乐全面收购后,没有理由再继续持有汇源的股权。同时,可口可乐的身份还是达能的行业竞争方。
据记者估算,达能在此次交易中也将套现41亿港币。而此前达能获得这部分股权的总投入应该在2.6亿美元左右。
但据熟悉达能的人士透露,达能的退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娃哈哈事件的影响导致其整体战略发生了变化,在达娃事件结果明朗之前,达能在中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事实上,自达娃事件爆发之后,达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中一直处于淡出的状态。去年10月,达能从光明的股东行列中退出,到去年年底,因为合资批复的原因,达能再度与蒙牛分手。此次撒手汇源,达能对中国饮料市场的控制已越来越小。
达能方面表示,将利用此次投资收益发展主营业务,其中包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目前,达能已将新鲜乳制品、水饮料、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作为四大业务板块。据悉,目前达能在中国独资经营的乳制品业务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④ 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于2000年01月31日在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顾培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产经营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纯净水)等。
法定代表人:顾培基
成立时间:2000-01-31
注册资本:52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44200040000473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商合资)
公司地址: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大道东37号
⑤ 中国达能饮料销售生力军这个岗位好不好待遇怎么样面试主要问些什么
你好,达能的销售生力军相当于百事、青岛等快速消费品企业的管理培训生,也可以说是储备干部,待遇的话要是签合同后就要买五险一金,然后打到你卡(工资卡是中国银行)里面的至少3K,首先要跟一般的业务员一样,跑市场,一年左右机遇好的话可以升一级,要是18——30个月后还是没有升职的话,就要另谋高就了。
面试的问题跟一般的企业差不多,职业规划、最大缺点、优点之类的,祝你工作顺利,还有不明白的欢迎追问。
另外,达能的培训理念是比较先进的,生力军岗位主要招聘的是应届、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就是能够进去,不能升职也是很好的工作经验。
⑥ 达能饮料在中国的位置及产品
中国达能饮料
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法国达能集团成员。达能集团致力于健康食品的业务经营,所经营的四大业务主块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鲜乳制品,包装水,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乐百氏与集团目标一致,致力于生产、经营健康饮料产品,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二十多个个分公司或办事处,市场网络覆盖全国城乡,同时管理着中山、武汉、丰润、重庆、成都、西安、沈阳等九个大型生产基地。
乐百氏现有乳酸奶饮料系列、瓶装饮用水系列、功能性饮料等多个系列的优质产品(如AD钙奶饮料、健康快车、脉动、纯净水、好状矿矿物质水等),可满足不同年龄及层面的消费者的需求。
乐百氏以“成为在健康食品领域内最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公司”为发展目标,以“创造健康生活,共享成功利益”为企业使命。乐百氏希望通过不断向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美味、营养的健康食品,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同时,乐百氏关注和尊重每一个消费者、员工和合作伙伴,与他们共享成功利益和美好人生。
⑦ 中国生产饮料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SH600597 光明乳业
SH600429 三元食品
SZ002329 皇氏乳业
拓展资料:
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由国资、社会公众资本组成的产权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从事乳和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奶牛的饲养、培育,物流配送,营养保健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乳制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
2014年销售业绩突破双百亿,达到了204亿元,为公司未来的销售战略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元股份: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食品”)是以奶业为主,兼营麦当劳快餐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 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总站,1968年更名为北京市牛奶公司,1997年成立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
2001年公司改制成为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5,000万股,9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6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09年11月成功非公开发行股票后,公司总股本88,500万股。
皇氏乳业:
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广西皇氏生物工程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以生产 各类乳制品,特别是高档乳制品为主,集牧草种殖、奶牛养殖、科研开发和市场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公司拥有两个年产十万吨的乳品加工厂,引进十二条国际先进的牛奶加工生产线。2002年,公司在广西同行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又再次在广西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QS”和“C”标现场审查认证。
光明乳业——网络
三元食品——网络
皇氏乳业——网络
⑧ 达能持有蒙牛的股份
达能公司与蒙牛集团的确合资一家酸奶公司。实际上是把原来和光明的酸奶业务。转给了蒙牛。达能的确持有49%的股份。不过现在也和蒙牛的合作处在停顿状态!所以达能优酪乳在市场上,达能总部止了销售和生产。具体什么时间恢复这项业务,不得而知。在巴黎的总部考虑合适新的方式或合适的时机和合作伙伴!达能内部现在正处于新的转型状态!达能公司正在施行新的业务开展!
⑨ 中国有那些国产饮料被外国的公司收购了
以下为部分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现状。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⑩ 中国有哪些饮料品牌
1,康师傅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师傅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2012年3月底,康师傅与百事可乐公司的战略联盟已经被商务部批准,“康师傅可乐”将现身于众。
2,乐百氏
广东乐百氏集团是闻名全国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是法国达能集团旗下企业,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之一,广东省第二批重点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中山市工业十五强企业之首,产品商标“乐百氏”是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目前为数不多的经国家商标局认定的“驰名商标”。
3,统一
1967年7月1日,统一企业正式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南市永康区,本着“嘉惠地方”的创业精神,以员工82人,资本额3200万元,为日后的食品王国奠定基础。统一企业是台湾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在东亚、东南亚均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食品业者之一。
4,王老吉
王老吉是王老吉凉茶的品牌,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创始人王泽邦,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有“凉茶王”之称。
5,怡宝
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 隶属华润集团属下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拥有深圳、马鞍山、广州、成都四个生产基地和若干个加工基地,总投资三亿元。主营 “怡宝”牌系列包装水。